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兩大城市修地鐵有多難?一個是因歷史深厚,一個因為地形複雜

2020-12-18 張楠楠帶你去旅行

地鐵和飛機是現代社會兩種重要的交通工具,飛機滿足長途旅行的需要,實現城市間的快速旅行,地鐵滿足城市內旅行的需要,大容量和不堵車給人們帶來了一種準時便捷的方式,不僅可以擴大城市內部的發展,而且是一種綠色環保的交通方式,因此,我國在機場和地鐵建設方面一直在快速進步,國內200多個民用機場和地鐵在大城市的普及都體現了經濟騰飛帶來的各種效益,今天說的是國內兩大城市修地鐵有多難?一個是因歷史深厚,一個因為地形複雜。

據統計,江蘇和廣東是地鐵最多的兩個省份,這也反映了這兩個省份的發展,江蘇所有地級市都進入了全國百強城市,這是全國唯一能做到的,廣東有珠三角城市帶,經濟發展帶來了地鐵的建設,與此同時,中國大多數首都城市都實現了地鐵的開通,這次我們就來說說西部的兩個大城市,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地鐵不好修,都有一定的難度,甚至需要採取一些「特殊」的方法。

這兩個城市是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的重慶和被稱為四大古都的西安,西安是陝西省的省會,歷史上許多朝代都在這裡建都,形成了深厚的歷史沉澱,從而帶動了旅遊需求,每年都可以吸引全國各地的遊客,來到充滿故事的城市,重慶直轄後,工業、商業、旅遊業等產業發展迅速,城市交通需求不斷改善,然而,由於城市地形的複雜性,需要克服更多的問題。

重慶,也被稱為「山城」,最好的描述是它的平坦的土地,有人說,來重慶,導航系統會變得不堪重負,重慶和其他城市相比,是「立體的」,同一個地方看似平地,實則半山腰,在這種複雜的地形下,修建地鐵相當困難,然而,重慶人展示了他們的智慧,李子壩站穿越居民樓,平安站大彎道告訴外面的朋友這個城市是如何在不平的地方實現軌道交通的,也許,重慶的地鐵應該叫輕軌,現在已經成了一張漂亮的名片。

與重慶不同,西安沒有複雜的地形,但這座城市被稱為十三朝古都,古老的長安是世界聞名的地方,如今,當西安進入現代化時,修建地鐵是一個棘手的問題,有人開玩笑說,每一條新地鐵的建設,文物部門都是最忙的,沒有人知道西安城下會埋著什麼樣的歷史文物,在過去的幾天裡,由於文物保護,西安的一些地鐵線路的開通時間一再推遲,這使得這座古城在軌道建設上遇到了不可預測的困難,儘管如此,西安可以成為中國西北地區第一個開通地鐵的城市,有100多個地鐵站投入運營。

