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數字報-最美的天使 真正的英雄

2020-12-14 海南日報數字報
  ■ 本報記者 孫婧

  「等到疫情徹底結束,讓我們再回武漢,去東湖賞美景,去漢街吃一碗香噴噴的熱乾麵!」3月28日,兩架滿載358名海南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員的飛機,從春寒料峭的武漢,飛回溫暖洋溢的海口,萬米高空上,這群白衣戰士大聲喊出了自己的心願。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後,海南省委、省政府堅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中央的安排部署,在做好省內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舉全省之力向湖北派出7批醫療隊,並捐助醫療和生活物資支援湖北武漢、荊州抗擊疫情,在「全國一盤棋」的抗疫大局中,體現海南擔當,彰顯大愛情懷。

  國家的緊急召喚,讓865人暫時放下了對家人的牽掛,義無反顧衝鋒向前,與武漢、荊州當地醫療機構及兄弟省份醫療隊密切配合,經過兩個月的日夜奮戰,為打贏荊州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和湖北保衛戰作出了海南的貢獻。

  隨著堅守崗位戰鬥到最後的358人返瓊(另有1人繼續借調國家衛健委工作),全體海南醫療隊員至此徹底完成「打勝仗、零感染」的支援湖北抗疫任務,向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湖北人民交出了合格答卷。

  白衣執甲,火速馳援抗疫最前線

  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和要求,1月25日,省委書記劉賜貴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決定派出醫療隊馳援湖北。

  一時間,全省廣大醫務工作者堅決響應號令部署,在一張張請戰書上摁滿紅指印。從1月27日至2月21日,先後有7批海南醫療隊、865人逆行出徵,奔赴湖北抗疫的最前線。

  作為支援湖北醫療隊堅實的大後方,海南省委、省政府始終關懷前線隊伍的動態。

  2月14日,劉賜貴代表省委、省政府和海南人民,為海南第四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送行,並提出希望,一是要堅決貫徹習總書記和黨中央的系列指示精神和部署,在當地黨委的領導下順利完成任務;二是隊員能夠保持健康,順利平安歸來。

  2月15日,劉賜貴在省委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強調,要堅持全國一盤棋,繼續集中海南優勢資源做好支援湖北工作,堅決完成中央交給海南的任務。

  同樣的諄諄囑咐,也出現在1月27日海南首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出發之時。當天下午,省委副書記、省長沈曉明為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伍送行時叮囑,希望大家謹記自己身後代表的是海南和海南人民,到了武漢要一切行動聽指揮,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履行好各自職責。

  2月19日,省委副書記李軍在為海南第六批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送別時強調,海南全省上下就是醫療隊最強的「後援團」,將竭盡全力做好服務保障,讓大家在前線奮戰沒有後顧之憂。

  為了讓封城後的湖北人民能吃上更多新鮮的蔬果肉蛋,讓在前線奮戰的海南醫療隊員能夠吃上家鄉的味道,海南各地從政府到民間,踴躍籌集多批食材投送湖北。據不完全統計,我省向湖北捐贈的水果、瓜菜、肉蛋類等生活物資總計超8100噸,總價值超過6000萬元。其中政府統籌捐贈6123.14噸,約佔75%,社會各界自發捐贈超過2000噸,約佔25%。

  為了順利開展支援任務,海南累計向湖北捐贈醫用物資32萬件(套、個、瓶),包括1.48萬套醫用防護服、0.73萬套隔離衣和手術衣、2.72萬個N95口罩、4.4萬個醫用(外科)口罩、11.99萬雙醫用手套、0.78萬個護目鏡和防護面罩、15臺呼吸機和43套遠程視頻系統。

