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歲寶寶智力開發,和遊學歸來的蒙氏教師學幾招

2020-12-22 小辮子媽媽

最近跟一位剛回國的好朋友一起喝下午茶,她在國內做了三年蒙氏教師,又出國深造兒童心理。得知我正在做育兒自媒體,我們的話題自然而然落在了孩子教育上。

我問她:Tim在美國上過一年蒙氏幼兒園,大孩子小孩混齡上課,孩子以玩為主。但是現在回到國內,和同齡的孩子相比,除了稍微有點獨立外,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是不是蒙氏教育,沒有看上去那麼美?

朋友告訴我,這是因為「家校失調」。比起去上蒙氏學校,爸爸媽媽在家中貫徹蒙氏育兒法,對寶寶的幫助會更大。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聊,如何用蒙氏教育的方法讓寶寶更聰明。

蒙臺梭利教育的兩大奇蹟

這些年蒙氏園遍地開花,一些老師也並非經過專業培訓的蒙氏教師,因而長久以來給中國父母一種印象,蒙氏幼兒園其實對孩子成長作用並不大,尤其如果要上公立小學,更可能會造成孩子適應困難。育兒專家們越來越強調蒙氏教育理論在家庭教育中的運用,因為這套方法並不僅僅是理論研究,並且在實踐中創造了兒童發展的奇蹟。

第一個奇蹟:低智能兒童正常化

我們都知道,蒙氏理論是建立在對低智能兒童的研究上的,蒙臺梭利女士在擔任羅馬國立心理矯正學校校長期間,用自己方式在兩年時間內,讓這些低能兒童通過了為正常兒童設立的考試。因此才將發現和這些方法提煉為蒙氏理論。

第二個奇蹟:兒童行為的改變

在面對貧困兒童設立的「兒童之家」中,蒙臺梭利繼續發展自己的理論。完善教學方法改良教具。幾年以後,這些剛剛到來時有種種行為問題的孩子,最終都成長為了聰明又有教養的少年。

0-3歲為什麼如此重要?

蒙臺梭利女士創造的兩大奇蹟,說明了如果使用正確的方法,完全可以幫助我們的孩子獲得智力發展和人格完全。而孩子0-3歲的階段,也是蒙氏教養方式能發揮巨大作用的階段

蒙臺梭利女士在書中曾經寫道:人生的頭三年勝過以後發展的各個階段,勝過3歲直到死亡的總和。

一方面,0-3歲屬於兒童大腦發育的高峰期。新生嬰兒大腦重量僅僅約為370g6個月時嬰兒大腦重量增加到出生時的兩倍。神經細胞從出生時簡單系統,迅速地發育,不斷的建立彼此之間的連結。也就是說,孩子的神經系統是否發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一關鍵時期受到的外部刺激,也就是寶寶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被如何養育。

另一方面,0-3歲是寶寶構建自我的關鍵時期。從嬰兒成為幼兒,在這最初的1000天中,寶寶經歷的裡程碑事件非常密集,走路、說話、斷奶、如廁、自主入睡等等。這些事情看似只是掌握生活技能,背後蘊含的心理基礎卻事關孩子的人格建立,生命前三年的經歷,決定了孩子是誰會如何發展與他人的關係。

家庭蒙氏教育,家長做好這三點

記得Tim兩歲時的某一天,我們正在做下午茶的水果沙拉。我安排他切香蕉,他很笨拙的拿著刀努力把香蕉切成均勻的小塊。但是最終還是有大有小。我見狀就拿起刀幫他「再加工」,結果惹得Tim哇哇大哭。

我把這個故事分享給朋友,她告訴我,這是因為你打擾了他的「工作」。每個孩子都有內在動力去「工作」,並且享受這個過程。如果爸媽不了解蒙氏理論,很容易就破壞掉他們自己發展的進程。下面我們就看看老師建議的家庭蒙氏教育中,父母該從哪些事情出發。

第一點:準備適合孩子發展的環境

在蒙氏教育的體系中,環境的作用非常重要。如有條件最好能按照寶寶的發展階段,準備一個適宜他自由探索的環境。比如家裡有一個正處於爬行階段的寶寶,爸爸媽媽可以和他一起爬一小段。這樣就能直觀的感覺環境是不是方便他探索。有沒有可供探索的新鮮事物,有沒有可以扶站小凳子,有沒有可以探索自身的小鏡子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適合寶寶探索的環境並非一成不變,而是需要跟著孩子的發展去調整。回國後裝修房子,這位朋友也給了我一些非常有用的建議,比如在遊戲室和餐廳設置開放的置物架,讓寶寶方便拿取玩具。

