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神化的左延安:憑藉「老三樣」起家的江淮,為何拿不出第四樣?

2020-12-16 卡車玩家Truck

前段時間,江淮汽車「掙扎」地交出了2019年銷量成績單。

2019年度,江淮汽車累計銷量為42.12萬輛,同比下降8.91%;其中,純電動乘用車銷量為58026輛,同比下降8.87%。

作為以商用車起家的自主品牌,江淮汽車商用車板塊細分優勢逐漸衰退,表現不盡如人意。

其在中型貨車、重型貨車及中大型客車等細分車型領域的全年銷量無一例外同比下跌,僅在多功能商用車、輕型貨車車型仍保持增長,其中多功能商用車表現較為突出,全年銷量6098輛,同比增長18.5%。

而作為江淮汽車的關鍵人物,左延安的功勞確實是功不可沒。

沒有左延安就沒有今天的江淮汽車?

很難說江淮汽車在中國汽車製造史上究竟佔據著怎樣的位置,左延安的確是功不可沒,但被媒體神化的左延安太神奇,太完美了。網絡上千篇一律的誇獎讓家哥對這個「江淮教父」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頭銜裡去掉一個「代」

1990年5月20日,就是在這一天,左延安從原來的代廠長成為廠長。對左延安來說,頭銜裡去掉一個「代」字,責任顯然大有不同。

1990年是第七個五年計劃的最後一年,也是江淮汽車廠建廠以來遇到困難最多的一年。

改革開放後,汽車行業通過十多年的發展,已逐漸形成了較強的競爭態勢。加上產品結構不合理,同質競爭,使本來就蕭條的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這一切在1990年前後,表現得尤為突出。行業裡的競爭,可謂硝煙瀰漫,什麼招都使出來了。

最狠的一招是「地方保護」。按照中國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思維,許多地區採取了各種地方保護政策,限制外省汽車進入本省市場。

僅這一招,就讓江淮1990年上半年銷往省外的汽車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0%以上。一下子減少一半,可想而知,對江淮這樣的企業來說無異是雪上加霜!

直到左延安帶領了江淮走上「老三樣」的發展道路,江淮才真正開始走上正軌。

老三樣的第一樣「底盤」

據資料顯示,在一次出差途中,左延安坐在舒服的客車上,突然想到,江淮為什麼不能造舒適、安全的客車專用底盤呢?當時,國內一直是用卡車底盤改裝客車,沒有任何一家企業涉足客車專用底盤。

這是一個市場空白,是一個大商機。

事實上,在此之前,左延安並不被看好,曾經有一位領導當面對他說:「你為人太內斂,缺少魄力,是搞技術的料子,但不適合做管理。」

誰也沒想到,「缺少魄力」的左延安一上任便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重點發展客車專用底盤,適時發展整車。」他的想法提出後,得到了同事們的響應,然而現實卻是無奈的。

那時江淮所謂的底盤製造車間裡只有一臺車床,一臺鑽床,一臺砂輪機,一排簡陋的平房。而僅一套專用的重壓模具就需要500多萬元。

怎麼辦?左延安想到了1984年上馬,但長期沒有產出的G427發動機。在經過多番討論後,江淮賣掉了這條生產線,換回了300萬現金,成為客車底盤項目的啟動資金。

隨後,江淮人集中全廠資源,將「HFC6700底盤會戰」放在了一切工作的首位。到1993年,江淮的底盤銷售達一萬輛。

在隨後3年的時間裡,銷售增幅分別達到100%、150%和200%。1996年就一舉奠定行業的領導者地位。

到1993年,江淮的底盤銷售達一萬輛。隨後3年均超過100%,1996年就一舉奠定了行業內的領導者地位。

江淮以客車底盤為突破口,走上了汽車生產的快速發展路,客車底盤市場佔有率常年在40%以上。

老三樣的第二樣「輕卡」

底盤項目成功後,江淮暫時擺脫了生存的危機,左延安也開始思考江淮未來的發展。1995年,左延安提出上輕卡項目。但很多人都公開表示反對,覺得底盤做得好好的,何必給自己出難題。

