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屹立喀喇崑崙

2021-02-22 九運牡丹城


【題記】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我用生命捍衛守候

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

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

——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

喀喇崑崙高原,橫亙西部邊境。

立春過後,大江南北暖意漸濃,高原深處的加勒萬河谷依然嚴寒徹骨,大河冰封,群山聳立。

這裡是祖國的西部邊陲,也是守衛和平安寧的一線。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築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

面對外方的非法侵權挑釁行徑,我邊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讓,盡最大誠意維護兩國關係大局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邊防官兵對暴力行徑予以堅決回擊,取得重大勝利,有效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官兵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展現出誓死捍衛祖國領土的赤膽忠誠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湧現出某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某機步營營長陳紅軍和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等先進典型,彰顯了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昂揚風貌。

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雪山迴蕩英雄氣,風雪邊關寫忠誠。

「決不把領土守小了,決不把主權守丟了!」萬千官兵發揚喀喇崑崙精神,克服極度高寒缺氧,守邊護邊、不怕犧牲,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戰位上。

巍巍喀喇崑崙,座座雪峰聳峙。

千裡熱血邊關,遍地英雄屹立。

「面對人數遠遠多於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

——陳祥榕對一次戰鬥的記錄  

英雄勇敢無畏,只因責任在肩。一線官兵常說,我們身後就是祖國,當國家受到侵犯時,唯一的選擇就是衝鋒向前。

清晨,當哨聲響徹營房,班長李確祥又想起了一笑就露出兩顆小虎牙的陳祥榕,想起了那個新兵的第一次衝鋒。

那是2020年5月初,外軍越線尋釁滋事,李確祥和陳祥榕等緊急前出處置。李確祥問年輕的戰友:「要上一線了,你怕不怕?」陳祥榕回答:「使命所系、義不容辭!」

他們趕到前沿後與對手殊死搏鬥,堅決逼退越線人員。陳祥榕在日記中自豪地寫道:「面對人數遠遠多於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面對嚴峻鬥爭考驗,一線官兵越是艱險越向前,生死關頭更凜然。

2020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越線搭設帳篷。按照處理邊境事件的慣例和雙方之前達成的約定,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蹚過齊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過程中,對方無視我方誠意,早有預謀地潛藏、調動大量兵力,企圖憑藉人多勢眾迫使我方退讓。

「他們的人陸續從山崖後冒出來,黑壓壓擠滿了河灘……」參謀陳鴻宇回憶說,「我們人雖少,可拼了命也不能退呀!」

祁發寶張開雙臂擋在外軍面前,大聲呵斥:「你們破壞共識,要承擔一切後果!」同時組織官兵佔據有利地形。

官兵們組成戰鬥隊形,與數倍於己的外軍對峙。對方用鋼管、棍棒、石塊發起攻擊。祁發寶成為重點攻擊目標,頭部遭到重創。

見此情景,陳紅軍帶人立即突入重圍營救團長,陳祥榕作為盾牌手戰鬥在最前面,攝像取證的肖思遠也衝到前沿投入戰鬥。

增援隊伍及時趕到,一舉將來犯者擊潰驅離,取得重大勝利,外軍潰不成軍、抱頭逃竄,丟下大量越線和傷亡人員,付出了慘重代價。

軍醫韓子偉記得,祁發寶被救出後,左前額骨破裂,有一道十幾釐米長的口子。包紮傷口時,「他一把扯掉頭上的繃帶,還想起身往前衝,那是他最後一絲力氣,隨後又暈倒了」。

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毫不畏懼、英勇戰鬥,直至壯烈犧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為救助戰友犧牲。

祖國山河終無恙,守邊護邊志更堅。

那場戰鬥後,「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發寫在了頭盔裡、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裡。

那場戰鬥後,陳祥榕所在連隊鬥志更加旺盛,服役期滿的士官100%主動留隊,所在團義務兵踴躍申請選取士官繼續戰鬥。

那場戰鬥後,王焯冉所在團18名女兵3次請戰,她們在請戰書中寫道:「願同男兵一樣英勇戰鬥,甚至流血犧牲!」

捍衛著英雄誓死捍衛的國土,肩負著英雄用生命踐行的使命,一股「學英雄、當英雄」的熱潮湧動喀喇崑崙高原。

如今,加勒萬河谷的前哨上,官兵們時刻高度戒備,牢牢扼守河口;風雪飛揚的駐訓場,官兵們駕駛新型戰車精訓苦練,隨時準備迎敵亮劍;新型保溫營房內,官兵們齊裝滿員、戰鬥生活物資充足,做好了長期鬥爭準備,紛紛表示——

我已嚴陣以待,犯我者必遭迎頭痛擊!

