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30日)上午,由中共烏蘭浩特市委員會、烏蘭浩特市人民政府、興安盟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興安盟消費者協會、市食藥監局主辦的內蒙古「月月3‧15」暨烏蘭浩特市紅城‧1947全域旅遊「馬蘭花」奶撞豆腐創意美食大賽在市職教中心圓滿落幕。市領導王春友、何雲峰、徐曉為、劉穎、單永貴及自治區、盟、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比賽。
市委副書記王春友在致辭時說,舉辦此次美食大賽,主要目的是深入挖掘烏蘭浩特市地方特色美食,充分展示草原紅城的飲食文化魅力,打造「紅城‧1947」美食品牌,服務全域旅遊發展,不斷提高和擴大烏蘭浩特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希望各參賽選手抓住此次比賽機會,充分展示自己,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技藝;希望與會人員以此次大賽為契機,以地方特色美食為載體,全力推介紅城特色美食文化,著力打造旅遊文化品牌,讓更多人品味紅城、了解紅城、記住紅城、推介紅城,共同推動全市旅遊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為烏蘭浩特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大動力。
裁判及參賽選手宣誓
經過初賽選拔,此次共有10名參賽選手進入決賽,分兩組烹製以「馬蘭花‧草原奶撞豆腐」為主要原料的創意菜餚,每場比賽時間為30分鐘,選手完成製作舉手示意,工作人員將菜品分裝一大盤、兩小盤,大盤供評委評審菜品色、型;小盤供評委試吃評審。
古語有云:「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在中華文明中,飲食文化有其獨特的地位。比賽中,各參賽選手紛紛施展廚藝,炒、炸、烹、煎,燒、燜、燉、蒸,盡現「十八般武藝」,場面十分火爆。
一等獎:
金帝大酒店、王婆大蝦廚師長劉宏宇作品《王婆燜豆腐》
二等獎:
職教中心教師屈立強作品《麻婆豆腐》
鄰家小廚餐廳廚師齊春福作品《蘭花奶香豆腐》
三等獎:
職教中心教師馮國巖作品《外婆豆腐》
天天漁港海鮮食府廚師蔡文彥作品《荷包豆腐》
博源藍海御華大飯店經理剛明明作品《蟹肉一品豆腐》
優秀獎:
粗糧小鎮主廚王騰飛作品《紅城印象》
興安飯店主廚李閆作品《三鮮黃金包》
小河魚農家院主廚敖金全作品《馬蘭花養生豆腐》
烏二中食堂主廚王振作品《小燒豆腐》
▪ 王婆燜豆腐 ▪
▪ 麻婆豆腐 ▪
▪ 蘭花奶香豆腐 ▪
▪ 外婆豆腐 ▪
▪ 荷包豆腐 ▪
▪ 蟹肉一品豆腐 ▪
▪ 紅城印象 ▪
▪ 三鮮黃金包 ▪
▪ 馬蘭花養生豆腐 ▪
▪ 小燒豆腐 ▪
所有獲獎菜品將入選烏蘭浩特市紅城‧1947地方美食推薦名錄,作為全市鄉村休閒遊美食進行推廣。獲得一、二、三等獎的菜品,製作工藝納入農牧民職業技能培訓範圍,獲獎參賽人員所在餐飲企業可獲得懸掛「紅城‧1947」(金牌、銀牌、銅牌)推薦美食牌匾,非餐飲行業人員將由組委會頒發名廚證書。
與會領導為獲獎參賽選手頒獎
興安盟消費者協會為內蒙古紅城一九四七文化產業有限公司頒發放心消費示範單位牌匾
自古以來,蒙古族人作為遊牧民族,一直把牛羊肉,奶製品,做為主要食品,很少吃蔬菜、水果,話說當年成吉思汗身邊的謀士丘處機,專為王宮貴族熬製養生佳品「延年益壽膏」,其由奇珍異果濃縮而成,採用檸檬、山楂、枸杞、沙果、牛奶、黃豆等經過49天蒙藥傳統製作工藝烘焙、壓榨、萃取、熬製而成。一次熬製中,突發戰亂,士兵慌忙中把果汁倒入裝有牛奶的木桶中,放在馬背上奔跑,安頓休息時,發現奶和果汁凝固成類似豆腐狀,士兵們一吃覺得口感極佳,馬上精神煥發。成吉思汗感到此物神奇,安排人加以研究,發現原來牛奶和果汁在木桶內猛烈相撞,使植物蛋白和乳蛋白相互滲透,最後形成奶撞膏,後幾經傳承發展,形成了完整的配方和工藝。因其製作工藝複雜,成本昂貴,只有成吉思汗及權貴所使用,配方保密,幾近失傳。郭家做為當時宮庭御用,一直保守著配方的密秘。在當下這繁榮時代,郭家才將配方拿出來,至此蒙元養生佳品「草原奶撞豆腐」再次重現江湖。
責任編輯/文字攝影/後期製作:周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