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斷頭痛」可能是「心漏了」!吉大一院心外科這波操作厲害了!

2020-12-27 吉林廣播網

評論

「間斷頭痛」可能是「心漏了」!吉大一院心外科這波操作厲害了!

編輯:吉林廣播網    來源: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明    2020-06-02 12:04     審核:王井豐

  經常間斷頭痛?這也許是「心漏了」!啥?「心漏了」?對!「漏了」的地方叫「卵圓孔」,是心臟房間隔中部的裂隙。

  25日,吉大一院高永生教授團隊成功為3名間斷性頭痛患者施行可降解PFO封堵器植入術。

  據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外科醫師分會介入治療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吉大一院心外科高永生教授介紹,心臟房間隔中部的裂隙稱為「卵圓孔」。胎兒時期,卵圓孔作為生命通道使血液從右心房流入左心房,維持胎兒體內血液循環。出生後由於肺循環的建立,左心房壓力增高,卵圓孔會關閉。臨床上,3歲以後卵圓孔仍未關閉,稱為卵圓孔未閉(PFO),據報導近25%的成年人可能存在卵圓孔未閉,伴有或不伴有明顯症狀。

  卵圓孔未閉會導致間斷性頭痛,而及時恰當地針對卵圓孔未閉開展有效幹預,可以緩解頭疼症狀,還可減少不明原因缺血性腦卒中的發生,對保證人們生活的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此次手術的三位間斷性頭痛患者年齡均在50歲以下。術中,醫生通過微創介入技術,對患者們進行了心臟卵圓孔未閉完全可降解PFO(無金屬)封堵手術,每例手術平均用時20分鐘,均順利成功。

      與以往手術不同,使用「可降解心臟卵圓孔未閉封堵器」不僅可以有效阻斷異常通道,還可以避免金屬永久性封堵器可能帶來的遠期併發症。吉大一院心外科專家在東北三省率先開展可降解PFO(無金屬)封堵術,為卵圓孔未閉患者帶來健康福音。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明