「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

——摘自肖思遠的戰地日記  

春節前夕,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又一批新戰士,走進喀喇崑崙腹地的軍營,準備在新訓後奔赴高原邊防一線。

有人說,選擇這片高原,是既需要理想、更需要勇氣的。天下有那麼多的好地方,一顆顆年輕的心卻偏偏選擇了邊關——

1997年,高中畢業的祁發寶報名參軍,帶著新兵營「軍事課目考試第一名」的成績向組織申請:到高原去、到鬥爭一線去。

2009年,陳紅軍從地方大學畢業,本已通過公安特警招錄考試,可聽說要徵兵就臨時「變卦」了,最終走進火熱軍營。

2016年後,年輕的肖思遠、王焯冉、陳祥榕也相繼走上邊關。一年年來,無數與他們一樣的青年做出同樣的選擇。

走上高原是因為理想,留在高原則考驗信念。

他們首先要戰勝的,是無法擺脫的高寒缺氧,滿目的荒漠冰川,漫長的冬季封山,以及由此形成的遙遠而荒涼時空……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必須時刻警惕,隨時準備挺身而出,挫敗一切侵犯中國領土的圖謀。

官兵說,風與雪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就像一個超級過濾器,足以濾去你心中所有的浮華,最後只剩下對這片土地清澈的愛。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是18歲的陳祥榕寫下的戰鬥口號。班長孫濤問他:「你一個『00後』的新兵,口號這麼『大』?」

「班長,這跟年齡沒關係,我就是這麼想的,也會這麼做的。」他堅定地說。

這種愛,無關年齡,都是一份「邊關有我在,祖國請放心」的勇敢擔當——

「頭頂烈日樂為祖國守邊防、手扶藍天甘為人民作貢獻。」祁發寶勘察天文點前哨,默念著老營房上的這句標語感慨不已:「老前輩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堅守邊防一線,現在我們更應該擔起責任,把邊防守好。」

肖思遠犧牲後,戰友們整理遺物時,看見他在一篇戰地日記中寫道:「走在喀喇崑崙,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無比自豪!」

這種愛,無關年齡,都是一腔「黨叫幹啥就幹啥」的赤膽忠誠——

陳紅軍所在營官兵聊起營長時說:「他最喜歡的,似乎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在一本書中,他特意標註了一段話:「黨把自己放在什麼崗位上,就要在什麼崗位上建功立業。」

走上鬥爭一線前,王焯冉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說:「這個時候遞交入黨申請書,就是希望組織能在任務中考察自己,在鬥爭一線考察自己。」

邊防鬥爭中,他們用青春和熱血踐行了自己的誓言。

萬千將士如斯,萬裡邊關如鐵。「為人民戍邊、為祖國守防」成為一代代邊防官兵賡續傳承的血脈信念。

今天,堅守著無數邊防軍人用生命築起的精神高地,祁發寶所在團有5任團長仍然並肩奮戰邊防鬥爭一線。

今天,讀著身邊團長、營長、班長的英雄故事,新一代喀喇崑崙衛士茁壯成長。

「對峙時幹部站前頭、戰士站後頭,吃飯時戰士不打滿、幹部不端碗,野營時戰士睡裡頭、幹部睡風口。」

——祁發寶所在團不成文的「規定」  

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進藏先遣英雄連」連旗迎風招展。連旗下,全連官兵莊嚴宣誓:向王焯冉烈士學習,發揚「先遣精神」,堅決完成邊防鬥爭任務……

1950年,先遣連130多名官兵在黨支部書記李狄三帶領下,以犧牲63人的悲壯,將五星紅旗插上藏北高原。

當年,李狄三病情嚴重時,懇請黨支部不要再給他用藥,把最後一支盤尼西林留給其他戰友……70年後,面對滔滔激流時,23歲的王焯冉同樣選擇了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

那天,王焯冉和戰友馬命等連夜渡河增援一線,第4次蹚河時有人被激流衝散,王焯冉和馬命拼盡全力將3名戰友推上岸,自己卻被凍得幾乎失去知覺。

突然,王焯冉一隻腳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縫中。危急時刻,他將馬命猛地推向岸邊:「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顧好我老娘!」馬命獲救了,王焯冉則永遠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一個英雄的集體,必然是團結的集體。回顧那晚的戰鬥,官兵們含淚講述著一個又一個生死與共、捨命相護的故事——

