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以來解放軍八次亮劍:無一不勝

2021-02-07 秘聞視界

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百業待舉,需要建設和發展。但是,為了支持民族解放鬥爭,扞衛世界和平,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毅然「亮劍」,參加了援越、援朝、援老等戰爭,贏得了全部勝利,扞衛了祖國的領土完整!

一、 援越抗法戰爭

1950年1月,印度支那共產黨(次年改稱越南勞動黨)主席胡志明訪蘇,與史達林和當時在蘇訪問的毛澤東商討有關越南革命的重大問題。

2月,胡志明向中共中央提出軍事物資援助和派遣軍事顧問團的請求,以幫助越南的抗法戰爭。

此時中國革命剛剛取得全國性勝利,正面臨各種困難,但為了支援越南爭取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立即同意了胡志明的請求。

從1950年8月赴越,到1954年越南抗法戰爭結束,中國軍事顧問團先後協助越南人民軍組織指揮了邊界、紅河中遊、東北(18號公路)、高平、西北、上寮、奠邊府等7次較大規模的戰役。

越軍許多建制部隊都是先在中國境內接受裝備,進行訓練,爾後回國參戰的。

中國還向越軍提供槍枝15.5萬支,槍彈 5785萬發,炮3600餘門,炮彈108萬餘發,手榴彈84萬餘枚,汽車1200餘輛,軍服140餘萬套,糧食和副食1.4萬餘噸,油料2.6萬餘噸,以及大量醫藥和其他軍用物資。

二、抗美援朝戰爭

1950年10月至1951年6月,志願軍實行以運動戰為主與部分陣地戰、遊擊戰相結合的方針,幫助朝鮮人民軍轉入戰略反攻,連續進行5次大規模戰役,將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從鴨綠江邊打回三八線。

1951年7月至1953年7月,志願軍採取「持久作戰、積極防禦」的作戰方針,作戰與談判緊密配合,以陣地戰為主要作戰形式,創造性地解決物資運輸補給和堅守防禦問題,越戰越強,越戰越主動,終於迫使美國籤訂停戰協定,勝利實現了朝鮮停戰。

中國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消耗62.5億元人民幣,如果按當時人民幣與美元2.5:1的比值計算,約為25億美元。消耗作戰物資560多萬噸。

志願軍共投入 27個野戰軍參戰,損失36.6萬人。美國的損失更大,戰爭費用高達400億美元,物資消耗高達7300萬噸。朝中方面公布的斃傷俘敵總數為109萬餘人,其中美軍39.7萬餘人。

抗美援朝戰爭是新中國第一場維護國家主權、爭取和平與安全的戰爭。敢與美國這個最強大的國家進行戰爭較量,使中國的國際威望空前提高。

三、 援越抗美戰爭

20世紀50年代,法國從越南撤走後,美國極力阻撓越南統一。1960年代,美軍侵入越南,挑起戰爭,嚴重威脅中國的安全。應越南政府請求,中國決定堅決支持越南抗美救國鬥爭。1965~1975年,中國在物力和人力上向越南提供了真誠、巨大、無私的援助。

援越抗美戰爭中,中國參戰部隊共計32萬餘人,4200多人負傷,1100多人犧牲。中國先後有20多個省、市、自治區,數千家科研單位、工廠承擔武器裝備和其他物資的生產。中國對越南的軍事物資援助約合40億元人民幣,可裝備200餘萬人的部隊。就連後來反華的越共總書記黎筍也承認:「越南人民的勝利是與中國共產黨、中國政府和兄弟的中國人民的強有力的支持和巨大援助分不開的。」

四、 援老抗美戰爭

20世紀50年代,美國在幹涉越南內政的同時,還接替法國控制了寮國。寮國人民在人民黨和愛國戰線的領導下,建立武裝,進行抵抗。寮國鑑於自己武裝力量弱小,請求中國給予援助。寮國是中國的鄰邦,中國義不容辭地承擔起了援老抗美的義務。從1959年起,中國向寮國無償提供各種槍11萬餘支,各種火炮 2780餘門,槍彈1.7億發,炮彈267萬餘發,以及其他武器裝備。在戰爭中,共有269位中國人犧牲,其中210人長眠在寮國孟塞和班南舍的烈士陵園裡。1975年,寮國抗美鬥爭勝利結束。