左延安有他自己的考慮:大家一哄而上的項目,必然是成本最高的時候;大家不看好的市場,卻最有機會。

後來的事實證明,左延安的這個決定為江淮帶來了巨大的效益。

輕卡為江淮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連續多年,江淮輕卡銷量都處在行業內數一數二的位置。

客車底盤是江淮第一次「革命」,那麼進軍輕卡領域就是第二次「革命」。這一次江淮取得了國內中檔輕卡市場的龍頭地位。

國內客車行業老大宇通客車的董事長湯玉祥曾這樣評價左延安:「只有像左延安這樣的人,才能帶領江淮走出逆境。」

江淮手握「底盤」「輕卡」兩張王牌,從搖搖欲墜的困境轉危為安,開始接手其他瀕臨破產的企業,左延安將其看作「政治使命」。

如今,江淮輕卡已連續多年銷量穩居行業第二,如果拋除福田輕卡銷量中納入的農用車和工程機械車,江淮輕卡則是名副其實的行業第一。

做底盤是逆境中求生存,上輕卡則是可貴的順境中求發展。

老三樣的第三樣「MPV」

2000年,左延安再次發現了國內市場的一個空白點——多功能商用車(MPV)。

當年合肥有兩家汽車企業,人稱「小江淮,淝老大」。小江淮指江淮汽車廠,淝老大指合肥客車廠,也就是安凱汽車的前身。

高檔豪華客車的市場爭奪日益激烈,由於技術引進費等問題,安凱一直無法以降價提高競爭力,「疲於奔命,四處救火」是當時大部分安凱老員工的切身體會。

隨著客車業務的不斷成熟,江淮汽車製造廠於1996年12月接手合肥客車廠,並且在同年開啟了與韓國現代集團在客貨車領域的首次合作,當時江淮方面與韓國現代達成了客車底盤方面的技術合作協議,在吸取海外先進經驗技術的同時進行中國化改造。

雖然再次遭到了企業內部一些同事的反對,但固執的左延安相信自己對市場的直覺,毫不猶豫的引進了現代公司的H-1MPV,投產瑞風。

2002年3月,瑞風下線,當年即實現了4466輛的銷量,比預期高出11.65%;

2003年,瑞風實現了221.34%的同比增長率;到2005年,這款MPV便衝上了業內冠軍的寶座。事後曾有江淮內部人士透露,「現代一開始對於瑞風能不能打開市場是存在疑慮的,但是最後的表現韓國人還是比較滿意的」。

「老三樣」的成功,讓左延安在行業裡的聲望激增,也讓江淮的地位得到一定的穩固。

被神化的左延安原來「名不副實」

回到一開始家哥說的點:左延安被媒體神化。

在媒體的筆下,「老三樣」樣樣神奇,正常人能幹成一樣已屬了得,而左延安一連三樣都大獲成功,讓左延安的形象就此建立了起來。

突如其來的底盤技術

當年的江淮一窮二白,「車間裡只有一臺車床,一臺鑽床,一臺砂輪機,一排簡陋的平房。」但到1993年,江淮的底盤銷售卻達到一萬輛。

根據相關資料,1992年江淮底盤銷售6000輛,1991年江淮底盤銷量1000輛。而左延安是在1990年5月上任的,上任後組織資源,為試製和量產籌措資金。

可是家哥卻沒有找到任何資料顯示江淮當時的客車底盤技術是怎麼來的,底盤開發又是什麼時候開始的、什麼時候完成的,因此,家哥個人覺得從左延安的「突然想到」再到被人不看好。這樣的經歷太神奇了,就好像網絡小說裡逆襲主角的經歷一樣。

