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蘇冰川
©Munzir Rosdi / Shutterstock
巴控克什米爾的北部
即為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首府吉爾吉特
因為地形險峻,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一直都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直至上世紀60年代由中國主建的喀喇崑崙公路改變了這裡。
這條史上最難建造的公路從新疆喀什起,經帕米爾高原和紅其拉甫口岸,穿越喀喇崑崙山、興都庫什山、喜馬拉雅山,沿著印度河及其支流罕薩-吉爾吉特河,到達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
*帕米爾高原(海拔近4100米)
*紅其拉甫口岸(海拔4693米)
喀什-塔什庫爾幹-紅其拉甫山口-伊斯蘭瑪巴德
底圖來自:NASA
1978年,喀喇崑崙公路建成。因極端氣候和地質災害,由中國負責的維護工程從未間斷過。特別是2010年1月,公路沿線的阿達巴德地區遭遇了嚴重的山體滑坡,泥石流持續阻斷罕薩河達五個月之久,形成的堰塞湖淹沒了那段公路。
經過五年的改道重建,新公路修建了長達7公裡多的隧道,堪稱奇蹟,將原本被阻斷的公路又重新連接了起來。
我先從喀什坐巴士沿喀喇崑崙公路到達塔什庫爾幹,再坐國際巴士通過紅其拉甫口岸入境巴基斯坦的蘇斯特。
喀什-塔什庫爾幹-紅其拉甫口岸-蘇斯特(Sost)
底圖來自:NASA
蘇斯特的主街
盡頭是帕蘇錐群(Pasu Cones)
帕蘇錐群
©Jameel Ahmed Hunzographer/Wiki
一過口岸,喀喇崑崙公路沿河而行,海拔就急劇下降,行駛到位於巴基斯坦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地區的罕薩河谷時,海拔已經降到2000米以下了。
出國門,連續多條之字路,海拔急劇下降
在這段下行路騎自行車是極端危險的
喀喇崑崙山脈的冰川比其他山脈的都密集。在世界上眾多的冰川中,除了極地之外,最長的三條冰川都在喀喇崑崙山脈中。
喀喇崑崙山脈的三條冰川:biafo,baltoro,batura
底圖來自:NASA
從罕薩河谷沿著喀喇崑崙公路繼續前進就可以到達帕蘇鎮。
喀喇崑崙公路上偶遇檢查路況的巴基斯坦警察
他們告訴我,警察的車都是中國人民送的
還包5年的維修保養
喀喇崑崙公路邊,白色的帕蘇冰川清晰可見
有四條間隔很近並且幾乎平行的冰川就躺在喀喇崑崙公路邊,它們分別為Batura,Pasu,Ghulkin,和Gulmit。
Ghulkin冰川旁有一個靜謐的小鹽水湖,通向那裡的碎石山路崎嶇陡峭,但是放眼望去到處都是大自然的美景。
小鹽水湖 Borith Lake的位置
後面是平行的幾條幾乎平行的冰川
截圖來自:Google Map
帕蘇附近的罕薩河邊有兩片綠洲,當地人在河上建了兩個簡陋的吊橋以便通行。
橋板的間距過大,很容易踩空
父親不放心下課的女兒獨自過橋回家
特來接並攙扶著過橋
我遇見了一位來自喀拉蚩某醫學院的學生,她來這裡是要對著寬闊的罕薩河與雄偉的群山冥想。
第二天清晨,我走在以Gulmit冰川命名的鎮裡,迎面遇見許多中學生用英語和我打招呼。有人告訴我整個罕薩河谷地區都很重視教育,90%以上的人上過中學(義務教育),會講英語。
有一個堰塞湖位於Gulmit鎮和阿達巴德鎮之間,高山間的湖色吸引了無數度假者。不過當地人都還記得幾年前交通、電力、食物奇缺的艱辛,也會紀念20多位喪生湖底的村民。
堰塞湖位於 Gulmit鎮
與阿達巴德鎮(Atta Abad)之間
截圖來自:Google Map
繼續沿著喀喇崑崙公路前進,可以到達罕薩河谷的卡裡馬巴德鎮,這個鎮子是原來罕薩土邦的首府,現在成為了重要的遊客之鎮。卡裡馬巴德鎮的高處有一個老王宮巴爾蒂特堡,我的旅店就在王宮的下面。