由於歷史原因,一些鄰國與中國存在領土或領海糾紛。

儘管新中國政府一再表示願意在公平的原則下解決歷史爭端,但一些國家一再挑起事端,企圖以武力壓服中國。在談判無效的情況下,新中國對侵犯中國主權的行為進行反擊,先後進行了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珍寶島自衛反擊戰、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南沙群島自衛還擊戰。

五、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從1951年起,印度乘新中國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之機,搶佔中印邊境東段「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裡中國領土,爾後又陸續侵佔中印邊境中段的巨哇、曲惹、波林三多和西段的巴裡加斯等地。

從1961年起,印度大肆推行「前進政策」,蠶食中國領土,侵犯中國領空。

1962年9月20日,印軍越過東段「麥克馬洪線」侵入克節朗地區,向中國邊防部隊哨所發起攻擊,製造了擇繞橋流血事件。

10月10日,印軍向中國尺冬哨所發起進攻,再次製造流血事件。為了維護領土主權和尊嚴,中央軍委決定進行自衛反擊作戰。

作戰歷時1個月。在西段,清除印軍設在中國境內的所有43個侵略據點。在東段,中國邊防部隊進到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靠近傳統習慣線地區,共斃、俘印軍8700多人,繳獲大量武器裝備和物資。

自衛反擊作戰取得勝利後,為促進中印邊界問題和平解決,表示決不以武力解決邊界問題的誠意,中國政府於1962年11月21日發表聲明,決定在中印邊境全線主動停火,主動後撤。

1962年12月1日至1963年3月1日,東線中國邊防部隊全部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中國一側20公裡以內地區。

隨後,中國又向印度政府交還大批戰繳物資,釋放了全部俘虜。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是中國邊防部隊在特殊高原地區進行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反侵略戰爭,融軍事、政治、外交鬥爭於一體,體現了毛澤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鬥爭策略與鬥爭思想。

六、 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

西沙群島是中國南海四大群島之一,位於海南島東南約330公裡的海域中,由宣德、永樂兩個群島和其他島礁組成,總面積約10平方公裡。它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中國與東南亞各國海上交通的必經之路,也是通往非洲、歐洲和大洋洲的航海要津。它的自然資源豐富,石油和其他礦產儲量充沛,魚類品種眾多。

西沙群島同東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

1956年,印度支那停戰以後,法國別有用心地將它侵佔的珊瑚島移交南越政府。南越當局不顧中國政府多次聲明和嚴正警告,不斷擴大佔領島嶼,襲擾中國漁船。

至1973年8月底,南越軍隊已佔領中國南沙、西沙群島的6個島嶼。為了維護國家主權,保護漁業生產,針對南越軍隊的侵犯活動,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加強巡邏,採取相應的軍事措施。

1974年1月17日,中央軍委命令海軍南海艦隊立即派出艦艇駛抵西沙永樂群島海域進行巡邏,海南軍區派出民兵隨海軍艦艇進駐西沙永樂群島的晉卿、琛航、廣金三島。

1月19日海戰結束後,南海艦隊為輸送陸軍收復南越侵佔的島嶼和打擊南越軍艦,組織後續部隊向戰區開進。

20日10時10分,中國海軍輸送船隊第一梯隊4艘護衛艇掩護載運步兵的402、407號漁輪收復甘泉島。11時25分收復珊瑚島。

南越官兵範文紅少校以下30餘人全部被俘。13時45分,中國海軍輸送船隊第三梯隊275號獵潛艇收復金銀島。至此,中國海軍全部收復永樂群島。

西沙群島之戰,是一次遠離大陸以海戰為主的陸、海、空軍和漁民、民兵參加的協同作戰,是人民解放軍的第一次海島反侵略作戰,贏得了戰鬥勝利。

此戰共擊沉南越護航艦1艘,擊傷驅逐艦3艘,斃傷「怒濤」號艦長及以下官兵一百餘人,俘虜南越軍隊少校以下官兵48人和美國駐峴港領事館聯絡官1人,收復了被南越軍隊侵佔的3個島嶼。

