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禮賓禮儀 | 成就魅力自我
讓禮儀之光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1993年年底,我受命前往汶萊達魯薩蘭國(下稱「汶萊」)首都斯裡巴加灣市,開始履行作為中國首任常駐汶萊大使的職責。我到任之後,除了重要的拜會活動及緊急的業務工作外,把主要精力放在大使官邸的選址和安頓工作上。
汶萊的房源充足,上層家庭,特別是王室成員一般都有多處住宅,在汶萊要租一所房舍並不困難,但要找一座適合做大使官邸的房子也不容易。我們經過一兩個月的緊張尋找,終於找到一處比較理想的房舍。有了大使官邸,當務之急是要在這裡升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升了國旗就等於對外昭示,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地,中國大使在這裡執行公務。
作者夫婦第一次在官邸升國旗
我們選擇在1994年2月28日上午8時在大使官邸舉行升旗儀式。這一天,天空湛藍,白雲朵朵,四周一片靜謐,惟有鄰居房舍的公雞一家獨鳴。說來也奇怪,中國的公雞是在天剛破曉時打鳴,而汶萊的公雞卻是在早上八九點鐘才引吭高歌,當時我想,莫非是汶萊的公雞過得瀟灑些?
這天是星期一,稀稀疏疏的幾戶鄰居按照各自的常規,開始新的一天生活,有的可能已到高爾夫球場揮桿競技,有的正準備驅車去料理公務,或送子女上學,無人注意我們夫婦與主管禮賓交際工作的小黃同志正在進行一項具有歷史意義的工作。我們在大使官邸前院舉行了莊嚴的升旗儀式。
作者(右立者)與官邸房東在旗杆前合影。該不鏽鋼旗杆是房東主動花5000文元(合3萬元人民幣)為官邸購置的。
官邸的房東是一位很友好的汶萊人,當他知道中國大使要租他的房舍時,他想這個院子裡肯定要升中國國旗,為此特意為官邸訂製了一根造價不菲的不鏽鋼旗杆。汶萊朋友和國內代表團到我們官邸院子看到這根旗杆時,都感嘆這根旗杆之高檔實屬少見。每當這時我都笑著說,這跟旗杆象徵著中文兩國友誼像不鏽鋼一樣堅不可摧。
升旗那天一大清早,我和小黃特意換上西服,我夫人也穿上了整齊鮮豔的服裝。隨著收錄機播放的國歌樂曲,小黃兩手交替拉繩,緩緩將國旗升起,我們夫婦站在旗杆的兩側仰望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至閃閃發光的旗杆頂端。此時的我不由心潮起伏、思緒萬千。
在國內到處可以看到五星紅旗,似乎司空見慣,而到異國他鄉自己主持國旗升旗儀式,我才真正感到分量之重。因此,對升旗事宜,我是很仔細的。自第一次在官邸舉行升旗儀式後,我把日常升旗任務交給一名僱員,規定他每天早上6點把國旗升起,晚上6點把國旗降下,國旗褪色或破舊了,要及時更換。旗杆就立在我臥室前的院子裡,一打開窗戶就能看見,每天起床後,我總是習慣性地先看看國旗是否升起來了。開始時,僱員難免忘記,經我提醒,他知道國旗在我們心中的分量,從來在不忘記。
在中國駐汶萊使館新址舉行升旗儀式後,作者向館員講話。
在汶萊任職期間,我曾先後在中國使館兩個館址主持了升旗儀式。可以說,是我與我的同事們,首先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升在汶萊的國土上。
自我們在汶萊升起國旗後,當地一些華人,特別是久居汶萊的老華人,看到中文兩國建交,並互設了常駐使館,感到自己等了半個世紀的夢終於圓了,非常高興。使館辦公樓是向一位友好華人租賃的,他說,他早就有個願望,如果有一天能把房子租給中國大使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在自己家的院子裡飄揚,是他們全家的榮譽,覺得臉上增了光,走在街上腰板也更直了,特別是房東的老父親已屆耄耋之年,交代他兒子,大使館租我們的房子是對我們全家的信任,大使館有什麼要求都要滿足,而且要儘快辦。
作者夫婦與使館房東夫婦(後排站立者)合影
後來,因中文關係的發展,使館人員增加,辦公樓房舍不敷使用,使館決定搬遷新址,房東感到十分失落。我們在向房東做解釋工作時,房東夫人在一旁道出了肺腑之言。她說:「我們並不怕經濟上的損失,因為這幢房子租出去並不困難,我們主要是感情上不能接受。特別是我們朝思暮想的五星紅旗將搬到別的地方去升了,我們心裡難受啊!」房東夫人的這一番話真是出自內心。
一次,一位居住在汶萊外地的老華人來到首都斯裡巴加灣市專門到大使官邸的院子看國旗,並要求在國旗下照張相,好帶回去給孫子看。老人說,要讓他們永遠記住:「我們的根在中國!」
還有一位住在官邸附近的臺灣同胞說,他天天早上出門,第一眼就看到中國國旗,心裡感到很踏實。一天他到官邸提醒我們,國旗好像舊了點,是否換一面新的?
是啊!海外的華人都這樣珍惜五星紅旗,更何況我們是代表國家的外交人員。祖國和人民委以我們外交人員如此的重任,特別是把在一個國家建立大使館,升起五星紅旗的任務交給我們,還有什麼比這個榮譽更高呢!
文章轉載自《外交官說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