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奶幾乎是每個哺乳期過後媽媽所要面臨的問題,看似簡單也困擾了不少新手媽媽。甚至有的媽媽因為斷奶問題解決不好,導致寶寶健康有影響,自己也引發了乳腺炎。
剛出來的寶寶只能吃奶水,不能飽太久,2-3個小時會吃一次是正常的,夜裡也是的,而且寶寶腸胃發育不完善,容易吐奶,也容易脹氣,所以會哭鬧。但當媽媽一步步挺過來之後,寶寶滿6個月的時候,就應該計劃著給寶寶斷奶的問題了,因為母乳的營養已經不能支撐寶寶的成長了。
斷奶對寶寶、對媽媽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因為斷奶後寶寶會變得愛哭、愛鬧、愛生病,而媽媽不僅要忍受寶寶斷奶期間的一切問題,還要承受漲奶等引發的身體疼痛。今天分享一下應該如何做到科學斷奶?這應該是現在每一個媽媽都要學會的事情,可以避免大人小孩少受罪,不留下任何的心理陰影。
斷奶期間,對寶寶需要做到以下4點:
(1)調整寶寶的飲食結構
提前制定計劃,從母乳到奶粉混合餵養,再逐步添加輔食,讓寶寶的飲食多樣化。奶粉儘量選擇接近母乳的配方,輔食也是特別重要的,要注意肉蔬的搭配,儘量變著花樣的去製作,讓寶寶愛上輔食。
(2)避免過度餵養
寶寶斷奶後,總擔心寶寶吃不飽,就多多給孩子餵些輔食,導致寶寶出現積食的現象,長時間積食會導致胃口不佳,以至於食欲不振;嚴重的就會導致寶寶免疫力下降,從而引發各種疾病。
(3)切記不要暴力斷奶
斷奶最好的方式是餵養方式逐步改變,強制斷奶會讓孩子情緒消極,不良情緒會導致寶寶睡眠差、哭鬧、煩躁不安,抵抗力自然就降下來了。
(4)多備幾個奶瓶和奶嘴
每一款奶瓶和奶嘴都會有一些細小的差別,可以多買幾款,觀察一下寶寶最喜歡、最適應那一種,降低寶寶適應的難度。
對寶寶照顧仔細到位,千萬不要忽略大人,也就是媽媽本身的需要。斷奶期間,奶水多的媽媽還會繼續分泌乳汁,如果處理不當的話,就會導致乳腺炎,誘發一系列的婦科疾病,所以媽媽也要做到科學斷奶。
斷奶期間,媽媽需要做到以下3點,才能遠離乳腺炎!
1、減少母乳次數
斷奶必須從減少親餵的次數開始,可以從一天的4-5頓開始逐漸減少,變成一天1-2頓,直到最後成功戒掉奶睡。
2、多吃回奶食物
目前最好的回奶食物是乃立清,乃立清裡面包含了山楂、麥芽、紅棗、維生素b等成分,可以抑制乳汁分泌,還可以做到消腫、止痛、去熱、安神等等。
每天睡前喝1杯,堅持喝4-6天,媽媽就會發現奶水越來越少,而且回奶的時候基本沒有什麼痛感,對媽媽的身體也好的。
3、必備吸奶器
奶水是需要逐步排空的,只要做到逐漸拉長每次吸奶的時間間隔,比如一開始間隔6個小時吸一次奶,延長到12個小時,再到18個小時,再到24個小時。漲奶了可以接受的時候不要吸,不舒服了就吸到覺得舒服了就停。千萬不要硬憋回去,不要想著快速退奶,只有循序漸進地退奶,乳房才能接近孕前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