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院士爭過饒毅、施一公,當上武大副校長,如今因夫人被質疑

2020-12-18 教育世界博覽

一位學者走在科研學術的發展道路上,不僅科研文章要注意謹小慎微,對待師生關係也要懂得克己復禮。但是這位中科院的院士,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教授卻因為師生關係的陳年舊事,以及舒紅兵夫人王延軼是否能夠勝任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的問題,遭到了各種各樣的質疑聲音。與舒紅兵院士有細微聯繫的施一公、饒毅也成為了近期討論的焦點學術人物。

舒紅兵

早在2011年的時候,當時的施一公、饒毅和舒紅兵都是國內頂尖大學的院長,其中施一公是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饒毅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而舒紅兵是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三人在當年都參加了中國科學院院士的增選活動。

施一公

在此之前,舒紅兵曾是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特聘教授,只不過是在饒毅教授擔任院長之前。儘管如此,舒紅兵和饒毅、施一公都都算是生命科學專業領域的熟人。同臺參與院士的競選,彼此的實力究竟如何,也都是知根知底。

但是令一些人不能理解的是,2011年院士增選過程的最終當選者是武漢大學的舒紅兵,而不是清華大學的施一公,也不是北京大學的饒毅。武漢大學的教授爭過了清華北大的兩大院長,獲得院士的名額,在當時引起了一番熱烈的討論,而最終的評選結果在一番爭論之後結束了。

饒毅

被稱為「科研學術界魯迅」的饒毅教授從此之後,直接表示:不再參與中科院院士的候選。果然,自從2011年之後,饒毅沒有參與過院士的競選。雖然至今沒有當上院士,但是饒毅的成就在科研學術界還是有目共睹的,一路都沒有停止科研的腳步。現在,饒毅在多個頂尖大學擔任教學任務,還成為了首都醫科大學的校長,至今還保留著耿直的性格,保持著眼裡不揉沙的作風。

王延軼

在武漢疫情防控期間,發生了「雙黃連抗病毒」一事之後,中科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所長王延軼,舒紅兵的夫人,成為了人們重點關注的「雙黃連事件」人物之一。有消息稱,饒毅校長寫信給舒紅兵,認為其夫人王延軼擔任武漢研究所的所長不合適,勸其夫人辭去武漢病毒研究所所長。時至今日,這一消息之中闡述的內容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截至目前,該內容反應的一些情況,已經在王延軼和舒紅兵身上產生「拔出蘿蔔帶出泥」的效果。人們紛紛開始質疑,舒紅兵的夫人王延軼是否是因為關係完成了從北大本科到武漢大學博士的學歷成就,是否是利用關係在8年的時間裡,完成了從武漢大學副教授到武漢研究所所長的跨越式發展。

相差14歲的舒紅兵和王延軼在任教經歷和求學經歷上,存在諸多重疊階段,不免讓人質疑王延軼在求學目標上是奔著舒紅兵所任教學校去的。而且王延軼發表的幾篇權威論文,也都有舒紅兵的名字。

今天王延軼因為雙黃連而被人們聲討,而丈夫舒紅兵也受到了質疑,但是在各種討論聲音的背後,我們應當反思:重要的職位究竟如何選拔稱職的人擔任,升遷的道路究竟如何弱化「關係」的影響,這都是疫情洗禮之後,應當逐步完善的地方。

