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毛火絨(Leontopodium andersonii)來自於菊科,火絨草屬。別名火草, 小地松。Leontopodium,Leon獅+pous,足,指頭狀花序似獅足。
多年生草本。根狀莖粗短,上端有花莖和多少平臥,具有頂生密集纓狀葉叢的根出條,在下一年又生長根出條和花莖。
花莖直立堅挺,下部木質宿存,不分枝或上部有傘房狀花序枝,下部稀有不育的短枝,被平伏的絹狀蛛絲狀毛,上部常被近黃色棉狀茸毛,全部有密集或上部有疏生的葉。
小花異形或雌雄異株,雄花花冠狹漏鬥狀,有披針形裂片;雌花花冠絲狀。冠毛白色;雄花花冠毛上部稍粗厚,有長鋸齒;雌花花冠毛細,有微鋸齒。不育的子房和瘦果有乳頭狀突起。花期8-11月。
產雲南、貴州。生於乾燥草坡、開曠草地、針葉林下和丘陵頂部。海拔1000-2500米。緬甸北部和東部、寮國北部也有分布。此種在雲南蒙自叫小地松,藥用。
【哈尼藥】地扎雜讓:全草用於清熱,利溼,止血《哈尼藥》。地扎雜讓:全株治療溼熱黃疸;嫩葉外傷出血《滇省志》。
【資源志】全草:苦、辛,溫。舒筋活絡,潤肺理氣。
文中的松毛火絨草是在昆明植物園遇見的,關於松毛火絨草的研究呢,目前還沒有,不過沒關係,我們可以看看火絨草屬植物的研究,然後上面提到了他的止血作用,我們再談一談中藥的止血機理。
哎呀,二八定則在植物研究領域也存在呢,先前只知道百分之八十的財富集中在百分之二十的人手裡,另外百分之八十的人瓜分剩餘的百分之二十。
在我們的植物研究領域,若是搜索一下隨處可見的馬齒莧,或是大名鼎鼎的人參,研究文獻數量都是五位數以上的。
但其他的例如今天的松毛火絨草啊,以前寫過的很多很多,要麼有屈指可數的文獻研究,要麼乾脆沒有。
火絨草屬系菊科植物,本屬全世界約有56種,主要分布在亞洲和歐洲的寒帶,溫帶和亞熱帶地區的山地,我國有40餘種,主要集中在西部和西南部特別是青藏高原,其中有25種在民間作為藥用植物。
火絨草屬的一些種的資源豐富,如高山火絨草,即俗稱的「雪絨花」,是歐洲的固有植物。
在阿爾卑斯山地區,人們用它來裝飾服裝、旗幟和標誌物等;我國東北的民間藥火絨草,又名老頭草、薄雪草、白艾,廣泛分布於我國東北、西北、華北等省區,是東北、西北等地民間常用中草藥之一;
藏藥香芸火絨草則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北部和青海東部及甘肅等地。作為民間藥的常用藥用植物,近年來,國內外對火絨草屬植物的研究逐漸增多。
火絨草屬植物的化學成分火絨草屬植物中含有多種化學成分,迄今從中分離並獲得的化合物有揮髮油類、倍半萜類、苯丙素類、黃酮類和甾體類等化合物。
揮髮油類化合物,主要成分有法呢烯、法呢醇、薄荷醇、香茅醇甲酸酯、橙花叔醇、雪松醇和烯丙基紫羅蘭酮等。
種類繁多的揮髮油類化合物賦予了火絨草屬植物宜人的特殊清香,這可能是歐洲專利把火絨草作為化妝品原料的原因之一。
藥理活性和臨床應用火絨草屬植物作為藥用原植物,在各地民間驗方中有廣泛的應用,如歐洲山區的民間藥常用高山火絨草治療腹痛、咽峽炎、支氣管炎、癌症、腹瀉和痢疾等疾病;
我國的藏藥「扎託巴」在臨床上可治療瘟病時疫,解石毒,治肉瘤等,它通常是由本屬植物的戟葉火絨草,長葉火絨草,短火絨草等組成;
蒙藥中也常用山野火絨草,團球火絨草,火絨草和黃白火絨草等治療癌症、腹瀉、痢疾、肝炎、黃痘病和心臟疾病等等。
火絨草是東北民間治療蛋白尿、血尿等腎臟疾病的常用藥之一。據文獻記載有清熱涼血、消炎利尿、消除尿蛋白及血尿等作用。湯劑的常用量為15~20g每天。
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所內科研究室用火絨草7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部分治療急、慢性腎炎,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
長春中醫學院用以火絨草為主的複方製劑治療小兒急、慢性腎炎,療效也較好。
用火絨草乙醇製劑治療慢性腎炎45例,其中男29例,女16例,年齡為12~69歲。治療結果清除尿蛋白有效率達87%。腎功能恢復率為53%~58%。血尿恢復正常。經過3年臨床觀察,總有效率為77.8%。
以火絨草為主的方劑治療腎炎100例,效果明顯。