輕卡是唯一的選擇

江淮公司上市時,連同一起上市的資產中還沒有輕卡整車,而是輕卡底盤。

而且江淮本來就是個輕卡廠,加上當時的江淮仍然是小工廠,沒有什麼資金,根本造不起任何整車。

因此左延安考慮的:大家一哄而上的項目,必然是成本最高的時候;大家不看好的市場,卻最有機會。真的有點牽強。

當時的情況來看,左延安根本沒得選擇,家哥覺得,江淮研究所開發得了什麼產品,江淮就只能運作什麼產品。

機緣巧合的瑞風MPV

「2000年,左延安再次發現了國內市場的一個空白點——多功能商用車(MPV)。」

家哥認為,當年市場一片空白,開發瑞風跟誰「發現空白」沒什麼直接關係。瑞風項目充其量是個機緣巧合,碰巧現代願意轉移瑞風技術,而江淮開發瑞風又無需轎車準生證。因此達成了這個項目。

但家哥認為能達成這一系列操作,老三樣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當時國內市場是一片「藍海」,到處都是空白。地利:而「老三樣」都是面向小眾市場的產品,江淮沒有遇到強勁的對手。人和:1978年恢復高考後,最早一批畢業生陸續入職江淮,此時已有5-8年工作經驗,日後成為二次創業的骨幹力量。

如今健在、仍活躍在各細分市場的企業,哪家沒經歷過80年代末的困難?

江淮1990-2005年的15年間,幹成了「老三樣」——底盤、輕卡、MPV。跟其他挺過來的企業相比,也不見得成就特別出類拔萃。

怎麼沒見人家把那段二次創業經歷算到時任領導的頭上,並抬舉到「某某教父」的位子上?

2005年以後,各企業競爭漸起,江淮就再也沒有出現「第四樣」了,就是這個原因。

以上是家哥在觀看完大多數描寫左延安文章後的個人觀點,但家哥不否認左延安在1990-2005年期間所做出的貢獻與發揮的有益作用。

要知道,1990年,左延安上任廠長時,在清一色的汽車國企中,江淮排名第29位;21年後,在所有國企、合資、民營汽車企業中,江淮已經進入前8名。因此,左延安對江淮來說是功不可沒的。

