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大師——王森

2020-12-23 大師藝術百科

王森,男,出生於玉雕世家,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玉雕大師。玉雕是一門傳統手工藝, 玉石的雕琢,要遵循傳統的創作思想,先去其糟粕,保其精華之後,以藝術思想與精工雕琢結合為宗旨,物盡其用。王森老師認為藝術從來都不是單向性的,藝術家在創作的同時,也讓作品映射出自己的內心思想。玉雕技藝也是如此,美的作品一定是創作者遵從純內心思想的結果。藝術作品也是作者心境的一種集中反映,當作者心中豁達,作品也必然會大氣,當作者心思細膩,其作品也會融入作者內心的情感。玉雕匠人是寂寞的,將自己放逐於思想的荒野中,與自己對話,那些現實中的苦澀也可能要再次體會。

2014年創辦《翠匠》翡翠雕刻藝術工作室。其作品在業內和藏家均有極高口碑,多年來在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意獎」,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中國玉石雕刻「陸子岡杯」等各類賽事中獲獎。

2014年作品《地藏王菩薩》榮獲「陸子岡杯」金獎。

2014年作品《螭龍》榮獲「陸子岡杯」最佳工藝獎。

2015年作品《悟道》榮獲「神工獎」銀獎。

2016年作品《渡己》榮獲「百花獎」金獎。

2017年作品《禪》榮獲「玉龍獎」最佳創意獎。

2017年作品《天界》榮獲「神工獎」銀獎。

2018年作品《路》榮獲「陸子岡杯」金獎。

2019年作品《菩提樹》榮獲「神工獎」金獎。

2019年作品《四大菩薩》榮獲「神鵰獎」金獎。

相關焦點

  • 玉雕大師——韓德曉
    韓德曉,男,1983年出生於玉雕之鄉——鎮平縣。湖南省玉石雕刻大師,中國青年玉雕藝術家,高級技師。1998—2001年,在鎮平縣工藝美術學校學習玉雕專業。2008年進入天津美院進修,取得結業證書。韓德曉老師認為美玉不琢,無以成器。
  • 玉雕大師——趙國安
    河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中原大工匠,中國國匠,中國工藝美術協會第六屆常務理事,中國玉石雕刻大師,特級中華玉雕大師,河南省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長,新密市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會長。他曾先後師從北京玉器廠的老藝人王容海、張世增、董文鍾等玉雕大師,在多年的學藝生涯裡,憑藉紮實的雕刻技藝和深厚的文化修養,巧妙地將南北派系玉器製作風格融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設計風格,尤其擅長利用各種玉料的俏色設計製作。其作品文化氣息濃厚,大氣不失含蓄,以巧思、細膩、精緻的獨特風格,淋漓盡致的展現玉石之溫、純、柔、雅的品質。
  • 中國玉雕大師——王世偉
    1998年建立自已的玉雕廠並開始設計玉雕產品。2005年被授予「遼寧省玉石雕刻大師」稱號。2011年8月至11月,參加文化部「傳統工藝美術保護培訓項目」——揚州玉雕高級研修班,並拜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永俊為師。在顧永俊大師的指導下,王世偉採用山子雕技法把北方之雄渾大氣與南方之精美秀氣相融合,依據中國畫構圖理論進行創作。
  • 匠師界-玉雕大師林釗泓
    1995-1999年拜師玉雕大師吳茂雲學習玉雕.兼習雕塑.石雕。2000-2002年在福州隨石雕大師林炳洪修習壽山石雕人物、山水。期間得同行好評。2004-2012年入職廣東四會媽祖玉器有限公司。期間2009年(如意觀音)及合作的(獨佔年鰲頭)獲得百花獎金獎。
  • 玉雕行業,誰是大師?大師是誰?