相關焦點

  • 吉林省公主嶺市中醫院攜手吉大一院專家為嶺城患者義診
    為落實國家醫改分級診療制度,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公主嶺市中醫院與吉大一院生殖產前中心、不孕不育診療中心專家聯手,在公主嶺市中醫院三樓婦科門診開展孕產婦產前檢查及不孕不育患者診療篩查活動。吉大一院專家利用一上午的時間為40餘名患者進行了細緻的檢查、診治、答疑解惑。
  • 吉林省器官獲取組織落戶吉大一院
    器官獲取與分配是器官捐獻與移植工作的關鍵環節,其重要性、複雜性、業務性越來越顯現,多年來,吉大一院器官獲取組織在上級衛生行政部門的指導下,依照法律法規在吉林省區域內開展人體器官捐獻與器官獲取分配工作,全面貫徹落實《人體器官移植條例》及國家衛生健康委頒發的《人體捐獻器官獲取與分配管理規定》等文件精神,結合全國先進工作經驗及吉林省地域特點,在捐獻器官的獲取、質量管理與控制、器官分配等方面進行有效地統籌規劃和實踐
  • 公主嶺市中醫院落實國家分級診療制度 力邀吉大一院專家出診
    中國公益在線訊:公主嶺市中醫院落實國家分級診療制度,力邀吉大一院專家出診。近日,公主嶺市中醫院邀請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婦科專家、彩超專家來院出診。讓嶺城百姓不出公主嶺就享受到了省級權威專家優質的醫療服務。為落實國家醫改分級診療制度,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解決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公主嶺市中醫院同吉大一院生殖產前中心、不孕不育診療中心專家聯手,在公主嶺市中醫院三樓婦科門診開展孕產婦產前檢查及不孕不育患者診療篩查活動。為確保活動順利開展,市中醫院在活動前進行了廣泛宣傳。
  • 吉大一院孫景輝教授獲中華醫學會授予的終身成就獎
    【消息來源:小兒心血管科】10月25日中華醫學會第二十五次全國兒科學術大會在杭州舉行,吉大一院小兒心血管科孫景輝教授榮獲兒科終身成就獎和優秀組織獎。孫景輝教授獲此殊榮,表明吉大一院兒科專業發展成就受到廣泛認可。孫景輝,二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原吉林省兒科研究所所長、教研室主任、黨總支書記、小兒心血管科主任。1999年創建東北三省小兒心血管學組,擔任主任委員;2001年創建東北三省唯一小兒心血管病房;2005年獲得吉林省和吉林大學兒科精品課程並擔任負責人;2014年建立了吉林大學兒科博士點。
  • 國內首臺Radimetrics智能化信息平臺落戶吉大一院
    吉大一院作為全國首家開展輻射劑量管理工作的醫院,已經走在了全國的最前列。Radimetrics智能化信息平臺的安裝,可以讓放射科的專家、技師全面了解影像檢查中輻射劑量,優化掃描方案,從而真正做到對患者的關愛,造福患者! 隨後,華樹成院長及拜耳公司中國區市場部總監楊戟女士楊戟女士共同完成了剪彩儀式,標誌著全國首臺Radimetrics智能化信息平臺正式落戶吉大一院。
  • 1金2銀1銅|吉大一院在2020年第六季全國醫院擂臺賽(城市類)再創佳績
    吉大一院「WARM+麻醉管理模式在圍麻醉期老年患者中的應用」在「持續加強麻醉醫療服務」主題角逐中脫穎而出,斬獲全國金獎。該金獎案例在頒獎現場進行大會分享,向全國同行展示了吉大一院的醫療服務風採,現場獲得金獎點評:老年手術患者,warm plus服務,精湛技藝,人文關懷,為生命保駕,為健康護航。
  • 「醫生要有一顆獅子般的心,一雙巧婦的手」
    2月21日,吉大一院第七批援武漢醫療隊到達武漢。不到1個月的時間裡,來自吉大一院30餘個科室的214名醫護人員穿上白袍、變身戰士,奮戰在戰疫一線。 疫情突如其來,吉大一院毫不猶豫地把精通業務的副院長、資深的教授、經驗豐富的護士長「借」給了武漢,毫不吝惜地把5輛國家緊急醫學救援車以及價值2000餘萬元的醫療設備和藥品送到了武漢。
  • 給患者「心」的未來——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專家馬黎明:刀尖兒之...
    煙臺毓璜頂醫院心外科專家馬黎明,三十年心外科生涯,主刀手術5000餘例,每每手術刀下與死神爭奪人命,妙手回春出神入化,令業界信服,患者尊崇。作為一名心外科醫生,卻也恰如他的名字一樣,給心臟病患者帶來了「心」的「黎明」與未來。
  • 吉大一院康復科重要通知!
    吉大一院康復科 2020年12月4日 康復科簡介 吉林大學第一醫院康復科始建於1953年,是集康復治療、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服務信息、康復工程及社會服務指導為一體的綜合康復機構。
