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看到媽媽英語筆記後內疚哭泣,對不起媽媽,我沒有好好學習

2020-12-23 騰訊網

10月7日,成都一位小男孩看了媽媽筆記內疚到哭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小男孩吃驚媽媽也要學習,他在認真看筆記和媽媽對話的同時,突然眼眶發紅開始抽泣,並哽咽著在媽媽懷裡說:「對不起,媽媽,我沒有好好學習。」

小男孩小名CC,今年9歲,讀三年級,媽媽鄧女士是四川省人民醫院的醫生,也是今年畢業的西南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男孩看的這本筆記是媽媽讀研時的英語筆記。

「因為我的床頭櫃堆滿了書,包括我以前的讀書筆記,當時他就無意中翻到了那個筆記本,然後他說,『這不是你的英語筆記本兒嗎?原來你也要做筆記』,然後他就坐在床上看,邊看邊認個別簡單的單詞和我交流。」鄧女士說那天是兒子九歲生日,於是她拿起手機想拍下來這一幕。

「剛開始我看他情緒還挺好的,他還說要借我的筆記本兒,以後高考用,後來意識到他情緒有點兒變化,眼睛突然有點淚花,我就問他怎麼了,他就說對不起,媽媽以前我沒有好好學。」

鄧女士已經工作多年,決定考研後,重新拾起了英語,由於自己平時醫生的工作較忙,孩子爸爸經常會帶兒子去書店看書,CC也沉浸在書的世界裡喜愛看書,「家裡一直有學習的氛圍,我和孩子爸爸也喜歡看書,課內課外的書反正都在看,應該對他有影響。」

面對孩子的反應,鄧女士除了欣慰更多的是震驚,「就是我不知道我的這麼一個筆記本兒,或者是說父母這麼一個小的動作行為,會對孩子產生這麼大的一個影響力,讓他有這麼深刻的一個領悟力,哪怕是在某一個瞬間,那個時候其實我除了感動以外,也在反省我自己哪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讓鄧女士高興的是,那天安撫好兒子後,兒子似乎真的更愛學習了,早早的在鄰居家就把作業做完了,自己練習了鋼琴。

爸爸媽媽是孩子人生路上的優秀引路人,家長用自己的榜樣力量陪伴孩子幸福成長,孩子的成長也會反饋給家長莫大的驚喜!

家長的精力付出與孩子的成長是呈正比的,但是現在卻有不少家長忙於工作,缺乏對孩子的管理,陪伴孩子的時間都很少,更別提引導、監督孩子學習。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就可以藉助格雷盒子來管理孩子的學習時間,保證孩子寫作業時不受外界幹擾。通過限制遊戲軟體的使用,讓孩子學會主動約束自己不沉迷遊戲;通過設置手機使用時長,自覺管理學習與娛樂時間,而父母也可以藉此逐步「放手」,讓孩子做到真正的獨立自覺,同時也可以讓老師、家長省心!

家庭教育不到位,學校教育做得再好也無濟於事。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學區房是家裡的書房,最好的學校是家庭,最棒的老師是父母。教育要親力親為,千萬別指望誰能幫你教好孩子,父母今天在孩子身上偷的懶,都會在未來變成無法彌補的遺憾!父母今天在孩子身上下的功夫,都會在未來變成孩子一生的底氣!

針對忙於工作,擔心孩子學習效率低下的家長,可以直接從應用商店搜索「格雷盒子」使用家長端,在孩子手機使用「孩子 端」,分別登 錄注 冊後,家長通過綁 定孩子端手機,可立即在軟體上監督孩子使用手機情況,還可設置各類應用軟體的使用時間,屏 蔽遊戲和網絡不相關信息,幫助家長輕鬆管 控孩子學習動態。