  在抗疫任務結束返回海南前,海南各醫療隊將尚未用完的醫用物資,悉數留給了受援醫院,讓這份瓊鄂情誼持續發酵。

  與此同時,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緊緊依靠當地黨委政府開展工作」的指示,海南省支援湖北抗疫前方指揮部(下稱海南前方指揮部)在指揮作戰中,不斷加強與湖北省及武漢市、荊州市,廣東省醫療隊的溝通協作,多次參加與湖北、廣東的三方工作會商會,就疫情防控工作進行深入溝通,從而達到集中資源、形成合力、協調推進各項工作的效果。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海南省委、省政府全力調集各方資源支持,淳樸善良的海南人民鼎力相助,社會各界積極捐款、捐物,支援湖北抗疫。」在3月7日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第40場新聞發布會上,海南前方指揮部臨時黨委書記、總指揮、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陸志遠動情說道。

  「你們把荊州事當自己事,積極幫我們想辦法解決問題,你們是真正的英雄,沒有你們的馳援,荊州的抗疫工作不會結束這麼快。」荊州市委書記何光中在三方會商會上表達對海南醫療隊的感激之情。

  負重前行,搭起三級精準救治體系

  3月28日下午,搭載著堅守湖北的最後一批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的航班順利落地海口美蘭國際機場,隊員們受到了海南各界熱烈的歡迎。

  「至此,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全部凱旋,無一人感染,踐行了我們『不獲全勝、絕不收兵,不落一人、平安凱旋』的目標。」陸志遠激動地說。

  2月14日,海南前方指揮部在湖北荊州市成立,並第一時間組建臨時黨委,統籌協調荊州、武漢所有海南醫療隊的組織人事、醫療救治、疫情防控、後勤保障和宣傳工作。各支醫療隊分別成立了17個臨時黨支部,層層加強黨對支援湖北抗疫工作的領導,凝聚海南隊伍的戰鬥力。

  第一個建立起來的制度,就是依託「遠程醫療」平臺搭建的三級精準救治體系。海南前方指揮部先後投入1800萬元,在荊州開通了海南支援湖北抗疫「遠程醫療」平臺,通過該平臺,前方指揮部可視頻連線海南支援湖北的各支醫療隊。

  每天上午10時,由臨時黨委副書記、副總指揮趙建農主持召開遠程會診,研究患者救治工作;每天下午5時,由陸志遠主持召開工作例會,匯總各工作組當天工作進展情況,研究解決實際問題,部署下一步工作,確保重要工作當日結、當日清、不過夜。

  三級精準救治體系,成功將分散各地的海南醫療隊戰鬥力重新凝聚到一起。通過這個體系,海南醫療專家乃至全國更多專科專家,都可以為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的救治工作提供支持,提高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對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治療效果。

  進入3月,湖北疫情漸漸得到控制,武漢方艙醫院陸續關閉,海南醫療隊員分批撤出病區,進入原地休整狀態,海南前方指揮部的工作也面臨新的挑戰。

  「越往後走,任務的壓力就轉移到怎麼管好隊伍的紀律、安全和食宿上,865個人的安全,都是我們的責任。」陸志遠說。

  海南前方指揮部臨時黨委在為醫療隊員送溫暖、穩軍心上,就起到了戰鬥堡壘的作用。

  臨時黨委每天召開視頻會議,並多次深入一線受援醫院、駐地賓館,慰問每一支醫療隊,確保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央指導組、省委和省政府的決策部署,以及劉賜貴書記、沈曉明省長的指示精神,前後方各級領導對醫務人員的關心關愛,都能及時傳達到落實到每一名隊員。此舉極大地調動了全體隊員的積極性和隊伍的凝聚力。

  在部分海南醫療隊撤出荊州返回海南後,臨時黨委整建制移師武漢,進一步靠前指揮,加強隊伍的領導和管理。

  海南前方指揮部還堅決貫徹執行中央《關於全面落實進一步保護關心愛護醫務人員若干措施的通知》,為隊員做好生活保障、注重勞逸結合、強化個人防護、及時開展健康體檢、加強心理疏導、及時安排身體不適隊員輪休並積極給予對症治療……多措並舉之下,才換來了隊員無人感染、平安歸來的圓滿答卷。

