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改中性名 美其名曰樹立足球文化 難道國安泰達不是文化?

2020-12-15 懂球帝官方

12月14日,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了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這次會議的重點議題就2個——俱樂部中性名與球員限薪令。兩個議題中,爭議最大的無疑是中性名。自從中國足協計劃推動中國職業聯賽俱樂部中性名以來,這一議題始終存在很大爭議。尤其是在今年,根據足協最新的要求與規範,像國安、建業、泰達、申花和魯能這樣的老名字都很可能不保。但是,在這裡我們不禁要問,改中性名的初衷是什麼?假如初衷是希望中國的職業聯賽球隊能夠去企業化,構建屬於自己的足球文化,那麼在上述幾家老牌球隊經過20多年沉澱,已經形成自有球迷群體和足球文化之後,再這樣強制改名,豈不是本末倒置?

中性名?對不起,我們只認國安倆字

14日當天,結束了2020年全部比賽的北京中赫國安俱樂部啟程,從卡達首都多哈回國。在強制改中性名的前提下,亞冠1/8決賽對陣蔚山現代的比賽,很可能是御林軍最後一次用「國安」這個名字進行比賽。更嚴謹的來說,因為國安在參加亞足聯比賽時,一直是使用「Beijing FC」的名義,所以12月2日足協杯與武漢卓爾的比賽,很可能是「國安」在中國足壇的絕唱。

從1994年職業聯賽創建以來,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從未改名,即便中間有一段時間被冠名「北京現代」,即便後來「國安集團」不復存在,中信也不再是球隊的大股東,但是「國安」兩個字早已經融入北京球迷群體之中。在北京的地界上說足球,國安可以和北京這座城市劃等號。所以,即便北京國安改成別的名字,無論叫做什麼,在球迷心中都不會有認同感。因為,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安」二字早已經不是一家企業,不是一家公司,而是一支代表首都北京的球隊,它的名字叫做「北京國安」。

其實自從足協計劃強推中性名改革以來,中超、中甲的幾家老牌球隊就已經開始運作和足協商討此事。其中,天津泰達近期是最為活躍的,他們不但公開表示俱樂部中文名稱「泰達」二字是取自英文縮寫「TEDA」的諧音,「TEDA」的本意是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而且,球迷在進場觀看足協杯淘汰賽時,還打出橫幅寫上16個大字:「泰達早就刻在心裡了,真要拿刀剜走嗎?」這算是球迷們通過真情流露,表達自己強烈不滿的一種方式。

此外,北京國安、上海申花、河南建業、山東魯能,甚至是浙江綠城的球迷們都對足協的這一政策表達了不滿。由此可見,這些老牌球隊在當地深耕20多年,已經深入人心。以致於人們開口閉口不提地名,只提隊名就已經能夠清楚表達出自己所支持的隊伍,在時間不長的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環境中,這儼然已經成為一種現象。

不改名就不穩定、不健康?

由於改名一事爭議很大,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也做出了自己的解釋。他說道:「老牌俱樂部球迷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我們需要長期穩定的地域俱樂部,培養更加健康的俱樂部文化。」這樣的表述看似很有道理,其實很難服眾。

第一,上述幾家老牌俱樂部在當地紮根的時間都很長了,而且從未更換過註冊地。這顯然是符合所謂「長期穩定的地域俱樂部」這一標準的。足協這個時候搬出這個理由根本站不住腳,因為中國職業聯賽歷史上有太多的俱樂部多次遷移主場,對當地的職業足球發展造成了嚴重傷害,對此事中國足協直到前幾年才開始進行管制,但惡劣影響已經造成,亡羊補牢為時晚矣。這裡面,剛剛降入乙級聯賽的北京人和是典型代表,這支球隊歷經上海、陝西、貴州、北京,兩省兩市,在中國足壇的口碑極差。此外,2020賽季的中超16支球隊中,廣州富力、石家莊永昌2支球隊也都至少有過1次的註冊地遷徙經歷。