相關焦點

  • 男孩看到媽媽英語筆記內疚哭泣,對媽媽說出一句話,感動網友
    其中,男孩在視頻最後說的一句話,更引發了網友們的大量討論。 視頻中,一名男孩大概只有8-9歲的樣子,無意中看到了媽媽的英語學習筆記,就非要打開看一下。嘔不過男孩的堅持,媽媽就讓他打開了那本自己的英語學習筆記。而男孩也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遇到自己學過的單詞,他還不經意間讀出聲來向媽媽確認。
  • 9歲男孩看到媽媽英語筆記,內疚哭泣沒好好學習 媽媽:他現在更愛...
    10月7日,成都一位小男孩看了媽媽筆記內疚到哭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這位小男孩無意中翻到媽媽的筆記,吃驚媽媽也要學習,他在認真看筆記和媽媽對話的同時,突然眼眶發紅開始抽泣,並哽咽著在媽媽懷裡說:「對不起,媽媽,我沒有好好學習。」
  • 兒子無意中看到媽媽的英語筆記後,忍不住哭泣:原來大人也要學習
    01兒子無意中看到媽媽的英語筆記後,忍不住哭泣:原來大人也要學習網絡上一對母子在討論關於學習的問題的視頻感動了萬千網友,而事情的起因就是因為這位大約七八歲的男孩在無意中看到了媽媽的英語筆記。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兒子剛剛看到媽媽的筆記本時是非常好奇的,提出想看一看媽媽在筆記本裡寫了什麼。媽媽痛快地答應了之後,孩子卻被翻開後筆記本裡的內容驚呆了。
  • 9歲男孩翻看媽媽英語筆記,內疚到哭泣:父母永遠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防走失提示*最近,四川成都一位小男孩看了媽媽筆記內疚到哭的視頻走紅網絡。視頻中,這位小男孩無意中翻到媽媽的筆記,吃驚媽媽也要學習。他在認真看筆記和媽媽對話的同時,突然眼眶發紅開始抽泣,並哽咽著在媽媽懷裡說:「對不起,媽媽,我沒有好好學習。」
  • 9歲男孩被母親暴打致死:媽媽,我不想看到你
    1前幾天,看到一篇報導,說9歲的男孩,疑因弄丟了媽媽手機,被打身亡。起因是,孩子帶著手機下樓玩耍,把手機弄丟,回到家又沒有按照媽媽的要求寫作業。媽媽脾氣上來,一發不可收拾,最後釀成慘劇。男孩的頭上、臉上都是傷,雙手、雙臂青紫發腫,屁股以及雙腿更是慘不忍睹,連成片的青紫,觸目驚心。
  • 「不要打給我媽媽,她很忙!」9歲男孩深夜痛哭,真相讓人淚目……
    那個躲雨的小販,像極了你我在生活中最狼狽的時刻。11月10日,南京江北警方發布了一個視頻:6日深夜,一個9歲的男孩站在窗戶前望著小區門口哭泣。鄰居被哭聲驚醒,立即報了警。民警趕來後,用執法記錄儀拍攝下了當時的情況。
  • 謝娜為抱女兒學拳擊:過度內疚的媽媽養不出快樂的孩子
    上班的時候,沒有了生離死別的哭戲,回來的時候,也沒有「脫韁野狗」般的求抱抱。我去上班,跟她說再見的時候,她玩著自己的玩具,連頭都不抬一下。那一刻,我覺得可能是我的忙碌,我的疏忽,讓女兒失去了對母親的依戀。類似這樣的時刻有很多很多,讓我經常懷疑自己是不是遠遠夠不到做母親的及格線。
  • 奶奶關愛、爸爸培養、媽媽恐嚇,男孩懇求父母:再生一個吧放棄我
    「你長大後必須得上名牌大學!作業還沒完成呢,睡什麼覺,還敢玩遊戲?可別忘了:周六上午學畫畫,下午彈鋼琴;周天上午補數學,下午補英語。」一位望子成龍、實施「精英培養計劃」的父親。「我聽見他們咀嚼食物的聲音,都感覺厭煩!我討厭他們,但又特別害怕離開這個『溫暖』的家!我有時候希望父母出意外死掉,但每次想到這些又很內疚自責,我為什麼這麼沒良心。」來自一個心煩意亂、學習成績日漸下滑的初中男孩。
  • 高考狀元的自我救贖:內疚,是愛的另一個名字
    我感覺對不起全世界:對不起媽媽,沒能好好照顧陪伴她;對不起肚子裡的孩子,經常帶著他去化療病房;對不起工作,因為我沒能全身心地投入。後來,媽媽還是去世了。我開始懷疑人生:世界為什麼是這樣的?我的心裡,有著非常強大的內疚。我常常覺得對不起全世界,對不起所有人,都是我的問題,都是我的錯,都是我不好。學習了「部分心理學」之後,我嘗試著去了解「內疚」這個部分,因為她也是我內在家庭中的一員,她一定也是為了我好,只是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呢?我非常好奇。
  • 媽媽對不起 我不夠努力才讓你現在還在吃苦
    清晨起來,陽光透過繁茂的枝葉,照到院子裡,我獨自坐在大樹下,向村子外邊遠望,深邃看不到邊的樹林,延伸出蜿蜒的小路。媽媽在院子裡廚房門口摘菜,我也過去幫忙。一邊摘菜,一邊交流著什麼。她上一句說了什麼,記不太清了。
  •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好好讀書?」媽媽從疫情中發現了最好的答案
