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免稅業處境艱難 希望政府允許中國遊客網上下單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疫情衝擊韓國免稅業 庫存高企 人流銳減

作者: 權小星 樂琰

[ 2019年1~10月韓國一共接待國際遊客1459萬人次,其中,中國遊客佔比高達34.3%,再度成為第一大客源國。 ]

韓國的免稅產業,在疫情的背景下,正在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危機,而這種危機,很有可能將影響產業整體的存亡。

第一財經記者近期獨家調研了解到,韓國的免稅產業在這幾年原本就遭遇挑戰,不少免稅企業的業績每況愈下,而中國遊客成為韓國不少免稅店的「救命稻草」。但隨著疫情發生,出境遊叫停,使得韓國旅遊業和免稅業接連受到波及,甚至代購產業也遭遇滑鐵盧。

 韓國免稅業處境艱難

在韓國首爾市區某大型免稅店工作的中國籍女生曹麗麗來講,她剛剛退租了位於首爾市區的一室的租房,並將自己的住處搬遷至首爾郊區。

「我曾經住的這個房子,雖然每個月租金高達8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4800元),因為離工作的實體店步行15分鐘的距離,且我所在的店鋪提成也還尚可,但自從因疫情導致免稅店整體的收入停擺,外加上我的韓國老公也在處於停薪狀態,只能將房子搬到每個月租金45萬韓元的郊區。」曹麗麗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韓國免稅產業的危機,從疫情開始前就露出端倪,一些中小型免稅店紛紛關店,但曹麗麗工作在韓國三大連鎖免稅店(樂天、新羅、新世界),在補貼的支持與代購產業的維持下,仍處於高增長階段,在疫情前的2020年1月,日均人流量維持在1.5萬~2萬人次左右,而根據韓國免稅店協會的估算,在韓國境內目前仍存活的12個免稅店連鎖體系中,三大連鎖免稅店所僱用的人員,佔據韓國免稅店產業的近70%。

據韓國統計廳的報告數據,韓國免稅店產業在鼎盛時期的僱傭人數達到2萬人左右,而由於了解中國遊客,在語言和銷售技巧上擁有優勢,且了解免稅商品報關的操作流程的工作人員有較大的需求,因此在每一家新興免稅店開辦後,行業內部都會出現較大規模的人員流動潮流,這種人員流動也將反向推動行業獲得「新鮮血液」。

因此,當三大連鎖免稅店也出現了一批停薪休假,甚至是裁員時,對於這個產業的影響無疑更加巨大,而疫情期間暴露的一系列問題,使韓國免稅產業未來的前景更加艱難。

4月29日,主管韓國免稅商品的韓國關稅廳(海關總署)宣布,暫時允許解除免稅產品的入境管制,即允許免稅企業,將以免稅通關的形式入境的產品,通過非免稅渠道進行銷售,這也是韓國自1988年漢城奧運會後開始開展免稅產業以來,首次批准臨時解除商品管制。

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根據韓國《關稅法》的規定,以免稅品進行銷售,並接受免稅管制的商品,僅允許以保稅渠道進行管理,並僅可以通過接受管制的免稅商店進行銷售,而為了區分免稅品與完稅產品,韓國本土品牌的產品上,還需要標註「免稅品」獨立標籤,該法律嚴格禁止將接受管制的產品,通過任何渠道進行倒賣,並將按照逃稅漏稅來進行處罰。

「雖然看起來只是簡簡單單的一項措施,這項措施卻成為了拯救韓國免稅產業的重要舉措,否則韓國免稅產業危在旦夕。」向韓國政府提出該建議的韓國免稅店協會戰略理事金光日(音譯)如是說。

據金光日介紹,韓國免稅店協會方面於4月下旬,聯名各大免稅店向韓國主管部門提出多點建議,其中包括:允許部分積壓庫存向韓國本土進行銷售、允許一些無法入韓的中國遊客通過網上下單並郵寄、為免稅店從業人員提供特別僱傭支援金,並下調仁川機場等各大機場免稅店的租金等四點措施。

