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大師——蔚長海

2020-12-23 大師藝術百科

蔚長海,1941年3月3日出生,河北省人,首屆中國玉石雕刻大師,北京市特級工藝美術大師,著名書畫家。1988年被輕工業部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榮譽稱號,為第二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蔚長海大師1956年進北京第三玉器生產合作社學徒,師從著名老藝人李煥亭和許茂林。1962年,他參加「繼承流派技藝重點人員培訓班」,學習名家技藝,進修美術理論,此後開始獨立創作。

他擅長玉器器皿創作,在實踐中善於匯集、分析各家技藝之長,充實提高自己,熟練地掌握各種玉料審定巧用的本領,精於創新,創作爐、瓶、燻、獸類精品眾多,特別是薄胎和「金鑲玉」技藝獨具特色,逐步形成了構思巧妙,造型新穎別致端麗,裝飾布局大方、豔美、協調,重於神韻表現、工藝精緻的藝術風格。是翡翠四大國寶之一《含香聚瑞燻》的主創。

含香聚瑞燻

燻的主身是以兩個半圓合成的圓球體、集圓雕、深淺藍浮雕、鏤空雕於一體,綜合體現了當代琢玉技藝的無可比擬的高、精、尖水平。

花燻由足底、中節、主身、頂燈五部分組成,並以主身和蓋組成的球體為中心,周圍飾以圓雕的龍;在蓋、中節、足底三部分,以深淺浮雕的技術和開光的藝術形式,裝飾傳統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獸的圖案;蓋的周身除了四個開光的圖案外,通體鏤雕唐代傳統的蕃草圖案,整個花燻看起來碧綠晶瑩,燦爛奪目。

這充分展現了蔚長海大師在玉雕方面的高超技藝,反映出他做工精細,風格簡練而典雅的特點。蔚長海大師追求用料精細做工,他表示,好馬配好鞍,上乘的玉料配上精雕細琢,才能出精品。故行業內有「長海出手,精品就有」的美譽。

部分獲獎作品:

