中國國粹京劇,生旦淨末醜,分別代表什麼
文/@成長新視點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京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其中的多種藝術元素被用作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符號。
生、旦、淨、末、醜是中國戲曲中人物角色的行當分類。在初期,京劇的行當仍分為生、旦、淨、末、醜五大類,後來才把生行和末行合併,取消了末行,變為生、旦、淨、醜四大類。
一、生行。
生行,是京劇中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種行當,也是重要行當之一,分為老生(鬚生)、紅生、小生、武生和娃娃生等。
1、老生,指扮演帝王及儒雅文弱的中老年人。劇中人,口戴鬍子,因性格與身份的不同,可分為安工老生或稱唱工老生,如扮演帝王、官僚、文人等;靠把老生,如扮演武將;衰派老生,如扮演窮困潦倒之人等。
2、紅生,為勾紅臉的鬚生,如扮演關羽、趙匡胤等。
3、小生,為扮演年輕英俊的男性角色。有翎子生(帶雉翎的大將,王侯等),紗帽生(官生)、扇子生(書生)、窮生(窮酸文人)等。
4、武生,扮演的是勇猛戰將或綠林英雄,為戲中的武打角色。穿厚底靴的叫長靠(墩子)武生,穿薄底靴的稱短打(撇子)武生。
5、娃娃生,為劇中的兒童角色等幾大類。除去紅生和勾臉的武生以外,一般的生行都是素臉,即扮相都是比較潔淨俊美。
二、旦行。
旦行,也叫旦角,是京劇中扮演各種不同年齡、性格和身份的女性角色,分正旦(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和刀馬旦等。
1、正旦,為端莊嫻雅的女子。以唱為主,扮演賢妻良母型角色。
2、花旦,為天真活潑的少女或性格潑辣的少婦。也稱花衫,以服裝花豔為特色,演皇后、公主、貴夫人、女將、小販和村姑等角色為主。
3、武旦,扮演勇武的女性人物,特別是打出手。
4、老旦,用本嗓子演唱,多為中老年婦女。
5、彩旦,為滑稽詼諧的喜劇性人物。
6、刀馬旦,為擅長武藝的青壯年婦女,不用打出手。
三、淨行。
淨行,指臉畫彩圖的花臉角色,看來並不乾淨,故反其意為『『淨」。俗稱花臉,也叫花面,一般都是扮演男性角色。分為正淨(大花臉)、副淨(二花臉)和武淨(武花臉)。
1、正淨,以唱為主的銅錘花臉與黑頭花臉,扮演地位較高、舉止穩重的忠臣良將。
2、副淨,以工架為主的架子花臉,大多扮演性格粗豪莽撞的人物。如大將、和尚、綠林好漢及武花臉與摔打花臉等。
3、武淨,以武打為主的武工花臉。
四、末行。
末行,多為中年以上的男性,多數掛須,專司引戲職能。一般情況下,是扮演比同一劇中老生作用較小的中年男子。如打頭出場者,
五、醜行。
醜行,也稱小花臉、三花臉,分文丑、武丑。
1、文丑,伶俐風趣或陰險狡黠的角色。文丑中又分為方巾醜(文人,儒生)。
2、武丑,專演跌、打、翻、撲等武技角色,多為活潑伶俐、精明幹練、風趣幽默的豪傑義士等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