根據上述協會的統計,今年3月,韓國本土各大免稅店的訪問者總數為59萬人次,跌至去年同期的七分之一,銷售額為1.87萬億韓元,同比下降幅度超過50%,而在今年4月份,韓國國內的出境遊客數量同比下降93.7%,「由於3月初,有些國家和地區還沒有對韓國公民封閉航班,因此我們認為,4月份的數據只會比3月份更加慘澹。」金光日表示。

旅遊業受挫,波及免稅業

在2000年末開始,中國遊客的大規模湧入,徹底激活了韓國免稅店行業。韓國免稅店協會的數據顯示,2019年,在韓國本土免稅店的銷售額當中,有81%來自於中國消費者。

中國遊客的青睞,也使這個行業從「雞肋」變成真正的「現金奶牛」。而行業的持續增長,自然引發韓國國內對於免稅店特許執照的巨大競爭,韓國先後於2015年和2016年進行了兩次免稅店特許牌照的競標,而各大財團企業為了能夠獲得運營權,也是拼盡全力。

例如,在競標階段,三星集團會長李健熙的長女李富真更是親自「上陣」,針對公司擁有免稅店及銷售經驗,但並沒有合適地產的缺陷,選擇聯手擁有地產但在銷售經驗上較為欠缺的現代集團,共同獲取免稅店營業許可,而多名業界人士均表態,這種在兩大企業之間拋棄競爭關係選擇共同聯手的案例並不多。

根據韓國旅遊發展局公布的數據,2019年1~10月中國遊客赴韓遊達到501萬人次,同比增長26.2%。雖然10個月501萬的遊客人次,相對於巔峰期2016年接待826萬中國人,仍有一段距離。不過對於韓國旅遊業界來說,這無疑是中國遊客赴韓遊回暖的信號。2019年1~10月韓國一共接待國際遊客1459萬人次,其中,中國遊客佔比高達34.3%,再度成為第一大客源國。原本期望2020年的韓國旅遊業可以登上頂峰,然而一場疫情改變了一切。

「韓國很多的免稅商品銷售額都來自於中國遊客,尤其是郵輪旅客,量非常大,購買力超強。但是疫情發生後,旅遊客人銳減,再之後出境遊叫停,郵輪更因為是封閉式環境而暫停了很多航線,即便開設,也沒有客人。要知道,中國是韓國旅遊的最大客源國之一,一度甚至是排第一位的,消費力更是強大,疫情之下,依靠旅遊拉動的免稅業務下滑嚴重。」長期從事韓國旅遊業務對接的金女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事實上,自韓國境內於2月暴發疫情以來,韓國的旅遊產業整體面臨巨大的打擊,據韓國經濟研究院的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底,受影響的規模將接近1萬億韓元,並將導致近200家旅遊產業鏈企業倒閉,進而將韓國旅遊產業的整體規模縮小至2008年以前的水平。

該研究院的報告稱,2008年中國北京奧運會結束以後,韓國與中國山東省部分地區籤署領空開放協議,韓中兩國間的人流往來,尤其是中國赴韓的遊客數量開始出現井噴式增長,進而帶動了韓國旅遊產業的整體跨越式發展。

與之對應的問題,便是各大免稅店面臨的庫存難題。韓國關稅廳統計,截至4月底,韓國境內所有免稅店連鎖所持有的6個月以上的長期庫存量為8000億韓元左右,其中有60%以上,歸屬於三大大型連鎖免稅店,而韓國關稅廳和韓國免稅店協會方面預計,通過允許暫時解除管制一舉,能夠在未來3個月內,解決20%~30%的長期庫存,規模將達到1600億韓元左右。

曹麗麗向第一財經記者解釋道,相較於她曾經工作過的百貨店,由於免稅店的法律規定及流通渠道都不相同,導致免稅店需要僱用一大批擁有管理保稅倉庫經驗的員工,因此若庫存大幅度堆積,會使免稅店自身不得不僱用一批管理倉庫的人員,而這批人員對於免稅店的主營業務及收入貢獻較小,並增加庫存的管理費用,對於免稅店來講屬於「雪上加霜」。

