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巨頭」中國國旅15億收購日上上海 獲得上海機場免稅經營權

2021-01-09 e公司

作為國內免稅行業巨頭,中國國旅(601888)掌控了國內大多數城市免稅店的經營權。但在國內最大國際機場所在地上海,中國國旅卻一直有短板。

在去年連續獲得香港和北京機場免稅店項目後,如今,中國國旅將通過收購日上上海,在上海市場成功布局。

中國國旅2月26日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免公司以15.05億元,現金收購日上免稅行(上海)有限公司51%股權。交易後,中免公司取得上海機場的免稅經營權。

評估增值18倍

資料顯示,日上上海在上海的國際機場隔離區經營國產和進口免稅商品的批發和零售,廣告陣地出租,機場商業管理諮詢等。

2017年度前三季度,日上上海實現營收63.35億元,淨利潤1.2億元。2015年與2016年,日上上海的營收分別為53.65億元和63.3億元,同期的淨利潤分別為4.65億元和3.44億元。

從數據可以看到,日上上海在營收快速增長的同時,淨利潤卻在逐步下滑。不過,中國國旅收購日上上海,還是對日上上海給出了不菲的評估價。

公告顯示,截至評估基準日,日上上海合併資產負債表歸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帳面值為1.64億元,評估值則為31.62億元,評估增值29.98億元,增值率1829.66%。

為何淨利潤連連下滑,日上上海還能獲得如此高的評估增值率?

對此,中國國旅在公告中給出的解釋是,綜合考慮了日上上海的經營資質、市場優勢、銷售渠道等無形資產的價值及公司的盈利能力。

具體來看,首先是市場優勢,日上上海經營場所位於國內最大的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客流量大,具有強大的客戶資源基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的國際旅客吞吐量2017年達到3794萬人次。

其次是採購優勢,日上上海與雅詩蘭黛、歐萊雅、路易威登等國際奢侈品供應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其銷售規模位於行業前列,具有採購規模效應。

再次是品牌優勢,日上上海作為國內領先的免稅品銷售企業,擁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在消費者中擁有較高的市場美譽度。

最後,免稅行業發展前景良好,行業集中度高且準入門檻高,日上上海擁有較強的市場、管理與品牌優勢,盈利狀況較好。

免稅行業利潤豐厚

雖然日上上海淨利潤連連下滑,但並不妨礙免稅行業整體利潤的豐厚與穩定。細看國內免稅行業巨頭中國國旅的相關數據,就能從中窺知一二。

從中國國旅2016年主營業務分產品情況來看,免稅商品銷售不僅是營收最高的業務,而且也是毛利率最高的業務。2016年中國國旅在免稅商品銷售業務上營收達到87.8億元,毛利率則達到46.59%,公司其他業務的最高毛利率則僅為25.51%。

國聯證券研報認為,國內免稅行業即將崛起。免稅店是中高收入人群購買奢侈品的主要渠道,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免稅消費的主力軍。由於赴韓出遊人次驟降,導致中國遊客免稅消費向國內、泰國和日本轉移,國內免稅業迎來發展機遇。

從具體案例看,2017年前三季度,三亞免稅店實現營收44.09億元,同比增長32%;實現淨利潤6.46億元,同比增長57%。2017年與中國國旅並表的日上免稅行(中國)有限公司當年二季度實現營收13.62億元,歸母淨利潤5205.3萬元;到了三季度,日上免稅行(中國)就實現營收14.63億元,歸母淨利潤1.16億元。

