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自己本人從事過企業諮詢與輔導、是一名講師,所以對講師如何控制整個會場,如何調動會場氛圍以及在會場中如何現場成交等環節都非常清楚,而《成功學》無非講的純粹是《成功學》的內容,沒有實際的可複製的價值而已,希望大家知道其中的課程控場內幕,在遇到類似課程時,要用理性的眼光與心態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培訓公司的業務員都是天天喝了心靈雞湯的帥哥、美女,天天上班精神抖擻這是必須的,當然業務員能否掙到錢,這就看業務員的能力與造化了,因為這個團隊是一個高淘汰率,是大浪淘沙,與保險公司沒有什麼兩樣。這裡不做重點說明,在公開課程召開之前,業務員首先領到的是一份課程簡介。當然了,課程內容與老師都是包裝得非常牛氣的,特別成功學的課程,因為課程本身都是虛的,講師都是被稱為什麼亞洲十大名師,什麼國內某某大學的客座教授,具體是不是真的,你細品就行了,亞洲十大名師都是誰評出來的,那可是相當的了得,原來是東南亞某個小國家的總統給頒發的稱號,具體是不是真的只有你自己猜了。講師都包裝成國外某某大學畢業的,什麼博士學位,什麼實戰派,什麼對國內多少家上市公司做過諮詢,什麼上過幾千次課程,什麼輔導過上萬家企業等等,反正吹牛稅務局也不用管,就是一句話,讓別人感到牛氣、厲害就行。
業務員在打電話、拜訪客戶之前先要背話術,然後兩兩相對進行演練,最後才進行工作,打電話有專業的話術,那一套東西是過濾客戶,每天要打一百多個電話,最少也是打八十個電話左右,當然是聲音甜美了,面帶微笑了,美女們最好再賣點乖,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拜訪客戶也是,發揮不要臉皮的精神,因為臉皮不是人民幣當然不能當錢花。
客戶被業務員纏得受不了就來了,其實老闆來的初心就不是聽課的,純粹是被業務員纏的,不來好像欠他們一個人情似的,當然業務員對客戶照顧是無微不至的,包括客戶在課堂上聽課時,業務員就會坐在他身邊,為什麼呢?因為發展一個客戶太難了,生怕他跑了,因為只有讓他老老實實地聽課,在成交的環節才能拉著他上臺成交。客戶一成交,業務員的提成不就有了嗎?而初次聽課的老闆們,可不知道這些,還對業務員對自己無微不至的照顧感恩戴德!
第一,課程排得滿滿的,讓學員沒有機會胡思亂想。有時會有不同的講師輪番上課,不相信洗不了你的腦。
成交一般放在課程臨近結束時候,如果是一天兩場的課程,成交的環節一般是第一場結束前,第二場在第二場臨近結束前。當然了,在課程當中是不能讓你喝水、要將手機調到靜音與關機狀態,因為學員老是喝水、接電話,就會出現學員一會兒去廁所,一會兒接電話,廁所跑了幾趟,電話接了幾通中間就溜跑了,前期的工作就等於白做了,所以要求學員中場不能離場,甚至講師一口氣講一上午,中間不休息,因為不能休息,是要保證學員不能離場。對於三天兩夜的課程,課程更是安排得滿滿的,因為要充分抓住有限的時間,將你的腦袋洗成可以讓講師控制的大腦,特別是教練技術就是這樣。
第二,要成交誰,講師就會與業務員提前溝通好,對要成交的潛在客戶重要「培養」,讓學員感到受寵若驚。
講師在上課前,提前與業務員溝通好,哪些是潛在的客戶,哪些是在現場必須成交的學員,潛在的客戶是幹什麼行業的,目前企業的規模,發展狀況,遇到的瓶頸是什麼,也就是痛點是什麼,幾乎掌握得了如指掌。而在聽課時,這類潛在的客戶一般會安排在前排,有業務員盯著,親自照顧,講師在講課過程中,會與這些學員進行互動,滿足這些學員的虛榮心,然後再點一下學員現在企業的痛點,說的學員是心服口服,將老師佩服得五體投地。
第三,要講一些案例,這個案例都是提前準備好的,究竟是什麼案例呢?