相關焦點

  • 北大前院長饒毅惜敗武大副校長舒紅兵,落選院士存在爭議
    例如在美國西北大學擔任過教授的饒毅,以及在普林斯頓大學擔任過終身講席教授的施一公就是如此。 經過一番探索,饒毅教授攜手施一公教授在世界權威期刊「自然」上發表了一篇關於國內科研現狀的文章,內容直指當時國內的科研氛圍,針砭時弊,稱此種科研環境阻礙科技創新,尤其是科研經費的分配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
  • 饒毅:今後永遠不再參與院士評選;施一公:請大家繼續叫我教授
    施一公,西湖大學校長;饒毅,首都醫科大學校長。兩位同為科學教育領域的著名人物,按理說不論是成就還是身份都能相當。但是施一公有一個"中科院院士"的榮譽稱號,而饒毅卻沒有。憑藉兩人的學術地位與成果,完全都應該具備被授予院士稱號的資格,為什麼會有這樣不同的情況呢?
  • 北大畢業的她,丈夫是武大副校長舒紅兵,如今卻被質疑「有關係」
    通往成功之路上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所以每個人都希望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捷徑,而在當今這個社會,最快的捷徑就是「走關係」。但是如果通過「有關係、走捷徑」,得到了一定的地位和榮譽,而沒有真才實學,有令社會認同的本事,那麼這種人就會在社會上遭到各種各樣的質疑,甚至地位不保。
  • 諾獎得主詆毀中國,饒毅怒懟卻爆出一段往事,他憑什麼能硬剛?
    不管目的為何,對此饒毅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個人在學術道德上存在問題,一直都在從事偽科學研究:他沒有坦白他已經被法國和世界科學界所嚴厲批評,他已經喪失基本標準,從事偽科學多年。他也不一定知道,在中國有嚴厲批評他、批評上海引進他的一些科學家。
  • 舒紅兵和饒毅先後離開北大,如今都成為校長,但兩人待遇有差異
    舒紅兵教授和饒毅教授在求學任教的歷程中,分別從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和美國西北大學回國任教。在時間順序上,舒紅兵比饒毅早了近七年的時間來到北京大學任教,而舒紅兵來到北京大學任教的時間,正是19歲的王延軼(舒紅兵現在的夫人)進入北京大學的時間。
  • 感念「屠呦呦獲諾獎五周年」,痛憶饒毅競選院士失敗九年
    每次想到這個因為未曾評選上院士,屢受錯位關注的老人,內心都有一陣灼痛。在老將心中,屠呦呦評不評上院士,還真不算是個事。不過,有些人能擊敗饒毅評上院士,有些院士幹的那些價值扭曲、侮辱生命的醜行,在我心才是最為不平之事。希望這篇文章,能讓真正的科研者心安,讓虛偽的假道學臉紅!用心之作,誠摯自薦,願君精讀。
  • 施一公的妻子很牛:清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畢業,支持施一公回國
    說起舒紅兵和施一公這兩個名字,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這兩個人可以說是在我國科研界都是在響噹噹的存在,更都是中國科學院的院士。可是,為什麼舒紅兵的妻子王延軼在大火之後卻一直惹人非議呢?施一公的妻子為何又特別低調呢?
  • 舒紅兵妻子畢業於北大,施一公妻子畢業於清華評價口碑卻天差地別
    在我國學術界說到舒紅兵和施一公兩人的名字其實知曉的人還是很多的,這兩位同為中科院生命科學與醫學學部的院士,同時還有一點引人注目的就是兩人年齡一樣,同樣出生在1967年,曾經在院士競選過程當中有過交鋒,在11年的時候兩人同時都進行了院士評選,44歲的他們在外界的呼聲很高,但最終在只能二選一的時候
  • 同為歸國博士,兩人都落選院士,為何高福卻遭質疑?
    哈嘍大家好,我是老王談教育99我們都知道現在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的速度很快,我們奮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醫生護士們都在盡職盡責地為人民服務,他們不僅僅沒有假期,而且還不怕危險困難,他們艱難而上,努力研製解藥出來。
  • 舒紅兵、王延軼和饒毅之間的那些事你都知道嗎?
    哈嘍大家好,我是老王談教育99我們都知道現在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傳播的速度很快,我們奮鬥在一線的「白衣天使」醫生護士們都在盡職盡責地為人民服務,他們不僅僅沒有假期,而且還不怕危險困難,他們艱難而上,努力研製解藥出來。
  • 眾議饒毅落選院士-新聞專題-科學網
