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免稅行業巨頭,中國國旅(601888)掌控了國內大多數城市免稅店的經營權。但在國內最大國際機場所在地上海,中國國旅卻一直有短板。
在去年連續獲得香港和北京機場免稅店項目後,如今,中國國旅將通過收購日上上海,在上海市場成功布局。
中國國旅2月26日晚間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中免公司以15.05億元,現金收購日上免稅行(上海)有限公司51%股權。交易後,中免公司取得上海機場的免稅經營權。
評估增值18倍
資料顯示,日上上海在上海的國際機場隔離區經營國產和進口免稅商品的批發和零售,廣告陣地出租,機場商業管理諮詢等。
2017年度前三季度,日上上海實現營收63.35億元,淨利潤1.2億元。2015年與2016年,日上上海的營收分別為53.65億元和63.3億元,同期的淨利潤分別為4.65億元和3.44億元。
從數據可以看到,日上上海在營收快速增長的同時,淨利潤卻在逐步下滑。不過,中國國旅收購日上上海,還是對日上上海給出了不菲的評估價。
公告顯示,截至評估基準日,日上上海合併資產負債表歸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帳面值為1.64億元,評估值則為31.62億元,評估增值29.98億元,增值率1829.66%。
為何淨利潤連連下滑,日上上海還能獲得如此高的評估增值率?
對此,中國國旅在公告中給出的解釋是,綜合考慮了日上上海的經營資質、市場優勢、銷售渠道等無形資產的價值及公司的盈利能力。
具體來看,首先是市場優勢,日上上海經營場所位於國內最大的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客流量大,具有強大的客戶資源基礎,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的國際旅客吞吐量2017年達到3794萬人次。
其次是採購優勢,日上上海與雅詩蘭黛、歐萊雅、路易威登等國際奢侈品供應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其銷售規模位於行業前列,具有採購規模效應。
再次是品牌優勢,日上上海作為國內領先的免稅品銷售企業,擁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在消費者中擁有較高的市場美譽度。
最後,免稅行業發展前景良好,行業集中度高且準入門檻高,日上上海擁有較強的市場、管理與品牌優勢,盈利狀況較好。
免稅行業利潤豐厚
雖然日上上海淨利潤連連下滑,但並不妨礙免稅行業整體利潤的豐厚與穩定。細看國內免稅行業巨頭中國國旅的相關數據,就能從中窺知一二。
從中國國旅2016年主營業務分產品情況來看,免稅商品銷售不僅是營收最高的業務,而且也是毛利率最高的業務。2016年中國國旅在免稅商品銷售業務上營收達到87.8億元,毛利率則達到46.59%,公司其他業務的最高毛利率則僅為25.51%。
國聯證券研報認為,國內免稅行業即將崛起。免稅店是中高收入人群購買奢侈品的主要渠道,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全球免稅消費的主力軍。由於赴韓出遊人次驟降,導致中國遊客免稅消費向國內、泰國和日本轉移,國內免稅業迎來發展機遇。
從具體案例看,2017年前三季度,三亞免稅店實現營收44.09億元,同比增長32%;實現淨利潤6.46億元,同比增長57%。2017年與中國國旅並表的日上免稅行(中國)有限公司當年二季度實現營收13.62億元,歸母淨利潤5205.3萬元;到了三季度,日上免稅行(中國)就實現營收14.63億元,歸母淨利潤1.16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