1982年,作品《羅漢花燻》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一等獎

1984年,作品《鑲寶壓金絲酒具》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優秀創作設計二等獎

1990年,作品《含香聚瑞燻》獲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金杯(珍品)獎

2004年8月領銜設計製作了第29屆「奧運徽寶」

2008年,翡翠雕件《龍洗》獲得玉器百花獎銅獎

2009年,翡翠擺件《香山九老圖》獲得「天工獎」金獎

相關焦點

  • 玉雕大師——韓德曉
    韓德曉,男,1983年出生於玉雕之鄉——鎮平縣。湖南省玉石雕刻大師,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高級技師。1998—2001年,在鎮平縣工藝美術學校學習玉雕專業。2008年進入天津美院進修,取得結業證書。韓德曉老師認為美玉不琢,無以成器。
  • 玉雕大師——趙國安
    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原大工匠,中國國匠,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第六屆常務理事,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特級中華玉雕大師,河南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長,新密市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長。他曾先後師從北京玉器廠的老藝人王容海、張世增、董文鍾等玉雕大師,在多年的學藝生涯裡,憑藉紮實的雕刻技藝和深厚的文化修養,巧妙地將南北派系玉器製作風格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尤其擅長利用各種玉料的俏色設計製作。其作品文化氣息濃厚,大氣不失含蓄,以巧思、細膩、精緻的獨特風格,淋漓盡致的展現玉石之溫、純、柔、雅的品質。
  • 匠師界-玉雕大師林釗泓
    1995-1999年拜師玉雕大師吳茂雲學習玉雕.兼習雕塑.石雕。2000-2002年在福州隨石雕大師林炳洪修習壽山石雕人物、山水。期間得同行好評。2004-2012年入職廣東四會媽祖玉器有限公司。期間2009年(如意觀音)及合作的(獨佔年鰲頭)獲得百花獎金獎。
  • 中國玉雕大師——王世偉
    1998年建立自已的玉雕廠並開始設計玉雕產品。2005年被授予「遼寧省玉石雕刻大師」稱號。2011年8月至11月,參加文化部「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培訓項目」——揚州玉雕高級研修班,並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永俊為師。在顧永俊大師的指導下,王世偉採用山子雕技法把北方之雄渾大氣與南方之精美秀氣相融合,依據中國畫構圖理論進行創作。
  • 玉雕行業,誰是大師?大師是誰?
    一個玉友說他前幾天,在某網站逛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問題:現在的中國還有大師嗎?當時他就笑了,中國怎麼可能沒有大師呢?光他一個人知道的玉雕大師就多達百個,更別說還有一些他沒聽過的大師更是數不勝數。誠然,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沒有哪一朝哪一代像如今這樣「大師」泛濫的。不說別的,隨便去一個玉石展,哪一個作品不是「大師」所雕?隨便去個成品玉雕店,哪一個作品又不是打著「大師」的旗號?
  • 怎麼樣才稱得上玉雕大師?
    從玉雕師傅的那雙巧手而來。人人都能成為玉雕小徒,但小徒並非人人都能晉級成「大師」!但想成為玉雕大師不可能一蹴而就,那麼大師是怎麼煉成的?一件玉雕產品向玉雕藝術品的轉變,離不開大師的創作,而成為一位玉雕藝術大師應該具備的一些條件。什麼是玉雕大師?
  • 中國玉雕大師網萬克俊
    中國玉雕大師,中國玉石雕刻藝術大師、中國高級工藝品雕刻師、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廣東省四會市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萬福臨玉器雕刻工作室。1995年從事玉雕行業,有二十多年的玉雕創作經驗,擅長花鳥、魚、蟲、動物、山水玉雕的創意設計。萬老師的每件作品都凝聚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對待每一塊原料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去設計,精心去雕刻。
  • 玉雕大師——閔旭振
    閔旭振,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玉雕大師,鎮平縣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1968年出生於河南省鎮平縣,1989年閔旭振就到鎮平縣工藝美術中等職業學校學習繪畫,1993年在北京市芳星園玉雕廠從事玉雕工作,1995年在蘇州市盤門玉雕廠工作,2008年在鎮平潤玉工作室從事玉雕設計,2010年成立鄭州市玉宇軒玉雕工作室,現任鎮平三富玉器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 玉雕大師——王森
