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像喀喇崑崙「巍峨巖石」的含義一樣屹立邊疆:喀喇崑崙的由來

2021-03-01 文化地名學

2月19日,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這裡是祖國的西部邊陲喀喇崑崙高原,也是守衛和平安寧的一線。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築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面對外方的非法侵權挑釁行徑,我邊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讓,盡最大誠意維護兩國關係大局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按照處理邊境事件的慣例和雙方之前達成的約定,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前出交涉,卻遭對方蓄謀暴力攻擊。祁發寶組織官兵一邊喊話交涉,一邊佔據有利地形,與數倍於己的外軍展開殊死搏鬥。增援隊伍及時趕到,官兵們奮不顧身、英勇戰鬥,一舉將來犯者擊潰驅離。外軍潰不成軍,抱頭逃竄,丟下大量越線和傷亡人員,付出了慘重代價。

在前出交涉和激烈鬥爭中,團長祁發寶身先士卒,身負重傷;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突入重圍營救,奮力反擊,英勇犧牲;戰士肖思遠,突圍後義無反顧返回營救戰友,戰鬥至生命最後一刻;戰士王焯冉,在渡河前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衝散的戰友脫險,自己卻淹沒在冰河之中。

這些英雄的邊防官兵把青春、鮮血乃至生命留在喀喇崑崙高原,築起巍峨界碑。

喀喇崑崙( kharakorum),即今日的喀喇崑崙山。喀喇崑崙《新疆志略》釋為維吾爾語,意為「黑磨石」。《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釋為維吾爾語,意為「黑石塊」。日本人野強氏說:「喀拉崑崙( karakorum)省而為崑崙(korum).轉訛而為崑崙(kunlun)」。然而我們知道崑崙(kunlun)的出現比喀喇崑崙出現要早一兩千年。崑崙早在《禹貢》和《山海經》上就已出現,而喀喇崑崙的出現大約在清代,因而此說難以成立。

此外,儘管「崑崙」與」喀喇崑崙」之」崑崙」漢字一樣,但語源和語音不同,前者是( kunlun),後者為(korum)的譯音。「崑崙」( kunlun)《辭源》釋為漢語」廣大無垠貌」。一說為岑仲勉先生的「于闐文」「南方」之意。據筆者考證,崑崙原本並非一座自然造就的巍峨高山,而只是一座人工建築物即觀象授時、布令行政的明堂。崑崙就是混沌在時間和方位上的一種延伸,就是渾沌之神,即黃帝的化身。崑崙的語源為古漢語,崑崙的早期形式就是「昆」,意為「圜」,即「穹隆」(天體球狀)。遠古「崑崙」原非一山之專稱,而是表示神化的山丘通名,崑崙的神話意義為具有封禪祭天對象之明堂功能的山丘。

」喀喇崑崙」之「崑崙」 (koram)為維吾爾語「巖石、巨石」之意。由此「喀喇崑崙」原意為「黑色巖石」,寓意為「巍峨巖石」,以此來形容巍峨的喀喇崑崙山。再則,喀喇崑崙山外觀並不黑,大多山峰終年白雪覆蓋,也可作為旁證。

喀喇崑崙山是世界山嶽冰川最發達的高大山脈,亞洲著名山脈。從阿富汗最東部向東南延伸約480公裡。寬度約為240公裡,長度為800公裡。平均海拔超過5500米。為世界上高山和高緯度之外最長的冰川最集中的地方。塔吉克、中國、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印度的邊界全都匯聚於這一山系之內,賦予這一僻遠的地區巨大的地緣政治意義。

喀喇崑崙山脈是中國西藏與克什米爾間的一條走向與旁遮普—喜馬拉雅山(大喜馬拉雅山脈的一部分)相平行的大山脈。也是世界第二高山脈。西北—東南走向,通過印度和巴基斯坦北部。

喀喇崑崙群山的平均海拔約為6100米,有4座山峰超過7900米,最高峰K2( Chogori)高達8611米,為世界第二高峰。但就攀登難度和死亡比率來說,其攀登難度要遠遠高與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登山者的死亡比率為1:7,這是個很可怕的數字,所以登山界的人給他起了很多名字「野蠻暴峰」「沒有回報的山峰」等。

喬戈裡位於喀喇崑崙山脈的中段,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境內與克什米爾地區巴基斯坦實際控制區的接壤處,地理坐標為東經765度,北緯359度。他東側是8051米的布洛阿特峰,依次還有8080米的加舒爾布魯木峰,8028米的加舒爾布魯木1峰。

喀喇崑崙山區自然條件嚴酷,交通閉塞,人口稀少。面積約20萬平方公裡,人口僅數萬。在4400米以下以藏族為主。多務農為生,種植大麥、燕麥、玉米、杏樹等,並飼養家畜。少數從事畜牧業,遊牧或半遊牧,牲畜有犛牛、犏牛、綿羊和山羊等,間或也從事狩獵。其他民族有巴爾蒂斯族、拉達克斯族和普爾希基族,除普爾希基族信奉伊斯蘭教外,均信奉西藏佛教。

