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錢包裡的錢多了起來,但不是所有錢都在國內流轉,每一年有上千億的利潤流失海外,等同於咱們掙的錢都撒進了別人的錢袋子裡,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由旅遊業所帶動的免稅商品市場。
2018年中國遊客消費了2773億美元,近乎美國遊客海外消費的兩倍(1440億美元)。2019年,中國遊客更是以1.55億人次,創造了5000億美元的消費額度。可見中國每年為世界旅遊業作出的貢獻巨大,尤其體現在免稅商品上。2019年,全球免稅銷售額總額的33%以上由中國貢獻,但這一年,中國的免稅市場僅佔全球的9%。這就造成了極大的不平衡狀態,我們有最大的消費人群,但卻沒有佔據最多的免稅市場,錢都讓外國企業給賺了,所以這麼多年以來,中國內地一直沒有影響力巨大的免稅巨頭出現。資料顯示,全球免稅商品銷售額排名前3的企業,包括瑞士杜福瑞、韓國樂天集團、法國拉格代爾。
中國免稅市場到底有無出頭之日?實際上,根據西南證券預測的報告顯示,未來國內免稅渠道的消費佔比,很可能超過35%。目前我國一共有8家企業擁有免稅業牌照,其中中免(中國免稅品有限責任公司)被認為有最大的機會,因為它不僅包括企業本身其還收購了日上、海免兩家公司。
那麼有沒有可能中免超過韓國樂天?韓國的免稅店與中國不同,韓國超過一半的免稅銷售額,都是來自市內的免稅店,且外國消費者佔絕大多數的比例。至於離境的免稅份額,相對較少,在30%左右。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韓國市內免稅店一共賣出122億美元的商品,其中73.42%都是由中國人消費的。而中國免稅市場主要包括出入境離境免稅,離島免稅兩個方面,市內的免稅店並不多,甚至在很多地區處於空白模式。這是我們的劣勢,但同時也可能成為優勢,因為未來我們可以大力發展市內免稅,一旦發展起來將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因為市內免稅市場商品豐富,客單價高、停留時間長。
另外有分析人士認為,現在中國發展免稅行業的一個機會。受健康危機影響,全球旅遊業幾乎陷入停滯狀態,韓國樂天的主要收益來自於外國消費者,尤其是對中國遊客格外依賴,而今年中國遊客幾乎從年初開始就不再出國,在健康危機徹底穩定前,這樣的狀態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失去最大金主的韓國免稅店銷售數據下跌了近9成。另一邊,國內出臺了相關政策幫助免稅行業發展,不出意外的話,我們將看到一家免稅之王在中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