    一個玉友說他前幾天,在某網站逛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問題:現在的中國還有大師嗎?當時他就笑了,中國怎麼可能沒有大師呢?光他一個人知道的玉雕大師就多達百個,更別說還有一些他沒聽過的大師更是數不勝數。誠然,縱觀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沒有哪一朝哪一代像如今這樣「大師」泛濫的。不說別的,隨便去一個玉石展,哪一個作品不是「大師」所雕?隨便去個成品玉雕店,哪一個作品又不是打著「大師」的旗號?
  • 怎麼樣才稱得上玉雕大師?
    從玉雕師傅的那雙巧手而來。人人都能成為玉雕小徒,但小徒並非人人都能晉級成「大師」!但想成為玉雕大師不可能一蹴而就,那麼大師是怎麼煉成的?一件玉雕產品向玉雕藝術品的轉變,離不開大師的創作,而成為一位玉雕藝術大師應該具備的一些條件。什麼是玉雕大師?
  • 中國玉雕大師網萬克俊
    中國玉雕大師,中國玉石雕刻藝術大師、中國高級工藝品雕刻師、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廣東省四會市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萬福臨玉器雕刻工作室。1995年從事玉雕行業,有二十多年的玉雕創作經驗,擅長花鳥、魚、蟲、動物、山水玉雕的創意設計。萬老師的每件作品都凝聚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對待每一塊原料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用心去設計,精心去雕刻。
  • 玉雕大師——閔旭振
    閔旭振,河南省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玉雕大師,鎮平縣寶玉石協會常務理事。1968年出生於河南省鎮平縣,1989年閔旭振就到鎮平縣工藝美術中等職業學校學習繪畫,1993年在北京市芳星園玉雕廠從事玉雕工作,1995年在蘇州市盤門玉雕廠工作,2008年在鎮平潤玉工作室從事玉雕設計,2010年成立鄭州市玉宇軒玉雕工作室,現任鎮平三富玉器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 老鳳祥玉雕大師吳俊明
    摘要:吳俊明是老鳳祥旗下的海派玉雕大師,從事玉石雕刻三十餘年,以爐瓶器皿設計製作為主,傳承並發揚上海玉雕爐瓶的特色,作品大氣、大方、穩重。一邊師從花老,一邊認真學習周壽海、劉紀松等老一輩玉雕藝術家爐瓶創作的經驗,他的技藝日漸精湛。吳俊明是老鳳祥旗下的海派玉雕大師,從事玉石雕刻三十餘年,以爐瓶器皿設計製作為主,傳承並發揚上海玉雕爐瓶的特色,作品大氣、大方、穩重。
  • 玉雕大師 | 蘇然
    中國玉石雕刻大師 蘇然蘇然:京派玉作 獨雋春風作為宮廷玉雕新一代傳人
  • 王森:比賽,中國也可以很強!
    他聯手國際頂級名廚300多位成立王森世界名廚學院,一直致力於推動行業賽事挖掘國內精英人才。他,創辦的王森學校被國家評為「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創辦的技能大師工作室被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那時,整個酒店後廚分成烘焙、甜點、西餐、酒水、咖啡五大類工作崗位,王森都非常感興趣,哪裡需要人,他就去哪裡幫助幹活。因為勤快,每個版塊的師傅都喜歡他,也願意多教他技術,在三年時間裡,他掌握了整個酒店後廚五大類的工作技術。後來的多年時間裡,他又跟師傅到香港學習技術,在西點大師的道路上慢慢前行著。1993年,王森老師從香港回到內地發展,創立了王森蛋糕學校。
  • 雲遊通州:玉雕大師45年如一日磨鍊功夫與藝術,鑄就玉雕佳作