但中國損失也較大,海軍274號艇政治委員馮松柏等18人犧牲,67人受傷,艦艇重傷輕傷各1艘。1974年1月23日,國務院、中央軍委頒發嘉獎令,表彰了參戰的全體指戰員。

七、 中越邊境自衛還擊戰

越南抗美救國戰爭尚未結束,就暴露出地區霸權主義嘴臉。從1974年開始,越南當局不斷製造邊境挑釁事件,驅趕華僑和華裔。1978年,越南出兵20萬侵略柬埔寨,加劇中越邊境摩擦。

僅1978年9月至1979年2月,越南就侵佔中國領土160多處。在此嚴峻形勢下,中共中央和中央軍委決定進行自衛還擊作戰。1979年至1989年,人民解放軍邊防部隊進行了3次戰役。

1979年2月17日至3月16日,中國在廣西、雲南邊境全線對侵犯中國邊境的越軍進行自衛還擊作戰。廣西、雲南邊防部隊回撤後,中國政府一再建議舉行邊界談判,協商兩國的邊界領土爭端。越南當局一面同意改善中越關係,另一面卻不斷挑起事端,僅1980年武裝挑釁即達1500多次。

同時,指使越軍加緊擴軍備戰,搶佔邊境要點。為了扞衛國家領土主權,中國決定在適當時機教訓越軍,收復被佔領土。

於是,廣西邊防部隊於1981年5月6日收復法卡山,雲南邊防部隊於5月7日收復扣林山。越軍不甘心失敗,在此後幾個月裡多次發起反攻,但都被中國邊防部隊擊退。

1984年4月至1989年10月,收復老山地區。

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歷時10餘年,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國反對侵略、反對霸權主義的決心,沉重地打擊越南當局的囂張氣焰,扞衛了中國領土主權。

八、 南沙群島自衛還擊戰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以前,越南政府所發表的聲明和正式照會,所出版的地圖和教科書,一直承認南沙群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可是越南在抗美救國戰爭結束後,忘恩負義,出爾反爾,開始搶佔中國南沙群島,對中國科學考察活動進行騷擾。至1980年代,越南的騷擾活動日益加劇,最終導致軍事衝突。

1988年3月14日6時25分,越南海軍604、605運輸船和505登陸艦突然竄到南沙群島赤瓜礁海區,對正在此進行考察的中國海軍艦船進行挑釁。

越軍43人攜帶輕機槍、衝鋒鎗,強行登上赤瓜礁,開槍打死中國海軍考察人員1人。中國海軍立即進行自衛還擊。戰鬥持續28分鐘,越軍604運輸船被擊沉,605運輸船和505登陸艦遭重創。

南沙群島自衛還擊戰雖然規模不大,但它是中國對越南等國家覬覦中國領海主權的嚴正警告,意義深遠。實踐證明,新中國的歷次軍事「亮劍」是成功的,而歷次戰爭的背後,都有一段艱難的歷史,值得人們銘記、反思。

