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來判斷一部電視劇作品的質量呢?
收視率是最直觀的表現方式,一檔收視率高的電視節目能夠證明擁有足夠數量的觀眾群體,而一檔收視率低的節目,即便口碑出眾,沒有熱度依然無法幫助製作方達到預期的回饋效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該作品的製作無疑存在不足之處。
當然影響收視率的因素不只作品質量一個,和播出方的影響力也有一定關係。
2020年的電視劇市場出現了多部現象級電視節目,每部作品擁有不同的製作方向以及參演人員,但相同的是都得到了觀眾的支持,在收視率和熱度方面同時收穫佳績,孫儷、羅晉主演的《安家》如此,江疏影、童瑤等人出演的《三十而已》同樣如此。
不過前段時間熱播劇的風頭都被地方臺所搶走,《安家》《三十而已》都是在地方臺播出的作品,對比來看央視顯得有些沉默。
《裝臺》的出現再次證明了央視在電視劇市場的影響力,作為央視當下黃金檔的播出作品,《裝臺》自播出以來得到市場的反饋頗多,經過多集劇情的累積,該劇的收視率已經突破2.0,如此高的收視率對比同時期播出電視劇可以說是輕鬆碾壓。
收視率高證明觀看該作品的觀眾數量多,而在擁有足夠熱度之後,爭議的出現在所難免。
關於《裝臺》這部作品的爭議點無非集中在兩個方面:方言臺詞以及配角演技。
《裝臺》所講述的是關於舞臺搭建者的真實生活,關於「裝臺」這個名詞,如果不是電視劇的播出,相信很多觀眾不了解這個詞語的真正意思,所以在該作品的第一集中,就向觀眾解釋了何為「裝臺」。
裝臺可以算是對於舞臺表演準備工作的一個總稱,而《裝臺》這部作品的故事也發生在裝臺者的身上。
且不談劇情發展方向,在角色使用方言臺詞的選擇上,讓部分觀眾產生不滿。
角色在交流過程中摻雜了一部分陝西方言,製作方之所以如此拍攝也是為了能夠讓角色形象更加立體、鮮明,而方言的味道反倒能夠凸顯出《裝臺》這部作品的魅力。
當然觀眾的質疑並非空穴來風,作品確實存在這樣的設定,只是對於喜歡該劇的觀眾來講,方言是點睛之筆,而不喜歡的話,即便換成普通話恐怕也難打動他。
《裝臺》這部作品在播出之前,以張嘉益、閆妮、宋丹丹、秦海璐組成的演員陣容足以保證作品質量,然而一部影視劇作品想要得到觀眾的認同,除了主角們的穩定發揮之外,配角的演技同樣需要出彩,不然沒有存在感的同時也會分散觀眾的注意力。
在《裝臺》這部劇中,不被觀眾認可的配角就是「刁菊花」。
首先這個角色的人設註定要遭到觀眾的「吐槽」,不過在主流電視劇的製作方向中,刁菊花也會在劇情後期進行相應「洗白」。
從演員對角色的表現角度出發,凌孜的演技和身旁實力演員對比下顯得更為青澀,用力過猛的表演狀態有些讓觀眾無法代入,也成為她被吐槽的原因之一。
有爭議就代表有熱度,而有熱度對於製作方來講就是一件好事情。
從收視率角度來看,《裝臺》無疑是一部熱播劇,而想要在作品播出完成之後依然被觀眾記起,除了熱度之外,《裝臺》的口碑需要有所提升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