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經營一家服裝企業,由於效益不佳,急需轉型。就在此時,張先生接到了深圳「某知時代」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電話,該公司許諾可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做大做強,甚至融資上市。
隨後,對方發來諸多幫扶企業的成功案例,其中不乏國內知名企業,以及「大師」慷慨激昂的培訓視頻。於是在該公司的邀請下,張先生交了1280元學費,參加了「企業大師」的現場授課,並接受了「資本軍師」專業點評。
培訓現場
張先生難以忘記那堂1280元的現場課:富麗堂皇的會館、氣勢恢宏的音樂、鮮豔華麗的服裝,一切都瀰漫著資本的味道。對於經營小企業的張先生來說,那是另一番天地。
舞臺上「資本大師」侃侃而談,睿智、沉穩、專業;舞臺下的數十名企業家簇擁叫好,歡呼、吶喊、擊掌;聽眾們紛紛解囊,交出10萬元拜師費,成為關門弟子。
10萬元一碗的雞湯一飲而盡,張先生的企業卻雪上加霜:
「花了10多萬元幾乎全無效果,都打了水漂……」
「說騙人吧,他們講的那些道理也不能說不對,可給出的方案又完全沒法落地執行……」
「沒地方說理去,真是求助無門。」
01
又見成功學「大師」!
去年12月,深圳龍崗警方先後打掉兩家以「成功學、管理學、營銷學」為幌子,用「毒雞湯」詐騙「中小企業經營者」的犯罪團夥。
點擊圖片查看「大師」騙局
但是,這種只要「膽子大、臉皮厚、會忽悠」就能日進鬥金的「生意」,仍然吸引著不少人遊走在刀尖。
今年,又一夥「大師」進入了龍崗警方的視野。5月20日,龍崗警方500餘警力統一收網,深圳「某知時代」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的252名嫌疑人應聲落網。
還是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某知時代」的「大師」們頭銜和履歷同樣閃亮:「集團創始人」「資本軍師」「天使投資人」「精通IPO,新三板新四板掛牌」「幫助上百家企業成功上市」「全國80%的銀行行長都是他們的學生」。
只要購買課程,花幾萬到幾十萬元籤訂《企業服務合同》,接受「大師」指導,就能讓企業起死回生。
據警方初步統計,2018年8月至今,像張先生一樣被騙的企業有1000餘家,「某知時代」涉嫌詐騙總金額高達4500萬元。
02
「大師」到底成功過嗎?
說到底,客戶願意交錢,是因為相信「大師」們的能力,但是,「大師」們真的成功過嗎?我們聽聽「大師」自己說說吧:
陳「大師」談創業經驗
這位陳「大師」,僅有高中文化,自稱創辦過4、5家企業,但是,全部倒閉了!而課堂上,他卻將自己失敗的創業經歷鼓吹為成功的投資案例,搖身一變,成為「中國資深投資人」。
公司官網上關於陳「大師」的介紹
另外一位財稅「大師」黃某落網後,也坦誠交代了其講授的財稅專業是:
「現學的,以前沒接觸過這方面,就在網上聽過3天講座,講的東西是網絡上早就總結了的......」
黃「大師」落網
既無經驗也無學識,「大師」們憑什麼在臺上侃侃而談?用公司內部的話講,除了要激情、要自信,還得「豁出去」「不要臉」,說白了就是,全憑「忽悠」。
「大師」們之間總結經驗
03
10萬元一碗的雞湯,眾人買單
在這個問題上,「某知時代」公司有自己的一套心得:
短視頻兼賣書,尋找目標
公司在「某音」「某手」等多個短視頻平臺發布「大師」授課視頻;同時低價出售《合夥制》《股權激勵》等管理學書籍並附贈企業管理線上課程,客戶購書時通常會留下聯繫電話。
而購買書籍的人,一般都是有確切業務需求的企業經營者,而在「某知時代」眼裡,他們是最肥美的狩獵目標。
線上線下,全靠「託兒」
「線上培訓課」的直播間裡,是「託兒」——公司員工會頻繁進出直播間,吹捧導師,炒熱氣氛,造成課程火爆的假象。
「企業管理」的微信群裡,是「託兒」——這種群內有一半以上是公司員工。群內發布廣告時,員工則冒充購買過課程的企業家,鼓吹課程效果,抬高「大師」身價。
「線下課堂」的會場裡,「託兒」更多。在「大師」激情洋溢的演講中,坐在你旁邊感動落淚的,是「託兒」;起立拍手叫好的,是「託兒」;前呼後擁刷卡買單的,也是「託兒」。
04
警方正告:切莫在法律邊緣試探
對於時下培訓行業的亂象,網上曾流傳這樣一個段子:「一教外語二教財商;三教營養四教化妝;五教國學六教氣場;啥也不會還可以教情商。」
而成功學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背後是一眾渴望一夜暴富、一招解困的盲目信徒。但能靠著成功學「成功」的恐怕只有「大師」們,那些經受困頓的企業主,被洗腦拜師後,只怕會更加舉步維艱。
警方嚴正警告
那些打著「企業管理」「財商教育」的幌子
坑蒙拐騙
長期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的「商學院」們
再不收手
也許下一個倒下的就是你!
來源 | 深圳龍崗警營、平安南粵
原標題:《又有「大師」栽了,價值十萬的成功學課程到底學什麼?》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