重慶因其地形給地鐵建設帶來困難,西安因其深厚的歷史給建設帶來困惑,然而,這兩個西部城市在地鐵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尤其是重慶,它是西部地區軌道交通最成功的城市之一,遊客來到這裡,不僅可以坐纜車穿越長江,還可以沿著輕軌穿梭於建築之間,對於國內兩大城市修地鐵有多難?一個是因歷史深厚,一個因為地形複雜,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我國修地鐵最「頭疼」的城市,五年只修一條線,工人:到處都是墓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各大城市都有新的城市規劃項目,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後,各方面都接觸了一段時間,國際化有很多朋友,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乘坐公交車和地鐵已經成為一種時尚的方式,在擁擠的城市裡修建地鐵並不罕見。
  • 中國地鐵簡史:北京是全國第一座修地鐵的城市,上海卻是裡程最長
    說起中國的地鐵,那麼人們一定會首先想到北京和上海,這兩座城市擁有中國最長的地鐵運營裡程,加起來有接近1400公裡,相當於從廣州開車到鄭州的長度!不過中國的地鐵通勤城市可不僅僅只有京滬,起碼有超過40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軌道交通。
  • 甘肅「唯一」的「北上江南」城市,地形複雜多樣,值得你一看
    我國地形各異,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我國廣闊大地上雄偉的高山高原、起伏大的山峰、平坦廣闊的平原、高低不同的丘陵,具有多樣性的條件,我國為國家各地各業提供了有利的發展條件。各省和市的地域之間,南北的差異仍然很明顯,但是中國的甘肅省是唯一一個屬於南方的城市,氣候宜人,環境宜人,具有嶺南地區秀麗,與粗獷的西北形象形成鮮明的對比,知道嗎。
  • 國內「交通最複雜」的城市,導航都整不明白,走錯一步就得全城跑
    一個地區的發展要以交通為先決條件,交通是一個地區發展的脈絡,沒有交通,就沒有發展,再好的資源也難以發展,沒有人願意在交通不方便的地方生活和投資,所以人才和資源不能進入,這個地區的經濟怎麼發展?所以在城市發展前,先要修公路,修公路,修鐵路,不但能改善交通,方便居民出行,還能吸引外資,現在經濟發展,交通發達,可以使用各種各樣的交通工具,但越來越多的車輛會在城市中開始感到負擔,為了緩解交通壓力,城市建了許多高架橋,使車輛能快速通行,但過於複雜的高架橋卻令人頭痛。
  • 越南人:看不懂中國人,都幫巴基斯坦修地鐵了,咋不來幫我們修?
    中國在這開始發展了40年時間裡,大力發展基本建設,在全國各地布局建設各種各樣的大型工程,時至如今中國的基建技術已經發展到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企及的高度,在國內各種各樣頂尖高難度的工程,被一一建造出來。而且中國還經常會幫一些國家造橋鋪路,就像是幫助了巴基斯坦,但是卻有越南人表示:看不懂中國人,都幫巴基斯坦修地鐵了,咋不來幫我們修?其實從2018年開始,中國就已經大力的在巴基斯坦開始建設起了地鐵,這也是中巴經濟走廊一帶一路的重要工程,在今年的10月25號,巴基斯坦的拉合爾橙線正式開通,貫通了巴基斯坦兩大城市,全長達到了27公裡。
  • 地鐵是一個城市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地鐵標識也是一個城市的重要符號?
    快車衝出圓圈,打破常規,表現了長沙軌道交通開放、與世界接軌的城市精神,更展現了長沙軌道交通奮力進取、與時俱進的時代精神。「S」下方的開口笑,更體現了乘客的滿意是長沙軌道交通一直的追求。紅色是長沙歷史文化的載體,有積極向上、好客熱情之意,在傳統文化中還有吉祥如意的意思,展現了長沙軌道交通乘客至上、安全第一的服務宗旨;藍色代表科技、時尚,沉穩大氣,給人安全感,體現長沙軌道交通安全快速的特點。
  • 讓人「無奈」的新一線城市:因為面積太大,常被誤會是一個省
    導語:讓人「無奈」的新一線城市:因為面積太大,常被誤會是一個省我們知道,被評選為新一線城市說明了這座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社會生活相對和諧、文化氛圍濃厚。今年相關研究所根據指標評選出了15座新一線城市,重慶也在其中。相比起其他幾個新一線城市,重慶就要特殊得多,甚至常常因為面積過大被誤會是一個省,讓當地人感覺非常無奈了。事實上重慶是中國中西部地區唯一一個直轄市,這裡的面積達八萬多平方千米,足足比成都、杭州等新一線城市面積要大了很多倍。
  • 廣深正在進行地鐵建設大競賽,兩座超級城市劍指下一個「東京」
    這些年,廣州地鐵日均客運量一直位列全國第三如此一來,城市邊界只會日漸模糊,以廣州為核心的大灣區會變得越來越像一個超級大市,加速灣區內部的商務來往、思想交流和科技創新。面對廣州的進擊,深圳在地鐵建設上同樣不遑多讓。
  • 一線城市深圳地鐵通車裡程相繼被成都、南京超越!還有機會反超嗎
    2020年底,成都預計通車裡程達513公裡,超過南京,深圳,武漢等城市。僅次於北上廣,位居全國第四。作為國內四大一線城市,乃至國際一線城市為何,深圳地鐵通車裡程會落後於。南京,成都呢?官方資料顯示,深圳在建地鐵通車線路達五六條,規劃線路十幾條。預計2025年通車裡程達600多公裡!
  • 中國修地鐵最慢的城市,往下挖一米都心疼,如今成國家中心城市
