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玉樹】我在家等你們平安歸來|尕瑪土旦​

2021-02-08 澎湃新聞
【生態玉樹】我在家等你們平安歸來|尕瑪土旦​

2021-01-03 17: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講述人: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車隊隊長尕瑪土旦

2020年12月19日。今天是我工作20年來,第二次接受記者採訪。

其實,我是個不太會說話的人,平日裡跟兄弟們吹牛聊天還行,讓我正經八百地說點什麼,著實困難。常常是肚子裡有一堆話想說,卻不知道從何說起。今天,有記者問我當年選擇這份工作的原因。我仔細想了想,是因為一個人。上學那會兒,在學校禮堂看了關於可可西裡的紀錄片,讓我很受觸動。這麼多年過去了,影片中傑桑·索南達傑犧牲時的那個場景還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中。按現在的話來說,他就是我的偶像。雖然畢業後,我在學校後勤找了份工作,可那兩年我依舊沒有放棄對可可西裡的嚮往。所以, 2000年,當家裡人告訴我有個機會可以到保護站工作時,我沒有絲毫猶豫,立即從玉樹州曲麻萊縣趕到了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爾木市。

然而,當我背著行李趕到五道梁時,我才知道自己之前對保護站的了解是多麼的片面。當時,這個帳篷保護站上有兩三個隊員,對於我的到來,大家都很高興。但由於我的加入,原本就不寬裕的食物更加緊缺。雖然都以方便麵、掛麵為主,可每天幾乎只能吃一頓飯。晚上躺在帳篷裡,餓得前胸貼後背。摸著臨行前家人放在我襯衣口袋裡那兩千塊錢,第一次有了種有錢沒處花的惆悵。

要不算了吧。說來慚愧,餓了幾天後,我有點後悔之前的決定。雖然母親去世得早,可從小到大,父親沒讓我們兄弟四人餓過一天肚子。我知道保護站條件艱苦,但沒想到連肚子都吃不飽。就在我打退堂鼓的時候,叔叔開車路過,順便來看我。有了車,就能去附近的鎮上採購。記得那天買完東西後,我們幾個人去吃了頓大盤雞。真香啊,那是我到可可西裡之後,第一回填飽肚子。

都說吃飽喝飽不想家。辦完夥食後我這顆心就定了下來。之後工作好像沒什麼特別之處。要說讓人記憶深刻,那還真有一回。

那是巡山回來的路上,在一個急轉彎處,我們的車突然翻了。等駕駛員文尕公保把我從車裡救出來時,我滿臉是血,原來是頭皮被撞裂了。車上其他幾個兄弟,除了我之外,更嘎的肋骨也斷了。不知道過了多久,兄弟們找了輛車,要把我和更嘎送去格爾木醫院。為了止血,有人把原來車裡的座套三兩下撕開包在了我的頭上。當時那兄弟給我包得太緊,我還跟他開玩笑說你這是要勒死我。其實,我心裡也害怕,但我不敢表現出來,我怕他們為我擔心。

記憶中那段路好像特別遠,走了好久好久。車開快一些,路上顛簸,骨折了的更嘎受不住疼得直叫喚。車速慢了,我腦袋上的血止不住地往下流。印象中應該是到了納赤臺,原本攥緊拳頭、挺直腰板的我再也坐不住了,一下子癱倒在座位上。車窗外是一片草地。我掙扎著說,我怕是不行了,你們選一塊草長得好的地方把我放下,趕緊救更嘎吧……我話沒說完,文尕公保放聲大哭,不行,我們是一起活著進山的,就要一起活著回家。

血不停地流,淚也不停地流。等到了醫院門口,我已經站不起來了。住院那些日子,我沒敢跟家裡人說實話,只說有些擦傷。出院回家前,還特意買了頂假髮戴上。可臉上的傷疤清晰可見。父親看著我說,你要是把命扔在可可西裡,我們連最後一面都見不上了。說完這話,他轉身哭了。

到保護站工作後,我很少回家。一來是回家路程太遠、不方便;二來是站上人少事多,別說回曲麻萊,開始那幾年,我連格爾木的夏天都沒見過。沒想到, 2011年檢查身體時,發現我的心臟有些毛病,第二年做完支架手術後,就再也不能回站上工作了。