即便不是專業蒙氏教師,只要我們能站在寶寶的角度上,去重新審視居室環境,並不斷做出改善和調整,也能打造出一個適合他發展,且讓我們自己感到舒適的家居空間。

第二點:心態調整將成長主動權還給孩子。

瑪利亞蒙臺梭利說:「人們很容易接受兒童需要自由活動的觀點。但是在實際生活中,有無數根植於人們腦海中的偏見在阻撓人們踐行這一理念。」

在私信中最常出現的焦慮無非三種:大運動發展、語言發展和如廁。我想大概是由於即便再有辦法的父母也不能直接幹涉。這種無力感就是在不斷提醒父母一個基本的蒙氏觀點:成人無法直接幫助孩子形成自我。

寶寶們的內在驅動力吸收性心智是他們前進的基礎,作為父母我們提供的除了適宜的環境,就是恰到好處的幫助和支持。比如一些爸爸媽媽看到別人家的孩子都已經開始走路了,自家寶貝還在爬,就很焦慮想要用學步車之類的工具來幫他。但沒有認識到,孩子從什麼時候開始走,是他自己決定的

明白了孩子自覺成長的概念,有助於爸爸媽媽將成長的主動權交給孩子。當他們去嘗試某件事情時,我們能夠忍住不去幹涉,不去幫忙,做個安靜的觀察者。

第三點:了解孩子如何成長

朋友說,她勸阻一位媽媽不要再去幫女兒做事兒時,那位媽媽反問她:「可我看到她那麼費勁,沒有效率,我去教給她一個省力的方法也不可以嗎?」像這位媽媽一樣,我們總是用效率去衡量孩子的行動,卻沒有了解到兒童的行為追求的並不是效率。

蒙氏告訴我們,孩子們成長的過程可以總結為:我看見,我忘了;我聽見,我記住了;我做過,我理解了。也就是說,做這件事兒就是孩子內心目的。就像前面例子中,Tim的目的並不在於把香蕉切成均勻的小塊,而只在於切。在行動中,他感知自己手和刀的關係,了解如何調動肌肉使用刀切開香蕉。而我自認為幫助了他,實際卻沒有理解孩子的目標。

了解了這一點,爸爸媽媽在教育和陪伴寶寶時,就能站在一個陪伴者的角色上,而非將自己當做全知全能的引領者,徒增寶寶的反抗和自身的焦慮、壓力。進而收穫和諧的親子關係,也能讓孩子充分地發展。

小辮子媽有話說:

我們這代父母在育兒上,其實有點用力過猛。做得太多想得太少,因為太過重視,總想在每一個環節替孩子把握好,但發現親子矛盾從兩歲起就開始了,越管越逆反。而蒙臺梭利的兒童發展理論,可能就是讓我們實現輕鬆育兒的一劑良方。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立刪】