  • ...開設智庫,產學研醫深度合作|心外科|心血管|產學研醫|-健康界
    原西京醫院心臟外科蔡振傑教授這一過程中,他選擇了從科室建設的團隊建設和專業分組入手。通過促進團結,展開良性競爭,他促使醫生的手術技藝進一步精進。原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心血管研究所莊建教授實際上,科室建設發展最終可能還要落腳於人才。阜外醫院心臟外科許建屏教授,就如何成為好醫生進行了探討。
  • 長期頭痛的人注意了,你可能是這裡出問題了
    養蜂大姐頭痛11年幾欲尋死  今年51歲的芳姐來自廣西玉林,是位職業養蜂人,生了一兒一女的她並不只是圍著灶臺轉,常年為了「甜蜜事業」和丈夫奔波在田野。  「最近這四五年,我頭痛的更加厲害!從後腦殼延伸到脖子,左眼眶到太陽穴突突跳地疼,止不住的流眼淚。」芳姐說,她是雲南人,嫁到廣西沒了娘家人幫襯,日子格外艱辛。她的頭疼,是從11年前生小女兒時落下的。
  • 閆煬:從醫即從心,心外科醫生常思考才能不斷創新
    「從象牙塔走進白樓,漸漸地才明白,這身白袍即戰袍,從此矢志不渝,一路前行。」閆煬說,選擇心外科,是因為機緣巧合,「當時心外科耿希剛主任是我們的代課老師,他的授課方式生動、幽默,我完全被吸引住,加之本身覺得心外科是一個技術難度高、先進和充滿挑戰的醫學領域,所以研究生報專業選擇了心血管外科。」
  • 馬兒不慎滑倒,一招側身漂移完美化解尷尬,這波操作太厲害了
    馬兒不慎滑倒,一招側身漂移完美化解尷尬,這波操作太厲害了在上千年的時間內,馬兒以不同的身份陪伴著我們,它們的作用不容小覷,時至今日,它則是以寵物的身份陪伴著我們,但這些被我們當作寵物養在身邊的馬兒,卻常常沒事找事。
  • 第九期全國醫務社工培訓班結業儀式在吉大一院圓滿落幕
    電話掛號:0431-114 、0431-88783456(日間)吉大一院3群:553229176
  • 心臟瓣膜置換7年後漏了,專家施展高難度封堵技術!
    就會出現封堵失敗機械瓣損壞術後溶血腎功能衰竭……很多專家望而卻步國內僅少數醫院能夠開展這就是為心臟瓣膜置換術後再做手術就是二次手術,手術難度大、風險較高,心內科、心外科等多學科專家會診,最後決定轉入結構性心臟病區實施「經皮二尖瓣瓣周漏介入封堵術」。
  • 為這片疆土搭心橋 ——記北京阜外醫院心外科援疆專家宋民
    院領導和科室主任們常常教導我們,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心外科醫生需要耐得住寂寞,成長周期很長,必須要經過長時間一步步的艱苦磨練,打牢堅實的基本功,一定不能急於求成,這既是對自己負責,更是對患者負責。」這是宋民參加心外科工作25年來的切身體會。因為,宋民就是在北京阜外醫院前輩們的言傳身教下,這麼一步步走過來的。
  • 孫立忠:新時代優秀的心外科醫生,不能只會「開刀」
    現在,社會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心外科醫生必須與時俱進,既要會開刀,也要會使用導管、儀器設備等,充分接收和運用新技術。」孫立忠表示。新時代心外科醫生的畫像是怎樣的?心外科醫生如何應對當下的挑戰?成為一名新時代的優秀心外科醫生,需要具備哪些品質?近日,心外科學科帶頭人孫立忠教授接受了動脈網專訪,他結合自身的經歷,發表了對於如何塑造新時代心外科醫生的觀點。
  • 浙大一院完成全國首例經心尖二尖瓣「緣對...
    不論家人怎麼勸,他都不同意,這個執拗的老爺子心裡想了無數種可能性,就是怕挨這一刀。馬量主任介紹,操作時導管在超聲引導下直達二尖瓣,採用一種特殊的人工腱索系統,將其精準植入前後瓣葉,錨定在斷裂的地方,並在後葉另植入一根人工腱索進行微調加固。
  • 一位心外科醫生的「打怪」升級之路,曾經手了12000多顆心臟
    一直到他退休,他一共經手了12000多顆心臟,它們大多病得很厲害。「打開心臟」是心臟外科大夫的入門手藝,也是標準動作,這是一項高難度、高風險的操作,甚至可能決定生死。初入職場的韋斯塔比也和我們在醫院常見的小醫生一樣「菜」,儘管所有知識點背了一遍又一遍,到了手術臺前依然手忙腳亂。他第一次獨立為病人做開胸手術時就造成了意外大出血,病人險些在手術正式開始之前就一命嗚呼。
  • 吉大附中能夠完成涅槃嗎?
    從2019年之後,吉大附中不行了的聲音不時地從各處傳出。這所拔地而起的超級高中,現在的狀況真的像說的那樣「殘破」麼?今天八卦小編就來客觀的說一說吉大附中。吉大附中發家史!我們都知道當初吉大附中初中本部是相當厲害的,每年很多優秀的生源升入師大附中高中部。據說當年是因為崔校長去師大談件事兒沒談成,回來就拍案決定成立吉大附中高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