    巨型玉雕大象、世界之最「九龍玉海」、一帶一路俏色玉雕……守「藝」通州之玉雕,通州區文藝之家、中華傳統工藝大師張玉成45年如一日,磨鍊功夫與藝術,鑄就巧奪天工、獨具魅力的玉雕精品佳作。第六期,「雲遊通州」推送了守「藝」通州之玉雕,邀您盡賞通州區文藝之家,用45年時間精心雕琢,磨鍊功夫與藝術的玉雕大師——張玉成巧奪天工的玉雕作品和精心製作歷程。關注區文旅局官方微信公眾號「通州八大遊」後,通過觀看小視頻,以及文字說明和圖片展示,就可欣賞、體會精美玉雕藝術作品和「出爐」記……俗話說「玉不琢,不成器。」
  • 原來玉雕大師根本不會雕刻「偽大師」橫行江湖!
    據臺灣媒體報導,著名玉雕大師胡焱榮,被檢舉冒用他人泰國護照遊走20多個國家,2013年年底從北京搭機抵桃園機場,被「移民署」以現行犯逮捕。  胡焱榮(48歲)自稱玉雕大師,臺北故宮已故前院長秦孝儀曾贊他的作品「亙古未有」,但其妻子爆料「他根本不會玉雕」,都是一名老師傅操刀,作品掛胡的名字,一票政商名流被騙得團團轉。
  • 臺灣翡翠玉雕大師作品欣賞
    千百年來,大陸居民不斷遷徙臺灣,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字、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生活習慣、節日禮儀等早已傳播至整個寶島,使中華文化深植臺灣、茁壯成長。我們同宗同源,十指連心!我想大家可以欣賞一下來自寶島臺灣的玉雕大師的作品,讓我們更深刻的去了解翡翠玉雕的精髓吧!朋友們到了臺灣,就一定要去看看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三寶,尤其是翠玉白菜!
  • 中國雕刻第一人:海派玉雕大師吳德升
    2003年,成立「戴家祥德升玉雕藝術工作室」,中國雕刻第一人。吳德升大師有著不拘一格的創作思路,巧奪天工的造型能力,恰到好處的藝術誇張,讓抽象的人文思想與具體的質感結合產生出巨大的影響力,為中國玉雕界公認的頂尖大家。
  • 在山西,揚州玉雕大師作品可分期付款
    揚州玉器網訊 8月18日至22日,揚州玉雕名家顧銘、孫有庚、楊光、王金高、餘勇、董永梅、吉祥等受山西金海棠珠寶邀請赴山西太原考察交流,並參觀大同雲岡石窟、華嚴寺精美雕塑,此前,金海棠珠寶負責人曾來揚州遴選玉器作品籌備將於24日舉拍的《天祿琳琅》玉石拍賣活動。
  • 海派玉雕特級大師楊中偉去世,終年39歲
    【撰文/何婧 統籌/王梅梅】紅船雜誌從多位知情人處獲悉,海派玉雕特級大師楊中偉於1月10日在蘇州不幸去世,享年39歲。 > 據了解,楊中偉是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師 、海派玉雕師、蘇州玉石文化協會常務理事以及海派玉雕協會理事。
  • 騰衝玉雕大師楊樹明:賦予石頭生命
    翡翠、玉雕產業帶動了騰衝市的經濟社會發展,也成為當地的一張靚麗的文化名片。楊樹明作為著名的玉雕大師,一直行走在傳承和發展玉雕工藝的路上。 謙謙君子 溫潤如玉 一身簡潔素雅的唐裝,臉上掛著溫文爾雅的微笑。在談及自己得意的作品時,平時不善言辭的楊樹明變得健談起來。
  • 【玉雕】刻刀上的雜技 豔驚四座--臺灣玉雕大師 黃福壽
    臺灣玉雕大師黃福壽的代表作《悟》亮相「化母愛為寶島之愛-送愛到災區慈善義賣記者會」。該作品取材自一塊約30公斤重的碧玉,耗時2年,目前僅1斤重,栩栩如生,令人叫絕。黃福壽稱靈感來自禪,「那淺淺的微笑,深藏在玉石裡,像是花的綻放」     臺灣黃福壽玉雕大師是一位殘障人氏,畢生鑽研碧玉與翡翠雕刻,成就非凡。看到他作品的人都會不禁驚嘆:這是真的嗎?有人甚至以為是樹脂製品!但內行人一看就知道,那是玉雕極致。現在作品大都由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走入玉世界    黃福壽的故事很簡單。
  • 中國玉雕大師系列之——楊冰
    1996年,楊子進入陶虎玉雕工作室,開始了長期的的爐瓶設計和製作學習,老師嚴謹的治玉理念,謙和的為人態度也深深的影響著他。談起在玉雕廠、陶虎大師處共四年多的學習收穫,楊子坦言,無法用一兩句話概括,「提高了我對和田玉的認識,也讓我打下了很紮實的玉雕理論和技藝基礎,受用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