第二,足協既然想要「培養更加健康的俱樂部文化」,那麼就不該斬斷俱樂部的文化血脈。古人云:「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同樣的道理放在這裡也適用,文化切割是最好的滅亡手段。

正如前文所述,國安、申花、魯能、建業、泰達等球隊名,對於北京、上海、山東、河南等省市,已經是一種文化符號。在北京,國安這支球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同樣的,在上海也不可能有人沒聽過申花這個名字。我們的職業足球雖然基礎薄弱,站在宏觀角度來看發展時間很短,但是好不容易經過20年的積澱在一些地區形成了特定的足球文化,、與球迷群體,這個時候卻要因為一個政策的調整,將前20多年的努力付諸東流,實在可惜。

足協及其上層管理高層勒令俱樂部改中性名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如此簡單粗暴的手法很難令人認同。不僅僅罔顧現實,並且與自身政策初衷自相矛盾,令人費解。無論結果如何,我們可以肯定的是,俱樂部改名一事還會有下文,相信上述這些俱樂部為了球迷,為了自身辛辛苦苦紮根數十載的努力,也不會輕易改掉自己的名字。

文/仰臥撐-張陽源

相關焦點

  • 中性名一刀切意義何在?別是中國足球的又一次瞎折騰
    根據要求,俱樂部工商註冊應該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足球俱樂部+企業組織形式,名稱不得超過四個漢字。參加聯賽的簡稱是:行政區劃+俱樂部名稱。在中國足協要求的時限內,俱樂部要把中性名上報足協競賽部審核。目前,中國各級足球俱樂部基本上並沒有形成以體育本身養體育的正循環,還都要母公司輸血。如此這樣的強行改名,是否有損投資人利益?是否會打擊投資人的積極性?在俱樂部不能靠自身造血之前就強制改名,足協這一舉動多少有些操之過急。
  • 國安、申花、建業、泰達、綠城球迷會發布聯合聲明:反對足協中性名...
    揚子晚報網12月6日訊(記者 張晨瑆 孫雲嶽 張昊)北京時間12月6日,關於足協對於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中性名」改造的話題再起波瀾。由於此前爆出消息,足協將對俱樂部的「中性名」一刀切改造,也就是2004年之前就有、本可以存續的長期使用的老字號比如申花、國安這樣的名字,可能也保不住,於是,國安、申花、建業、泰達、綠城俱樂部下的五大球迷會在今天發布聯合聲明,反對足協中性名政策一刀切。
  • 國安、申花、建業、泰達、綠城球迷會發布聯合聲明:反對足協中性名一刀切
    揚子晚報網12月6日訊(記者 張晨瑆 孫雲嶽 張昊)北京時間12月6日,關於足協對於中國職業足球俱樂部「中性名」改造的話題再起波瀾。由於此前爆出消息,足協將對俱樂部的「中性名」一刀切改造,也就是2004年之前就有、本可以存續的長期使用的老字號比如申花、國安這樣的名字,可能也保不住,於是,國安、申花、建業、泰達、綠城俱樂部下的五大球迷會在今天發布聯合聲明,反對足協中性名政策一刀切。
  • 國安申花泰達建業綠城5隊球迷聲明:不反對中性名,拒絕一刀切
    足協要求的俱樂部中性名更改,近日引發各隊球迷的關注,由於國安、申花、泰達、建業和綠城5支球隊歷史深厚,但同樣需要改名,5隊球迷聯合發表了聲明:足球是一種文化,足球俱樂部不是一家簡單的企業,他是一座城市或者一個地域的文化符號。
  • 申花國安等五家球迷會聲明:反對足協中性名一刀切
