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女生在大陸成功「辦證」 開心到模糊

2021-02-19 臺商匯資訊

古秝安是位95後妹子,來自寶島臺灣。曾在大陸做過交換生的她,2019年大學畢業後做了一個決定:定居大陸發展。

古秝安在四川成都找到了一份心儀的工作,結交了很多新朋友。

 

落腳後不久,古秝安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要辦,那就是前往當地派出所申辦臺灣居民居住證。

古秝安辦證視頻

她說,雖然有臺胞證已經很方便了,但有了臺灣居民居住證後,在大陸生活、就業等方面將更加便利。

 

讓古秝安開心的是,抵達當地派出所後,在工作人員的耐心指引下,申辦流程非常順利,古秝安很快就辦好了申請手續。

  

▲辦好手續後的古秝安高興得跳起來,畫面開心到模糊

  

談到為什麼選擇來大陸發展,古秝安說,爺爺來自廣東,經常和她說起家鄉的事,使她自小就對大陸充滿好奇。她深知,自己的根還在祖國大陸。

  

而曾在西安交通大學交換學習的經歷,更讓古秝安堅定了要留下來的決心。

 

古秝安說,在交換期間:「我認識了很多大陸的學生,也認識了一些喜歡學習中文的外國人,還有孵化器裡初創公司的青年。這段日子,非常值得回味。」

 

回到臺灣後,大家依然保持著聯繫,在大陸生活的點滴、遇到的人,還有自己祖輩的根源,最終讓古秝安決心定居大陸發展:「因為我不想斷了這些連結。」

  

▲古秝安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在西安交大上學時的照片(圖片來源:古秝安社交媒體帳號)

  

做了認真的調研後,古秝安決定選擇更適合自己發展的西南城市——成都。

 

她表示,親身來到大陸後發現,如今許多大陸城市都飛速發展,居民幸福指數高,根本不像某些臺媒的歪曲報導。

  

▲古秝安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在成都跨年的照片(圖片來源:古秝安社交媒體帳號)

 

古秝安把自己申辦臺灣居民居住證的視頻分享到海外社交媒體後,也引發了臺灣網友熱議。

  

近3000條留言中,不少島內網友對她表示羨慕和祝福——

「頭腦清晰,非常好!相信你在祖國大陸有更好的發展,大陸對我們臺胞是寬容的,有許多協助。」

 

「雖然我也是住臺灣,在臺灣長大,是眷村第二代,可是看到中國大陸越來越強大,我也有榮譽感,大家只有團結在一起,放眼全世界,未來才會更美好。」

 

在島內輿論看來,大陸對臺灣年輕人而言,正是探索未來、一展身手的機會之地。當越來越多像古秝安這樣的年輕人選擇定居大陸,是對臺灣當局在兩岸政策中倒行逆施最有力的反擊。

