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機到探月,多國上演「中國行我也行」,總是「跟風」為哪般?

2020-12-17 騰訊網

最近,「嫦娥五號」成功登月採樣的壯舉讓無數國人無比自豪,也讓「中國力量」和「中國速度」再度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當然,在一片讚譽聲中,國際社會上還是傳出各種不和諧的聲音。甚至,縱觀近年來我國的一系列科研壯舉,包括五代機殲-20、高超音速飛彈東風-17在內,普遍都受到了多多少少的質疑,「中國都行,我也行」的觀念大行其道。然而,當很多國家緊隨中國其後跟進研發相關項目時,往往卻都是以失敗和不了了之而告終。

首先來說五代戰機研發,目前來說,依然只有中美俄三國成為「五代機俱樂部」成員。事實上,近30年來,先後有十多個國家公開宣布了本土化五代機研發項目,但無一例外沒有取得根本性突破。以亞洲地區來說,一直在明裡暗裡和中國較勁的印度,眼看著中國的殲-20問世,當即提出了印度國產五代機研發項目AMAC。然而,印度人提出的2017年首飛計劃根本就是個笑話。直到今天,所謂的AMAC還停留在航展上的模型階段。儘管印度軍方今年再次信誓旦旦地宣布,AMAC戰機將在2025年首飛,但考慮到「阿瓊」坦克、「光輝」戰機、印度國產航母這些前車之鑑,印度人想要真正擁有國產五代機,或許是幾十年之後的事情了。到那時候,「五代機」恐怕已經是一個歷史名詞了。

除了印度之外,同樣在五代機研發上宣布項目計劃的還有很多國家。不過,無論是韓國與印尼提出的KF-X,伊朗的F313「徵服者」,還是越南的「VSF」項目和日本的「心神」項目,都沒有實質性進展。甚至,在五代機研發上毫無作為的歐洲各國不得不另闢蹊徑,提出了「六代機」研發計劃。總體來說,五代機研發是一個系統工程,除了要掌握各種前沿科技之外,還需要大量人力、資金的投入。簡而言之,五代機就是大國標配,一般的國家真得很難搞出來。

除了五代機之外,高超音速武器同樣是軍事強國的專屬領域。目前來說,處於第一集團的依然是中美俄三國。相對來說,俄羅斯在這一領域遙遙領先,中國緊隨其後,美國儘管起步早、投入大,但研究成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特別是在中國推出速度高達9馬赫的東風-17高超音速飛彈之後,又有很多國家坐不住了。9月份,印度自主研發的高超音速飛彈HSTDV試射成功。僅僅是這次試射,就讓印度舉國上下歡呼雀躍,忘乎所以。印度媒體甚至高開宣布,印度已經成為全球第四個「高超音速俱樂部」成員。事實上,這次20秒的飛行實驗,距離真正實現武器應用化還有很長的距離。

如果說印度在高超音速武器研發上好高騖遠,一些西方國家同樣沒有把中國放在眼內。其中,澳大利亞甚至想到了「抱團取暖」,準備聯合美國共同研發高超音速武器。據澳大利亞媒體報導,澳大利亞國防部在今年的國防預算中專門投入了68億美元用於研發高超音速武器。在他們看來,資金到位了,完全可以藉助美國的科研力量縮短研發進程。然而,殊不知美國自身在該領域還處於追趕探索階段。自上世紀90年代起,從X-43(A)方案到X-51方案,美國在高超音速武器研發上鋪開了大攤子,但依然是失敗多,成功少。即便是在近兩年,美國的研發不斷提速,但距離中俄兩國還是有不小的差距,距離真正實戰部署更是遙不可及。所謂的美澳「強強聯合」,也僅僅是澳大利亞人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除了常規軍事科研項目之外,我國在航天領域取得的非凡成就,也讓很多國家眼紅不已。其實,就起步階段來說,我們並沒有佔據先發優勢。早在2004年,當我國正式宣布探月計劃時,全球至少有4個國家同步跟進。這4個國家除了老牌航天強國俄羅斯和美國之外,還包括了日本和印度。其中,美國作為全球首個完成登月壯舉的國家,再次宣布將在2015年或2020年重返月球;日本更為激進,直接提出於2025年在月球建立機器,並藉助機器人進行星際拓荒;印度則在2008年發射了第一顆繞月衛星「月船一號」……然而,16年過去了,除了中國完成了「嫦娥探月」計劃之外,這4個國家都沒有完成預定計劃。不得不說,口號與計劃是建立在實力與奮鬥基礎上的。在很多領域,中國能行,別人真得幹不了!()