當然是與被成交學員相似的行業或者是同行業,當然案例都是培訓公司包裝好的,這個培訓公司出來的每個講師講的都是一個案例,甚至講得PPT的都是一樣的。就看誰在臺上的渲染氛圍厲害,說白了就是誰更會忽悠,反正課程上不會講乾貨,何況整個培訓公司也沒有什麼乾貨而言,特別是成功學哪有乾貨,都是口號而已。給你說的乾貨,你也不可能去驗證是真的還是假的。
當然了,為了讓案例更加真實有效,也會找一個客戶在臺上進行自我表白,這就是客戶見證。這個客戶肯定要說培訓公司如何的好,如何的厲害,將自己的公司打造的如何如何了,為什麼要在臺上這樣說?因為聽課的老闆聽課的出發點都不是一樣的,有些是想學的乾貨的,有些純是發展人脈的,有些是想利用培訓公司這個平臺賣自己的產品,因為自己交了錢,不管怎麼說也得將自己的老本給賺回來,所以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
第四,控場需要整個工作人員的配合,包括講臺、會場的布置、人員的安排、講師入場要放入場音樂,中間鼓掌有鼓掌音樂,中場休息有中場音樂,成交有成交音樂,講師入場,要全體起立,鼓掌歡迎講師,工作人員一般動作比較誇張,美女主持人比較賣力,燈光與會場比較豪華,金碧輝煌,講師穿著也比較誇張,像名星出場一樣,前呼後擁,會場上歡呼聲、吶喊聲、激情的音樂一放,在座的學員哪個不羨慕,哪個不激動,都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了,感到只有來到這個課堂上才真正是成功了。一般的學員都會被這種場面所拿下,所以網上有傳一些學員上成功學,交了一百多萬也是正常的,因為你進入那個會場後,整個過程你完全被洗腦了!
在全程上課當中,講師一直是激情澎湃,講師是什麼?行內有句話,講師臺下是傻子,臺上是瘋子,講師在臺下可能就不愛說話,但是一走上前臺後,他就得像瘋子一樣熱情似火,所以講師像演員,要職業化塑造。在講臺上,聲音高低起伏,不能一個語調、一個語速,當到高潮時,語速加快、語調變高,此時,音箱師就知道要放鼓掌音樂了,有時會率先鼓掌帶動整個會場氛圍。
講師每個環節都是按照時間點進行的,最關鍵的環節就是成交環節,業務員都知道成交環節非常重要,講師盯著客戶、經理盯著業務員,業務員盯著自己的客戶,同時,在成交時,會事先安排幾個客戶,當然是託了,這幾個託是積極舉手發言,積極與老師互動,積極上臺「成交」,當然成交只是做做樣子了,也就是在成交環節是捧場的。成交環節有成交話術,也就是幾個問話,讓學員不斷地舉手,不斷地回應,不斷地上臺,當然了,到了臺上成交其實已經搞定的一小半了。業務員在成交號令一下的那個瞬間,不管是帥哥,還是美女,都要起身拉著自己的客戶往臺上跑,有些學員不願意去,但經不住美女的死磨難纏就上臺了,當然了,有些是主動上臺的,只要學員上臺了離成交就不遠了。
最後就是成交,主持人不斷是輪番宣讀今天現場成交的名單,當然了,這個名單是假的,讓在場的學員聽到,讓大家感到有那麼多人都報名,自己也要報名,這就是從眾心理效應。有些學員沒有帶那麼多現金,沒有關係,刷卡可以、微信支付寶也行,最後不能交全款,交個定金也行,只要交錢就好說了,不怕你後續不交錢。總之而言,一切都是為了交錢成交!
對於那些沒有成交的,「思想頑固不化」的學員或是有疑慮的,講師與業務員就會在課下繼續說服成交,解除學員的顧慮,甚至承諾可以將他的團隊打造得如何如何,反正是為了收錢。
我提醒一下,許多講課的講師都是推廣講師,甚至非常的資深的講師,他只要沒有在企業幹過,沒有經歷過許許多多的企業管理,沒有處理過企業內部管理事務,等於說沒有實戰,如何指導企業呢?何況每個企業的情況不同,能用同一劑藥根治不同的病嗎?所以,想通過聽課程改變企業現狀的老闆們,你好好品品。
我寫這篇文章可能會引起培訓分司的共憤,因為揭露出培訓公司的生存之道與成交內幕,只是提醒一些老闆不要沉迷於什麼成功學,什麼高大上的培訓公司,做企業是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幹出來的,成功沒有捷徑!一些年輕人也想靠學點成功學就能成功的想法也是不正確的,幹好一個行業哪有那麼容易,不能忍受那份孤獨與寂寞,不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苦,哪有那麼多的機會讓你成功呢?
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我或點個讚,也是對我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