看到祁發寶受到攻擊重傷倒地,營長陳紅軍當即帶著官兵,衝進「石頭雨」、「棍棒陣」營救團長。

聽到有人喊「營長連長被圍攻了」,陳祥榕迎著對手衝去,用身體和被砸壞的盾牌護住營長連長。

發現還有戰友被圍攻,肖思遠再次衝向前去,拼死營救戰友,用身體為戰友遮擋石塊、棍棒的攻擊。

「團長頂在最前面阻擋外軍,營長救團長、戰士救營長、班長救戰士。」回顧那場戰鬥,一名指揮員動情地說,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這次戰鬥以少勝多的關鍵所在。

邊防鬥爭中,各級指揮員與官兵同住地窩子、同爬執勤點、同吃大鍋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給養物資,平時鉚在一線、戰時帶頭衝鋒,凝聚起以命相託的生死情誼和團結戰鬥的強大力量。

祁發寶所在團一直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對峙時幹部站前頭、戰士站後頭,吃飯時戰士不打滿、幹部不端碗,野營時戰士睡裡頭、幹部睡風口。」

戰士張明最難忘那次渡河——

巡邏途中路過一條冰河,祁發寶帶頭跳下水探路,張明和幾名戰士也準備直接蹚河,卻被團長叫住了:「水很涼,我背你們!」本已過河的祁發寶蹚水回來,把張明背起來一步一晃往前走……

戰士夏良最難忘那次宿營——

河谷深處寒風凜冽,陳紅軍帶著官兵巡邏到達指定點位,宿營地遍地碎石。夜裡,義務兵及有高原反應的官兵住進了運輸車大廂,陳紅軍則帶著幹部骨幹在空地上支起帳篷打地鋪……

平時甘苦與共,戰時生死與共。

戰鬥結束清理戰場時,戰士王鈺發現陳紅軍等人犧牲現場。他看到,一名戰士緊緊趴在營長身上,保持著護住營長的姿勢。

這名戰士,正是陳祥榕——陳紅軍平時關愛最多的「娃娃」之一。

「穿上軍裝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負的是軍人的天職,所以我也很為他感到驕傲。」

——姐姐眼中的陳祥榕  

剛剛過去的冬天裡,一封家信在高原廣泛流傳,激勵官兵戰風鬥雪、堅守一線——

「奶奶,這麼長時間裡我最牽掛的就是您,孫子這些年一直想好好讓您享福,可是我卻一直不在家……

爸媽,兒子不孝,可能沒法給你們養老送終了。如果有來生,我一定還給你們當兒子,好好報答你們。」

這封家信是王焯冉執行任務前寫下的。字裡行間,戰士的家國情懷催人淚下,邊防鬥爭的嚴峻考驗也躍然紙上。

對此,祁發寶也深有體會。20多年的戍邊歲月中,他先後40多次遭遇暴風雪和泥石流,13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孩子剛出生,祁發寶就匆匆歸隊,妻子生病時他總是不在,父親去世時他因執行任務未能及時趕回……

丈夫身許國,私恩邈難顧。一名老邊防深情地說,戍守高原的軍人不是不顧家,而是每當走上邊防一線,身後就是整個國家;不是不會愛,而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愛。

正是渴望愛情的年齡,肖思遠的錢包裡珍藏著一張漂亮女孩的照片。犧牲當天,他還憧憬著未來:「她支持我在部隊長幹,我想娶她,給她做一輩子的菜……」

還有4個多月就要當爸爸了,陳紅軍身在一線仍想方設法託後方的戰友,提醒妻子按時產檢。他答應妻子,等到退役後「就一起帶孩子、做飯、釣魚」……

然而,他們都失約了。時光之舟槳櫓輕搖、駛向未來,他們的愛,永遠凝滯在了彼岸。

幾個月過去了,陳祥榕的姐姐依然對弟弟思念無盡。她堅強地說:「當弟弟穿上軍裝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負的是軍人的天職,所以我也很為他感到驕傲。」

肖思遠犧牲後,16歲的弟弟時常夢見哥哥端著槍威武的樣子。他下定決心:到了18歲,接替哥哥入伍,把哥哥的精神傳下去!