其實,這二十年來家裡人也勸我換個工作。特別是看我三十好幾還沒娶上媳婦,心裡都有些著急。我不是不缺錢,也不是不怕死,只是在可可西裡,我的收穫比付出多得多。這些年,在媒體的報導下,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可可西裡。就像我崇拜索南達傑一樣,有些人也覺得我們了不起。有一回去北京參加活動,志願者還管我們叫英雄。從藏羚羊成為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到可可西裡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地,再到設立三江源國家公園,這些大事、好事我都趕上了。兩個孩子現在都還小,但我想等他們長大了,我會把自己在可可西裡的這些經歷告訴他們,讓他們知道,可可西裡給我留下了多麼寶貴的一筆財富。

退居二線後,我在後勤工作了兩三年,後來到了車隊。我知道,對於站上的兄弟們來說,車就是他們的命。負責這項工作後,我這顆心就一直懸著。特別是巡山隊每次出發後,我最盼望的事情就是接到他們的電話,盼著他們能報個平安,可最怕的也是接到電話,擔心他們遇到危險。畢竟,其他單位去下鄉的地方,附近至少還有牧民。而在無人區,一場大雪就能讓人迷失方向。

如今,雖然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回到站上跟兄弟們一起工作、一起巡山,但我會站好自己的這班崗,在家裡等他們平安歸來。

「我在家等你們平平安安歸來。」 ——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管理處車隊隊長尕瑪土旦。

