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靈的歸宿

2020-12-23 百家號

樂歌

讀書,是我從小就有的愛好。那時候,並不懂得人為什麼要讀書,家裡也沒有讀書的環境能夠影響到我。唯一能夠解釋得通的理由,就是喜歡,單純的喜歡,發自內心的喜歡,因為讀書能使我心安,是我心靈的歸宿。

小學時,對於一個農村孩子來說,讀書就是讀課本,讀課外書都不敢想。最快樂的事,莫過於開學第一天,捧起剛領的泛著油墨香味的語文課本,一次讀個夠,猶如飢餓的小貓遇到魚兒,那種迫不及待而又激動的心情,是難於言表的。

越是沒有條件讀書,越是擺脫不了對書的喜愛,因為書中有太多我想知道的故事和秘密,吸引著我、讓我著迷。那時候,會為了一本《敵後武工隊》的小人書而走不動路,八路軍武工隊神出鬼沒、深入虎穴,打鬼子、炸炮樓的英雄形象,在我幼小的心靈裡紮下了根。

讀初中以後,又迷上了武俠小說、言情小說,有金庸的、古龍的;也有瓊瑤、張小嫻的。這些小說,仿佛給我們打開了另一個新奇的世界,那些個性鮮明的人物、奇特的人生境遇和環境,還有那些令青春期男女無法抗拒的纏綿悱惻、動人心魂的愛情故事,無一不讓我們沉迷其中,仿佛主人公的命運、情感、喜怒哀樂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在部隊時,緊張的訓練、操課和政治學習佔據了主要時間,儘管如此,我還是讀了很多好書,如《高山下的花環》《林海雪原》《山中那十九座墳塋》等等,開闊了視野,啟迪了心智,對於塑造我的「三觀」起到了很大作用。後來,學習新聞寫作,我文化底子薄,老師推薦我讀《上下五千年》《中國通史》等通俗易懂的歷史書,和《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西遊記》《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等文學經典。這一時段,讀的書量不算太大,但對於我一生的影響卻是最大的。

真正在書海裡遨遊,是在九十年代,我上班以後。那時,單位比較偏僻,遠離家鄉,書就成了我最好的朋友。《魯迅全集》《朱自清全集》《賈平凹文集》《路遙文集》《莫言文集》等都是成套地買。讀書更是夜以繼日,上班帶著書,工間休息時讀,在食堂吃飯也讀;下班回宿舍,坐在桌前讀,躺在床上讀,幾乎到了痴迷的程度。

後來,業餘時間少了。成家有了孩子後,身上的擔子更重了,讀書的機會就更少了,書櫥上漸漸有了灰塵。

年近五旬時,孩子大了,職業生涯進入了倒計時,猛然發現,自己竟無所事事、空虛寂寥。於是,跟著人戶外運動、騎車、跑步,雖強健了體魄、收穫了友誼,但終歸找不到心靈的歸宿。又嘗試著拾起筆,圓一把少時的文學夢,文章寫了不少,卻鮮有上得了臺面的好作品。

該捧起書閱讀,該給自己充充電了。多年電腦、手機「快餐文化」薰染,使我很難靜下心來讀書。這時候,女兒偷偷告訴我,其實書是可以「聽」的,一般的閱讀APP都有這個功能。從此,每天上下班路上、鍛鍊身體時,都可以聽自己喜歡的書了。但是,聽書終究還是有所局限的,要麼摻雜了讀書者的觀點和思想;要麼乾巴巴沒有情感,索然無味。

而今,睡前讀一篇文學經典,成了我最快樂的生活體驗之一。不敢說,讀書多了,人生就一定會有所成就,但讀書多的人,一定會是內心充實,精神世界豐富的人;讀書多的人,一定是性情謙和,心靈豁達從容的人。

