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猝死有年輕化趨勢?如何導致又該怎樣避免?中日聯誼醫院專家...

2021-01-09 大眾網

  近日,某知名公司一名1998年出生的員工加班後猝死,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中國吉林網記者在該公司官方微博帳號上印證了此條消息,微博中表示,事情發生在2020年12月29日凌晨1時30分,該女員工在與同事回家的路上,突然捂腹,暈厥倒地。同事立即呼叫120送往烏魯木齊本地醫院。經近6個小時急救依然無效,不幸離世。

  對於年輕生命的離世,很多網友表達惋惜的同時,也開始關注自身的健康。

  網友@2021最幸運錦鯉710:她19年7月才入職,才工作一年多,真的太可惜了。

  心源性猝死的事件越來越多,2019年11月27日凌晨,演員高以翔於節目的錄製過程中突然暈厥,經近三小時的急救後,不幸離世。

  「心源性猝死」這個詞近年來也反覆出鏡,刺激人們的神經,引發了不少人的焦慮。

  在對相關意外事件的梳理中記者發現,近年來的心源性猝死事件中,年輕人是高發人群。這與長期工作壓力大、熬夜、吸菸酗酒是否有關呢?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心內科副主任賀玉泉給出了肯定的答案。從近年來接診的情況來看,到院就醫的患者呈現年輕化的趨勢。

  「以前到科室就診的多數為50歲至70歲左右的患者,現在的患者年紀在20歲至35歲的居多,有的甚至低於20歲。」賀主任說。

  心源性猝死是如何導致的呢?能否提前預判進而避免意外的發生?日常生活中我們還要注意些什麼?賀主任給出了專業解答。

  急性心梗、遺傳性的心律失常性疾病、心肌病以及心肌炎後遺症、冠心病家族史、一型糖尿病轉變為動脈硬化等都容易造成心源性猝死。

  賀主任提示,如果家族有遺傳性心臟病的應該引起高度注意,特別是父母有猝死史,子女發生猝死風險更高,以及心肌病和心肌炎後遺症的年輕人,自身都應該保持高度警惕。

  「這些有潛在風險的人群可以到醫院進行篩查,心電圖、心臟彩超、冠脈CT、造影都能夠反映出心臟方面的問題。」他說。

  賀主任也用近年來在臨床上發現的問題給年輕人提了醒。他說,一些年輕人心梗發作時,通過造影發現,大部分血管都通暢,只有一處血管被堵住,經過血栓抽吸處理後血管基本不窄了。

  「像這樣年輕病人越來越多,在我們追問病史時發現,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不規律、熬夜打遊戲、連續加班、工作壓力大、長期大量吸菸酗酒、精神緊張、過度勞累等。往往沒有任何問題的人,也容易出現急性心梗導致猝死。」賀主任說。

  如何避免悲劇發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必不可少!作息要規律,儘量少熬夜、不熬夜,戒菸限酒,不要久坐,進行適當的體育活動,建議每周運動4次,每次30分鐘左右。與此同時,高危人群尤其是中年人應該關注身體的預警信號,如出現胸疼、胸悶、心慌等情況,要及時到醫院進行就醫或者撥打120。

  據統計,我國有87.7%的猝死發生在醫院外。一旦不幸發生心梗等意外,施救者要面臨一場與死神「爭分奪秒」的賽跑。

  「提高心源性猝死患者搶救成功率的關鍵在於儘早實施有效搶救。」賀主任表示,目擊者應首先進行心肺復甦,為醫務人員到現場搶救贏得時間。但現在公眾肺復甦普及率較低,現場目擊者實施心肺復甦更是較為少見。

  在對心源性猝死患者搶救時,賀主任提到了一個「急救神器」—AED。

  「施救者給患者AED除顫非常重要,AED的本身就是設計給非專業人士用的,通常僅需要開啟電源、將貼片貼至患者身上,AED便會自動分析心律,判定是否需要電擊,操作者只要依照機器的指示執行,直到專業醫護人員到達。」賀主任說,但是目前我國AED還非常不普及,僅有少數公共場所有配置,會使用的人也少之又少。

