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就是京劇的小跟班

2021-01-09 源水長

說起相聲的起源,說來話長,如果按照相聲界供奉的祖師爺東方朔算起,至少從漢朝就開始。但真正的相聲起源是清末的北京。清末是中國歷史的一個特殊時期,內憂外患,李鴻章上書同治皇帝,曰:「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以前的外患都來自西北邊防的夷族,沒有中國的文明,而現在的外患來自海上,洋槍利艦,文明層次高於中國。以前可以用夏變夷,現在以夷變夏了。

在這個天翻地覆的歷史階段,誕生了許多新的藝術形式,京劇,相聲都是在這個階段成型壯大,京劇有同光十三絕,相聲有開宗立派的窮不怕朱紹文。相聲最早是在口技的基礎上演變出來的,蒲松齡的《口技》描繪了口技表演的形式,表演者模仿各種自然界的,動物的,人的聲音,模仿的惟妙惟肖,觀眾嘆為觀止。演出結束,只是一人,一桌,一扇而已,後來慢慢加上動作,成為雙簧,加上故事情節,演變為相聲。

說學逗唱

相聲的四門功課,說學逗唱,開始最核心的是學,就是口技。相聲隨京劇的興起而普及不是偶然的,因為口技太難了,不好學,而且口技不具有可複製性,如同劉謙的魔術,被人揭了謎底,再在人前表演,索然無味了。你壺裡裝的就是水,你給大家表演,倒出來的還是水,這還有誰看呢?觀眾知道了老鼠聲,貓聲都是人學的,那他再聽,就沒有興趣了。

四郎探母

而京劇的出現正好給學帶來了標的,滿城爭唱叫天兒,無人不學譚鑫培,每個人都學,說口技的就更有優勢了,比起學各種聲音,學唱腔就相對容易了,而且還具有可複製性,譚鑫培不能只唱一齣戲吧,天天唱賣馬,那他也恐怕也要去賣馬了。現代相聲的沒落,跟演出的曲目太少也有關係,一年到頭就排一處戲,鐵桿粉絲也會厭倦了,我請你去聽郭德綱的相聲,天天就是相同的一段,再好也要吐了。學完這段,下回學那段,學完譚鑫培,再學梅蘭芳。熱愛京劇的觀眾發覺這一個人就能生旦淨末醜,演出全本戲,自然追捧了。

當年侯寶林後來居上,超過馬三立,就是侯寶林能學京劇,受到觀眾的喜愛,大火特火,馬三立只好到天津《賣元宵》去了,馬三立是大家,但只能在《黃鶴樓》中雜學唱。七八十年代,相聲的恢復也和京劇的復興有關。今天郭德綱能把相聲重新振興,好像和京劇沒有了聯繫,可我們不要忘了,他可是唱評劇的。「列寧我打坐在克裡姆林宮,尊一聲斯維爾德洛夫你細聽分明,前幾天我讓那瓦西裡去把糧食弄,為什麼到今日不見回程?」