餘生,除了堅持運動,強健身體,保持健康、快樂的心態,我更要堅持多讀書、讀好書,超越時空與高尚的人對話,在書香中陶冶情操,學會深度思考,塑造更好的自己。

【來源:黃石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靜,心靈的歸宿
    我說,它來自心靈的豐富與安寧。 沒有了都市的繁華,沒有了熙熙攘攘的嘈雜人群,也沒有了車水馬龍與川流不息。月光下,一切都顯得那麼柔和,卻又如此的寒,一個人,獨自行走在光陰的寂靜裡,需要一種明朗的態度和安靜的心靈來支持人生。細細品味,時光與季節,原是人生的夢一場,一轉身,已然水遠山長,滄海桑田;一回眸,卻又情懷依舊,花月靜好。
  • 你的愛是我心靈的歸宿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維奇情場,ID:Imissu64220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寶貝,你的愛是我心靈的歸宿,我想念你是離不開的依戀,我愛著你,想著你,我的生命中有你真好,你對我的情無形卻能深入我的心底,我對你的想念無聲卻能激蕩著你和我的心靈
  • 文字是我心靈的歸宿
    跳躍的文字掉落眼前,思想行進在文字堆砌成的秋夜裡,秋雨在傾聽著我的訴說,那一個個舞動的小精靈在撫平心靈的傷口。文字,心靈的歸宿,帶給我上蒼的旨意和文字的力量。歲月中沉積下來的自信和快樂,在簇擁我,心在文字的跳躍中平靜下來。
  • 家鄉溪底 心靈歸宿
    家鄉的溪流啊,你永遠是我在紛擾世間的一處心靈歸宿,將在我的記憶中閃著不滅的光。
  • 你是我心靈的歸宿,也是我愛的最深處
    一份繾綣,靜靜纏繞,世間風景萬千,唯獨你是獨好,與你相遇,雖不在最美年華,卻溫暖了一顆孤獨的心靈,你猶如一滴甘露,也如一股春風,滋潤了生命,孕育了生命中的這份感動,你猶如一盞燈塔,引領著前進的方向,讓一顆彷徨的心找到了歸宿。
  • 啞河 | 惜屈原,偉大的心靈沒有政治學意義的國家歸宿
    朝廷的存在從來就不是為了民眾的利益,原因很簡單,君臣之權力從來不是民眾所賦予,而只是所謂天子假借「天命」所賜予——諸多讀書人為這個普遍民眾皆無法可見的政/治原則而廢寢忘食、嘔心瀝血,他們或耽於虛妄的明君情結,或沉迷於今生的沽名釣譽——,這是一個完全封閉循環的自圓其說或妖言惑眾。 現代意義上,民眾是公共權/力的基礎,政/府只是民眾的僕人,它的權/力是民眾所賦予的。
  • 雨蘭原創讀書美文:且去讀書,書是安慰心靈的穩定劑
    寫毛筆字寫累了,且去讀書。心情有些不怎麼好,且去讀書。做家務做得累了,且去讀書。收到朋友寄贈的新書,且去讀書。網購的心儀美書送上門來,且去讀書。讀書,已經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甚至是生命的一部分。且去讀書。時常也在內心為自己感到慶幸,雖然年紀漸漸老大,卻依然保持著強烈的閱讀欲,依然有著濃鬱的閱讀興趣,依然有著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個人覺得,一個人的一生,能夠用於閱讀的時間實在是太有限、太有限了!尤其是當一個人成年以後,除去吃飯的時間、睡覺的時間、為了謀生而辛勤工作的時間、一些必要的社會交往的時間、做家務的時間等等,還能有多少的時間用來讀書?
  • 人生的根基,心靈的歸宿
    父母在,家鄉就在,人生就有根基,心靈就有歸宿,逢年過節的時候,心中總有一個牽掛,思念的地方。時光流逝,父母老去,兄弟姐妹都有了自己的家庭。父母在,兄弟姐妹就會齊聚一堂;若是父母不在了,家也就不在了。
  • 讀書點亮生活、書香潤澤心靈——渭南市第二醫院內四科舉辦讀書...
    渭南青年網(編輯 姚和平)為響應醫院「管理及內涵建設年」的主題活動,激發內四科全體醫護人員的文化修養和氣質提升,3月19日下午4時在患教室舉辦了以「讀書點亮生活、書香潤澤心靈」為主題的讀書分享會。此次活動由多鳳樂老師主持,內四科全體醫護人員參與了本次活動。
  • 花香書香總相隨|「人生一樂是讀書」徵文·27°黔地標讀書會線上...
    疫情打亂了正常的生活,但也開啟了另一種生活:心有一縷書卷香,精神煥發見靈光,喝茶讀書保健康。人們宅在家中,遨遊在書本的世界裡,在閱讀中感悟生命,了解世界,盡情享受人生的豐盈。一時書香溢滿小樓。溢滿心靈,成為一道別樣的風景。因為自己熱愛閱讀,於是誠邀八方文友建起了「愛生活愛閱讀——讀書促進會」微信群,匯聚了一支「沉浸書香」的團隊,藉此搭建讀書人交流的平臺。