相關焦點

  • 中免15億元收購日上上海 未來可能獨攬北上廣三大機場免稅店
    2月26日下午,中國國旅股份有限公司(SH.601888)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中免公司」)以15.05億元現金收購日上免稅行(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日上上海」)51%的股權。
  • 中國國旅:擬攜手日上上海 開啟中免新時代
    時間節點符合預期,參考首都機場T3 模式,未來不排除直接收購日上上海部分股權結合我們此前中國國旅系列報告《劍指世界免稅前五,內生外延更積極》等的分析,上海機場免稅業務有望於明年3 月到期,換言之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有望成為上海機場免稅業務逐步明確的關鍵時間節點。
  • 上海香港廣州免稅大比拼:為什麼我們看好白雲機場免稅店
    同時,為了獲得更加直觀的感受,我們亦實地考察了中國免稅銷售額最高的上海浦東機場日上免稅行、與白雲機場臨近的國際樞紐香港國際機場免稅店。本次調研,我們主要關注對機場免稅銷售額貢獻最為明顯的香化品牌和菸酒品牌。
  • 上海機場:公司與日上免稅行(上海)有限公司籤訂了《上海浦東國際...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7月24日訊,有投資者向上海機場提問, 您好,請教離島免稅,市內免稅店,特別是免稅品網上補購,日上直郵的興起對上海機場的影響?對上海機場2025年以後合同免稅業務部分保底收入,扣點率的影響?日上直郵部分上海機場有沒有提點?
  • 王府井拿下免稅牌照,更有公司連拉8漲停,海外代購要哭?
    目前,中國擁有免稅牌照的企業僅中免、日上免稅行(已被中免收購)、海免(已注入中國國旅)、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七家。免稅概念被爆炒,中國免稅市場規模2025年或將實現翻倍據悉,目前我國共有中免、日上免稅行(已被中免收購)、海免(已注入中國國旅)、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七家企業擁有免稅業牌照,稀缺的牌照資源就是這些公司目前利潤的主要來源。根據摩根史坦利預測,中國免稅市場規模到2025年有望增長一倍以上。
  • 免稅概念股漲停潮!分析師:股價炒作有點瘋狂……
    在這之前,王府井兩個月漲幅超過270%,格力地產連續收穫8個漲停,中國國旅4月份以來上漲129%……甚至離境退稅概念股也一度被跟風熱炒,茂業商業、杭州解百、合肥百貨等獲資金追捧。但是,免稅業消費群體畢竟有限,在二級市場爆炒之下,投資者更應該理性思考,免稅行業當前規模幾何?疫情影響下未來增速能否達到預期?相關公司又能在免稅或離境退稅業務上獲益多少?
  • ...剛剛,王府井拿下免稅牌照,更有公司連拉8漲停,海外代購要哭了?
    這也意味著,繼中免、日上免稅行(已被中免收購)、海免(已注入中國國旅)、珠免、深免、中出服、中僑之後,王府井將成為我國第八個擁有免稅牌照的企業。稀缺的牌照資源是這些公司目前利潤的主要來源。免稅概念股例如中國國旅、格力地產、凱撒旅業等近期已有較大幅度上漲。
  • 餐飲旅遊行業深度分析:免稅開啟新紀元,未來誰能獨領風騷?
    以國旅 2019 年業績46.3 億為基數測算:19年增厚中國國旅業績1.34 億元,提升2.9%;2020/2021年以海免未來業績CAGR25% 計,21 年將增厚國旅業績 2.78 億元,提升約 2%。
  • 海南開放免稅購物政策,上車機會來了?
    從購買額排名來看,浙江、上海和江蘇的旅客居前三位,均購買額在9002元和10130元之間,居前3位。此前,在城市出行人數的統計中發現,江浙滬獨攬前三名,因此,這不排除江浙滬一代的消費者,因為熱衷出行,也正嘗試著從線上到線下購物的轉換。
  • ...有限公司籤訂了《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免稅店項目經營權轉讓合同》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7月24日訊,有投資者向上海機場提問, 您好,請教離島免稅,市內免稅店,特別是免稅品網上補購,日上直郵的興起對上海機場的影響?對上海機場2025年以後合同免稅業務部分保底收入,扣點率的影響?日上直郵部分上海機場有沒有提點?
  • 海南會成「免稅天堂」嗎?
