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非坐了27年牢的黑人領袖納爾遜·曼德拉說:「世界上沒有非黑即白的事情」。2020年9月,世界足壇泰鬥羅伊·霍奇森(下圖)認為當今《足球競賽規則》中關於手球的規定是nonsense(無稽之談)。隨後英超通知其裁判員不再按該規則關於手球的規定執行。為何會這樣?足球,不是非黑即白的嗎?難道全世界不是適用同一個《足球競賽規則》嗎?難到曼德拉的話,對足球也管用?如果足球不完美,有很多黑白之間的存在,足球如何成為世界第一運動?
1、故意手球
足球之所以稱為足球運動而不是手球運動,是因為足球的金科玉律--《足球競賽規則》,從1866年開始規定,除了發界外球和守門員在禁區內可用手這兩種情形,其它情況下均不允許用手觸碰足球。從1891年開始,規定防守隊員,在本方罰球區(大禁區)內手球,會被判罰球點球(也就先現在的手球)。從1897年以後,直到2020賽季前,規定「故意手球」才算犯規。
何為「故意手球」?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的共識是指:手或手臂主動觸球,除非球和手的距離太短,構成意外。
2004年歐足聯的歐洲杯的一場小組賽中,克羅埃西亞守門員處理本方後衛的回傳球,結果意外的踢到法國的特雷澤蓋的手上後,球彈到守門員身後,法國隊射門得分。根據上述規則,裁判判不是故意手球,法國隊進球有效。
2、「故意手球」的遠去
《足球競賽規則》的上述關於手球的規定,客觀嗎?不完全是。因為「故意」的判斷權在裁判手上,很多時候這是個主觀題。因此很多球隊、媒體、球迷長期抱怨,因為在他們眼裡的「故意手球」,沒有被當值裁判認可,造成不公平。
在此情形下,足球的立法機構--國際足球理事會,在「故意手球」的規定適用了122年後,對《足球競賽規則》進行了進一步修改:一方面規定無論進攻方還是防守方,如果手或手臂張開或高於肩膀高度,無論是否有意,只要不是被動處理球後球打手,均為手球;另一方面,規定球打在攻方隊員的手臂(不管是有意無意的)隨即有得分的機會都要判罰手球犯規。
這樣,就客觀多了。按照這個規則,2004歐洲杯特雷澤蓋的進球就要被吹罰手球在先,進球無效。但這樣修改,是否符合常識呢?
3、常識三問
這裡有三個值得討論之處。
第一,在起跳時,人會自然而然的打開或舉起手臂。2020年9月的英超,連續發生了三個這樣的案例。
案例A:在2020年9月30日的英超熱刺對紐卡斯爾的比賽中,熱刺1:0領先。在終場前,紐卡斯爾在進攻中頭球攻門,熱刺的防守隊員Eric Dier,起跳防守,雖然背對進攻隊員,但手臂高於肩膀,球打手,被裁判判手球,紐卡斯爾得到球點球,1:1扳平。
案例B、C:、和上述案例基本類似,在2020年9月中旬英超水晶宮對曼聯的比賽中,水晶宮因對手手球得利2:1戰勝曼聯;但在9月23日對陣埃弗頓的比賽中,水晶宮的後衛因此手球被判點球,因而1:2輸球。
前英格蘭國家隊傳奇教練、現水晶宮主教練羅伊·霍奇森認為,不管是水晶宮得利或不得利,最新版的《足球競賽規則》關於點球的上述規定,為nonsense(無稽之談)。
第二,手球的處罰,對進攻方和防守方並不一樣,特別是對後者的處罰更嚴厲(點球、紅牌),因而當進攻隊員和防守隊員爭頭球時,進攻隊員的心態更放得開,手和手臂更自然,包括必要時的高於肩膀,以獲得更高的高度;而防守隊員就束手束腳。
第三,此外人都有用手保護頭或關鍵部位的本能。基於《足球競賽規則》的上述規定,會不會鼓勵進攻隊員,在沒有明顯得分機會時,故意將球踢向在對方罰球區的防守隊員的頭部或關鍵部位,以至於防守隊員用手保護,變成手球犯規和點球?
基於上述「三問」,您覺得現在的《足球競賽規則》關於手球規定,符合常識和足球精神嗎?
4、常識和足球精神
本賽季初,英超的裁判員得到的指示是:嚴格按《足球競賽規則2020-2021》版本中關於手球規定的書面意思執行。
在2020年9月,連續出現了上面三個案例後,英超聯盟通知其裁判員:在執行上述規定時,要更多的考慮常識和足球精神,而不是以書面意思理解執行,意思就是上面英超的三個手球,可以考慮不判罰球點球。英超的這種做法,是違背《足球競賽規則》的規定的嗎?
顯然不是。因為在2015年以後,《足球競賽規則》就明文規定:裁判員可以用常識和足球精神解釋條文的相關規定,常識和足球精神高於書面的17條文,成為《足球競賽規則》的不成文的第18條。
5、因為不完美,所以才完美!
足球之所以成為世界第一運動,原因很多。和本案討論有關的,作者認為有下面二個原因:
原因一:足球,是人踢的(球員)、人執法的(比賽官員)、人指導的(教練),這三類人都會犯錯。足球就是一系列錯誤組成的,獲勝的是犯錯少的,或者把握對方犯錯機會多的那一方。
錯誤下,有可能的不當得利者。1986世界盃馬拉度納對陣英格蘭的上帝淘汰英格蘭和亨利2010世界盃歐洲預選賽對陣愛爾蘭的手球停球後幫助法國進球淘汰愛爾蘭,就是兩個例子。因為錯誤和遺憾,和其他項目比,足球有更多意外,弱隊更有機會勝強隊,足球才受到更多人的喜歡。據美國科學家統計:在世界各種職業球類運動中,結果最不具有預測性的是足球;因為錯誤,足球才成為人們的話題。
原因二:足球,從一開始,就是追求君子精神。
在這個精神下,一方面足球和各項運動不一樣,其競賽規則非常簡單,只有17條。規則沒有規定的,是相信球員的體育精神;如有爭議,靠常識和體育精神來裁判。
另一方面,足球比賽給了裁判員相當大的自由裁判權,允許裁判員適用「足球精神」和常識,來理解和執行明文規定的17條規則,而常識和足球精神是沒有明文解釋的,可由裁判員解讀。
由於上述兩種情況,裁判員的判罰,爭議很多。這樣就考驗球員和教練員的服從裁判員的能力,也給足球帶來很多話題,也有很多遺憾。
和馬拉度納和亨利相反,2014世界冠軍德國隊成員克洛澤在意甲2001-2002賽季代表拉齊奧踢球時,手球進球後,裁判認定有效;對手抗議後,裁判上前詢問時,克洛澤主動承認,裁判改判進球無效,克洛澤得到國際足聯公平競賽獎,成為佳話。
因為錯誤和遺憾,足球不完美;而普通人都不完美,月亮不長圓;因此,足球才貼近生活,因而足球成為人民的運動。
總之,足球既是一系列錯誤構成的,也是一系列遺憾組成的。
足球,如曼德拉所言,也有很多非黑即白之處。
足球,如果規則完全客觀了,「完美了」,足球可能就不完美了。
足球,因為不完美,足球才完美。
足球,是留給人(裁判員)來進行公正的判斷呢,還是儘量讓「客觀」規則本身進行判斷呢?
就上述問題,歡迎您到下面討論區拍磚或發表高見。
來源: 足球勁衛軍 FootballGuardians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