韓國免稅品代購產業在這次疫情中也受到打擊。曹麗麗表示,根據相關防疫規定,目前往來中韓兩國,會導致被兩國分別集中隔離14天,鑑於免稅品需要本人領取為原則,這也導致代購等群體無法購買免稅品,進而導致佔據免稅店收入近九成的群體無法正常消費。

金光日表示,考慮到還需要和各大品牌及韓國本土的流通企業進行協商的過程,且進入韓國市場的時候需要補交6.5%~13%的關稅及10%的附加稅,因此能夠真正有降價銷售效果的應當還是單價較高的國際品牌奢侈品,因此能否取得期待的成效,還要取決於品牌方是否配合接受以降價的形式進行銷售。

韓國高麗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李鬥熙也向第一財經記者分析,韓國免稅店產業一直面臨著危機和挑戰,但當時還算是「冰火兩重天」,至少還有一批企業及從業人員出現了,可是疫情的出現徹底壓垮了支撐免稅產業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在中韓同時走出疫情影響的第一個黃金周,來自最大客源國中國的產業結構性挑戰,更將使曾處於全球免稅產業規模第二名的韓國免稅店產業的從業者人人自危。

曾在韓國某免稅店擔任高管的崔忠明(音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從早期來看,免稅店多半是由流通企業或旅遊企業所開設,主要是為了提升品牌的價值,對外展示其品牌的高端形象,雖然韓國政府為了鼓勵旅遊,曾對開設免稅店的企業提供稅收優惠,但仍然無法阻擋虧損的趨勢。

崔忠明表示,隨著免稅「不再賺錢」,為了爭奪有限的市場,各大免稅店開始「各出奇招」:一些小型免稅店因為其知名度問題,很難在市區吸引遊客前往,外加上能夠獲得機場方面的補助措施,因而更加拼命地去爭奪機場免稅店;而大型免稅店機構,則在收益性較差的情況,以及機場店鋪對於企業整體利潤貢獻下降的背景下,逐步撤出機場,將重點放在市區免稅店,其中最顯著的事件,便是樂天免稅放棄仁川機場1號航站樓四期免稅店的競拍。

在此背景下,作為韓國免稅產業的第一大客源來源國,由於疫情影響所導致的人員來往的切斷,無疑對於韓國的免稅產業是雪上加霜,更是壓垮了一些依賴於規模化經濟支撐的大型免稅店。

4月初,韓國樂天免稅店開始針對本公司的四成員工,展開停薪休假,並關閉金浦機場的免稅店,其餘兩家連鎖也開始跟進。

三大免稅店連鎖聯名向仁川機場公社提出請求,要求降低仁川機場的租金費用,甚至宣稱「若不降低租金,很有可能無法維持在仁川機場的正常運營」;而在樂天及新世界的免稅店事業部均已出現虧損的前提下,三星集團旗下的新羅酒店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也顯示,其首次由盈轉虧,出現營業虧損668億韓元,其中有490億韓元來自免稅店事業部。