    王森,男,出生於玉雕世家,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玉雕大師。玉雕是一門傳統手工藝, 玉石的雕琢,要遵循傳統的創作思想,先去其糟粕,保其精華之後,以藝術思想與精工雕琢結合為宗旨,物盡其用。
  • 老鳳祥玉雕大師吳俊明
    摘要:吳俊明是老鳳祥旗下的海派玉雕大師,從事玉石雕刻三十餘年,以爐瓶器皿設計製作為主,傳承並發揚上海玉雕爐瓶的特色,作品大氣、大方、穩重。一邊師從花老,一邊認真學習周壽海、劉紀松等老一輩玉雕藝術家爐瓶創作的經驗,他的技藝日漸精湛。吳俊明是老鳳祥旗下的海派玉雕大師,從事玉石雕刻三十餘年,以爐瓶器皿設計製作為主,傳承並發揚上海玉雕爐瓶的特色,作品大氣、大方、穩重。
  • 玉雕大師 | 蘇然
    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蘇然蘇然:京派玉作 獨雋春風作為宮廷玉雕新一代傳人
  • 雲遊通州:玉雕大師45年如一日磨鍊功夫與藝術,鑄就玉雕佳作
    巨型玉雕大象、世界之最「九龍玉海」、一帶一路俏色玉雕……守「藝」通州之玉雕,通州區文藝之家、中華傳統工藝大師張玉成45年如一日,磨鍊功夫與藝術,鑄就巧奪天工、獨具魅力的玉雕精品佳作。第六期,「雲遊通州」推送了守「藝」通州之玉雕,邀您盡賞通州區文藝之家,用45年時間精心雕琢,磨鍊功夫與藝術的玉雕大師——張玉成巧奪天工的玉雕作品和精心製作歷程。關注區文旅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通州八大遊」後,通過觀看小視頻,以及文字說明和圖片展示,就可欣賞、體會精美玉雕藝術作品和「出爐」記……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
  • 原來玉雕大師根本不會雕刻「偽大師」橫行江湖!
    玉雕界騙局,名為大師不會雕刻  據臺灣媒體報導,著名玉雕大師胡焱榮,被檢舉冒用他人泰國護照遊走  胡焱榮(48歲)自稱玉雕大師,臺北故宮已故前院長秦孝儀曾贊他的作品「亙古未有」,但其妻子爆料「他根本不會玉雕」,都是一名老師傅操刀,作品掛胡的名字,一票政商名流被騙得團團轉。
  • 中國雕刻第一人:海派玉雕大師吳德升
    2003年,成立「戴家祥德升玉雕藝術工作室」,中國雕刻第一人。吳德升大師有著不拘一格的創作思路,巧奪天工的造型能力,恰到好處的藝術誇張,讓抽象的人文思想與具體的質感結合產生出巨大的影響力,為中國玉雕界公認的頂尖大家。
  • 在山西,揚州玉雕大師作品可分期付款
    揚州玉器網訊 8月18日至22日,揚州玉雕名家顧銘、孫有庚、楊光、王金高、餘勇、董永梅、吉祥等受山西金海棠珠寶邀請赴山西太原考察交流,並參觀大同雲岡石窟、華嚴寺精美雕塑,此前,金海棠珠寶負責人曾來揚州遴選玉器作品籌備將於24日舉拍的《天祿琳琅》玉石拍賣活動。
  • 海派玉雕特級大師楊中偉去世,終年39歲
    【撰文/何婧 統籌/王梅梅】紅船雜誌從多位知情人處獲悉,海派玉雕特級大師楊中偉於1月10日在蘇州不幸去世,享年39歲。 > 據了解,楊中偉是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 、海派玉雕師、蘇州玉石文化協會常務理事以及海派玉雕協會理事。
  • 騰衝玉雕大師楊樹明:賦予石頭生命
    翡翠、玉雕產業帶動了騰衝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也成為當地的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楊樹明作為著名的玉雕大師,一直行走在傳承和發展玉雕工藝的路上。 謙謙君子 溫潤如玉 一身簡潔素雅的唐裝,臉上掛著溫文爾雅的微笑。在談及自己得意的作品時,平時不善言辭的楊樹明變得健談起來。
  • 【玉雕】刻刀上的雜技 豔驚四座--臺灣玉雕大師 黃福壽
    臺灣玉雕大師黃福壽的代表作《悟》亮相「化母愛為寶島之愛-送愛到災區慈善義賣記者會」。該作品取材自一塊約30公斤重的碧玉,耗時2年,目前僅1斤重,栩栩如生,令人叫絕。黃福壽稱靈感來自禪,「那淺淺的微笑,深藏在玉石裡,像是花的綻放」     臺灣黃福壽玉雕大師是一位殘障人氏,畢生鑽研碧玉與翡翠雕刻,成就非凡。看到他作品的人都會不禁驚嘆:這是真的嗎?有人甚至以為是樹脂製品!但內行人一看就知道,那是玉雕極致。現在作品大都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走入玉世界    黃福壽的故事很簡單。
  • 中國玉雕大師系列之——楊冰
    1996年,楊子進入陶虎玉雕工作室,開始了長期的的爐瓶設計和製作學習,老師嚴謹的治玉理念,謙和的為人態度也深深的影響著他。談起在玉雕廠、陶虎大師處共四年多的學習收穫,楊子坦言,無法用一兩句話概括,「提高了我對和田玉的認識,也讓我打下了很紮實的玉雕理論和技藝基礎,受用終身」。
  • 大國工匠精神——河南鎮平大師雲集書寫玉雕傳奇
    熟悉梁飛熊的人都知道,他出生在一個玉雕世家,曾祖父梁文勝1946年師從仵永甲學藝,自此梁家便與玉雕結下了不解之緣,祖父梁炳林和父親梁國山均從事玉雕行當。受家庭影響,梁飛熊自幼喜愛玉石雕刻,19歲高中畢業便進入玉雕行業,靠著自己的聰穎和勤奮,用10餘年時間,獲得了「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海派玉雕大師」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