卡裡馬巴德鎮(Karimabad)
高處的 巴爾蒂特堡(Baltit Fort)
©imranahmedsg / Shutterstock
從房間的大陽臺可以直接看到對面的罕薩河谷,眼前就是海拔7,266米的迪讓峰和海拔7,788米的拉卡波希峰。
清晨窗外的罕薩(Hunza)河谷
左邊的雪山是迪讓峰
(Diran, 有人於1968年首次登頂)
右邊的雪山是拉卡波希峰
(Rakaposhi ,有人於1958年首次登頂)
旅店背靠的是1996年首次由日本人登頂的海拔7,388米的烏爾塔峰。烏爾塔峰的周圍還有很多海拔7千米以上的山峰,其中仍有一座名為Muchu Chhish的山峰至今未曾有人成功登頂 。
有人稱罕薩河谷為風之谷,據說宮崎駿的電影《風之谷》是從這裡得來的靈感。我無從考證
底圖來自:Google Map
烏爾塔峰背陰裡的卡裡馬巴德街頭
小紅牌指示了一條徒步登山路
一天早上,我在卡裡馬巴德鎮的街上閒逛。看到一塊牌匾上寫著"暗藏天堂餐廳",於是我進去看個究竟。原來這家餐廳後面就懸崖和山谷,山谷對面又是一座更高的山,確實暗藏天堂。我隱約看見許多飄逸的滑翔傘,於是尋著蹤跡往山下走。
Hidden Paradise餐廳
的露臺後面見到漂浮在空中的滑翔傘
古蹟 Altit Fort
©fortoi / Shutterstock
鷹巢頂是最佳觀景點,在去的路上遇到幾輛救護車堵住了路。據說一位來自澳大利亞的滑翔傘運動員失控致頸椎重傷,後續新聞說伊斯蘭瑪巴德無力手術,傷員被送回澳洲。滑翔傘是一項看似簡單,但需要許多技術和經驗的運動。特別是在這海拔4-7千米的高空,駕馭氣流是很複雜的事。
我到達鷹巢頂時已是下午3點,仍然有兩個滑翔傘在空中飛翔,他們穿越冰川、避開大片莫測的雲、環繞手指峰、迴旋在罕薩河谷上,然後利索的落地。我回過神來才注意到,還有三位穿制服的救援人員跟我一起關注著滑翔傘。巴基斯坦政府非常重視國際性活動和比賽,每次都出動大批專業保安和救護人員。
整個罕薩河谷都有小鈴木改裝的公共汽車,雖然班次不可靠,費用卻只有30盧比。我想搭這種公共汽車回山上的旅館。邊等車,邊跟路邊披薩攤憨厚的店主聊天。他說冬天就不出攤了,呆在家裡。收入方面,有政府補貼和自己的儲備。
小鈴木來了,不僅車上已經坐滿了人,車尾外面還站著四五個人,看起來,已經超載的車子上坡很吃力。搭乘交通工具上山肯定是無望了,我只好喘著氣慢慢地走向旅館。
整個罕薩河谷都這樣的公共汽車
©C. Na Songkhla / Shutterstock
第二天我與一位有經驗的當地導遊兼司機Saleh約好去卡裡馬巴德鎮東南邊的納加爾風景區看Hopar河谷。塵土飛揚的路沿著納加爾河通向山谷。
納加爾河是匯入罕薩河的支流,其上遊有許多冰川。有一座金山的融雪把黃金帶入河中。水流不大的時候,大片河床露出來,從裡面撈一堆沙石,細心淘洗,一定會有金沙。
從卡裡馬巴德到 Hopar
底圖來自:Google Map
淘金隊伍在Nagar河邊結伴紮營
白天則分的很散,各自淘
納加爾風景區的Hopar山谷緊貼著名為Bualtar的冰川。
這裡有一條知名的徒步路線,必須跟有經驗的導遊和會英語的背包夫一起去,來回需要露營一周。沿途有機會看到雪豹和羱羊(Ibex)以及其他野生動物。我見到一位年輕的背包夫正背著重負往冰川上走,去追趕早先出發的徒步隊。
Bualtar Glacier
截圖來自:Google Map
在開往Hopar的路上可以看到白色的Barpu冰川
一婦女背著比人還高大的草垛下山
躲著我的鏡頭,用背對著我
那天午餐我點了燉羱羊肉,是獵人偶爾捕到羱羊賣給餐館的。廚師手藝超好,火候恰當。
抹去嘴邊的燉肉汁,Saleh問我有沒有興趣去山谷中一座王子的城堡。所謂城堡其實是早先英國人的軍營,也許後來被某位王子買下了。
城堡坐落在納加爾河和納加爾山谷中間的一個細窄的山崖上。城堡由看守人和一位有些智力障礙的青年看管和打理。裡面有羊群和果樹,還有一座古老的清真寺。
我嘗了一種從未見過的樹莓。坐在院子裡,吃著蘋果,看著滿山遍野的蘋果樹,羊群來回吃草和舔鹽塊,真像在世外桃源!