文章來源:共青團中央                      

相關焦點

  • 「大陸用語」登陸臺灣,瞬間變成「獨」患解藥 |觀察
    其實,這些年大陸簡體字和「大陸用語」登陸寶島臺灣,已經成為一種新現象。今日臺灣小學生已習慣說「穿體能服」,不再說「體育服」了。臺灣網絡平臺常常出現「信息」、「走心」、「靠譜」、「小姐姐」、「嚇死寶寶」等臺灣網民以往很少用的大陸詞語,如今頻頻出現。在臺灣很多新聞主播和藝人已習慣將「影片」改稱「視頻」,把「網路」稱為「網際網路」。
  • 大陸「新零售」進軍臺灣
    新零售,是指企業通過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科技手段對商品生產、流通及銷售過程升級改造,對線上服務、線下體驗及現代物流深度融合的零售新模式,有人將之概括為「人、貨、場的重構」。在大陸,新零售已經成為繼共用經濟之後,與人工智慧、區塊鏈齊名的商業新藍海,投資者和創業者紛紛尋找機會進入。而臺灣作為重要的大中華區市場,也逐漸成為大陸新零售企業進軍的目標。
  • 臺灣女孩戴安「舌尖上的大陸」
    主持完臺式魚丸湯烹飪比賽已是深夜,終於鬆了一口氣的戴安端起一碗魚丸湯緩緩喝下,一股思鄉之情伴著醇厚的香氣湧上心頭。
  • 大陸配偶在臺灣遭歧視是「報復」? |獨家
    有36萬大陸人因為愛情來到了臺灣,身份上是「臺灣媳婦」或者「臺灣女婿」,生活中卻要面對無處不在的歧視
  • 臺灣主播的大陸網紅「修煉秘籍」
    「事實證明,女人第六感還挺準。」朱慧寧笑著總結創業經歷。2016年,還在臺灣的朱慧寧受到社交平臺的邀請,進行了「觸網」初體驗。通過直播,她帶著網友們參觀了日月潭、臺北101等臺灣地標景點。甜美的笑容、開朗的性格、有趣的談吐,使得她獲得不少關注,第一個月就收入8萬元人民幣。彼時,大陸網絡直播行業方興未艾。
  • 鈞哥說│ 從「臺灣NO.1」看兩岸心靈距離
    一般的美國玩家在網路世界上無法正確分辨出來兩岸玩家之間的差異性,去年11月美國玩家Angrypug在遊戲中不斷以「臺灣NO.1」和播放歌手持青天白日滿地紅的中華民國國旗畫面,來激怒大陸玩家,以此來分辨是否為大陸人,這樣一段畫面就此在Youtube傳開,並且走紅臺灣。在網路遊戲的世界與現實的世界中的確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就從此次事件中再看看半個月前的「周子瑜國旗事件」也就不奇怪了。
  • 【港臺】GDP落後大陸5省份?臺灣卻榮登亞洲「最幸福」國家
    近期有大陸網友在網路上發起「臺灣經濟到底多落後」的話題,引發熱議,甚至有人說臺灣GDP落後大陸5個省份,經濟停滯不前;對此,臺灣民眾看法兩極,但經濟學家認為不能單單只用
  • 【臺灣來論】當臺灣人說:「我們終於贏大陸了」
    ,有網友於臉書貼出北京測站的空氣品質指標(AQI)數值為50,桃園某區則為159,嘲之曰「我們終於贏大陸了」。「環保署」指出,今日北臺灣受高壓東移的整體氣候影響,限制了桃園的空氣擴散條件,故而發生AQI超高標的預警。空汙的急遽上升,至少已超過半年了,中南部尤然。早在11月初,就有名嘴嘲諷「臺灣贏了,臺灣人用肺發電,臺灣霧霾超過大陸」,直指火力發電廠的火力全開,為空氣汙染的主要來源。
  • 臺灣青年「創業之星」亮相 福建成兩岸創業熱土
    林升翰表示,臺灣創業者到大陸後,由於對很多的資訊都不了解,確實有很多困惑,「101臺灣青年創業扶持計劃」中提供的「一對一」的導師輔導就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另外,政府扶持的5萬元創業啟動金雖然不多,但這是當地政府給的鼓勵,再加上福建有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孵化中心這樣的地方可以提供經營場所、進行項目對接、擴展人脈圈,可以説很大程度上增強了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成功的信心。
  • 學歷貶值薪資縮水 臺灣青年「登陸」求突圍
    臺灣1111人力銀行調查還提到,剛畢業的大學生中雖有35%待業,但有近三成人已跳槽1次以上。而已找到工作的職場新人,目前平均也換過1.6份工作。在離職原因中,「不滿意薪資福利」、「低成就感」、「升遷機會小」位列前三。羅鼎鈞分析,臺灣是出口導向的經濟體,出口下滑,經濟前景不佳,由此導致就業形勢嚴峻,年輕人不斷跳槽求發展,出走意願也在增加。「臺灣經濟體量比較小,外派到大陸,機會比較多。」
  • 申領大陸居住證的臺灣人,將被臺灣當局限縮權益? |獨家