頭可斷血可流

相關焦點

  • 經典相聲改編京劇劇本工作坊招生
    經典相聲改編京劇劇本工作坊招生 2021-01-07 18: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京劇王珮瑜「連線」相聲馬志明
    上海的京劇名家王珮瑜和天津的相聲名家馬志明,一老一少,卻是合作多次的「忘年交」。往年,晚輩「瑜老闆」都會給「少馬爺」拜年,但今年,疫情當前,兩位藝術家選擇了一種特殊的方式,製作了一段視頻連線並發布網上。
  • 郭德綱領銜《濟公活佛》封箱圓滿,「京劇相聲化」究竟是好是壞?
    不過,郭德綱的《濟公活佛》是脫胎於他的長篇單口相聲《濟公傳》的幾個情節:如《鼠妖迷周生》、《僧道雙降妖》、《韓殿會聖僧》、《龍鱗攝君魂》、《皇宮救仁宗》等。將幾個經典故事情節貫穿起來,才形成了郭德綱《濟公活佛》的頭兩本戲。這兩本戲的故事情節扣人心弦,無論是《韓殿出世》還是《皇宮救君》,戲劇衝突十分激烈,情節發展高潮迭起。
  • 京劇神童的他為何穿起大褂說相聲?郭德綱背後有這樣的目的
    京劇神童與德雲社的關係曾經被稱為「京劇神童」的那個男孩兒,那可是當時在整個中國京劇行業,對他的期望值極高的,郭德綱也說過:「江西一省的風水都在他一個人身上了」,而且他對京劇這門藝術的感受,有非常高的天賦。
  • 京劇、相聲、快書……2020濟南戲曲惠民演出季一大波好戲等你觀賞
    其中,「戲聚周末·夏蘊泉城」2020濟南市戲曲惠民演出季將進入京劇月,國粹藝術經典劇目將紛至沓來。6月6日,本周六19:30,京劇《鬧龍宮》《春閨夢》將率先登場,與戲迷觀眾見面。6月作為該演出季的京劇月,除《鬧龍宮》《春閨夢》外,濟南市京劇院還為廣大戲迷精心選取了《鍘美案》《小商河》《蘇三起解》《二進宮》《武家坡》《火燒餘洪》等6部影響力大、觀眾反響好的京劇經典傳統劇目。
  • 馬志明,低調的相聲前輩
    是著名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是馬三立先生之子。他的相聲得到父親的真傳,同時馬志明又將自己的風格融入其中,幾十年來為觀眾們奉獻了許多經典的相聲作品。馬志明堅持傳統,他的《大保鏢》可謂是業界標杆,被很多相聲演員借鑑學習。他又改革創新,相聲作品《糾紛》、《夜來麻將聲》等緊跟時事,在逗樂觀眾的同時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馬志明先生的身份眾多,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對他的認識也在不斷更新改變。
  • 京劇祖師爺熱淚盈眶!郭德綱徒弟酒吧唱京劇,吉他伴奏燃爆全場
    尤其是像相聲,京劇這樣的傳統藝術,如今在歐美文化的衝擊下,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這些傳統文化,如何把這些傳統文化讓年輕人喜歡,是擺在曲藝工作者面前最嚴峻,也是最刻不容緩的問題。在這一方面,德雲社無疑走在了曲藝界的最前面,德雲社的張雲雷就是最好的例子。2018年張雲雷火了以後,帶動了大批的年輕人開始了解並且喜歡傳統文化。
  • 兩朵跨界花,他被稱為京劇神童和郭德綱的乾兒子
    在這個曲藝凋零的時代,京劇和相聲宛若沒有絲毫的衰落跡象,反而發展得越來越好,這與演員在業界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雖然各種曲藝有共同點,但畢竟藝術行業有特長,所以很少有人同時學習京劇和相聲,不可能同時在兩個行業站穩腳跟,但有一個例外,那就是陶陽。
  • 相聲演員劉穎:1982年到1992年,我和于謙說了十年相聲
    採訪過程中劉老師提到師父李金鬥老師眼睛特別大,其實他的眼睛也不小,尤其當他非常認真地闡發自己對相聲的理解的時候。能看出他平時勤於思考,對相聲圈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堅持,尤其對於相聲規矩,他甚至懷有特別的執念。由於親歷過曲藝團老先生們的教誨,他對於規矩二字看得比什麼都重要。他甚至希望講規矩的相聲能像京劇一樣成為知音藝術,而對只追求包袱兒不講規矩的表演不屑一顧。
  • 臺灣相聲名家吳兆南逝世 曾拜侯寶林為師
    據吳兆南相聲劇藝社官方微博發布的消息,臺灣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吳兆南先生於當地時間10月14日在洛杉磯去世,享年93歲。  吳兆南,字宗炎,1924年出生於北京,畢業於北平中國大學經濟系。唱京劇為他日後「說、學、逗、唱」練就了一些基本功。  1949年元旦,吳兆南輾轉來到臺灣。做小生意的同時,也當京劇票友,他喜歡演丑角,角色無論男女老幼。後來,馬繼良在臺北創立「螢橋樂園」,變魔術、說評書、唱大鼓的都有,獨缺說相聲的。挑選相聲演員時,馬繼良首先想到了吳兆南。於是,吳兆南硬著頭皮開講單口相聲。此後陳逸安、魏龍豪又被請來加盟。
  • 不是真愛又是什麼,郭德綱官宣京劇演出,票價讓黃牛都興奮不已