相關焦點

  • 獨家|疫情衝擊韓國免稅業:庫存高企,人流銳減
    但隨著疫情發生,出境遊叫停,使得韓國旅遊業和免稅業接連受到波及,甚至代購產業也遭遇滑鐵盧。韓國免稅業處境艱難在韓國首爾市區某大型免稅店工作的中國籍女生曹麗麗來講,她剛剛退租了位於首爾市區的一室的租房,並將自己的住處搬遷至首爾郊區。
  • 王府井的免稅牌照,要了韓國旅遊的命?
    根據韓國相關規定,保稅物品不允許在國內通關,更不能在市場上流通,要是三年以上賣不掉,就要做銷毀處理。中國人再不來,韓國免稅店們可能真的要崩潰了。畢竟韓國一年近20萬億人民幣的免稅銷售額,超過七成都由中國遊客貢獻。只不過,這次韓國免稅業恐怕得做好心理準備:即便疫情的陰影褪去,中國人的錢可能也有一大半回不來了。
  • 泰國政府推出「特別籤證」,中國遊客正在路上?
    泰國政府今年9月推出STV籤證計劃,允許外國遊客在泰國停留90天,並可續籤兩次,最長可達270天,因此也被稱為「270天籤證」。根據泰國外交部頒布的細則,申請STV必須接受入泰後隔離14天、購買符合泰方要求的保險、提供銀行存款證明等條件。泰國外交部已於本月2日正式通知了泰國駐全球各地大使館、領事館,要求使領館為外籍人士提供申請STV的通道。
  • 「金主」出不了門 韓國免稅店來中國直播甩賣
    往日在免稅店裡需要搶的熱門產品如Tom Ford黑管唇膏,現在無人問津,甚至還面臨要被銷毀的處境。   據央視新聞報導,由於疫情影響,赴韓遊客驟減,四月以來韓國免稅店銷售額已同比下降九成,除了高額租金外,更讓它們頭疼的是疫情中積壓的大量庫存。根據韓國相關規定,三年以上沒有售出的免稅品必須進行焚燒等銷毀處理。
  • 韓國免稅店來中國直播甩賣,能讓數十億元商品免於銷毀嗎?
    據央視新聞報導,由於疫情影響,赴韓遊客驟減,四月以來韓國免稅店銷售額已同比下降九成,除了高額租金外,更讓它們頭疼的是疫情中積壓的大量庫存。根據韓國相關規定,三年以上沒有售出的免稅品必須進行焚燒等銷毀處理。除了美妝產品外,服裝、飾品、箱包等沒有保質期、價值數十億人民幣的免稅品也將付之一炬。
  • 揭秘免稅生意:月租金30萬/平,毛利率高達50%,中國也從韓國進貨
    代購們的艱難處境不止是價格,此前只服務於內部會員的日上會員APP,也向大眾消費者低了頭,密集的與消費金融、OTA平臺展開合作。「電商在線」從一些美妝比價平臺發現,已經有免稅會員資格的卡券出售,238元可以買20件商品。免稅是一個怎樣的生意傳統代購們的生意在變,但毫不動搖免稅是門好生意。
  • 亞太地區是全球免稅業發展重要引擎我國有望成為全球免稅消費大國...
    在今年3月份,23部門聯合出臺的《關於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就明確,將進一步完善免稅業政策。該實施意見提出,完善市內免稅店政策,建設一批中國特色市內免稅店。擴大口岸免稅業務,增設口岸免稅店。
  • 疫情之下韓國明洞昔日風光不再,近三成商鋪空置
    記者 | 黃姍編輯 | 周卓然1疫情以前,中國赴韓國旅客常去旅遊購物的地方一定繞不開位於首爾中區的明洞(Myeongdong)。今年以來,由於韓國國內疫情多次反覆,韓國政府每次都採取較為嚴厲的防疫措施希望來控制疫情進一步爆發。其結果是韓國的零售業者在過去一年遭遇多次歇業指令,零售業始終無法恢復至正常運營的狀態。同時,國際遊客數量暴跌對韓國旅遊消費和免稅業也造成了致命打擊。
  • 盈利能力遠超海外 中國免稅業憑什麼這麼賺錢?
    (原標題:盈利能力遠超海外,中國免稅業憑什麼這麼賺錢?可持續嗎?)以韓國市內店為例,為吸引國外代購,韓國免稅商通常給予平臺會員10%-20%折扣,在這基礎上給予旅行社20%返傭,綜合返傭折扣率在35%左右。在高返傭的吸引下,國外代購貢獻了韓國約60%以上的免稅收入,形成了與中國境內依靠本國消費截然不同的免稅生態。
  • 沒有中國遊客的五一:全球疫情下的塞班島