  • 歸宿造句和解釋_歸宿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魏巍《東方》:「他們對白英子這個失去家庭的孤兒,有了這樣的歸宿,尤其感到歡慰。」]歸宿在教材中的例句:1、他覺得種樹是命運的選擇,屋後的青山就是生命的歸宿。(出自:統編版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19、青山不老)歸宿參考例句:1、天下的父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女兒有個好歸宿。2、大概世間萬物都有去處,而你才是我的歸宿。3、心若無歸宿,走到哪裡都是流浪。
  • 薩克斯名曲《回家》,心靈的歸宿
    在這枯葉滿地、秋風瑟瑟的曠野,感覺,特別是傾聽肯尼·G的薩克斯,那將多麼美麗的心靈撫慰啊。薩克斯本身屬銅質樂器,那又薄又脆的銅管發出的聲音高亢而清脆,而樂器的腹部的空洞和圓潤,又讓聲韻沉鬱而濁重,所以,薩克斯就吹奏出了那悠揚、清亮、響脆而又帶有銅質振顫的高亢聲,也隱隱約約瀰漫出沙啞、幽怨、沉鬱的悽婉聲。
  • 公益廣告:心靈歸宿的「風景」 幸福之州的「霓裳」
    潤物無聲 涵養高尚行為「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時代新風、美德風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志願服務、移風易俗……公益廣告內容多元多樣,以「潤物無聲」方式,融入公眾心靈,涵養塑造著高尚行為。宿州歷史文化有特色,製作具有「宿州風味」的公益廣告,就能讓公眾見之親切,繼而深入人心。
  • 幾十年歲月沉澱,想好好讀書了:淨化心靈、增長見識、開拓視野
    有人說過「讀書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但絕對可以拓展人生的寬度,讀書不能改變人生的起點,但也絕對可以定位人生的方向」,是的,讀書可以讓我們擁有快樂,讀書可以增長知識,還可以增長見識,俗話說「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說的正是這個道理。而多讀書,可以在喧囂的世界裡,找到一個只屬於自己的純淨世界,沉下心來,思考人生,讓浮躁的心靈歸於本真。
  • 《燕雲臺》:耶律賢、蕭燕燕、耶律隆緒的心靈歸宿都源於一個人
    歷史上凡是太后的情人,歸宿大多是誅殺,而他卻善始善終。老皇帝臨終將妻兒託付於他,太后「下嫁」於他,小皇帝侍他如父,死後還入了皇陵。不用說,他就是《燕雲臺》中的韓德讓。他想哭,又不能,壓抑籠罩著稚嫩的心靈。當那個人走過來,把他攬在懷中,輕輕拍著時,他終於尋到了依靠一般。從七歲開始,沒有人能再抱他一下,而今尋到了懷抱,他終於能哭出來了。那一刻他不用想自己是繼承人,不用考慮別人是否會嘲笑他,他只是個孩子,能對自己信任的人說出想法的孩子。
  • 「家」如何變成了人們心靈的特殊歸宿?
    微信ID:sanlianshutong 『生活需要讀書和新知』 1900年,一個女孩意外地來到了一塊陌生的土地上。
  • 2018年10月27日星座運勢:遠離喧囂,尋找心靈歸宿
    除此之外,也有機會接觸玄學、佔卜、神秘學方面的事情,令你感覺找到了心靈的歸宿。金牛座明天感情方面的事情讓你頭疼,容易一言不合就吵架。自己內心對於感情之事也有些悲觀,認為許多不合真的無法改變了。其實對方並非真的與你較真,許多時候是自己想的太多。
  • 認識生命的意義,讓我們的生命找到歸宿
    如果沒有佛教信仰,人生就會立足於物質層面,以家庭、事業、感情為依託、為歸宿;或立足於文化藝術,以構思、創作、欣賞為樂事。但要知道,所有這些和我們只是暫時的關係。當今生走到終點,又將去向何方?依然是隨業流轉。感情再好,你也得獨自上路;事業再大,你也是兩手空空;藝術成就再輝煌,你也帶不走什麼。
  • 讀書是一場循序漸進的心靈旅程
    讀書跟自己的人生一樣由簡單到複雜,從幼稚到成熟,從七情六慾到世間百態 ,慢慢成長成熟,由朦朧的初始到正能量的價值觀,從遠古野蠻到新時代的文明。讀書呢要經歷幾個不同的階段,層次,由現象到本質,由淺到深,有表入裡,最終改變自己的認知,價值觀,去掉自己的執念,找到人生最中的信仰,積極快樂的面對世俗的一切無常,即諸葛孔明以處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 當你老了,一定要在老家有套房,有退路,有清閒,有依靠,有歸宿
    背井離鄉多年,才明白,他鄉只是徵途,故鄉才是歸宿。外面的世界再繁華,都不如故鄉的蟲鳴鳥叫;外面的房子再豪華,都不如家裡的竹籬瓦舍。01老家有套房,人生才會有退路無論離家多遠,只要老家的房子還在,人生就有退路,累了,倦了,想回家了,就永遠有個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