2020年10月25日,陳紅軍的兒子出生了。那天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紀念日,陳紅軍妻子的爺爺是一名志願軍老戰士,她相信這是冥冥之中的血脈傳承。她堅強地說:「我要把孩子好好養大,讓他成為像爸爸那樣的人。」

英雄從未走遠,精神薪火相傳。氣溫低至零下30多攝氏度的高原上,一個個年輕的胸膛裡熱血澎湃——

在一線,官兵叫響「缺氧不缺精神、山高鬥志更高」的口號,紛紛遞交請戰書要求上戰場。

在一線,很多官兵主動推遲婚期、放棄休假,把執行邊防鬥爭任務當成一輩子最為自豪的經歷。

戰鬥熱情在一線高漲,關懷溫暖也向一線匯聚。在各級共同努力下,任務部隊住進了保溫營房,看上了衛星電視,穿上了防寒被裝,打上了親情電話,吃上了新鮮蔬菜水果……官兵們衛國戍邊豪氣充盈、鬥志昂揚。

春節期間,華夏大地萬家團圓、一片祥和;高原官兵枕戈待旦、高度戒備。見證著英雄官兵赤膽忠誠的加勒萬河谷,山河如故、平靜安寧。一塊崖壁上,八個大字遒勁有力。

那是剛任團長不久的祁發寶帶領戰士們刻下的錚錚誓言,也是新時代英雄官兵捍衛祖國領土、不負先輩榮光的莊嚴宣示——

大好河山,寸土不讓!

(琚振華,解放軍報記者任旭、郭豐寬、李蕾參與採訪)

唱響英雄壯歌 奮力強軍打贏

■解放軍報評論員

誓死捍衛神聖國土,人民軍隊英雄輩出。

在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邊防鬥爭中,我邊防部隊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堅決反擊非法越線侵權挑釁行徑,取得重大勝利,湧現出「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陳紅軍和一等功臣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等先進典型,彰顯了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昂揚風貌。

英雄業績光耀山河,英雄精神催人奮進。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強軍思想培育成長的鋼鐵戰士,是「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的傑出代表,是對黨絕對忠誠、矢志強軍報國的時代先鋒。面對極其惡劣的自然環境,他們紮根高原、奉獻青春,在雪域邊關以身鑄界碑;面對嚴峻複雜的現實考驗,他們常備不懈、枕戈待旦,有理有利有節鬥爭,堅決捍衛祖國領土主權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面對瘋狂挑釁和暴力攻擊,他們毫不畏懼、團結戰鬥,以誓死捍衛祖國領土的赤膽忠誠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踐行了「大好河山、寸土不讓」的鏗鏘誓言,譜寫了一曲撼天動地的英雄壯歌。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英雄,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產生於鬥爭一線的磨礪考驗,成長於奮鬥強軍的火熱實踐,獻身於強國復興的偉大徵程,他們的事跡精神具有鮮明時代價值和強大感召力量。全軍官兵要學習他們聽黨指揮、聽令而戰的忠誠品格,敢戰善戰、矢志打贏的使命擔當,英勇頑強、視死如歸的戰鬥精神,團結奮戰、生死與共的革命情誼,以身報國、無私奉獻的家國情懷,高擎偉大愛國主義的精神火炬,賡續革命英雄主義的血脈基因,爭當「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鍛造「四鐵」過硬部隊,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

天下並不太平,和平需要保衛。中華民族是愛好和平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愛好和平的人民。老祖宗留下的領土一寸也不能丟,別人的東西我們一分一毫也不要。我們珍愛和平、致力穩定,始終以最大的誠意、最大的耐心堅持通過對話談判解決爭端,但決不允許任何勢力侵犯國家領土和主權。一旦發生這樣的嚴重情況,必將予以迎頭痛擊。人民軍隊是祖國的鋼鐵長城,是捍衛和平的堅定力量,有能力有信心打敗一切來犯之敵,堅決維護邊境地區和平安寧。

雪山巍巍,見證忠誠;徵途漫漫,惟有奮鬥。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我們要牢記初心使命,堅定必勝信念,發揚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全面提高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戰略能力,更好履行新時代人民軍隊使命任務,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強戰略支撐。