    說實話,聽到你的話,媽媽的內心是有隱隱的擔憂的。可能是你年齡還小的原因,你還不明白好好讀書的重要性。曾經,因為看到你不用心讀書,媽媽批評過你。你眼含淚水一臉不服氣地問我:「媽媽,我為什麼要好好讀書?讀不好書就不能生活嗎?」
  • 「不是媽媽不想救你,媽媽確實無能為力,孩子,媽媽對不起你!」
    「不是媽媽不想救你,媽媽確實無能為力,孩子,媽媽對不起你!」這位母親對著孩子磕頭的同時,嘴裡不斷念叨著孩子,「不是媽媽不想救你,媽媽確實無能為力了,孩子,是媽媽對不起你!」從她的身上看到了一個母親的無奈,此刻我就在想我們的國家呢!
  • 一曼有約‖我的媽媽,沒有了……
    我無法彌補犯下的錯,不能改變過往,不能改變現實,恨自己時想一走了之。可是,爸爸漸老、女兒還小,我唯有面對,承擔一切。一 高中畢業沒有考上大學,媽媽安慰我,好好複習,來年再考。 彼時,我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不想再進校復讀。我對爸媽說,想去外面闖闖。
  • 「媽媽你打我吧!」男孩哭求媽媽揍自己,背後的原因讓人哭笑不得
    在孩子入學後,晚上輔導孩子寫作業變成了家長們的日常,尤其是對於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父母的輔導更是不可或缺的,這不僅有助於幫助孩子答疑解惑,而且還能起到監督的作用幫助孩子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媽媽你打我吧!」男孩哭求媽媽揍自己,背後的原因讓人哭笑不得此前有這樣一段家庭視頻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視頻中一個小男孩正在哭天抹淚地寫作業。寫了幾筆後,小男孩抬頭滿臉淚痕地對媽媽說道,「媽媽,你打我吧,你可以打四下!然後你就別讓爸爸打我了!」原來,小男孩在寫作業之前和爸爸約定好了寫完作業的時間,如果沒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完,爸爸就會按約定胖揍男孩一頓。
  • 彭水護士媽媽防護服寫字喊話女兒:「陳若妍,好好學習」
    原標題:護士媽媽防護服寫字喊話女兒:「陳若妍,好好學習」近段時間來,隨著網上開課,孩子的學習成了家長最牽掛的事。對於身處戰疫第一線的馳援武漢醫療隊的醫護人員來說,孩子的學習更是讓他們操心。
  • 「我媽媽是騙子」:毀掉一個孩子,騙他兩次就夠了
    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習得性無助」,指一個人經歷失敗和挫折後,面對問題時產生的無能為力的心理和行為。當父母違背諾言之後,孩子對結果產生的無能為力的感受,次數多了,便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父母不值得我信任,我也不再信任他們。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說話算數。比如答應孩子這周六出去玩,如果去不了要告訴孩子,改天一定補回來。
  • 「媽媽,我好累,能睡5分鐘嗎?」8歲男孩閉眼後,再也沒有睜開
    磊磊是一個8歲的男孩,雖然才上小學二年級,可是每天卻有做不完的功課,即便是周末也沒有放鬆的時候。父母為了讓磊磊學習成績有所提高,幫孩子報個語文數學輔導班,當然還不忘記英語。除了學習上的輔導課,媽媽也沒有忘記讓磊磊全面發展,在沒有徵得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就自作主張的幫孩子報名了圍棋和書法。雖然磊磊不喜歡,但是卻不敢拒絕,每節課都會硬著頭皮去。
  • 抗拒英語的雙胞胎兄弟半年當上小達人 媽媽是這樣引導的
    大約在一個月以前,媽媽購買了小學1-6年級的英語卡片,前面是圖片,後面是句子。媽媽下班回家跟他們玩卡片,藉此機會鍛鍊他們的口語。「比如看到一個紅蘋果,就先讓他們說這是一個紅蘋果,再說我有個紅蘋果,你有一個綠蘋果。」兄弟倆都很喜歡這個遊戲。
  • 英語:從催促監督到自主學習,這個媽媽用了什麼方法?
    01 為孩子英語學習尋找各種方法,一直沒遇到我是一個70後,我深知語言學習的重要性,在Angel3歲的時候,我就一直在想著一定要讓孩子好好的學習英語,這兩年,我一直在尋找一個比較好的方法,也送孩子去線下機構學過英語,大人孩子都很辛苦不說,效果也一般,後面陸陸續續又嘗試過一些英語學習方法
  • 媽媽,我想你了!
    玥玥:「媽媽,你真難找,我都給你打了好多個電話了,一直打不通,你是不是不要玥玥了?」。女人轉頭看我一下牆壁上的時鐘,此時已經是晚上22:10,溫柔的說:「玥玥,你一定要聽大人的話,好好學習,等你每門功課都考100分,你媽媽就回來啦」。玥玥乖巧的說:「嗯,媽媽說話算話,咋們拉鉤」。女人溫柔的說:「嗯,拉鉤」。幾天後,女人的電話再次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