相關焦點

  • 「安進們」如釋重負,江淮的鍋終於沒砸到自己手裡
    一位江淮老員工回憶,「那年左延安董事長宣讀《新紅軍宣言》,安進副董事長帶著大家一起誦讀《新紅軍誓詞》,我們都認為自己今後的努力會被載入史冊。」現在江淮確實載入史冊,只不過是以外資入股國企混改第一家的身份。
  • 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延安經驗
    認真研究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經驗,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的寶貴經驗,對於推進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開始延安時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首先是從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化開始的。一方面,這是由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地位和功能特性所決定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基礎。
  • 鬥羅:阿銀獻祭留下四樣東西,魂骨魂環很一般,第四樣竟然是Bug
    其實大家沒有注意,阿銀獻祭留下四樣東西,魂骨魂環很一般,第四樣竟然是Bug,而這個Bug才是最為珍貴的。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阿銀獻祭,對於魂獸獻祭這件事,怎麼形容好呢?雖說看起來很殘忍,但是從魂師的角度來說似乎也很正常。原因很簡單,阿銀始終是魂獸,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而很多魂獸的宿命都是被魂師獵殺變成魂環。
  • 老三樣PK新三樣 二手車市場誰是保值率常勝軍
    二手車市場裡面自然少不了幾款常規的二手車型,總是有幾款常很具有代表二手車市場的車型。而這裡面就是新舊老三樣。針對保值率而定義除了老三樣車型和新三樣車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車型都很保值,二手車行情價格都十分穩定。雖然很二手車化,但是它們還是有自己的特點。
  • 野釣還在用「老三樣」?換這套3年實戰配方,絕拿魚!
    釣魚人幾乎都是蚯蚓和老三樣起步的。「老三樣」1:1:1混一起,二水比1:1,簡單的都不能再簡單了,還不離譜,保證你能釣幾條小魚(麥穗,白條),最起碼不會因為空軍,打擊小白的信心;如果有驚喜,那對小白來說……你懂得,哎!多少釣魚人都是被偶然的「驚喜」帶上道的。
  • 延安酒市場走向本土化
    延安表現出來的酒文化十分獨特。當地有句玩笑話:「吃飯不能沒有酒,沒有酒寧可不吃飯。」酒在陝北文化中有著不一般的地位。地處黃土高原的陝北地區,夏季高溫少雨,冬季寒冷乾燥,四季分明。在陝北,豪爽這二字就能充分體現出當地酒文化的特色。但凡請客喝酒,一定要讓客人喝醉為止,如果沒有喝醉,那就說明主人沒有招待好。這是陝北人民長期以來形成的好客的最佳表達方式。基於這個特色,延安當地的酒市場自然而然就發展得很好。一位當地的經銷商告訴記者,我們這裡不怕酒賣不出去,就怕沒有好酒賣。
  • 抖音馬保國老三樣是什麼梗?抖音馬保國老三樣表情包分享[多圖]
    抖音馬保國老三樣是什麼梗?老三樣這個梗很久之前就有,是東北的一種說法,但是最近又出了一個馬保國老三樣哦。那麼大家知道抖音馬保國老三樣是什麼梗嗎?馬保國表情包一直在抖音上非常的火爆,很多用戶都知道這個梗,那麼你知道馬保國老三樣是什麼意思嗎?讓我們今天一起來看看這個梗是什麼意思,方便用戶可以更好的使用,那麼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詳細的出處吧!
  • 延安能化力保醫療物資原料供應
    這幾天,延長石油延安能化公司烯烴聚合中心經理寇宇新格外忙碌,他正帶領中心黨員幹部和工作人員,對正在開足馬力生產的聚丙烯、聚乙烯裝置各區域逐一進行設備和疫情防控檢查。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產。春回大地,眼下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是企業生產的重要節點。延安能化公司不讓疫魔影響生產平穩運行,全力保障醫療物資原料供應。
  • 江淮背靠大眾,欲解商強乘弱頹勢
    而江淮汽車在獲得政府補貼累計金額近9億元的情況下,江淮汽車才勉強實現盈利,也是和這樣的市場局面有關。 不過江淮汽車也在利用大眾的背書試圖打破這個尷尬的局面,在乘用車市場站穩腳跟。5月29日,安徽省國資委、大眾中國投資和江汽控股籤署《關於向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增資之意向書》。
  • 入華24萬全靠搶,官方建議賣8萬,大眾神車桑塔納的「凋亡史」
    導讀:入華24萬全靠搶,官方建議賣8萬,大眾神車桑塔納的「凋亡史」提起老三樣大家都會想起彩電、縫紉機、冰箱這些老物件,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老三樣可是小康家庭的標配,尤其是誰家有臺彩電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對於汽車圈而言,當年同樣也有號稱「老三樣」的捷達、桑塔納、富康,憑藉著超高的口碑徵服了無數車主的心,直到今天老三樣中仍舊有兩款保留了下來。