喀喇崑崙山公路,也被譽為人類第八大奇蹟、當代絲綢之路和中巴友誼之路。它北起中國新疆喀什,穿越帕米爾高原,經過中巴邊境口岸,南至巴北部城市塔科特,隨後直抵伊斯蘭瑪巴德,是中巴友誼的持久見證!這條公路被喻為「群山間的綢帶」!世界各國媒體曾用多個「最」來形容它:世界最美公路,全球最高聳的跨境道路,以及世界最驚險的走廊!

一代代邊防軍人,把青春揮灑在喀喇崑崙,也把最純粹的忠誠鐫刻在喀喇崑崙。誓死捍衛這片土地,成為他們最崇高的使命,最堅定的信念。英雄雖已離去,精神永駐邊關。

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英雄屹立喀喇崑崙
    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築起巍峨界碑。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面對外方的非法侵權挑釁行徑,我邊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讓,盡最大誠意維護兩國關係大局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 【紅色基因】英雄屹立喀喇崑崙
    英雄屹立喀喇崑崙——走近新時代衛國戍邊的英雄官兵  【題記】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    喀喇崑崙高原,橫亙西部邊境。萬千官兵發揚喀喇崑崙精神,克服極度高寒缺氧,守邊護邊、不怕犧牲,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戰位上。    巍巍喀喇崑崙,座座雪峰聳峙。  千裡熱血邊關,遍地英雄屹立。    「面對人數遠遠多於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
  • 集結號丨英雄屹立喀喇崑崙
    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築起巍峨界碑。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面對外方的非法侵權挑釁行徑,我邊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讓,盡最大誠意維護兩國關係大局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 【北京詩詞學會】向喀喇崑崙戍邊英雄致敬!
    參天,屹立英雄漢。如丹,冰寒血不寒。獻給英雄團長祁發寶靜 如熱血在胸豪氣生,張開雙臂作長城。江山萬裡應銘記,好個人民子弟兵。西江月·致敬加勒萬河谷前哨靜 如鐵馬兵戈驚目,賊烽騷擾邊門。瞬時飛雪瞬時雲。肝膽男兒握刃。
  • 致敬屹立喀喇崑崙的英雄—走近新時代衛國戍邊的英雄官兵
    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築起巍峨界碑。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面對外方的非法侵權挑釁行徑,我邊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讓,盡最大誠意維護兩國關係大局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英雄屹立喀喇崑崙
    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築起巍峨界碑。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面對外方的非法侵權挑釁行徑,我邊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讓,盡最大誠意維護兩國關係大局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 春風裡,我們仰望喀喇崑崙之巔
    ,激蕩起人們心中的愛國情感和對英雄的無比崇敬。,擊中了我的心跳 大多數時候,界碑是一塊莊嚴站立的石頭而此刻,山石也漸漸有了奔跑的體溫 你張開雙臂綿延成一座巍峨的喀喇崑崙讓我們在春風裡一次次仰望犧牲的意義——獻給長眠於喀喇崑崙山的英烈劉起倫
  • 深圳海關丨遙遠的喀喇崑崙
    每逢「八一」建軍節,全體戍邊的戰士們都會到全國海拔最高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康西瓦烈士陵園掃墓,去瞻仰陵園裡長眠著一百多位解放邊疆、保家衛國的英雄先烈,接受一次特殊的精神洗禮。站在烈士陵園紀念碑下,抬眼四望,萬物空寂,英烈們只有遠方的雪山和身下的戈壁為伴,聽著老兵們講英烈們的事跡。
  • 為英雄驕傲,向英雄致敬!——屹立喀喇崑崙的邊防戰鬥英雄
    巍巍喀喇崑崙,座座雪峰聳峙。千裡熱血邊關,遍地英雄屹立。
  • 英雄屹立喀喇崑崙!邊境衝突中誓死捍衛國土,5名官兵被授予榮譽稱號、記一等功!
