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tors》六集完畢,收視率也像打了雞血一樣完全停不下來,這劇的很多路徑和手法真是和《太陽的後裔》如出一轍,所以收視率的上漲數據和幅度也和後者基本雷同。雖然我一直認為收視率在一定程度內是基本反應出韓劇的質量的,但今年這個原則似乎頻頻失效了,拿目前我的個人觀感來看,質量排第一的《wanted》的收視率只能一聲嘆息,而《Doctors》這部越播越只剩下槽點的劇居然就越升越高了……
這劇首播的兩集居然不至於非常好看吧,但起碼還保留了一抹清新,一些讓人看完後對於後續劇情有所期待的期許,但從第四集「若干年後」開始,河明熙就在瑪麗蘇的路上不回頭了!
說到編劇河明熙,她以往的作品,無論是《上流社會》也好,還是《我們可以結婚嗎》、《溫暖的一句話》等,都在挖掘一些與韓國社會生活相關的現實題材內容,並且試圖去做一些有益的探討。可是這幾部劇從收視率和話題度上來說一般,雖然口碑很好,我都懷疑她是不是就因為如此,再看到金恩淑連寫《太陽的後裔》這樣的劇都火到瘋,所以也乾脆「自暴自棄」了?《Doctors》跟探討醫生價值的現實主義有一毛錢的關係啊?不就是帶著醫生的職業光環瑪麗蘇和談戀愛麼!
說到瑪麗蘇,樸信惠選劇的標準基本就是「堅持瑪麗蘇的大方向十年不動搖」,所以她的演技才始終很難有實質性的突破。表演,是演員對於一個角色的選擇、理解和模仿。選擇始於追求。理解始於能力。模仿始於技能。任何一個環節都有可能促成演員的成長,當然程度會不同。如果在選擇上的追求就一直在圍繞瑪麗蘇打轉,後兩者要產生突破性的成長估計很難。這就是為什麼同樣演技不濟的金雅中,我的感知還好一些。
說真感到可惜的是金來沅,我原本以為這個角色起碼還是要展現一個醫學專家起碼的穩重形象,能夠偶爾撩個妹,談個戀愛的角色,沒想到洪志弘被編劇寫成了年近四十代還為了女主角,可以在一個倒在血泊的病患面前跟一個三十代的下屬醫生爭風吃醋的角色?Excuse me,有沒有搞錯?這人物被寫得已經徹底缺失了職業本能了。
為什麼說這個叫「超級瑪麗蘇」?肯定就是瑪麗蘇都難以包含編劇在女主角這個角色上開的金手指了呀。編劇筆下的劉慧靜是一個只要是這個劇中的男性人物出現,只要這個人物不超過40歲,都要對這個角色眼冒星星,愛也好,傾慕也好,喜歡也好。雖然韓劇中時常發生不可理喻的愛情,但發生頻率到了這種地步簡直像在看奇幻劇。難道劉慧靜這個角色的原型不是入江直樹?!
開始對於李聖經這次的角色也是喜歡不起來的,畢竟一股很小家子氣的設定,然而編劇為了讓她黑化,簡直都在亂寫死配角了,我就想您也別折騰人了,趕緊讓她黑化了算了,這樣我們觀眾還能在這個角色身上找點差異化的存在感和審美。否則這金手指一定會停不下來的。
第六集結尾部分劉慧靜和洪志弘在雨中部分的一切,都是大寫的尷尬,能夠讓我想起《太陽的後裔》裡,姜暮煙通過監控視頻看到劉時鎮和流氓打架那段拼命叫好時候同樣的尷尬。這樣的劇受到大眾的歡迎倒不讓接受不了,只是當我們要說出這樣的劇的不佳之處的時候要被擁護者圍攻,才是現實中大寫的尷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