用火絨草的水煎劑和酒浸2種方法對1000名糖尿病患者分別給藥,發現火絨草對糖尿病有顯著的治療作用,服藥後尿糖、血糖明顯降低,特別是對病情較輕者。同時該植物還有穩定血糖的作用,對人體的毒副作用小。
中藥止血藥物在我國中醫藥歷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早在元代,葛可久在《十藥神書》中就提出炭藥止血的理論:「大抵血熱則行,血冷則凝,見黑則止」。
古人認為紅屬火,黑屬水。根據五行相剋規律,水克火理論,使用中藥於臨床出血症狀,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例如,由10種炭藥所組成的「十灰散」是典型的止血藥組方。中醫止血劑中的藥品並無促凝、抗纖或直接作用於血管的止血成分,而是與其他中醫方劑樣,按照疾病證候標準立法、遣藥、組方,並形成系列產品。
中醫學認為出血是外感、內傷、情感、勞損諸因作用於機體,導致臟腑功能失調、形成陰陽偏亢,產生血熱妄行、氣不攝血、淤血阻絡三大證候類型。
根據中藥的辯證分類,止血中藥分為涼血止血、活血止血、收斂止血、溫經止血、補血止血、助陽止血等。
研究這些藥物的止血作用應建立在這些藥物的藥性基礎之上,特別是它們的雙向調節作用。
例如,丹皮清熱涼血、散瘀,其中所含有的芍藥苷、丹酚及丹皮酚等能夠抑制小鼠固膠原、ADP、花生四烯酸引起的血小板聚集從而延長出血時間,但當丹皮炒炭後就成為具有即止血又活血的雙向調節藥物。
生蒲黃活血行瘀,蒲黃炭具止血功效。生薑發表散寒,炮姜炭止血。
地榆的止血機理與鞣質和微量元素鈣離子有關,前者有收斂止血的作用,後者有促進血液凝固的作用,地榆炭中鞣質含量明顯增加且不同產地鞣質含量有所不同。
從蒲黃中分得一種多糖,該多糖既有抗凝血作用又有促凝血活性,跟濃度有關。
日本學者從槐米和蓮房中得到同樣的止血成分槲皮素,這是首次報導槲皮素有止血功能,同時發現了槐米中抑制槲皮素止血的物質異鼠李素。
但是,中藥止血成分是複雜的,作用機制也可能不止一個,而且臨床應用的是藥物的水煎液。
所以研究止血中藥的機理,除了對具有止血作用的化學成分的研究外,對成分之間的關係、作用及整體藥物都應進行系統的分析。
有資料表明,蒲黃中的一些黃酮類成分如異鼠李素及其苷類對血液流變性可以產生重要的影響,表現在可以降低血液的粘滯性,降低產生血栓的機率,已經有人申請作為治療高血脂等藥物的專利。
由於這些化學物質的存在,生蒲黃有活血作用是可以理解的。生蒲黃經過炒制,經過HPLC的檢測,其中所含有的黃酮類物質的量增高,所以炒蒲黃的活血作用更強。
但是在炒碳後,蒲黃中的黃酮苷含量急劇下降,這可以解釋蒲黃碳活血作用減弱,止血作用增強。
醫家講求「辨證施治」,人人「證」皆不同。本公眾號所載內容為探討學習之用,不構成用藥建議,如有需求,請謹遵醫囑。
松毛火絨草的介紹就到這裡啦,不知道民族藥中用他止血,是個什麼機理呢?最近在看民族藥學的書,說起中醫藥,民族藥,就會說到巫醫不分家。
其實吧,倒不是說他不科學,只是當時的科學條件限制,人們又無法合理解釋,所以就發揮想像力,比如打雷有雷神,下雨有龍王。只是不能合理解釋,認識不夠深入,但他存在就是合理的呀。
最後分享陶弘景的一段話,「或田舍試驗之法,或殊域異識之士,如藕皮散血起自庖人,牽牛逐水近出野老;餅店蒜齏,乃是下蛇之藥;路邊地松,而為金瘡所秘。此蓋天地間物類,莫不為天地間用。」
趙學敏也說到,「誰謂小道不有可觀者款!」。吶~
(1)火絨草屬植物的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進展武彥文1,2,高文遠1*,蘇豔芳1,賈偉3,段宏泉1,肖培根4(1.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天津300072;2.天津科技大學食品科學與生物工程學院,天津300222;3.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上海200030;4.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藥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
(2)中藥止血藥物機理研究的思考陳佩東」(南京中醫藥大學,江蘇南京21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