  2月22日下午,海南省支援湖北抗疫醫療隊隊員、海南省中醫院護士陳錦王因過度勞累,經過檢查後發現顱內動脈瘤破裂。當晚經武漢協和醫院連夜緊急手術,陳錦王病情平穩,並於3月5日基本康復出院。

  陳錦王說,在治療期間,他每天都能收到很多條來自家鄉同事、家人、朋友的問候,以及詢問身體狀況的信息。他康復後拿起手機回復最多的,也是那句「一切平安」,因為在前線,這4個字是對眾人牽掛最好的回應。

  春暖花開,滿載銘記終生的回憶

  返程海南之前,隨機打開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們的行李箱,你會發現有關於湖北特別的紀念:受援醫院的感謝信、荊州市贈送的旅遊卡、洪湖市打包的特產禮盒、支援湖北抗疫的紀念畫冊……它們身上凝聚著的,是兩個月支援湖北抗疫期間,海南隊員與患者之間、與受援醫院之間那些令人心頭髮熱的生死情誼。

  在湖北石首市,一封患者家屬寫給海南支援石首醫療小分隊的感謝信,傳遍了這座小城。「是你們在危難之際,不懼艱險,給了我爸爸第二次生命,是你們以生命踐行醫者使命……現在我終於知道,白衣天使的光輝有多麼神聖,我終於理解,『哪有什麼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的深刻內涵!」

  在海南醫療隊馳援石首市中醫院期間,信中的患者王重久,創造了多個第一:荊州各市縣區第一個實施氣管插管的新冠患者,以及第一個成功拔管脫機的危重症新冠患者。

  2月4日,正是石首疫情危重、防護物資匱乏的艱難時期,為患者進行氣管插管,是需要醫者極大的勇氣。海南支援石首醫療小分隊隊員們在自身都未達到三級防護的條件下,不顧安危全力救治患者,贏得了患者、受援醫院以及廣東醫療隊的高度認可。

  「海南同仁非常勇敢,因為他們的成功手術,為患者爭取到了搶救的黃金時間。」廣東省醫療隊隊員、潮州市人民醫院重症監護科主任孫華鋒這樣評價。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孫小聰甚至在朋友圈感慨:「我最想感謝的是海南醫療隊,他們大年初三就已經從海南到達石首抗疫,而且他們毫無保留地跟我們廣東隊友分享經驗和實地指導,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

  「整個石首都非常感謝海南醫療隊,因為他們在我們最艱難的時候,第一個來到我們身邊,敬業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石首市人民醫院感染科主任袁耀明念念不忘與海南戰友的情誼,還向上打報告挽留海南醫療隊繼續支援當地,並進一步與海口市人民醫院締結友好合作關係,「我們想和海南隊友們繼續保持聯繫!」

  不僅僅是石首,像這樣的感謝信、這般生死之交的戰友情誼,在海南各醫療小分隊支援抗疫期間處處可見。

  在洪湖,洪湖市委書記張遠梅和洪湖市血防醫院院長苗萬青,對海南援洪醫療隊高度認可。洪湖市血防醫院患者在出院之時,泣不成聲地對海南隊員們說:「我感激你們一輩子,來洪湖一定要找我。」

  在荊州市區,荊州市中醫醫院為送別海南戰友,特地舉辦了一場特殊的歌舞儀式。「我們還記得一起工作的許多場景,你們搶救患者時揮汗如雨的背影、送患者出院時豁達的笑聲,你們的到來給我們帶來了信心,也給荊州的患者和家屬帶來了希望,請允許我代表荊州人民,對你們真誠地說一聲感謝!」荊州市中醫醫院呼吸內科主任趙家亮動情地說。

  在武漢,武漢市漢口醫院院長陸家韜流淚感謝海南醫療隊的支援:「海南醫療隊36名醫護人員一來,就承包我們最大的病區,在我們都非常疲憊的時候,給了極大的幫助,也救了很多武漢市民!」

