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何婧 統籌/王梅梅】紅船雜誌從多位知情人處獲悉,海派玉雕特級大師楊中偉於1月10日在蘇州不幸去世,享年39歲。
楊中偉(圖片來源:海派玉雕)
1
師從吳德升
據了解,楊中偉是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 、海派玉雕師、蘇州玉石文化協會常務理事以及海派玉雕協會理事。他曾多次獲得玉石雕刻獎項。
1981年,楊中偉在河南鎮平出生,這個號稱「十萬玉雕匠」的地方,使他自幼對玉雕耳濡目染。16歲時,楊中偉在河南鎮平縣石佛寺玉器廠學習玉雕製作,並師從黃德一先生學習繪畫,奠定了繪畫基礎,至今乃喜臨摹名家書畫。
2000年,楊中偉又先後師從呂同文大師和孟慶東大師學習玉雕技藝,練就了一身過硬的功底,玉雕技藝日臻成熟。為了尋求突破和創新,使自己的玉雕創作更進一步,2007年,他隻身來到上海,拜吳德升大師為師。
2
《論語》讀得最多
在中青年海派玉雕大師中,熟讀《論語》的人並不多,楊中偉是其中一個。問他平時什麼書讀得最多,他毫不猶豫地回答:《論語》。
他把自己的玉雕創作室命名為「中和至偉」,一和名字有關,一和孔子的哲學思想有關。所謂「中」就是喜怒哀樂沒有發作失控;作為「和」,就是喜怒哀樂表現得恰到好處。「中和」做到完美,天地會賦予他應該有的位置,萬物都會養育他。
人們都說楊中偉有靈氣,悟性很高,但他卻說自己的悟性只能算「中上」。事實上,他在玉雕創作上,是很有靈氣的。比如師傅畫的線條,一般師兄弟理解較慢,也不夠全面,但他卻像下棋似的,能比別人多看一步。吳德升對他做活也很認可。
3
稱離「志於道」還很遠
楊中偉善於仕女和傳統典故人物的創作,他的作品風格顯著,敢於突破窠臼,顛覆傳統,注重挖掘人物的真實心性,甚至重新解構人物的象徵意味,表達現代人的精神追求和審美理想。
楊中偉工作室牆上掛著「技精近道」的條幅。這是根據孔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的論述由朋友題寫的。他謙虛地說:我現在是處於「遊於藝」的「最下層」,離「志於道」還很遠。但他堅信,只要加強學習,刻苦磨鍊,不斷探索,一定會創作出讓人「心馳神往,手握心儀,仔細品味,意蘊悠長」的傳世精品。【資料來源:「海派玉雕」微信公眾號、中國玉雕大師服務中心等】
2018年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