    6月2日,國內免稅店巨頭中國國旅的股價在集合競價期間漲停,凱撒旅業開盤漲停。但是,國旅和凱撒的股價在短暫漲停後均開始下跌,並都以下跌收盤,顯示出投資者對政策驅動下的市場前景看法並不一致。同樣,代購行業的從業者也大多還處於觀望之中。
  • 免稅牌照有多貴?王府井股價漲四倍,中國中免市值超4000億
    加上王府井今年6月獲得的那張,目前國內共有8張免稅牌照,而這也是中國近10年來發出的第一張免稅牌照。從這一角度看,牌照一定程度上意味著壟斷。作為手握牌照最多的公司,2019年,中國中免國內市場佔有率高達85%。分渠道看,免稅業務主要分為機場免稅店、市內免稅店、海外免稅店及離島免稅店。據2019年年報,北京大興國際機場10年免稅經營權,由中國中免獲得。
  • 海航旗下機場大賺!美蘭排名穩中有升,免稅業務飆升,股票大爆發
    免稅購物的額度從現在的每人每年3萬元提升至每人每年10萬元,並且在現行38類商品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免稅商品種類。受此影響,美蘭空港的特許經營權收入達到2.34億元,同比增長17.2%。疫情影響下貨運業務的穩定,貨運及包裝收入為5944萬元,基本與去年持平。
  • 免稅店衝出機場,哪裡買免稅商品更划算?
    如今幾乎人人都可以在線上購買日上的商品,跟原來在機場購買的免稅商品不同,日上線上商城購買的是完稅商品,不過,二者的價格幾乎相同。優惠的價格、不斷放低的購買門檻,讓免稅這個之前相對小眾的購買方式快速攻進主流消費圈。以日上免稅店母公司中國中免為代表的免稅概念股,也在資本市場備受追捧。
  • 中國中免、王府井的股價已炒上了天
    在王府井獲得免稅牌照之前,我國只有7家擁有這種資質的企業,分別是:中國中免、日上免稅行、海免、珠免、深免、中出服和中僑,它們在免稅渠道上各有側重。 目前,國內的免稅店渠道主要包括離島免稅、口岸免稅、運輸工具免稅和市內免稅四種。離島免稅目前只有海南島,面向的消費群體為年滿十六周歲,乘交通工具離開海南本島但不離境的國內外旅客及海南當地居民。
  • 2021,再戰免稅
    【品橙旅遊】2021剛剛開年,海南免稅持續火爆。先是2020年底海南省四部門批覆新增6家離島免稅店。緊接著,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與全球免稅巨頭Dufry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乘風破浪的不僅僅是海南免稅,國內免稅市場同樣氣勢如虹。
  • 三亞機場發布免稅提貨指南
    海南離島免稅新政的實施,第一時間「刺激」國內遊客將目光再度聚焦海南,掀起免稅購物熱潮,與此同時,海航集團旗下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三亞機場」)同步做好免稅商品提貨配套設施建設,新增20個免稅提貨窗口,給予往來三亞的旅客更加便捷、舒心的免稅購物消費體驗。
  • 機場空蕩蕩,免稅店的日子怎麼過?
    疫情爆發以來,各大機場出入境航班量、旅客吞吐量急轉直下,以機場為重要客源市場的免稅店行業也隨之變得不景氣。機場免稅店停擺,業績暴跌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Dufry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度的營業額為15.87億瑞士法郎,同比減少62%。
  • 上海機場分析(上)
    2019年我國機場全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3億人次,比上年增長6.9%;完成飛機起降1166萬架次,比上年增長5.2%;完成貨郵吞吐量1710萬噸,比上年增長2.1%。2019年上海浦東機場的旅客吞吐量為7615萬人次,同比上年增長2.9%;完成飛機起降51.18萬架次,同比上年增長1.4%;貨郵吞吐量363.4萬噸,同比下降3.6%。
  • 機場空蕩蕩,免稅店的日子怎麼過?-虎嗅網
    疫情爆發以來,各大機場出入境航班量、旅客吞吐量急轉直下,以機場為重要客源市場的免稅店行業也隨之變得不景氣。機場免稅店停擺,業績暴跌全球最大的免稅零售商Dufry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度的營業額為15.87億瑞士法郎,同比減少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