  賀主任建議,希望更多的人學會正確的急救知識,掌握基本必備的心肺復甦等應急自救互救知識與技能。這些知識應該走進校園、家庭和企業,讓更多的人真正掌握,在關鍵時刻敢於施救,可能就會挽回寶貴的生命。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記者 越明

  圖片為網絡截圖

相關焦點

  • 「王炸級」寒潮來襲如何避免凍傷 中日聯誼醫院專家的「秘籍」請收...
    中國吉林網記者對近年來全國此類凍傷凍亡的事件進行了梳理,讓記者驚訝的是,這類讓人痛心的事件每年冬季都時有發生。  什麼樣的情況易發生凍傷?凍傷後又該怎樣處置呢?帶著廣大網友的疑問,中國吉林網記者對話了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皮膚科主任姜日花。  姜主任首先提及到了最易凍傷的部位,分別是手足和耳朵。每年的初春、深秋和冬季都容易發生凍傷。
  • 心源性猝死有3個前兆:經常熬夜的你發現了嗎?
    所謂心源性猝死,顧名思義是由心臟原因所導致的,病發時會突然導致意識喪失,沒有及時得到治療的話,一小時內,就出現死亡。心慌、胸悶、心跳過緩、暈厥都有可能是心源性猝死的前兆,有這些反應的小夥伴要重視起來!
  • 現代人生活緊張缺少鍛鍊 猝死呈現年輕化趨勢
    猝死愈來愈年輕化  日前,一所著名大學一名年僅20多歲的工藝美術設計師因心臟病突發而病逝。這位12歲就得了國際大獎的年輕人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前不久,瀋陽一名僅19歲的大學生猝死,而當晚他只不過和同學多喝了些啤酒;去年,青年球員曹春鵬在賽場上突然死亡……人們在為他們惋惜的同時,發現導致猝死的「元兇」心血管疾病已向越來越多年輕人逼進。
  • 猝死前,身體會「通知」你!最近有3個不適,趕緊去檢查
    近日,江蘇一位21歲的吳姓男子網吧深夜猝死,據網吧老闆介紹,死者曾連續包夜打遊戲。 無獨有偶,湖南一位18歲青年也因長時間玩電腦,最後被發現猝死家中。 年輕人猝死的案例近年來呈高發的趨勢,這是怎麼回事?我們又該怎麼預防?
  • 心臟搭橋手術趨於年輕化 控制飲食是關鍵
    原以為只是身體不適,送進醫院一查,竟發現是極其危險的急性心梗,隨時都會有生命危險。9月17日,長春市民閆先生就面臨了這樣的險境,幸虧及時送往醫院救治,通過心臟搭橋手術,閆先生已經脫離了危險。9月23日,記者從長春市多家醫院了解到,目前吉林省心臟搭橋手術比較普遍,並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 球員猝死敲警鐘 專家解讀常人鍛鍊如何量身適度
    球員猝死敲警鐘 專家解讀常人鍛鍊如何量身適度 2017-06-08 08:59:22來源:科技日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高辰
  • 猝死為何要盯上年輕人?
    哪些原因導致年輕人猝死現象高發? 您的生活規律嗎?面對記者的靈魂發問,您會如何回答呢? 據專家介紹,猝死主要分為心源性、肺源性、腦源性等幾大類,其中心源性猝死,也就是與心臟疾病相關的猝死,佔比高達80%。
  • 猝死為何要盯上年輕人?
    這個「短時間」世衛組織界定為6小時,但也有專家學者認為,首發症狀出現後1小時內的死亡是猝死。猝死預兆少、發病突然、病程極快,甚至連搶救的機會也是稍縱即逝,生死真的只在一瞬之間。猝死為何盯上了年輕人?通常來說,年輕人的身體更加健康,卻為何被猝死盯上了?猝死真的毫無徵兆嗎?年輕人又該如何遠離猝死呢?市民回答:聽說過,最近不是很多新聞嗎?
  • 68歲患者突發心源性休克,該如何處理?
    圖1 心電圖101 該如何描述並解釋心電圖1?心電圖解釋:右冠狀動脈近端急性閉塞導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伴右心室受累;血流動力學狀況不穩定的右室梗死提示患者的死亡率較高。圖2 心電圖204 該如何進行患者管理?
  • 心源性猝死什麼意思名詞解釋 最主要原因及黃金搶救時間方法
    11月27日中午,浙江衛視綜藝類節目《追我吧》發布聲明,男星高以翔在參加節目錄製的時候,在奔跑中倒地昏迷不醒,最後在醫院經過兩個小時的搶救無效,因心源性猝死。  消息一出震驚了廣大網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什麼是心源性猝死,造成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以及抓住搶救的黃金時間。
  • 吉大一院、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發布重要通知!