相關焦點

  • 0-3歲大腦發育黃金期,能夠學說話的兒歌,讓孩子開發智力說話早
    三歲是寶寶的智力快速成長的黃金時期,這個時期的寶寶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觀察力以及模仿能力,也是學習各種知識的比較快的時期。因此家長們要抓住這個時期來幫助寶寶多學習各種知識來提高寶寶的智力。開發寶寶智力的方法有很多種,而通過閱讀小兒歌的方法,是多面性的,是比較全面的一種方法。
  • 芝加哥教授:3-12是寶寶智力開發的「最佳期」!錯過了會很可惜
    芝加哥大學醫學教授霍金拉克,和紐約州大學教授芬伯格,曾經過研究得出科學的解釋:幼兒大腦細胞比嬰兒和成人更加活躍,是因為細胞當中的染色體結合量較高的緣故,3-12歲期間,人的大腦無法對染色體的結合進行取捨,腦細胞中的所有染色體都在健康發育。所以,這一期間是人生最敏捷的時期,也是智力開發的最佳期。
  • 寶寶會背古詩就是聰明?別高興太早,智力開發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要想開發寶寶智力,6歲前做到這3點就夠了曾有腦科學家研究表明:新生兒的腦重只有成人腦重的25%,而寶寶在2歲的時候,腦重就已經相當於成人腦重的60%,孩子6歲時腦重就已經達到了成人腦重90%。所以0~6歲便是孩子大腦發育(智力開發)的黃金期,在這個階段,如果父母過分強調孩子的學習,拼命給孩子教知識、教背詩,那可能會捨本逐末!
  • 父母在家如何給孩子進行蒙氏教育?建議從這3個方面下手
    我發現不用非要把孩子送進蒙特梭利的學校,只要了解蒙氏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家也可以給進行蒙氏教育,這樣能讓孩子接受都好的教育,同時也能為家裡節省下一大部分開銷。就我個人經驗來說,我建議家長可以從這3方面下手!
  • 蒙氏教育的影響及其社會地位
    忽視了社會文化在兒童發展中重要性 3. 忽視了日常生活教具對注意力發展上的性別差異 蒙氏教具以樸實乾淨的色調為主,這就是孤立性設計的具體運用。但是,蒙氏教具的孤立性設計的目的是促使兒童仔細觀察並準確把握事物的主要特徵。蒙氏教育發展至今,普遍受認可,儘管有一些人對其細枝末節提出質疑,但是絲毫撼動不了其在教育長河的歷史地位。
  • 0-1歲新生兒智力開發要點,儘早培養寶寶更聰明!
    在3歲以下,特別是0-1歲,嬰兒的智力發展日新月異。 早期是兒童智力、人格、社會行為發展的關鍵時期。大腦早期的經驗對大腦形成工作方式非常重要。因此越早在德育、智育、體育、情感方面受到關注的孩子,綜合發展就越好。 今天我們就詳細介紹下0-1歲寶寶的發育裡程碑,並例舉一些相應的遊戲,方便為大家進行早教時提供示範。
  • 「寶寶智力開發」真的會影響孩子一生,家長們記得收藏!
    今天主編給家長們談談寶寶智力開發問題,當今社會競爭真的很激烈,我們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因此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它真的會影響孩子今後的一生,但是有許多家長不知道如何正確的引導和培養孩子,那麼主編就和家長們談談怎樣去開發寶寶智力!
  • 抓住寶寶0-3歲敏感期,樂融推出6+1線上早教課程
    可見,對於寶寶來說,  在0到3歲的培養,是如此重要。  即便遇到無法開學的疫情,  宅在家,也千萬不要錯過!  樂融兒童之家在線課程,針對0到3歲年齡段寶寶不同發育階段的敏感期,結合樂融首創的P.R.E.C自然育養,和美國NeuroNet以及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由樂融兒童之家優秀教師及會員寶寶傾情出演。
  • 樂融兒童之家針對0-3歲寶寶推出6+1線上早教課程
    可見,對於寶寶來說,在0到3歲的培養,是如此重要。即便遇到無法開學的疫情,宅在家,也千萬不要錯過!樂融兒童之家在線課程,針對0到3歲年齡段寶寶不同發育階段的敏感期,結合樂融首創的P.R.E.C自然育養,和美國NeuroNet以及蒙特梭利教育理念,由樂融兒童之家優秀教師及會員寶寶傾情出演。
  • 0——3歲如何促進寶寶大腦發育
    0-3歲早期教育的主要內容一 愛的教育愛是孩子生理正常發展最重要的條件之一,我們除了要解決好寶寶的溫飽問題,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寶寶的心理及情感的需求,要給寶寶一片愛心,父母親、照看者可以通過注視二 感官刺激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寶寶的感覺器官進行豐富刺激不僅可以使寶寶認識周圍世界,還能有效地促進寶寶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及觸覺的發育,進而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和智力的開發,家長可以採取在寶寶的居室內布置些色彩鮮豔的氣球、大型布藝玩具,有利於刺激寶寶的視覺及色覺的發育.也可選擇一些玩弄時能發出悅耳聲音的帶響玩具
  • 專業蒙氏教育進駐長春(圖)