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的一座重要城市是斯卡都。
我從罕薩河谷的小鎮,坐小巴去了吉爾吉特,再走世界上最危險的S-1戰略公路前往斯卡都,因為目前這條路正在炸山拓寬,不是每天都能通車,費了好大勁,我才買到了一張小巴車票。
從罕薩去吉爾吉特或伊斯蘭瑪巴德的車很多
婦女優先坐前排,不僅車頂,座位下也塞滿了行李
男人是可以從窗口進出的
我在吉爾吉特巴士站的餐館買早餐
裡面的大炕上睡滿了遠途來這裡轉車的人
吉爾吉特,新建的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政府議會大廈Gilgit Baltistan Assembly
小巴一路都在慢悠悠地接人上車,在喀喇崑崙公路上開了將近一個小時。一拐入S-1戰略公路,就見施工工地塵土飛揚,車子走走停停的過了吉爾吉特河。
沿著印度河走時,車子停的更頻繁,停的時間也更長了。路況極差,有山石隨時會落下,路面坑坑窪窪,顛簸的讓人骨頭散架,窗外往下看又是讓人心驚膽顫的懸崖。200公裡的路,小巴走了十一個小時。
前面山石落下,起重機在清理路面上的大石頭,需要等很久
不知對面是否有車,司機全神貫注
中間是印度河上的人行橋,我在抖動車裡伸出手機拍照
這樣平坦的路開了不到5公裡又遇修路
據說三年後全程這樣
到達斯卡都城裡時已是晚上,路邊商店一會兒燈火通明一會兒一片漆黑,因為巴基斯坦電力不足。我住在背靠喜馬拉雅山脈的旅館,房間望出去的景致就是印度河和喀喇崑崙山脈。
斯卡都有許多獨特的徒步路線,比如,K2K2大本營,Shingar河谷,Deosai國家公園,Kachura,Madhupur,Khapla或者更遠的地方。
我首選了Shingar河谷,其次是下Kachura,其意思是香格裡拉。
過印度河去Shigar的橋。當地人稱印度河為印達斯河Indus,很不願意與印度有關
我想從稍平坦的路登 Shigar Fort山頂的要塞,
結果誤入去 Mango Gusor峰的徒步路
按原計劃從斯卡都飛伊斯蘭瑪巴德的那天,天氣很好,旅館老闆的兒子開車送我到了機場,互道再見時他看了一下天空,給了我他的手機號說萬一航班取消,可以叫他來接我。果然值機後等了兩個小時,廣播裡先用烏爾都語說了一大通,然後用英語簡單地說航班取消了。
滿倉的乘客悄然無聲地離開。我還得知後面幾天的飛機都滿倉,只能自己想辦法走陸路離開了。並且16小時的近路因雪崩封路,只能選擇另一條要20多小時的遠路,期間還要穿越極端分子聚居區。
有人建議我去PIA巴航辦事處問問。巴航辦事員問我是中國人嗎?我說是的。他在五分鐘內就用我的登機牌換好了第二天飛機的商務艙票,而且不用加錢。
離開的那一天恰好是,對當地老百姓來說重要的日子,他們歡迎史上第二位到訪這偏遠的斯卡都地區的總理,他要為當地的幾個基建項目進行揭幕。我和當地人一起沉浸在歡樂中,我們都喜歡這位當過板球隊隊長的總理。
總理將在廣場上用樹杈搭建的主席臺上發表演講
周圍布滿了支持者們的大幅歡迎旗幟
總理的直升機在等待我們的737成功降落的消息
而我們就先一步踏上為他鋪的紅地毯了
附:斯卡都周圍都是6、7千米的高峰,氣流莫測,這給737這樣的飛機降落帶來了困難。有時飛機在斯卡都機場上盤旋,就是下不來,只能飛回伊斯蘭瑪巴德。而從這裡起飛則不受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