相關焦點

  • 從五代機到探月,多國總是緊隨其後,中國行的他們真的也行嗎?
    中國在崛起收穫了世界大量的關注,這些目光中也不乏羨慕和嚮往的,不少國家羨慕了,也就誕生了「中國都行我也行」的想法。從五代機到探月,多國總是緊隨其後,但中國「行」的,它們真的也都「行」嗎?在科技上你追我趕,相互競爭似乎也是國家之間的常態,但若是不顧現實國情,脫離了實際,就顯得十分離譜了。這股風氣最初是從殲-20問世開始的。
  • 劉智柯:@年輕幹部參悟「探月」之道破浪而行
    嫦娥五號返回器如同茫茫草原上的一顆流星般劃破天際,攬月而歸,踏夢而行。「繞、落、回」三步走規劃如期完成,彰顯出中國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年輕幹部須感悟「探月精神」的真理,破浪逐夢,扶搖直上。
  • 攬月而歸、踏夢而行
    現在草原上的氣溫已經降到了零下30攝氏度,但邊境派出所的的幹警們已經按照預定的警戒方案各就各位了。和載人飛船相比,嫦娥五號返回器的體積只有飛船返回艙的七分之一,可著陸面積是載人飛船的16倍,在冰天雪地的夜間尋找如此小的目標並不容易。當地800名公安幹警提前在主著陸場核心區2400多公裡的範圍內完成地毯式排查,杜絕回收安全隱患。
  • 中國已被五代機包圍了
    為了遏制打壓我國,美國當前正在不懈餘力地展開軍事行動,除了派出軍艦軍機頻繁在南海以及臺海挑釁以外,還將五代機F-35部署在中國周邊。由於F-22戰機已經停產,美國目前真正生產建造的五代機也就只有F-35。
  • 中國五代機都已服役,為何空軍中殲7這樣的二代機,還在服役?
    我們都知道,最近幾十年中國空軍的發展非常迅速,各種先進的戰鬥機,陸續服役,尤其是殲20的服役,更是使中國空軍,一躍成為了目前世界上,第2個服役5代戰鬥機的國家。但是如果關注軍事的朋友可能會發現,雖然現如今我國已經有了像殲20這樣的5代機,但是,在我空軍的序列中,殲7這樣的二代機,仍然佔據了相當大的份額,又是為什麼呢 ?
  • 踢館:韓國搞了個半隱身五代機,這東西會搶了骨頭鷹的外貿市場嗎?
    眾所周知,骨頭鷹一開始就是作為外貿機亮相的,但是進展非常緩慢,如今南棒半埋掛架的五代機已經開始組裝,雖然戰力不如骨頭鷹,但是目前國際市場就肥電一個外貿五代機,如果棒子的先出來,廉價五代機市場會被搶嗎?堂主好幾年前好像就提過這個問題,五代機的外貿市場,真的存在麼? 現在你看全世界這個經濟狀況,有幾個國家買得起五代機?
  • 李白的一首《俠客行》,成就了多少「中國風」?
    Start here: 「要是能重來,我要學李白。 創作也能到那麼高端,被那麼多人崇拜。」說回李白,在他諸多代表詩作裡,《俠客行》是最受後人推崇的一首。對它偏愛有加的各界名仕大有人在,比如大作家金庸、歌手周華健、神劇《武林外傳》、熱劇《長安十二時辰》等,都曾借題創作,為李白的名篇續上了最新詮釋,從經典小說、到音樂單曲,再到熱播電視劇,所涉的作品形式豐富至極。 李白的《俠客行》究竟有何魅力?
  • 同為五代機,殲20與F22相比誰更強?設計理念差了整整一代
    隨著時間的推移,為了滿足軍隊的作戰需求,戰機也從最早的一代機米格15、F86發展到如今以F22、殲20為代表的五代機。 五代機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一種戰機,全面運用的隱身能力是其基本特徵,強悍的態勢感知能力以及超音速巡航能力也必不可少。
  • 國家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授權玉雕——《嫦娥五號探月寶璽》在京發布
    為樹立探月工程的文化形象,擴大探月工程的社會影響,祝賀和紀念嫦娥五號任務實施,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嫦娥奔月航天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與有關各方密切合作,以「中國探月工程」註冊標識為寶璽印文,特別授權設計製作和出品發行《嫦娥五號探月寶璽》,以實物形式見證與銘記中國探月事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讓公眾更真實地、近距離地去感知中國探月工程,留下永久珍藏的歷史記憶。
  • 2020「多彩貴州風 黔酒中國行」長沙站即將開啟
    相遇「網紅」長沙,共飲黔酒佳釀由貴州省優質菸酒產業領導小組指導,貴州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遵義市人民政府、中國貴州茅臺(600519,股吧)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的「世界醬酒核心 醉美赤水河谷」暨2020「多彩貴州風 黔酒中國行」於2020年11月首次網上直播推介取得圓滿成功,將「醬酒熱」通過網絡逐步擴散成為新晉「網紅」代表。