    北京時間昨天,申花、國安、建業、泰達、綠城俱樂部下的五大球迷會發布聯合聲明,反對足協中性名政策一刀切。俱樂部名稱中不得含有俱樂部股東、股東關聯方或實際控制人的字號、商號,也不得使用諧音這樣的要求直接導致國安、泰達、建業、綠城等老字號要在中國職業聯賽消失。此消息傳出後,也引發了巨大的爭議,幾家俱樂部也紛紛通過不同方式與中國足協商討,希望能留下自己的老字號,但截至目前為止,沒有任何確定的消息。近期,中國足協又將召集聯賽會議(原定12月8日),而中性名問題又是其中重要的議題。
  • 國安、申花、泰達等五家球迷協會:反對足協中性名稱一刀切
    圖片來源:御林軍官方微博 直播吧12月6日訊 國安、申花、泰達、建業和綠城五家俱樂部的球迷組織聯合發布聲明,反對足協中性名稱一刀切的做法,
  • 呼籲足協保留泰達這個名字,延續城市足球文化
    近期中國足協下發了各隊修改成中性名的通知,名字的長短等等均有要求,這其中國安、泰達、綠城等老牌強隊的名字都不符合規範,諸如建業、華夏等隊都已經在網絡上發起了活動,希望可以得到球迷們的支持和群策群力。這其中泰達等隊都不希望更改名字,球迷們也不希望這些已經以現在名字運營多年的球隊更名,今天泰達俱樂部向各組織徵集俱樂部新名稱,經高校聯盟內部匯總,一致反對俱樂部更名,因此只提交「天津泰達足球俱樂部」的提案。
  • 在俱樂部中性名這個問題上,誰的良心已死?
    今天,「國內職業俱樂部去企業化」規定細則出臺,「中性名」大勢所趨,國安、泰達、申花、建業這些叱吒中國足壇二十餘年的隊名將被硬生生擠進歷史的塵埃中。此前,五家俱樂部的球迷會發布聯合聲明,反對中國足協在中性名政策上一刀切。球迷總以為自己是中國足球的「上帝」,其實無非就是螻蟻。史無前例的聯合聲明在足協領導們的心裡沒有泛起多少漣漪。「不管你愛與不愛,都是歷史的塵埃。」
  • 國安國安北京國安!泰達眾外援集體聲援,建業列出5個中性名備選
    「國安、國安——北京國安!」這熟悉的聲音還能否聽得到?中國足協公布了中性化改名細則,要求除了大連人、申花之外,全改!國安、魯能、泰達、建業、亞泰等俱樂部需放棄原有名稱。而擁有深厚足球底蘊的國安、泰達等俱樂部,不想輕易言棄。在國安球迷看來,「國安」兩字已不再是企業化標籤,而是足球文化的體現,是球隊歷史的積澱,這是國安球迷的呼聲。據記者張強報導,國安向足協遞交了關於「國安」符合中性化名稱的解釋,目前尚未得到足協任何回復。俱樂部管理層建議以「北京國安」向足協申報註冊,並匯報給董事長周金輝,周董尚未批覆。
  • 限薪+中性名政策落地,變革後的中國足球會更好嗎?
    資料圖今天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的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上公布了多項政策,從各俱樂部支出總額限制到球員限薪,再到中性名政策,均為中國足球職業聯賽拉開了巨變的序幕。我們還不覺醒,難道良心已死嗎?」在限薪的推進下,大牌外援全部撤出中超已是時間問題,這是現實做出的倒逼。只是中國足協希望用工資帽鼓勵本土球員留洋、用中性名結束俱樂部對母公司注資依賴的初衷與目前中國足球的現狀並不相符。
  • 一刀切的中性名有何意義?中國足球或又一次瞎折騰
    沒成績的中國足球又開始改革了,然而,這些所謂的改革舉措,都有另一個更通俗的評價——折騰。 球員限薪和俱樂部改中性名,又成了這個冬天最新的改革舉措。
  • 「山東泰山」不是中性名?魯能硬剛足協
    官方公告稱,因相關原因,俱樂部首次提交的中性名更名未能通過中國足協審核。目前俱樂部正在按照足協要求準備材料,對關聯企業進行更名,並儘快再次申報。其上報的中性名「山東泰山」因為與文旅集團下屬企業重名而未能通過。《足球報》消息,山東魯能在內的四家中超俱樂部上報的中性名不符合要求。