    喀喇崑崙高原,橫亙西部邊境。立春過後,大江南北暖意漸濃,高原深處的加勒萬河谷依然嚴寒徹骨,大河冰封,群山聳立。這裡是祖國的西部邊陲,也是守衛和平安寧的一線。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築起巍峨界碑。
  • 歌聲激蕩在喀喇崑崙之巔
    於光彤攝「腳踏崑崙山,離天三尺三……」隨著激昂的伴奏,一陣有力的歌聲打破了喀喇崑崙高原的靜謐。這片高原,平均海拔5000多米,素有「生命禁區」之稱。新疆軍區一代代「喀喇崑崙衛士」以雪山戈壁為友,與藍天白雲相伴,在離天最近的地方忠誠踐行使命。
  • 《喀喇崑崙系列(一),它來了!》
    1856年,T.G.蒙哥馬利在印度大三角測量期間首次從200多公裡外發現了喀喇崑崙群峰,並進行了編號命名。1861年,英國調查員戈德溫•奧斯汀(H.H. Godwin-Austen)上校為我們描述了他站在建於斯卡杜(Skardu)上方的觀測站中看到的景象:「編號為K2的山峰呈現出天藍色,圍繞它的是巖石更裸露的K1與K3,及其他高度超過24000英尺的大山。
  • 「喀喇崑崙冰泉」惠及官兵牧民
    4月16日,新疆軍區某邊防團下士魏子勝,體能訓練結束後擰開一瓶「喀喇崑崙冰泉」一飲而盡。飲罷,他自豪地向筆者講起這瓶水背後的故事。 這個邊防團駐守在海拔3700多米的喀喇崑崙高原,夏季乾旱少雨,自然條件惡劣。以前,官兵和駐地群眾的生活用水多取自附近河流,河水源於高山融雪,水質難以保證。
  • 原來有一段秘密的歷史,喀喇崑崙公路
    喀喇崑崙公路並且民間還打著標語,含著口號支持咱們抗擊疫情。那巴鐵為啥跟咱們這麼鐵呢?有一段神秘的歷史,可以充分的見證咱們之間的友誼。那就是喀喇崑崙公路。這個喀喇崑崙公路是被稱為:「世界上第八大奇蹟」的海拔最高的國際公路。貫穿喀喇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從中國新疆的喀什,直到那基斯坦的塔科特,全長1032公裡。
  • 中華詩詞學會:為守疆英雄歌唱
    一身肝膽由來壯,半寸河山不肯輕。    清澈愛,赤忱情,貞心傲骨寫生平。隴頭父老如相問,俱是堂堂鐵打成。三腰掛蕭蕭萬裡風,手擎燦燦一輪紅。寰中冷暖心頭系,域外豺狐眼底空。    文壯烈,嶽精忠。數來勁節古今同。山花都似英雄血,開在春天懷抱中。
  • 喀喇崑崙山上的隴南籍鐵血男兒陳紅軍
    今天,解放軍報《英雄屹立喀喇崑崙》等報導全網刷屏、引燃評論:祖國西部邊陲,喀喇崑崙高原,常年冰雪覆蓋、高寒缺氧。就是在這樣的生命禁區,一茬茬年輕的官兵戰鬥在衛國戍邊一線,守衛著祖國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寧。因在邊境衝突中誓死捍衛國土,中央軍委為5名官兵授予榮譽稱號、記一等功,他們是團長祁發寶,被授予「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營長陳紅軍,被追授「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被追記一等功。雪山迴蕩英雄氣,風雪邊關寫忠誠。當我們致敬5名英雄時,猛然發現,陳紅軍是隴南市兩當縣人。隴原鐵血漢子,在與越線外軍的鬥爭中,營長陳紅軍突入重圍營救,英勇犧牲。
  • 從新疆到巴基斯坦,我踏上了奇蹟般的喀喇崑崙公路
    帕蘇冰川©Munzir Rosdi / Shutterstock巴控克什米爾的北部即為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首府吉爾吉特因為地形險峻,吉爾吉特-巴爾蒂斯坦一直都處於與世隔絕的狀態,直至上世紀60年代由中國主建的喀喇崑崙公路改變了這裡。
  • 別了,我的喀喇崑崙!16年風雪夜歸,汽車兵告別天路
    這裡是祖國大美邊疆,是他守衛了10年的哨所。這裡是他心中永遠的「家」。白雪覆蓋的喀喇崑崙,天路等待著汽車兵。站在天路起點,一位老兵回望來路,所有的艱辛都化作了記憶中的一個畫面、一句祝語,一座山脊、一朵山花,一桶泡麵、一個饢餅。汽車兵的心在路上,路在心中;轉身後的明天,路在腳下,路在前方。時間是永恆的禮物,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時間裡。
  • 那些喀喇崑崙駐訓的90後、00後,過得怎麼樣了?
    從清晨到日落整整一天時間看看那些在喀喇崑崙高原上駐訓的90後、00後到底過得怎麼樣了高原上最冷的季節他們雪地夜間潛伏喀喇崑崙高原位於祖國的西北邊陲
  • 新疆喀喇崑崙!一條傳奇公路,一般人沒走過,震撼人心的跨境公路
    上世紀修建喀喇崑崙公路時,中巴雙方共約700人獻出了生命,相當於每公裡公路是用一條人命換來的。沿途穿越喀喇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西端,因此,路旁雪山、冰川經常閃現。這條路沿途擁有地球上除海洋外的所有景觀,高原、冰川、溼地、草原、戈壁、沙漠、盆地、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