  • 王維的《少年行》VS李白《俠客行》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雲臺論戰功。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俠客行》李白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 如新健康中國行 V身逆襲我也行
    春暖花開,又到了露肉的季節,想要減肥卻難以遏制自己的口腹之慾……大家聊天的話題也總是離不開減肥、節食或是健身,但很多人只關注體重秤上的數字或是自己少吃了多少美味佳餚,卻不知道其中真正的科學方法論,導致減脂塑形之路總是崎嶇坎坷。
  • 殲20數量還遠遠不夠,被五代機包圍的中國,也需要自己的「F35」
    美國作為首個研製出隱身戰機的國家,其推出的世界首款五代隱形戰機F22,為後來的五代機發展樹立了標杆,尤其是隱身能力、高態勢感知作戰能力以超音速巡航作戰能力等,美國空中霸主的地位也因此得到了鞏固。與此同時,美國作為主要研發國家,還和日本等國籤訂了交易F35戰機的協議。此前曾有人指出,「我國已經被五代機包圍」,洛克希德·馬丁公司每年都會生產近200架F35戰機,在生產總量為3000多架的F35戰機訂單中,有近1000架都是為美國以外的國家提供的,這其中除了那八個參與國之外,還有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
  • 16年:中國探月的腳步
    這個問題從20世紀60年代問到21世紀,從美國問到中國,從嫦娥一號問到嫦娥五號,甚至現在每次直播中,還會有網友不斷提出疑問。嫦娥三號成功落月後,《人民日報》刊文回答:執行探月計劃,如果僅僅屈從於「有什麼用」這樣的逼問,只會令中國落後於世界。
  • 嫦娥五號「探月」歸來 實現五個首次
    賀 電    探月工程任務指揮部並參加嫦娥五號任務的全體同志:    欣聞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我代表黨中央、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你們致以熱烈的祝賀和誠摯的問候!    嫦娥五號任務作為我國複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採樣返回。
  • 周深:我跟中國風歌曲有緣
    本期節目以「國風飛揚」為主題,新生代人氣歌手周深將翻唱一首由周杰倫創作的中國風歌曲《煙花易冷》。節目錄製期間,周深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採訪,透露近期的工作生活狀態。音樂:適合「中國風」,最愛「下一首」作為影響了一代人的華語樂壇創作人,周杰倫膾炙人口的歌曲眾多。
  • 你行,我行,神州行!神州行這個口號我看行!
    就說這手機卡,有一說一我不挑號號好不好,是虛的我挑卡神州行,是吧用的人多>這就跟進飯館一樣一條街上,哪家人多我進哪家神州行,聽說將近兩億人用我,相信群眾神州行,我看行!最明顯的,就是品牌口號變了從之前的「神州行,我看行」,變成了「你行我行神州行」如果說「我看行」突出的是個人觀點,那麼,「你行我行」則代表了「大家都行」,大家都「行」,則神州「行」,寓意「你強我強中國強」。
  • 日本投入5萬億日元研發6代機,是為了與中國戰機相抗衡?
    圖為六代機概念圖最近,日本計劃投入5萬億日元研發第六代戰鬥機,目前全球五代機都還沒有普及,許多國家甚至連四代機都沒有裝備,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研製六代機顯然有自己的考量,有軍事專家認為,日本現在被殲20刺激了,如今不惜投入
  • 嫦五探月,如何把這麼多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
    這次「嫦娥五號」探月舉世矚目,值得研討的內容非常豐富,我們今天只談一個科學思維:把不確定性變成確定性。作者:李崢嶸12月3日,也就在「嫦娥五號」在月球上點火起飛前,騰訊ConTech大會上,多位科學家圍繞「飛向月球,躍向火星,人類何時自由遨遊太空」展開了一場討論。
  • 觀察丨俄羅斯要搞輕型單發五代機,「騙」錢,還是搶市場?
    除了在四代機和四代半戰機方面取得進展之外,俄羅斯或許會在2020年年底順利進入「五代機俱樂部」。當然,除了蘇-57戰機即將交付之外,俄羅斯為其研製各種配套設施也在有條不紊的地行。比如,終極版發動機「產品30」將在2022年交付,而全新的「產品-180制導空空飛彈」的進展也非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