    1907年所開創的,蒙特梭利不僅開創了一套完整的早教體系,也是全世界第一個致力於把0-6歲幼兒作為受教對象的早教系統。蒙特梭利把自行研製開發的能夠促進幼兒心智發展的眾多教具與一系列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早教課程進行有機結合,致力於促進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智力發展,發掘他們的無限潛能。
  • 在孩子三歲的時候,多摸孩子這三個地方,做好寶寶的智力開發
    寶寶3歲之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黃金階段,尤其是寶寶3歲時。此時,是孩子成長最快、最活躍的階段。一旦不掌握智力的發展等,孩子的大腦活動就會逐漸衰退。那麼,作為父母的父母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可以觸摸到寶寶的三個部位。通過觸摸孩子的三個部位,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智力發展。首先是背,摸寶寶的背,先摸寶寶的背,能有效安撫寶寶的情緒。
  • 想要培養聰明寶寶,「感官訓練」不能少,這是開發孩子智力的途徑
    比如說讓寶寶多吃一些營養價值高的食品,或者是帶著孩子去上早教班。也有的一些父母,對於寶寶智商用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來看待,他們覺得智力還是和遺傳關係比較大的。如果自己的智商不是很高的話,那麼孩子的智商也不會很高。雖然根據科學研究表明,孩子的智力和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聯,但其實後天的努力也很重要。
  • 和寶寶多溝通,能夠開發寶寶的智力!修正育兒知識!
    雖然說寶寶等到差不多一歲的時候才會開始牙牙學語,但是在出生以後,爸爸媽媽也可以採用各種方式來跟孩子進行溝通,這樣能夠讓孩子的智力得到開發。 秘籍一、多給寶寶支持
  • 0-3歲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可以這樣做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護師何豔斯表示,0-3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期間,孩子的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非常明顯。0-3歲寶寶語言的發展一般上會有怎樣的特點呢?何豔斯提醒,如果發現寶寶6個月了,不會轉頭去尋找聲源;1.5歲了,不會說任何字;3歲了,詞彙量少於50個,此時家長則需提高警惕,應及時帶寶寶到醫院檢查,以便及早發現寶寶語言發育遲緩的原因,如聽覺障礙、構音器官異常、智力發育遲緩、孤獨症譜系障礙等,越早幹預,效果越好。
  • 刺激0-3歲寶寶大腦發育的8個遊戲,給右腦「充能」,提升寶寶智力
    我們常說3歲看老。而科學研究同樣表明鍛鍊孩子右腦,開發智力的黃金年齡是3周歲之前。那今天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可以幫助孩子開發智力的小遊戲。
  • 如何抓住智力開發的「關鍵期」,讓孩子變聰明?哈佛教授這樣說
    科學研究表明:要開發孩子的智力,3歲以內是黃金時期。美國人類潛能開發專家葛蘭道門教授認為,每個正常的嬰兒,出生時都具有像莎士比亞、莫扎特、愛迪生、愛因斯坦那樣的潛能,聰明和愚笨同是環境的產物。寶寶智力開發的關鍵期,其實是有3個時間段的,分別是:2-3歲、3-4歲、5-6歲,在這和3個階段寶寶大腦中的神經元會格外活躍,不斷地與其他神經元相連接。這時只要家長稍作引導,對孩子的智力開發都有無窮的好處。具體該如何引導呢?
  • 寶寶會背古詩就是聰明?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父母要看看
    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小區的公園裡,經常有很多阿姨帶著孩子聚在一起聊天。說到孩子,阿姨們總能滔滔不絕,有一位阿姨帶著炫耀的語氣說到:「我家孫子,今年一歲多,就已經可以背十幾首古詩了」。說完,她便讓自己的孫子當場背了幾首。旁邊另外一些阿姨都紛紛感嘆,說孩子真聰明,小小年紀就可以背那麼多古詩了。
  • 寶寶小手越靈活智商越高?0-4歲是大腦開發關鍵期,要把握機會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家可能並不知道該如何通過手部運動開發大腦,也不知道從什麼年齡階段開始鍛鍊手指。如有人問18歲再鍛鍊手指還能提高智商嗎?答案顯然是不行的。科學研究表明,兒童大腦開發的關鍵時期是0到4歲,4歲的時候智力就發展了一半,等到8歲的時候智力基本就穩定下來了。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這個階段,對寶寶進行手指訓練。
  • 開發智力別就會從1數到100,幾個小遊戲生動有趣,爸媽學起來
    小編也曾被爸媽這樣強迫過,留下的記憶除了痛苦還是痛苦,學不會的加減法依然還是學不會,這種訓練似乎並沒有什麼明顯的效果。機械化地重複和堆疊,大腦本身是並不運轉的,這樣去記憶沒有邏輯關聯的數字,對鍛鍊大腦、開發智力而言,效果實在是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