    即使在相聲行業裡如日中天的郭德綱,在京劇商演上也一直是演一場賠一場。為什麼這樣呢?根本原因還是京劇的市場化做得很不夠,就像曾經的相聲市場一樣,需要一個漫長的培育過程。郭德綱對京劇名家的演出費毫不吝嗇,以遠高於市場價很多倍的價格來付費,這也是讓人感到佩服的地方之一。
  • 男演員京劇扮相大賞:千璽美,陳曉驚豔,郭麒麟讓人意外
    很多影視劇裡面都涉及到了京劇部分,所以不少男演員都有過京劇造型。雖然京劇裝扮都是大同小異的,但不同的人有相似的裝扮給人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而且男演員的京劇扮相,也都很養眼。尹正在劇中的京劇扮相就很驚豔,真的有點雌雄難辨。尹正的每一個動作看起來都那麼專業,不愧是演技派演員。看到尹正的京劇裝扮,很多人都想起了哥哥張國榮。曾經,《霸王別姬》裡面程蝶衣也驚豔了一代人,到現在依然是個經典。雖然兩個人長相併不一樣,但京劇造型有點難分辨,簡直太像了,能演好這樣的角色真的挺不容易的。
  • 這次是調侃京劇女前輩……
    11月23日,張雲雷、楊九郎的一段相聲視頻在網絡引發眾人關注。視頻中張雲雷調侃張火丁、李世濟……內容極不尊重。而#張雲雷 張火丁#微博話題也因此上了熱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張雲雷在視頻裡調侃京劇表演藝術家李世濟、京劇名家張火丁,在現場演出的相聲裡管李世濟叫「濟濟」,管「張火丁」叫「丁丁」,並稱給張火丁搓澡……視頻被曝光後,引發爭論。11月23日,有人發文怒批:「藝人道德滑坡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要麼見諸報端公之於眾,要麼行業內部口耳相傳,常令藝人群體乃至演藝圈陷入信任危機。有道是戲如人生,臺上戲,臺下人,豈能張嘴就來?
  • 侯寶林與馬三立先生,誰對相聲的貢獻更大?答案驚人!
    實事求是地說侯寶林對相聲貢獻更大!是侯寶林在民國時期把相聲的倒二地位提到了蹲底的地位,給相聲藝人的地位提高作出了其他任何人沒有的貢獻。二是新中國時期他和孫玉奎等人(還有三蘑菇和其他藝人也是相聲改進小組的等等),但侯寶林作用彰顯同時創造了不少新活並革新了不少老活,淨化了相聲舞臺。
  • 李伯祥:我的相聲不是北京的,也不是天津的,我是大眾的
    李伯祥:我不是天津演員,我也不是北京演員,我是相聲演員。就說京劇吧,北京有京劇演員,上海也有京劇演員,不能說京劇是北京京劇或者上海京劇,因為京劇是北京的「京」,不是東京的「京」。相聲的發源地是北京,發祥地在天津,發展地在山東濟南和東北,我從小學徒在山東。問:晨光茶社。
  • 《旗袍美探》,兩個小跟班很可愛
    《旗袍美探》中的小桃子是蘇雯麗的小助手,她不僅很可愛還能幹,懂事。同樣,羅秋恆探長的小跟班沈曉安也很討喜。他幽默、滑稽的樣子也十分可愛。沈曉安的扮演者吳昊宸其實也是大家熟悉的演員。如果你不知道《偽裝者》中的那年日本兵,但你一定知道《歡樂頌》的那個應勤。
  • 德雲社相聲晚會,兩個逗哏缺席,楊九郎閻鶴祥搭檔,這相聲怎麼說
    這樣的組合給人們了一種新鮮感,同時也有很多的期待,期待更多的就是兩個捧哏誰來捧誰逗。兩個捧哏的水平不相上下,眾所周知,逗跟在相聲的節目演出中更加出彩。他們兩個會拿出看家本領,爭奪逗哏角色嗎?對於閻鶴祥來說,2019年是他業務比較輕鬆的一年,由於少班主郭麒麟在其他藝術方面的追求,導致了相聲專業有點滯後。閻鶴祥作為郭麒麟的搭檔也被耽擱。
  • 甚至郭德綱也是相聲中的禁忌
    甚至郭德綱也是相聲中的禁忌!眾所周知,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一套具體規則。這就是為什麼沒有規章制度的原因。如果一個行業沒有規則,就不會被人們繼承和接受。原來,相聲和當代京劇很相似,雖然他是「國粹」,但他並不是很受公眾歡迎。後來,由於「德雲社」的出現,相聲圈又回到了春天,煥發出新的活力。然而郭德綱的德雲社的發展,不僅要依靠能力和口才,還要嚴格遵守規則。
  • 天津衛視打造全國首臺「相聲春晚」 三代相聲人大年二十九提前拜年
    對北方觀眾來說,天津衛視聯合德雲社打造的春節相聲晚會備受期待,這臺名為「開開心心年年好」的相聲晚會將於大年二十九(1月23日)19:30播出,是全國首臺以「相聲」為主題的春節晚會。晚會中,老中青三代相聲演員齊聚一堂,呈現出傳統藝術薪火相傳的珍貴景象,從眾多春節晚會中脫穎而出。同時晚會立意「團圓」,為觀眾奉獻新年「相聲家宴」。
  • 郭德綱的相聲聽膩了,我有點想念相聲泰鬥馬三立了
    當他的目光看向馬三立時,忽然一拍腦門:「咦,你們家不是說相聲的嗎?你爸爸馬德祿和「萬人迷」李德鍚搭夥,這幾年很紅嘛。你哥哥馬桂元對吧?我聽過他好幾段相聲,年紀輕輕的,咬文嚼字,很有些味道……」老師回憶完馬三立的父親和哥哥,隨即對馬三立說:「你是門裡出身,今天給大家說一段,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