    據不完全統計,自開放申請的10日內,已經有2.2萬名臺灣人申請,然而民進黨政府卻同時也研究反制措施。9月19日,上海的30位臺胞獲頒首批臺灣居民居住證,隨後臺灣「行政院」首度回應,確定會針對領取居住證的臺灣人管制、限制在臺權益。在今年2月推出惠臺31條的政策之後,9月1日,中國大陸再度繞開兩岸官方的正式協商機制,單向開放臺灣居民申領「港澳臺居住證」。
  • 又有大陸臺生欲入黨,你知道臺灣有幾個「共產黨」組織嗎?|獨家
    究竟有多少臺灣地區人士入中國大陸籍,甚至隱藏身分遊走於兩岸之間?據臺媒報導,兩岸並沒有建立通報機制,官方也沒有確實的統計數據。目前臺灣政府是採取當事人自己申報、旁人舉報和政府機關查報等三種方式,還是有漏洞可尋的。以盧麗安為例,媒體10月4日報導後,她在臺中夫家的戶籍直到10月6日才被臺灣「內政部」通知註銷。
  • 關注│臺灣女強人 掌大陸美強生
    美強生在全球的銷售量有近三分之一來自大陸市場的貢獻,也是大陸嬰幼兒奶粉的領導品牌。 遊佩瑜在臺灣土生土長,她的人生座右銘是七八歲那年,父親告訴她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是一顆小螺絲,但是你不要輕視這顆小螺絲的力量。」 她說,60年代的臺灣,人人勤奮工作,她的父親從早上7點開店,就一直忙碌到晚上11點。
  • 6部大陸古裝戲 能養活臺灣一家電視臺
    根據大陸統計,2014年大陸獲準發行的劇目為429部15983集,到2015年1到6月,獲準發行劇目159部6330集,較2014年同期,整整下降了14%。相對地造就了高製作費高品質的大劇。以往抄襲或雷劇風行的於正式古裝劇將被終結。
  • 臺灣「算命師」的北京創業路
    2015年,獵豹移動在臺灣成立創投基金,已是成功創業者的簡子復抱著玩票的心態,參加了獵豹舉辦的臺灣紫牛創業大賽,他的參賽創意最終獲得優勝獎,並被邀請到北京參訪。在做大陸的市場分析時,簡子復發現大陸的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環境很好,這裡有很多年輕人,尤其是年輕女性都對星座和佔卜很感興趣,但是大陸卻沒有專屬於女性的佔星娛樂服務,反而有很多魚龍混雜的算命網站,都是以賺錢為目的。「我認為傳統的技術,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是不是可以有一些新的變化和做法呢?」這就是簡子復選擇再次創業的初衷。
  • 焦點│臺灣女足將 百萬年薪加盟大陸球隊
    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女足中華隊兩名當家中場王湘惠、餘秀菁雙雙以百萬臺幣年薪,登上大陸女子足球超級聯賽北控鳳凰隊。在臺灣運動員相繼「登陸」之後,女足球員也趕上大陸職業聯賽舞臺。 而過去同樣是中華隊當家中場的餘秀菁,曾經多次旅外測試,但都卡在各種因素未能成行,這次成功旅外還是生涯頭一遭,她對赴大陸發展充滿期待,也希望自己和王湘惠的破冰之旅,能為後輩開路。
  • 臺灣「支付大戰」硝煙彌漫
    具體到臺灣,自從去年蘋果、三星和穀歌3大手機支付系統登臺以來,移動支付議題越來越夯。事實上,在臺灣移動支付工具尚未問世之前,大陸兩大移動支付巨頭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便先後登島,引發不小反響。如今島內有多達6家移動支付機構,加上來自境外的連我支付(LINE Pay)加入戰局,臺灣市場正掀起一波「支付大戰」!
  • 大陸電信運營商開先例,取消在臺灣跨境漫遊費
    有臺媒指出,大陸網路曾有段子嘲諷三大電信運營商「不愛國」,「到港澳臺都算國際漫遊」,這以後將是「歷史名詞」了。也有報導稱,此舉對臺灣電信業是沉重打擊。中移動率先取消臺灣漫遊費 線民:蔡英文又輸了臺灣《旺報》報導,以往大陸民眾到臺灣用大陸手機號的電信費一律以「國際漫遊」計算,費用昂貴。對於臺商、赴陸讀書工作的臺生或臺青來說,辦大陸手機號是必備事項,但如果短暫回臺期間必須把大陸手機號漫遊功能關掉,或者直接關機,相當不便。但未來情況有望改善。
  • 臺灣文創漸沒落:「去中國化」閹割臺灣優勢
    從臺北故宮的「朕知道了」創意膠帶,到已成為「文化地標」的誠品書店,臺灣發達的文化創意(文創)產業一直是許多地區學習的範本。然而近年來,相比韓國和大陸文創產業的迅速崛起,臺灣的比較優勢明顯下滑。有分析稱,島內當前的「去中國化」、意識形態掛帥,絕對會危害文創發展。
  • 焦點│360董座:期待臺灣出現「00後」創業家
    他透露在創業之前,待過Yahoo兩年,交到「Yahoo 臺灣」很多朋友,發現臺灣的年輕人很聰明,尤其很敬業,因此很喜歡跟臺灣年輕人一起打拚。 但是他看到現在很多臺灣年輕人在傳統行業待著,老老實實在底層打工。「現在到臺灣,唯一的遺憾是見不到什麼年輕企業家,見到的都是爺爺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