來源:解放軍報



監  審:杜    建

編 審:張   晶

編 輯:莊   麗

相關焦點

  • 【紅色基因】英雄屹立喀喇崑崙
    英雄屹立喀喇崑崙——走近新時代衛國戍邊的英雄官兵  【題記】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我用生命捍衛守候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    喀喇崑崙高原,橫亙西部邊境。萬千官兵發揚喀喇崑崙精神,克服極度高寒缺氧,守邊護邊、不怕犧牲,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戰位上。    巍巍喀喇崑崙,座座雪峰聳峙。  千裡熱血邊關,遍地英雄屹立。    「面對人數遠遠多於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
  • 集結號丨英雄屹立喀喇崑崙
    雪山迴蕩英雄氣,風雪邊關寫忠誠。「決不把領土守小了,決不把主權守丟了!」萬千官兵發揚喀喇崑崙精神,克服極度高寒缺氧,守邊護邊、不怕犧牲,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戰位上。巍巍喀喇崑崙,座座雪峰聳峙。千裡熱血邊關,遍地英雄屹立。「面對人數遠遠多於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
  • 英雄像喀喇崑崙「巍峨巖石」的含義一樣屹立邊疆:喀喇崑崙的由來
    2月19日,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 致敬屹立喀喇崑崙的英雄—走近新時代衛國戍邊的英雄官兵
    官兵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展現出誓死捍衛祖國領土的赤膽忠誠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湧現出某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某機步營營長陳紅軍和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等先進典型,彰顯了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昂揚風貌。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決不把領土守小了,決不把主權守丟了!」
  • 為英雄驕傲,向英雄致敬!——屹立喀喇崑崙的邊防戰鬥英雄
    巍巍喀喇崑崙,座座雪峰聳峙。千裡熱血邊關,遍地英雄屹立。
  • 【北京詩詞學會】向喀喇崑崙戍邊英雄致敬!
    參天,屹立英雄漢。如丹,冰寒血不寒。獻給英雄團長祁發寶靜 如熱血在胸豪氣生,張開雙臂作長城。江山萬裡應銘記,好個人民子弟兵。西江月·致敬加勒萬河谷前哨靜 如鐵馬兵戈驚目,賊烽騷擾邊門。瞬時飛雪瞬時雲。肝膽男兒握刃。
  •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英雄屹立喀喇崑崙
    喀喇崑崙高原(圖源:央視軍事)喀喇崑崙高原,橫亙西部邊境。立春過後,大江南北暖意漸濃,高原深處的加勒萬河谷依然嚴寒徹骨,大河冰封,群山聳立。官兵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展現出誓死捍衛祖國領土的赤膽忠誠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湧現出某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某機步營營長陳紅軍和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等先進典型,彰顯了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昂揚風貌。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 英雄屹立喀喇崑崙!邊境衝突中誓死捍衛國土,5名官兵被授予榮譽稱號、記一等功!
    喀喇崑崙高原,橫亙西部邊境。立春過後,大江南北暖意漸濃,高原深處的加勒萬河谷依然嚴寒徹骨,大河冰封,群山聳立。這裡是祖國的西部邊陲,也是守衛和平安寧的一線。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扎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築起巍峨界碑。
  • 歌聲激蕩在喀喇崑崙之巔
    於光彤攝「腳踏崑崙山,離天三尺三……」隨著激昂的伴奏,一陣有力的歌聲打破了喀喇崑崙高原的靜謐。這片高原,平均海拔5000多米,素有「生命禁區」之稱。新疆軍區一代代「喀喇崑崙衛士」以雪山戈壁為友,與藍天白雲相伴,在離天最近的地方忠誠踐行使命。