    生活在城市中,便利的交通環境和良好的城市環境是決定城市居民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由於地鐵的建設需要大量的財力和物力,因此,請乘坐作為當前國內城市主要交通方式的地鐵,作為城市快速發展的標誌,如果城市沒有足夠的財政支持,那麼地鐵建設過程就會遇到很多障礙,然而,在我國的許多城市,地鐵的建設非常緩慢,這不是因為城市的經濟發展緩慢或城市的小區域不適合地鐵建設,而是因為城市相對古老
  • 國內進步很大的城市,9年開通地鐵6條,年輕人都想到這打拼
    我國的發展一向十分迅速,尤其到了近些年,崛起了一大批城市,在時代不斷的進步中,各城市的優勢相繼顯現,從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發展方向,再加上國家一定程度上的幫扶,這些城市的經濟全部呈現出飆升的上漲趨勢,就連曾經以窮困而著稱的西部,也接連出現了重慶這兩般的超級都市,特別是在交通建設上,如今我國絕大多數的地區都已經跨入了高鐵時代
  • 這個省經濟排國內第三,為何只有兩座城市有地鐵
    廣東省是中國經濟大省,其次是江蘇省,一般是經濟大省,該省許多城市將配備地鐵作為基礎設施,畢竟地鐵可以很大程度上緩解交通擁堵,方便人們出行,比如廣東省的一線二線城市都有地鐵,但在下面的省份,經濟在全國34個省中排名第三,但全省只有兩個城市有地鐵,其中省會地鐵剛剛開通,是因為本省地鐵施工技術不如廣州嗎?
  • 我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我國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單元和地貌類型?
    我國位於亞歐大陸東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個沿海國家,我國東西南北跨度極大,國土面積極為遼闊。從板塊構造學說的角度來看,我國地處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這三大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板塊之間的碰撞擠壓,對於我國宏觀地形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
  • 中國建地鐵最快的3座城市,平均一年建一條,第一名太低調!
    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後,交通擁擠就會成為一個大問題,如果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那後面的很多事情,就只是空話而已。這就是為什麼現在各個城市,都在努力發展地鐵的主要原因了。上海和北京是中國最有地鐵的城市,但在修理地鐵的城市中,修地鐵速度最快的城市不是這兩個,而是其他三個城市,他們修地鐵的速度也很好,短短幾年就修了十幾個地鐵。
  • 陝西有這樣一個城市,移民人口比本地人多,其中主要是河南人
    中國有很多的省份和城市以移民人口眾多而出名,移民城市也就成為了一種城市人口類型,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有深圳、大連、包頭和攀枝花,其中,深圳的人口絕大多數為外來人口,甚至超過了1400萬,是中國移民人口最大的城市。除了這幾個城市以外,中國境內也還有很多移民城市。
  • 《大國憲制》:「多難興邦」歷史中國構成的原因
    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經歷過很多王朝,有分裂,有對抗,但終究會以大統一為歸宿。 是什麼樣的構成讓生活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人民刻上「分久必合」的烙印,而且按道理來說,在這片幅員遼闊、地形複雜的大地上古中國根本沒有需要組織起超大型政治文化共同體的理由。
  • 外國大城市是否還在修地鐵?
    首爾市及周圍京畿道聚集了韓國一半以上的人口,是全世界屈指可數的首都經濟圈之一,加之朝鮮半島多丘陵地形,地面交通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經不堪重負,自從1988年漢城奧運會之後,首爾就開始奮力發展地下軌道交通,時至今日已經發展到了在亞洲僅次於東京的綜合城市軌交系統網絡。
  • 中國地形最複雜省份新疆,與八國接壤,為什麼造了這麼多鐵路?
    在我國的西北地區,有一個省級行政區的面積達到了166萬平方公裡,是我國最大的一個省級行政區,也許我說這裡有很多老鐵已經知道我說的是哪裡了,它便是新疆,可能有很多人去過新疆,相信在2014年之前,通往新疆的話就只能坐綠皮車,但是之後可以乘坐高鐵了。
  • 國內大部分地鐵都在虧損?唯獨深圳地鐵盈利百億,背後有啥貓膩?
    地鐵的發展城市和人們來說是福音,首先對人們來說,這是城市地鐵的速度各地區往返的,非常方便,其次對城市來說,這個地鐵的發展是一個很大的城市,緩解交通壓力,又促進城市經濟的發展。國內大部分地鐵都在虧損?唯獨深圳地鐵盈利百億,背後有啥貓膩?
  • 修地鐵可以挖出古墓的地方不止有西安,河南的這個地方也值得一看
    修地鐵能挖出古墓的地方不止西安,河南的這個地方也可以看看引言話說在西安修地鐵,每次最辛苦的人都是西安的考古隊。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呢?因為在修地鐵的路上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挖出一座古墓,導致工程停工,地鐵改變原本的路線。但是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的這個地方雖然不是在西安,但是它在考古界的地位也是不低。這個地方就是號稱「無臥牛之地」的邙山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