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走失提示*
最近,四川成都一位小男孩看了媽媽筆記內疚到哭的視頻走紅網絡。
視頻中,這位小男孩無意中翻到媽媽的筆記,吃驚媽媽也要學習。
他在認真看筆記和媽媽對話的同時,突然眼眶發紅開始抽泣,並哽咽著在媽媽懷裡說:
「對不起,媽媽,我沒有好好學習。」
一時間,這位懂事寶寶的視頻,被不少寶媽轉載分享,小男孩成了大家稱讚的好孩子。
網友們也不禁感慨:
父母的言傳身教永遠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據了解,這位成都的小男孩小名CC,今年9歲,正讀小學三年級。
媽媽鄧女士是四川省人民醫院的醫生,也是今年畢業的碩士研究生。
鄧女士已經工作多年,決定考研後,重新拾起了英語,做了不少筆記,兒子看的筆記便是她考研時的英語筆記。
點擊播放 GIF 1.3M
「
「那天晚上大概是晚上十點左右吧,他說他想和我一起睡覺,然後他就到我床上來,因為我的床頭櫃堆滿了書,有以前的有現在的,各種書都有,包括我以前的讀書筆記,當時他就無意中翻到了那個筆記本,然後他說,『這不是你的英語筆記本兒嗎?原來你也要做筆記』,我說是呀,然後他就坐在床上看,邊看邊認個別簡單的單詞和我交流。」
「剛開始我看他情緒還挺好的,他還說要借我的筆記本兒,以後高考的時候用,我說可以借,後來我就意識到他情緒有點兒變化,眼睛突然有了點淚花,我就問他怎麼了,他就說對不起,媽媽以前我沒有好好學。」
點擊播放 GIF 3.4M
聽到兒子無意間說的話,鄧女士除了欣慰更多的是震驚。
「
「就是我不知道我的這麼一個筆記本兒,或者是說父母這麼一個小的動作行為,會對孩子產生這麼大的一個影響力,讓他有這麼深刻的一個領悟力,哪怕是在某一個瞬間,那個時候其實我除了感動以外,也在反省我自己哪裡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點擊播放 GIF 2.5M
讓鄧女士高興的是,那天安撫好兒子後,兒子似乎真的更愛學習了,
「他好像知道自己火了,今天早早的在鄰居家就把作業做完了,自己練習了鋼琴,希望以後保持。」
確實,父母對孩子的榜樣作用真的很大。而另一方面,在對孩子教育的過程中,父母也能反思自我,變得更自律,成為更好的自己。
去年,一則「49歲上海交大宿管阿姨與兒子一起考上研究生」的新聞轟動網絡。
主人公、上海交通大學留學生公寓的前臺阿姨原夢園就是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相互成就,雙雙成為學霸的。
因為考上研究生,原阿姨可以說一不小心成了勵志「網紅」,學霸、女神、中國最勵志考研生等「光環」紛至沓來。可是,她卻說,從小到大,她根本就不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
用她自己的話說,「小的時候,我其實挺愛玩的,在學習上也不是很上心,用現在的話來說,自己當時就是一個學渣。」
30年前,原夢圓或許怎麼也想不到如今的自己能夠花上一天的時間在家自學英語,一周三次花費近四個小時,從閔行到五角場的復旦大學上漢語言文學課。
一切的改變源於兒子的到來。也許是吃了自己小時候沒有好好學習的虧,原夢圓對於兒子的學習從小就抓得很緊。
像如今的無數被孩子作業逼得死去活來的老父親老母親一樣,原夢園也曾是位陪在兒子身邊盯著作業的母親。
「為了督促孩子學習,自己就坐在他旁邊看著他,但後來發現他這樣不僅學習效率很低,還會變得很焦慮。後來我就想,如果我拿起書坐在他旁邊看書,而不是看著他寫作業,營造出一種學習氛圍的話,會不會好一點。」
原夢圓說,「於是我就搬了一個凳子坐在兒子旁邊看書,不知不覺,自己對於學習的興趣也慢慢培養起來了。」
這一培養不得了。在入職交大前三年,她就經常在交大的圖書館裡看書,並參加學校的各種公開課和講座。
2015年,兒子考上了大學,她決定陪兒子一起學習,「我愛學習,也想讓兒子有學習的氛圍。」
2016年,原夢園參加了成人高考,考取了復旦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
對於考研,原阿姨之前不敢想的。
「後來兒子準備考研,我想著陪陪他吧,相互督促,至少有個伴。」
原夢圓說,「決定考研一方面是為了陪兒子,另一方面是因為我的老公和兒子都考過研了,我自然也不想落下。不過當時更多的想法就是去體驗和感受一下考研是怎麼樣的,至於結果根本是不敢想像的。」
研究生這個頭銜對於那時的她而言,實實在在只是一個「奢望」。
就這樣,她的考研之旅開始了。
對於49歲的她來說,最大的攔路虎便是英語。
「英語是老大難的問題,之前的英語基礎幾乎為零,所以只能從最基本的單詞開始,我每天背30個,一開始光背這30個單詞就要花一天的時間。」
「很多人都跟我說,你這個年紀就不適合學語言。」但原夢園並不妥協,底子薄,那就多學多記多背。記憶力下降,那便多看幾遍多背幾遍。
「我沒有別的訣竅,就是不斷重複。」她向記者展示背單詞的記錄,連續700多天,一天都未曾懈怠,「老了記憶力確實不行,但背了忘,忘了背,我不放棄。」
平日裡在崗位上,有留學生來登記、寄存等,原阿姨也嘗試著用英語,「這樣可以鍛鍊口語和聽力,只是我年紀大,有時放不開……」
利用網際網路的便捷,原夢園還報名參加了英語和政治的網課,堅持在線完成了500餘節課程。
「我經常在網上聽網課,哪怕是在去復旦大學上課的路上,也會聽音頻、背單詞。」慢慢的,原夢圓發現自己會的越來越多,儲備的知識也越來越接近「考研」這條門檻。
在與留學生的日常交流和生活談心中,她也堅持用英語,以此鍛鍊口語和聽力。最終,她以53分的英語成績成功過線。
最終,兒子擬錄取為復旦大學研究生,原夢園擬錄取為廣西大學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研究生!
回憶起考研的過往點滴,原夢園止不住笑意。
當克服了一個個困難,考研成功的消息傳來之後,原夢圓也只是用平靜的話語表示:「這真的只是一場美麗的意外,好在,我堅持下來了。」
而她也以自己的例子寄語各位寶爸寶媽和孩子:
不管你的基礎有多差,開始的時候多晚,你都可以從這一刻重新開始,做一個全新的努力的自己。希望我的故事,也能夠影響和幫助到小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