  • 中華詩詞學會:為守疆英雄歌唱
    劉慶霖 讀軍報文章《英雄屹立喀喇崑崙》血融鋼鐵護山河,灑淚驚聞武止戈。開滿兵花邊塞上,忍觀烈士墓碑多。 李建春 破陣子•英雄屹立喀喇崑崙雪域戰神英武,寒峰戍御維艱。虎視枕戈千百裡,鷹眼星馳十萬弦。崑崙疆土安。勇士智謀當贊,忠魂盡可安眠。道義有情淵浩氣,碑界無虞滌穢煙。關山明月圓。
  • 喀喇崑崙山上的隴南籍鐵血男兒陳紅軍
    今天,解放軍報《英雄屹立喀喇崑崙》等報導全網刷屏、引燃評論:祖國西部邊陲,喀喇崑崙高原,常年冰雪覆蓋、高寒缺氧。就是在這樣的生命禁區,一茬茬年輕的官兵戰鬥在衛國戍邊一線,守衛著祖國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寧。因在邊境衝突中誓死捍衛國土,中央軍委為5名官兵授予榮譽稱號、記一等功,他們是團長祁發寶,被授予「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營長陳紅軍,被追授「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被追記一等功。雪山迴蕩英雄氣,風雪邊關寫忠誠。當我們致敬5名英雄時,猛然發現,陳紅軍是隴南市兩當縣人。隴原鐵血漢子,在與越線外軍的鬥爭中,營長陳紅軍突入重圍營救,英勇犧牲。
  • 【大軍特評】​英雄界碑永不倒
    英雄界碑永不倒文/毛毛  從飛將軍李廣到喀喇崑崙戍邊英雄,從
  • 春風裡,我們仰望喀喇崑崙之巔
    點擊上方「詩刊社」可以訂閱從2月19日開始,「衛國戍邊英雄團長」祁發寶等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事跡,傳遍了大江南北
  • 深圳海關丨遙遠的喀喇崑崙
    我當時非常驚訝,等到疾馳的車漸漸向上攀爬時,我終於明白,喀喇崑崙山脈的腹地是沒有夏天的。高山上的缺氧讓一切細小的工作都變得特別困難,就拿每日巡庫來說,由於高原氣溫低,巡庫用的柴油車總是打不著火,我們得在營區裡來來回回推上好幾圈,直到車啟動了才能停下。至今想來,高原上大口喘氣、推著車奔跑的畫面依然讓人忍俊不禁。
  • 致敬喀喇崑崙英雄!
    向衛國戍邊的英雄致敬!
  • 「喀喇崑崙冰泉」惠及官兵牧民
    4月16日,新疆軍區某邊防團下士魏子勝,體能訓練結束後擰開一瓶「喀喇崑崙冰泉」一飲而盡。飲罷,他自豪地向筆者講起這瓶水背後的故事。 這個邊防團駐守在海拔3700多米的喀喇崑崙高原,夏季乾旱少雨,自然條件惡劣。以前,官兵和駐地群眾的生活用水多取自附近河流,河水源於高山融雪,水質難以保證。
  • 熱血青春,參軍報國 | 衛國戍邊英雄事跡引起花椒國旗護衛隊成員們強烈反響⑥
    祖國西部邊陲,喀喇崑崙高原,常年冰雪覆蓋、高寒缺氧。就是在這樣的生命禁區,一茬茬年輕的官兵戰鬥在衛國戍邊一線,守衛著祖國安全和人民幸福安寧當那一身戎裝出現在邊關哨所的山上,一步步踏在厚厚的崑崙山上的雪堆裡,一步步踩在邊境冰冷的河水中。讓人心安讓人感動。當邊境面對嚴重的衝擊,當國家遭到毫無根據的欺辱。任何中國人都感到憤怒。
  • 武威市詩詞楹聯學會「學習英雄 致敬英雄 崇尚英雄」作品集【2】
    贊英雄團長祁發寶(對聯)萬裡邊防,寸疆是寶;千軍待發,守土為榮。仗劍從軍,虎虎英姿擔使命;枕戈待旦,錚錚鐵骨踐初心。  念奴嬌·致敬衛國英雄崑崙屹立,望亂雲排達,萬峰如發。郭廷瑜(甘肅古浪)聯贊喀喇崑崙英雄贊祁發寶獵獵霜風傳羽檄;錚錚鐵骨鑄軍魂。贊陳紅軍九歌無韻歌英烈;三祭焚香祭國殤。
  • 《喀喇崑崙系列(一),它來了!》
    喀喇崑崙山脈東面為阿克賽欽高原,東北面為青藏高原邊緣,北面為葉爾羌河和喀喇喀什河的河谷。西北角是帕米爾山脈。喀喇崑崙山脈的南部邊界由西向東由吉爾吉特河、印度河和什約克河形成,這些河流將喀喇崑崙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的西北端分開。這些河流先流向西北,然後突然轉向西南流向巴基斯坦平原。在喀喇崑崙山脈的中間是喀喇崑崙山口,它是拉達克和葉爾罕之間歷史性貿易路線的一部分。
  • 新疆喀喇崑崙!一條傳奇公路,一般人沒走過,震撼人心的跨境公路
    它有個說出來讓人為之震撼的名字:喀喇崑崙公路它就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跨境公路又稱中巴公路、中巴友誼公路,英文簡稱KKH。全長1032公裡,北起中國新疆喀什,南至巴基斯坦北部城市塔科特,然後直達伊斯蘭瑪巴德。上世紀修建喀喇崑崙公路時,中巴雙方共約700人獻出了生命,相當於每公裡公路是用一條人命換來的。沿途穿越喀喇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西端,因此,路旁雪山、冰川經常閃現。這條路沿途擁有地球上除海洋外的所有景觀,高原、冰川、溼地、草原、戈壁、沙漠、盆地、丹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