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學大師的背後都是無路可走的普通人,然而通過包裝就能成為世界級的「導師」。
在網際網路普及的時代,這些打著「成功學」幌子的普通人卻能像華爾街金融家大肆的收割財富,這些大師並沒有給予聽眾思考的時間,在音樂以及現場的氣氛的烘託下,也很難去判斷真偽。
成功學在本世紀初風靡全國, 其實大多數演講詞都是從書刊上摘抄下來的雞湯文。無論企業還是個人在成長中都會有迷茫的時期,因為我們必須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即使這個抉擇可能會在高考前,也可能在而立之年或許更長時間。成功學特點就是要讓人有自信,這種自信就像大躍進時期中浮誇。無論對錯就是「幹」,事實上沒有方向的努力等於浪費時間。
成功學目前按照媒體的劃分已經進入第三個階段,然而成功學的盈利方式一直沒有改變。這種空手套白狼,只能通過拉人頭收取學費盈利。沒有實體經營如何盈利?這類似龐氏騙局,需要更多人繳納更多費用。如今這種成功學大師指導已經形成產業鏈,很少能觸及法律底線,能讓普通大眾合理的繳納學費。
如何榨乾中小企業?成功學高昂的學費其實已經能讓部分小企業破產,為了不觸及法律,成功學大師還是要做一些工作。比如為企業做策劃,至於策劃能否落實責任在於企業,而大師只會指明大方向。更無恥的大師合同,將責任全推到企業身上,甚至套取企業股份。
成功學如今騙取企業的錢財以及很困難了,作為培訓的大師一定不會放過教育培訓,警惕成功學大師在教育上做文章。成功學之所以能夠在國內久經不衰,那是因為國內正經的企業諮詢機構不多,更加缺乏心理輔導師。
沒有誰能夠輕易成功,「大師」也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