    因此,他落選的原因,絕不是像某資深院士所說解釋的那樣,是水平接近的兩位候選人「撞車」了。◆ 如果饒毅是因為敢講真話而落選,所傳遞出的信號非常危險:如果你想當院士,那就乖乖地聽我的,不要「亂講話」。長此以往,中國的科學界將成為萬馬齊喑的沉默王國。◆ 如果院士不能以純粹的學術標準對候選人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判,那麼院士這個群體就會像我國的男足一樣,喪失社會公信力。
  • 施一公院士的妻子有多厲害?
    大家都是中國人,就算沒有聽過施一公院士妻子的名聲,那也應該聽過施一公院士的鼎鼎大名吧!正所謂「每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總會有一個默默支持著他的女人」,但其實成功院士施一公的背後,那個默默支持著他的妻子,同樣是一名偉大的女士。作為一名被保送到清華,後來又遠赴美國求學的優秀人士,施一公院士真的很不平凡。
  • 舒紅兵:當年力壓施一公當選院士,如今卻因為妻子這事而備受爭議
    ,而他就是當年力壓施一公於饒毅當選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如今因為發生在妻子身邊的事情而備受爭議的舒紅兵。 當年本是舒紅兵、饒毅與施一公三人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其中的舒紅兵並不被世人所看好,自然是三人之中呼聲是最低的。不過最終得選的結果卻十分出人意料,舒紅兵成功當選上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而對於這個結果人們顯然是不太滿意的。
  • 醫大校長饒毅,曾畢業於非211醫科大學,落選院士卻敢質疑權威
    有的人一生都只在為一件事而努力,從而由一個原本平凡的境界一步步走向該領域的領軍人物,這是極為不易的一件事,需要耗費畢生的心血以及克服各種各樣的艱難險阻,他們的人生值得我們欽佩。在2011年的時候,饒毅收到了中國科學院院士選拔的通知,在選拔名單的所有人當中,饒毅是最受歡迎的那一位,也是最有可能被選上的那一位,因為饒毅在醫學科學上所獲得的成就實在是太多了,其發表的各類著作論文就已經不下幾十篇了。
  • 已入美國國籍的董欣年院士和當選美國外籍院士的顏寧性質一樣嗎?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做事兢兢業業,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也正是由於這次疫情的發生,很多平常時不怎麼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科學家們紛紛走紅了網絡,從疫情剛開始的「人不傳人」高福院士,「可控可防」王廣發醫生,「雙黃連之母」王延軼所長,被網友挖掘出來的「拔出蘿蔔帶出泥」的舒紅兵副校長,再到近兩天的抄襲他人作品的胡紅梅老師,還有饒毅校長、施一公院士、顏寧教授等等。
  • 饒毅和施一公辭去國外終身教職,22年如一日,加強清華北大合作
    饒毅和施一公從認識到現在,已經有22年的時間。兩人在歸國擔任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院長之前,已經是美國西北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重點培養的學者,擁有了優厚的待遇。但是饒毅教授和施一公教授都是帶有濃重故土情懷的科學家,並不想安於現狀。
  • 「中美雙院士」施一公:大學之大,不在大樓之大,而在大師之大
    據官網介紹,西湖大學是一所社會力量舉辦、國家重點支持的新型高等學校,前身為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由施一公、陳十一、潘建偉、饒毅、錢穎一等發起創辦,於2018年2月14日正式獲教育部批准設立,舉辦方是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首任校長由施一公教授擔任。中美雙院士的施一公是名副其實的「大牛」。
  • 北大院長,學術界的「直男」,直言:幾個老院士圍著一個處長賠笑
    這兩所高校是我國的頂尖學府,培養了一大批科研人才,比如施一公、顏寧、錢理群、屠呦呦等等。而能夠在這兩所高校中任教,自身實力也得尤為強勁才行,這兩所學校的教授,很多人都具有院士身份,或者評選院士的資格。對於院士身份,大家也都不陌生。
  • 宗慶後:施一公辭去清華大學副校長擔任西湖大學校長是因為錢
    著名科學家楊振寧任西湖大學校董會名譽主席。 施一公辭去我國第一學府清華大學的副校長一職,擔任一所民辦大學的校長,這讓很多人議論紛紛。不過娃哈哈董事長宗慶後在剛剛過去的周末卻爆料稱,施一公是為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