  • 足球報:投資人會議延期並非因中性名爭議,而是手續未完成
    虎撲12月07日訊 據《足球》報微博報導,12月8日的聯賽投資人會議延期,並非是因為外界傳聞的「中性名爭議」,而是因為會議手續沒有完成。 11月25日中超投資人會議明確要求俱樂部名稱中性化後,圍繞此事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止。
  • 中性名「一刀切」不可取!或許有更好的辦法
    足協新政一頒布就引起軒然大波,除了「限薪」廣受關注之外,另一項就是俱樂部「中性名」。足協的初衷是好的,讓俱樂部文化能夠更好的延續傳承,因為贊助商更替,導致球隊名字不斷改換,的確不利於俱樂部文化長遠的發展和穩定性。
  • 一刀切的中性名有何意義?只是中國足球又一次瞎折騰
    沒成績的中國足球又開始改革了,然而,這些所謂的改革舉措,都有另一個更通俗的評價——折騰。 球員限薪和俱樂部改中性名,又成了這個冬天最新的改革舉措。
  • 俱樂部中性名「一刀切」難阻擋
    眼看著中國足協又要召集聯賽會議(原定12月8日),而中性名問題又是其中重要的議題,在各家俱樂部上書未果、無奈徵集名稱的過程中,申花、建業、國安、泰達、綠城五大球迷會發布聯合聲明,希望能夠讓足協改變要求。球迷會聲明中表示:「中國足球職業化以來,一直在堅持和傳承的足球俱樂部屈指可數,反倒是異地轉讓和頻繁改名這種事情對球迷造成很大的精神傷害。
  • 被指謀殺中國足球文化!有據理力爭也有消極應對
    但據進一步的深究,哪怕是上海申花中的「申花」已不復存在,依舊需要強制改名成為中性名稱。對於中國足協的強制手腕,國內5個老牌俱樂部(建業、國安、申花、泰達、綠城)的球迷在近日發表聯合聲明:反對足協一刀切!
  • 中超一半球隊中性名被足協否決:沒內涵沒文化,球迷怒懟多管閒事
    據悉中超以及各級職業聯賽球隊的名字大致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無需改名的球隊,這裡面只有兩支球隊,大連人和上海申花,以及正在竭力保留名字的北京國安;第二類是以城市名或者地區名命名的,比如廣州城、廣州隊等;第三類是其他球隊,這裡面的大多數球隊基本是地區+地標性質,比如山東魯能、洛陽龍門。泰山是山東的地標,龍門是洛陽的代表。
  • 國內俱樂部該改中性名了,叫些什麼名字好?
    中性化時,只需要把中赫二字去掉,回歸「北京國安足球俱樂部」,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但如果要把「國安」二字去掉,就比較難辦了。國安隊的綽號是「御林軍」,但已經有一個國安球迷組織叫「御林軍」,再用作俱樂部名不合適。所以,除了「北京國安」之外,第二合適的就是「北京足球俱樂部」,即「北京FC」。在國安徵戰亞冠時,球隊就以「北京FC」的名義出戰。
  • 相比較J聯賽和K聯賽,中超球隊中性名真的並不是想改就能改
    像我們熟悉的國安,泰達,魯能,建業,這些名詞已經不僅僅代表著一個企業球隊了,而是當地球迷的一個情懷以及當地的一個足球文化。作為一個外省的球迷,看到了這些用了二十多年的球隊名稱被整改都會感到一些不舍,何況是當地的鐵桿球迷呢?在職業聯賽創辦初期,這些名字已經陪伴我們近30年的時間了。30年的時間裡包括了多少激情四射的比賽,多少催人淚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