  兩個月中,海南7批醫療隊分成多個醫療小分隊,累計支援荊州、武漢兩地共22家醫療機構,累計管理床位1839張,管理患者2272人,治癒新冠肺炎確診患者902人。

  再看海南醫療隊隊員們的行李箱裡,還有一份人人都有的紀念——一封來自海南省支援湖北抗疫前方指揮部臨時黨委的表揚信:「您在抗疫前線的英勇無畏、竭誠奉獻,無愧於『新時代最美的逆行者』稱號,也必將成為自己人生當中最精彩、最值得紀念的篇章!」

  就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此次抗疫中,廣大醫務工作者「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

  庚子年春天,將成為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每位隊員銘記一生的註腳。

  兩個月支援湖北抗疫的日子,仿佛一眨眼就過去了。但江海相通,心手相連,一次支援,情誼長存。在送別的賓館與機場,武漢市民高高舉起手中的橫幅,對海南醫療隊員們大喊:「熱乾麵歡迎你,文昌雞等我來!」

  「他日相見,樓臺濃豔,憑欄望去,有江南春、湖邊花、曇華林,林深處,故人笑正濃……」武漢人民一次次為海南支援湖北醫療隊送行,報以詩意、報以熱情。

  在這片英雄的土地上,有這麼多英雄的人們為之披荊斬「疾」,一定會重新迎來春暖花開。

  (本報海口3月28日訊)

