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
格裡高利·派克(Gregory Peck)好萊塢電影巨星,1963年憑《殺死一隻知更鳥》問鼎奧斯卡影帝。他輝煌的演藝生涯裡共出演過60多部影片,經典代表作有《羅馬假日》《愛德華大夫》等。其從容高雅的紳士風度讓全世界無數的觀眾為之傾倒,他也成為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標誌。派克曾被譽為「一生都值得愛的男人」,他也以他的善良、人情味十足與合作過的導演們保持著良好的友誼。同時,派克還被選為百年影史「一百名銀幕英雄與壞蛋」頭號銀幕英雄,榮獲美國電影學院終身成就獎。
格裡高利·派克,1916年4月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世紀40年代開始演藝生涯,一生未傳過任何醜聞,這在魚龍混雜的好萊塢更顯君子本色。從影60年,派克幾乎全部扮演正人君子,唯獨兩次演奸角,影片並不賣座。派克是銀幕上的正人君子,在家中,他也始終扮演好好先生。去世時,他相濡以沫的妻子維羅尼科一直陪伴在他身邊。
派克在聖地牙哥長大,母親在他降生後翻了一本書,偶然找到「艾爾德瑞」這個單詞,於是這個名字就和他聯繫在了一起。但他說:「我從來不喜歡艾爾德瑞這個名字,反正在紐約沒有人認識我,就用了教名作為自己的新名字。」5年之後,作為好萊塢最有前途的新人,他的新名傳到了家鄉加利福尼亞。1995年,他終於回到了聖地牙哥成長的老家,和他的眾多影迷一起慶祝「與派克的盛大晚會」———他的79歲生日會。他離開家鄉60多年了,關於他年輕時的故事,卻成了傳奇。
派克的爸爸是聖地牙哥唯一的藥劑師。派克父親在65歲退休後十分期望派克可以繼承他的事業,做一個醫生。但派克說:「在大學那幾年,我很沉悶。後來決定當一個報社記者或者寫書當大學教授。我很滿意這個想法,真的特別喜歡做這些!」最終沒有滿足父親的願望。1939年春天,派克在醫學院畢業後,帶著僅有的160美元和一封介紹信,登上了去紐約的火車。3天後,他來到曼哈頓,從此取名格裡高利·派克,身份也不再是一個醫生,而是一位演員。第一次試鏡時,派克在化妝間狠狠踢自己:「滾回去!」但他一直戰戰兢兢,幾分鐘後終於鎮定下來,「你可以放棄,但你也可以調整好狀態繼續下去。」
派克是在2003年離開我們的,人們記得的是他像電影中飾演的那些正義人物一樣純潔的靈魂。就像時代周刊的影評人Richard Corliss寫的:
「把一個演員與他扮演的角色混淆是很危險的。但是格裡高利·派克的藝術形象與他的真實人格是極度貼近的。他極具正義感,他是在你遇到困難時最忠實的朋友,他是好萊塢工會成員們的知心大叔。他獲得過崇高的榮譽——林登·詹森授予他總統自由勳章,也上過理察·尼克森的黑名單。派克獲得過的最貼心的讚賞應該是來自隱居多年的《殺死一隻知更鳥》的原作者哈波·李對他的評價了。在聽說派克的死訊後,這位作家說:『格裡高利·派克先生是一位優秀、有魅力的紳士。小說中的阿提克斯·芬奇讓他終於有機會在大熒幕上扮演了他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