  • 為何延安整風使全黨達到空前的團結統一
    本期主講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史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導師 盧毅 本講內容要點:2019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強調:「從延安整風運動以來,我們黨開展歷次集中性教育活動,都是以思想教育打頭。」確實,延安整風就是以思想教育打頭,聚焦解決思想根子問題,並在此基礎上使全黨達到了空前的團結統一。
  • 江淮汽車安進:帶領江淮人穩步向前
    江淮汽車安進任職以來作風低調,一直用一間辦公室,卓絕樸素,不忘初心,堅守使命。江淮汽車安進帶領一代又一代的江淮人突破重重阻礙,化各種挑戰為機遇,扛起江淮汽車集團這面大旗,使江淮汽車集團在中國汽車製造行業獨樹一幟,屹立不朽。
  • 江淮地區有一碗湯,現已遍布全國,為何本地人卻不接受外面的味道
    在江淮地區也有一碗湯,不過這一碗湯並不是只有冬季才火爆,而是一年四季都是老少皆宜,而且最近幾年更是隨著社交媒體的火爆,這一碗湯開遍了全國各地,但是卻有一個問題存在,就是本地人對這一碗湯的摯愛,卻不願意接受外地的味道,這究竟是為何呢?說到這裡,肯定有很多人在猜測這到底是那一碗「湯」了吧!
  • 江淮汽車:浴火重生
    短暫的輝煌將時間回溯到十六前,2004年在商用車領域地位舉足輕重的江淮已然意識到乘用車未來的前景,彼時江淮掌門人左延安力排眾議帶領江淮進軍基礎為零的乘用車市場。世紀之初的中國汽車市場,MPV仍是稀罕物,親民的車型不超過5個,且大多偏向貨用,伴隨著大眾出行領域的發展,江淮意識到這一細分市場的巨大潛力,在現代汽車的幫助下,江淮很快推出了瑞風MPV,實用、舒適的特質讓這款新車很快脫穎而出,2004年就取得了細分市場銷量亞軍;2005年全面發力,瑞風MPV首奪MPV行業銷冠,並成為彼時諸多明星演員的「保姆車」。
  • 嘉亨家化起家業務遇瓶頸,募資上市難改代工身份
    嘉亨家化化妝品業務2017-2019年的毛利率分別為27.69%,22.35%,27.06%,均低於30%且不穩定。  對比嘉亨家化的三大主營業務中的包裝與化妝品不難看出,起家的包裝容器仍是營收主力,化妝品增速雖快但佔比還是顯得單薄。想要達到日化產品 OEM/ODM 與塑料包裝業務協同發展,仍壓力不小。
  • 江淮汽車的熬與拼,項興初何尋「亮劍精神」?
    隨後,江淮汽車迎來高光時刻。2015年憑藉SUV車型大賣,實現近35萬輛的乘用車總銷量,同比大幅增長75%,成為年度黑馬。同年,其股價也漲至巔峰的18.39元/股。遺憾的是,這僅僅維持了一年。因此,以商用車起家的江淮汽車,開拓乘用車業務並沒有問題。只是,乘用車領域競爭更為紅海,快速迭代、核心內核比拼,往往讓缺乏經驗的新入局者壓力重重。乘用車經驗不足聚焦江淮汽車,產業基礎十分雄厚,但在運營方面,商用車與乘用車完全是兩個世界。
  • 江淮汽車混改獲批 「過度依賴」大眾利弊相倚
    公告內容顯示,江淮汽車接到大眾中國投資的通知,根據大眾中國投資於2020年6月11日與安徽省國資委和江汽控股籤署的《關於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投資協議》,以及於同日與江淮股份和江淮大眾籤署的《關於江淮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的投資協議》,大眾中國投資已就該兩份投資協議項下的交易向具有前置申報義務的相關國家的反壟斷審查部門提交反壟斷審查申報
  •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嘉悅X7不再中庸,江淮汽車開始逆襲
    文/倩對比2020年1-3月份的汽車銷量排行,很明顯地看出江淮汽車銷量慘敗,預計虧損金額達到3.56億元。之前江淮汽車的銷量走勢一直不錯,為何一季度表現如此之差?說到底還是產品受到了衝擊,從它的主力車型就能看出,之前憑藉國內SUV大火的優勢,推出了S3、S7這樣的暢銷車型,平均每月銷售2萬-3萬輛,但是遇到吉利繽越和長安CS75 PLUS等更受歡迎的車型,江淮汽車的主力擔當也落敗下風,再也看不到往日的繁華,沉寂了下去。
  • 太極拳的化、引、拿、發
    太極拳的基本八法棚、捋、擠、肘、靠、按、探、捩都是按照化、引、拿、發四個字,四個字就是四個勁,即化勁、引勁、拿勁、發勁。過去通常講是引、拿、發,要把對方發出去,必須有引、拿,才能發。但是在引、拿、發之前還必須有個化。
  • 「穩、準、狠」贏客戶 江淮輕卡世界級工廠裡有「價值之聲」
    56年兢兢業業,在風雲變幻的輕卡市場始終保持著領先優勢,有過無數星光閃耀的時刻,這就是江淮輕卡。在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過程中,江淮輕卡的高品質、高價值不斷彰顯。這既是對江淮輕卡過往成績的認可,也是不斷前行的動力。在發展與品牌向上的過程中,「敬客之道」是江淮輕卡一直在堅守並不斷提升的一項重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