相關焦點

  • 海南日報數字報-洋媳婦的海南生活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圖\海南日報記者 袁琛  近日,來自美國的藝術家可樂在騎樓老街舉辦了個人畫展,用20餘幅藝術作品講述她的海南生活。
  • 海南日報數字報-資訊廣場
    屯昌縣民政局  2020年9月28日    更正公告  海南鑫一拍賣有限公司於2020年  9月9日在海南日報A016版刊登「三土房(2016)字第3547號」現更正為「三土房(2006)字第3547號」特此更正。
  • 海南日報數字報-萬泉河,永恆的旋律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風光旖旎的海南島最不缺動人景致,而這其中,紅色娘子軍的傳奇故事為涓涓不息的萬泉河賦予了更深遠的人文內涵
  • 海南日報數字報-義薄雲天許子偉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易宗平 通訊員 郭樹護 梁娥  儋州市新州鎮大屯村的大屯塘岸上,立著由清朝嘉慶年間舉人張績撰寫的石刻對聯:「半月掩池塘,岐山豐草今猶綠;千秋高德義,烏府叢蘭久愈香。」   千秋德義,歷久彌香。大屯塘畔洋溢著文脈才氣。
  • 海南日報數字報-盯住了!中控室顯示屏
    本報洋浦1月24日電 (記者林書喜 特約記者郝少波)1月24日,大年三十,洋浦經濟開發區中國石化海南煉化公司芳烴中控室裡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三亞馬拉松將於2月23日開跑
    本報訊 (記者王黎剛)海南日報記者從近日召開的2020年海南三亞馬拉松發布會上獲悉,該項比賽將於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紅珊瑚國際音樂節今天開唱
    本報海口12月20日訊 (記者習霽鴻)2019年海南紅珊瑚國際音樂節將於12月21日正式開唱。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大成立生物醫學工程學院
    本報海口1月4日訊(記者陳蔚林 通訊員譚勇)1月3日上午,海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正式成立
  • 海南日報數字報-「跨界」書寫家傳與國史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歷史總在被人創造,也總在被人書寫。近日,海南出版社策劃出版講述清朝末年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生平的作品《南海何曾隱風流——清末廣東水師提督李準紀事》,深具人文情懷的三聯書店前總編輯李昕依託翔實史料「跨界寫史」。創作時,李昕既是求真求實、理性客觀的書寫者旁觀者,又是飽含深情、思悼先輩的家族後人。日前,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李昕,聽他娓娓道來一位出版人「深情擬家傳、理性作國史」的背後故事。
  • 海南日報數字報-公告
    公告編號:2020-002  登記在聯大集團有限公司名下的海南金輪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法人股
  • 海南日報數字報-智慧醫療的「智」與「惠」
    未來,海南還會有更多創新舉措,打破時間、空間的壁壘,實現全時、跨域、無疆界就診,為健康中國「數字健康」產業探索更多海南經驗。  A  二十七家網際網路醫院在海南獲牌照  社會資本辦醫蔚然成風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家住廣西的慢性病患者張女士,通過一家網際網路醫院聯繫到了北京的專家進行諮詢,此後便一直延續這樣的網上複診方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大麥青汁能排毒養顏?
    就此,海南日報記者採訪了海口市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學專家徐超。  「大麥青汁含有不少黃酮類物質,因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性、抗炎性,但不少蔬菜都含有黃酮類物質,並非大麥青汁所獨有。」徐超表示,大麥青汁來自於綠色食物,含有較多維生素、纖維素以及礦物質,有一定的健康益處(不是功效)。畢竟它的主要成分就是纖維素,對於吃肉多、吃菜少的人來說,增加一些膳食纖維確實是有利健康的。
  • 海南日報數字報-「麥歌王子」愛黎歌
    文\海南日報記者 郭暢  「難,做音樂很難,做民族音樂,難上加難。」  1月9日,採訪2018年中國(海南)民歌盛典決賽選手麥昌崛時,海南日報記者多次聽到他反覆用「難」字來表達內心的情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題材電影《娘子軍傳奇》熱映
    本報海口9月23日訊 (記者衛小林)由海南本土影視公司組織拍攝的海南題材電影《娘子軍傳奇》,9月22日開始在全國超過7000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國際馬拉松賽3月11日三亞開跑
    本屆賽事延續了「RUN WITH SANYA 與三亞共奔跑」的主題,作為海南建省30周年的體育盛會,結合運動、健康、旅遊、養生等多元素,融入體育+旅遊+房產的全新概念,立足三亞、放眼全國,打造極具三亞特色、海南關懷的全民運動盛宴。本次賽事規模將為2萬人,其中,全程跑5000人、半程跑5000人、迷你馬(5公裡)10000人。
  • 海南日報數字報-景點有聲有色 夜市有聲有食
    與海南其他海岸平緩的沙灘、平靜的海浪相比,這裡更顯得波瀾壯闊,給人留下神奇壯觀的美。」內蒙古遊客李志良頗多感慨。  中和鎮七裡村的400多畝野生玉蕊樹鮮花綻放,吸引很多市民和遊客暢遊花海,成為新的鄉村遊景點。海南知名歷史文化古鎮中和鎮七裡村,與東坡書院相鄰,擁有海南首個淡水溼地森林,最難得的是淡水溼地中保留全國面積最大的野生玉蕊樹林,最長樹齡的玉蕊樹約800年。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國際大學生海南旅遊文化創意設計大賽落幕
    本報海口12月19日訊 (記者王凱)12月18日上午,2019第二屆國際大學生海南旅遊文化創意設計大賽在海南大學落幕。
  • 海南日報數字報-火山巖上金福地
    一組組每年都在不斷攀升的民生數字,一幅幅日新月異的城鎮風貌證明,澄邁以銳不可擋之勢,爭當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改革急先鋒。  如詩如畫的熱帶雨林、古色古香的火山巖古村落群,咖啡飄香的風情鎮,經濟繁榮的老城開發區,原汁原味的特色小吃……讓我們從這組動人圖景中,去領略澄邁百姓的多彩生活。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部「狼的格林童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十多年前,《狼圖騰》一出版即成暢銷書,關於狼的精神品性在年輕人中引發諸多討論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參合農民首次在省外實現即時結報
    本報海口4月7日訊 (記者符王潤)今天,來自海南省的參合患者孔先生在廣州的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成功實現出院即時結報,成為享受新農合跨省即時結報的首例海南參合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