圖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國慶典藏 :新中國成立以來國慶大閱兵回顧
    一次次見證人民軍隊的闊步跨越從1949年到2019年建國70年新中國先後在這裡舉行15次國慶閱兵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禮,即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炮兵部隊在大雨中通過天安門廣場。遺憾的是原定參加閱兵式的國產噴氣式飛機因雨未能參加受閱。1957年10月1日國慶閱兵,是新中國成立後第9次國慶閱兵。
  • 建國以來,新中國一共對外出兵7次,除了抗美援朝,還有哪6次?
    1949年10月1日,隨著毛主席的莊嚴宣告,新中國終於結束了上百年的戰亂和屈辱歷史,開始以嶄新的面貌屹立在東方。同樣,由於對於戰爭的切身體會,成立以來,中國歷來堅持和平發展。
  • 新中國成立的消息是由誰第一個傳遞到全世界的?
    1949年10月3日下午,南京市軍管會把各國留在南京的原使館官員召集到外僑處接見廳舉行新聞發布會,敦請在華各國代表請求本國政府承認中國政府,與新中國建立外交關係。  時任軍管會外事處處長的黃華,在新聞發布會上代表中國政府向各國正式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消息。發言使用漢語,沒有翻譯。宣布完畢後,大廳裡一片沉寂。
  • 新中國誕生後,出現了6次臺海危機,解放軍是如何應對的
    新中國誕生後,臺海地區多次出現局勢嚴峻的情況。在這些危機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準備充分,不懼外部勢力幹涉,敢於亮劍,因此一直掌握著臺海局勢的主動權。 臺海危機的具體情況,我們來回顧一下:
  •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先後與哪些國家交過手,勝敗如何?
    儘管新中國建立起來,但年輕的新中國仍然面臨不少局部的威脅,為了保衛我們來之不易的幸福家園,守候腳下這片寧靜的土地,新中國成立後,數以萬計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不畏任何困難和挑戰,常年守候邊疆
  • 「一級戰備」對我軍是怎樣一種情況,新中國成立以來也只有幾次
    眾所周知,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是一支在戰爭中不斷成長起來的一支人民軍隊,他的職責就是為了保家衛國,在人民最需要出現的時候出現,從98年抗洪搶險,到08年的抗震救災,無論在如何危難的時代,人民解放軍總是衝鋒在前,當然出於保家衛國的需要,軍人的職責還是在戰爭來臨的時候,衝鋒陷陣。
  • 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曾與多少個國家交過戰?你答得全嗎?
    前些日子,因為疫情出不了門,幾個愛好歷史的朋友在微信朋友圈裡閒聊,其中有個朋友突然問了個問題:你知道嗎,新中國成立後,解放軍跟多少個國家交過戰?一時間,包括本人在內,居然沒有一個人能夠答得全,想來慚愧,真是辱沒了「歷史愛好者」的名號。
  • 盤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10大悍匪,簡直無惡不作!
    1.田明建:綽號槍神,原是駐守在通縣(現為通州區)的北京衛戍區三師十二團的中尉副連長,1994年9月20日製造了轟動一時的「建國門事件」,該案造成4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戰士、
  • 新中國成立以來的偉大成就(1949~2018年新中國大事記,新中國成立以來至近幾年取得的偉大成就)
    新中國成立以來大事記:1949年10月1
  • 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家基金會
    點擊播放 GIF 0.0M1981年,我國第一家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成立,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家國家級公募基金會,隸屬於全國婦聯。基金會成立以來,在理事會和業務主管單位全國婦聯的領導下,為中國兒童少年教育福利事業做了大量的工作,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
  • 100位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楊根思,他的家鄉在泰興
    一直想去泰興看看,因為這裡有一位共和國成立以來最感動中國人物——抗美援朝的影響楊根思,於是,在紀念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之際,我走進了泰興根思鄉——楊根思的家鄉,緬懷這位革命烈士,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鬥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特等功臣和特級戰鬥英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位「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