    此外,其唯一免籤美國領地的屬性更受中國遊客青睞。近十年,中國、韓國遊客逐漸成為觀光入境人員的主體。2018財年統計顯示,中韓市場佔總入境人數的88%,其餘遊客分別來自日本、關島、美國本土及其它地區。自2020年初全球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和很多其它旅遊目的地一樣,北馬自由邦的旅遊產業受到重挫。
  • 沒有了中國遊客,韓國免稅店撐不下去了?
    摘要:中國遊客和代購一直以來都是韓國免稅店的「財神」,如今受到突發狀況影響,中國遊客大減,韓國免稅店……|韓國曾感謝中國代購【中油網】訊:去韓國旅遊的外國遊客中,屬中國遊客最多。2019年前十個月,韓國一共接待國際遊客1459萬人次,中國遊客佔比高達34.3%,再度成為第一大客源國。而旅遊帶來的就是消費,韓國免稅店也因此大賺一筆。韓國免稅店為了吸引中國遊客,除了免稅外,通常還會有「黑卡」、「金卡」等折扣服務。
  • 希望Google Play能夠在自家商店上架,國外處境艱難
    Google與華為中間的矛盾主要來源於川普、美國政府方面。早在去年5月19日,川普就發布出口禁令,此項禁令就是針對華為。華為在美國自主研究晶片和5G技術,使美國方面深感擔憂,從而在全國範圍內禁止華為的所有業務,其中也包括Google公司合作方面。
  • 韓國樂天免稅店門口1700名代購凌晨排隊 今年銷售額或歷史最高
    中國遊客在韓國(視覺中國)海外網10月4日電此時正值中國國慶長假,位於韓國明洞的樂天免稅店和新世界免稅店打響了「錢的戰爭」。直線距離不過1.7公裡的這兩家免稅店門口,每天凌晨至少有1500-1700名代購在排隊,人均消費金額動輒數百萬韓元,成為免稅店的座上賓。
  • 韓國冬奧會門票賣出70%,中國遊客竟然幫了最大的忙,長嘆一聲
    作者:王德華平昌奧運會要唱空城計,韓國政府看來真是撐不住了。《韓國時報》英文網站30日刊文稱,在平昌冬奧會期間,韓國正考慮為中國遊客引入有限的免籤證計劃。文章稱,這是一套旨在刺激入境旅客的措施的一部分。
  • 艱難處境中的盼望
    艱難處境中的盼望[1]
  • 沒了中國金主,韓國免稅店收入驟降9成,中國免稅之王或將崛起
    2018年中國遊客消費了2773億美元,近乎美國遊客海外消費的兩倍(1440億美元)。2019年,中國遊客更是以1.55億人次,創造了5000億美元的消費額度。可見中國每年為世界旅遊業作出的貢獻巨大,尤其體現在免稅商品上。2019年,全球免稅銷售額總額的33%以上由中國貢獻,但這一年,中國的免稅市場僅佔全球的9%。
  • 韓國免稅店行業或將面臨崩潰怎麼回事?具體原因是什麼揭秘
    據報導,本月以來,韓國免稅店行業整體銷售額同比減少了90%,許多免稅店已經關閉或調整營業時間。根據韓國相關規定,三年以上沒有售出的免稅品必須進行焚燒等銷毀處理,許多服裝、飾品、箱包可能不得不被焚燒銷毀。據報導,韓國免稅店行業已向韓國關稅廳提議,希望通過百貨店、折扣店等國內流通渠道來消化庫存。
  • 日本政府將允許「大規模」海外遊客入境參加東京奧運會
    據日媒12月2日報導,日本政府將允許「大規模」海外遊客入境參加東京奧運會,遊客不被強制要求注射疫苗或隔離,且在利用公共運輸方面沒有限制,但前提是提供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陰性證明,並手機下載行程追蹤小程序。
  • 中國遊客又在國外「惹事」了?韓國一中文標語火了,網友:沒臉看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隨著相關部門的呼籲和公眾文明意識的加強,越來越多中國遊客開始意識到自己在旅遊途中的表現實際上代表著中國形象,在外旅遊時,開始更注重自身素質,國人文明旅遊意識正在逐步增強。但依然有個別國人的不當行為,中國遊客曾被一些國家貼上「不文明」的標籤。這不中國遊客又在國外「惹事」了,韓國一中文標語火了,網友:沒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