玉樹發布綜合@大美青海雲 整理

審 核丨李萬成

編 輯丨尼瑪旦周

原標題:《【生態玉樹】我在家等你們平安歸來|尕瑪土旦​》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我在家等你們平安歸來|尕瑪土旦
    講述人: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長江源園區可可西裡管理處車隊隊長尕瑪土旦2020年12月19日。今天是我工作20年來,第二次接受記者採訪。其實,我是個不太會說話的人,平日裡跟兄弟們吹牛聊天還行,讓我正經八百地說點什麼,著實困難。
  • 我在家等你們平安歸來
    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管理處車隊隊長尕瑪土旦在保護站工作時的照片。 尕瑪土旦供圖↑認真做好每一次的出入車檢查,就是對每一位巡護隊員的安全負責。 本報記者 黃靈燕 攝↑「我在家等你們平平安安歸來。」——三江源國家公園可可西裡管理處車隊隊長尕瑪土旦。青海日報記者 黃靈燕 攝2020年12月19日。
  • ​【生態玉樹】瀾滄江源園區生態項目「特許經營」提供增收渠道
    ​【生態玉樹】瀾滄江源園區生態項目「特許經營」提供增收渠道 2020-07-20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幸福玉樹】康巴人家跨新年
    男主人叫巴尼瑪,愛人旦周措毛,兩人年近50,有三個女兒。他們隨著每天太陽的升起各自忙碌,又披著杏黃色的晚霞歸家。這個節奏和習慣有著濃重的遊牧遺傳,烙印著玉樹這片巴顏喀拉山以東、唐古拉山以西的三江之源的民風習慣。巴尼瑪在這個家庭裡承擔著司機、採購員、服務員的角色。黎明即起,打掃庭院完畢,其他家庭成員也陸續起床,這樣的日子也是年復一年地延續。
  • 武警青海總隊玉樹支隊教育扶貧紀實
    遇見你是我的緣  「小草,因為有陽光的照射,才呈現出生機勃勃;鮮花,因為有水分滋養,才顯得嬌豔欲滴;孩子們沐浴著社會的陽光甘露才能健康成長;而孤兒學校的明天,也因為有你們的支持而更加精彩輝煌洛桑副主任的朋友圈裡有著這樣一段話,在發生地震時,我的母親也是武警官兵救的,前次有個武警部隊的程叔叔說他也想給孩子們捐酸奶,武警部隊的叔叔們也經常關心這些孩子們,向武警官兵們致敬。  寒冬來時,玉樹支隊為一年級的27名新生捐贈了書包、彩筆和筆袋,送去棉帽、棉鞋、棉手套,為玉樹嚴冬的孤兒學校播灑下了一片陽光。小女孩永吉卓尕拉著趙主任的手,「趙叔叔,你再來的時候,我還想要一條花裙子!」
  • 【玉樹黨建】一場別樣的黨支部主題活動
    任教32年的扎朵鎮中心寄校教師文保尼瑪說:「我是一名基層的教師,我深知一個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是教師的行為對學生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從教32年來我用一件件的小事、一點一滴的行動去履行一名黨員教師的職責,去詮釋一名共產黨員對教育事業的忠誠。」
  • 【身邊的榜樣】生命有限 精神無限丨記稱多縣扎朵鎮包點幹部尕瑪龍周
    工作以後的尕瑪龍周,在單位裡深受其他幹部的尊重和信賴,他出色的工作表現和突出的工作能力,也讓歷任的書記、鎮長都對他讚賞有加,說他是他們的左膀右臂。作為鎮政府秘書,尕瑪龍周能夠出色地完成所有材料的書寫和整理工作,所有上級交辦的任務,都能夠按時按點完成。但凡鄉鎮有一件事他能夠解決,他就不會閒著,白天進村、晚上加班,沒有一句怨言。
  • 讓玉樹擁有「玉樹」
    張磊是北京市密雲區發改委副主任,2019年8月,他隨第四批北京援青團隊來到玉樹藏族自治州,任指揮部項目部部長,負責援青項目管理、編制項目計劃。上到高原之後,綠化成為他關心的一件大事。玉樹此前做綠化項目,多以購買外地樹種為主,但它們並不適宜高原生長,成活率比較低。後來,州林草局通過調研,選擇了藏柳作為全州綠化的主要樹種。
  • 玉樹00後組建的一支小足球隊——阿爾特彌斯
    ARTEMIS 是阿爾特彌斯的英文名稱,且 1951 是玉樹藏族自治州建立的時期,而未來的某一天他們也會成為玉樹足球的驕傲。他們把自己青春獻給了足球,即使夢想遙遠但他們此生無悔。最後和請我一起祝願阿爾特彌斯越走越遠,加油阿爾特彌斯!!!Vamos Artemis!!!
  • 歌曲《我要你平安歸來》發出親情呼喚
    本報記者 趙乃林  核心提示  連日來,由省委宣傳部組織瀋陽音樂學院製作的歌曲《我要你平安歸來》MV在網絡上廣為傳唱,累計全網點擊量1.7億人次,央視多個頻道同步滾動播放。
  • 【玉樹黨建】囊謙青土村的紅色黨旗不褪色
    【玉樹黨建】囊謙青土村的紅色黨旗不褪色 2020-09-07 17: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春玉樹】玉樹少代會開始啦:小小少年,多彩心願
    【青春玉樹】玉樹少代會開始啦:小小少年,多彩心願 2020-12-22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玉樹·十年
    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後,2名藏族青年一起睡在家裡的廢墟前(2010年4月22日攝)。玉樹扎西大同村43歲的才丁卓尕在新居內擦窗戶(2012年10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剛 攝經過3年多的重建施工,一個新玉樹正展現在人們面前(2013年9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張宏祥 攝
  • 西藏青年土旦西繞上央視《新聞聯播》啦!
    西藏創客青年 土旦西繞上央視《新聞聯播》啦!
  • 青海玉樹構建「生態電網」 保電護鳥兩不誤
    青海玉樹構建「生態電網」 保電護鳥兩不誤 2018-07-21 20:05:56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葉攀
  • 戰「疫」英雄,期待你們早日平安歸來!
    黃女士的愛人是一位新聞工作者,每天需要整理髮布大量疫情新聞,這使得黃女士經常聯繫不到他,倍感擔心,但黃女士說:「當從新聞中看到他的名字,我就放心了。」說到這句話的時候,黃女士的聲音有些顫抖。雖然家屬們很擔心愛人的身體,也很渴望愛人能夠儘早平安歸來,但他們更明白,奮力支援前線才是愛人當下最重要的任務。
  • 「見證·十年新玉樹」宋仁德 李國梅:我們家與玉樹有割不斷的緣分
    青海大學、農牧廳留他在西寧工作,他堅持回玉樹。李國梅是從日本留學歸來的生物生產科學專業農學博士,比宋仁德晚3年。宋仁德說服她「夫妻雙雙上高原」,來到玉樹州草原站,兩人成為整天跟牛羊、草地打交道的「雙博士夫妻檔」。
  • 市民繡平安福送消防:每次都要平安歸來
    市民繡平安福送消防:每次都要平安歸來 1月15日,內蒙古赤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