  • 亮劍!僅隔3天,解放軍再次做出軍事行動,「臺獨」聽到末日喪鐘
    面對猖狂的「臺獨」分子,解放軍果斷亮劍,4天之內密集展開了2次軍事行動。據臺媒6月12日消息,臺灣防務部門表示,12日上午,解放軍一架運八飛機進入臺灣西南空域。據統計,這是解放軍戰機自年初以來第9次現身臺灣鄰近空域。解放軍戰機的出現,讓島內的「臺獨」分子瞬間陷入了慌亂,隨後臺軍緊急派出了空中偵巡戰機應對。
  • 解放軍33分鐘內3次亮劍,臺媒嗅到不尋常信號
    自蔡英文出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民進黨當局在兩岸關係上的挑釁動作接連不斷。為了推動「臺獨」,民進黨一方面不斷在島內製造「綠色恐怖」,打壓不同聲音,刻意推動「去中國化」;另一方面又和美國串通一氣,接連耗費巨資從美國購買武器裝備,妄圖「以武拒統」。
  • 新中國什麼時候成立的今年是多少周年 新中國成立的歷史意義
    新中國成立後,領導和組織這場革命取得勝利的中國共產黨,成為在全國範圍執政的黨,擔負起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設新政權的重任,黨的各級組織和人民軍隊,在建立新國家的工作中表現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艱苦奮鬥的作風和嚴明的紀律,令人耳目一新。人民政府有效地開展工作,將全國人民迅速地組織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及其他各種組織裡。
  • 新中國成立以來勞動教育政策的變遷與展望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勞動教育政策大致經歷了促進工農業生產,服務思想改造,助力現代化建設和彰顯個體價值四個歷史階段。總體來看,我國勞動教育政策的變遷呈現出以下態勢:從注重生產勞動向注重腦體並重轉變,從注重國家需要向注重個人發展轉變,從注重單一技能向注重綜合素養轉變。新時代推進勞動教育的深入發展,須樹立多維目標共生的教育價值取向,制定多元主體聯動的政策實施體系,構建明確、靈活的課程開發方案。
  • 解放軍報:敢於在關鍵時刻亮劍,才頂住了各種外部壓力
    來源:解放軍報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71歲生日,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中秋節。舉國同慶日,萬家團圓時,昂揚著億萬人民為夢想奮鬥的信心與豪情,激蕩起中華兒女熾熱而深沉的家國情懷。全軍將士與全國人民一起,共慶祖國華誕,共享祖國榮光。
  •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與哪21個國家打過仗?
    眾所周知,人民解放軍是保衛祖國的基石,從1949年建國之後,人民解放軍先後與21個國家的軍隊作戰。那麼,到底是哪些國家呢?今天,我們就聊聊人民解放軍保衛祖國的故事。認真的說,中國與21國的一系列作戰,基本上都發生在冷戰期間。基本上都有冷戰的因素,或者說在冷戰的刺激和影響下出現的。1949年10月1日,隨著毛主席莊嚴宣告,新中國屹立在世界的東方。
  • •記憶】孫照紅 ‖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領導戰「疫」的舉措與經驗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領導戰「疫」的舉措與經驗孫照紅 新中國成立後,黨中央十分關心血吸蟲病的防治工作,毛主席發出了「一定要消滅血吸蟲病」的偉大號召。黨領導群眾創造出了堵汊、開新溝填舊溝、修築「滅螺帶」、藥殺、火燒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在1958年全面消滅了在中國流行2000多年的血吸蟲病。
  • 臺軍再做出危險舉動,高興早了,解放軍臺海二連雷霆亮劍
    【編輯/作者 海峽生活匯欄目 初陽/楊楊】 導語:整整一年以來,蔡當局在處理兩岸關係上頻頻展現出強硬態度面對如此猖獗的"臺獨"分子,解放軍兩度亮劍臺海。 太猖獗!臺軍危險行動已經開始 近日,臺軍危險行動已經開始!根據央視網所報導,臺灣"中科院"對外發出宣告,稱在島內展開2021年首次"無限高"試射。臺媒對此大肆炒作,宣稱"瞬間發射的壯觀景象震撼當地"。
  • 解放軍3小時三次亮劍!才是「臺獨」聽得懂的語言,島內有人急了
    近段時間,解放軍密集出動,在黃海、東海及南海頻頻進行軍事演練,還多次派出軍機進入臺灣空域,這不僅令島內「臺獨」勢力聞風喪膽,也讓臺軍壓力倍增。為此,蔡英文當局也動作頻頻,除了大肆向美國採購武器,還在大力推動軍工建設,妄圖挾洋自重、以武拒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