    為了避免醫院內人群聚集,請按照預約時間到院就診,不要提前就診。三、有以下情況之一者請主動前往發熱門診就診:(一)發熱(體溫大於37.3℃)、和/或呼吸道相關症狀。(二)14天內有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報告社區的旅行史或居住史。(三)14天內與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有接觸史。
  • 中日聯誼醫院開通國際化網際網路診療服務
    為滿足外籍人士在吉林省就診的需求,近日,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依託微信公眾號成立了線上國際醫療部,可為外籍人士提供全面、安全、可靠、便捷的國際化診療服務。據醫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院特選派素質全面、醫術精湛、經驗豐富並能熟練掌握一門以上外語的醫師在國際醫療部出診,在保證高水平醫療質量的同時,能夠順暢地與外籍人士進行交流,滿足其就診需求。此外,為方便外籍人士就診,該院簡化就診流程,患者不僅可以在線上使用護照建卡、預約掛號、線上繳費等功能,而且醫院還提供了簡單易懂的選項讓患者進行診前描述,方便醫生問診。
  • 2021-2022年度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消防維保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2021-2022年度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消防維保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2021-2022年度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消防維保項目 品目 服務/維修和保養服務/其他維修和保養服務 採購單位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
  • 高強度、高壓力、高度緊張 心臟發病呈年輕化
    高強度、高壓力、高度緊張、持續過勞的工作狀態正成為年輕人猝死的重要誘因。專家提醒,當前心臟疾病呈年輕化趨勢,年輕人應養成健康生活方式,儘可能避免意外事件發生。「年輕人心臟疾病發病率逐漸上升,主要與社會環境變化及不良生活方式相關。」
  • 人在猝死前會有什麼特殊的感覺嗎?
    中國心源性猝死的搶救成功率不足1%,絕大部分人還沒到醫院就已喪失性命。猝死不分年齡,最近幾年心源性猝死的報導不斷增加,且呈年輕化趨勢。 在對抗新冠病毒的鬥爭中,有兩位年輕的醫務人員也因猝死殉職。在中國引發猝死的多種因素未被有效控制,並有加重趨勢,包括心血管發病呈年輕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仍在呈增加趨勢。
  • 「心源性猝死」低齡化,身體上並非沒有徵兆,該怎樣預防?
    如今生活壓力大,經常有熬夜加班,通宵工作的情況,經常能看到網上有越來越多年輕人猝死的報導,而且猝死的人越來越年輕化,不得不說現在有很多人是在拿命在換錢。猝死的原因很多人不知道什麼是猝死,其實猝死就是突然性的死亡,而世界衛生組織規定:發病後6個小時以內的死亡都被稱之為猝死。
  •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一次性使用靜脈營養輸液袋採購入圍項目公開...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一次性使用靜脈營養輸液袋採購入圍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公告信息: 採購項目名稱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一次性使用靜脈營養輸液袋採購入圍項目 品目 貨物/專用設備/醫療設備/其他醫療設備 採購單位 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
  • 猝死誘因不止熬夜!這些「導火線」 更要警惕!
    2020年6月,支援綏芬河醫生於鐵夫(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突發呼吸心臟驟停,永遠離開了我們,年僅42歲。 2020年7月,浙江一小夥打球時忽然猝死!該男子27歲,剛結婚不久,妻子還懷有身孕;廣東一男子突發心梗猝死,年僅32歲。
  • 中國每分鐘就有1人猝死,這5種徵兆一定要警惕
    猝死的原因和高危人群 國外對3-35歲的年輕人進行過研究,發現猝死的病因中,心源性病因佔 56.4%,非心源性病因佔 具體的心源性猝死病因如下圖。
  • 入冬後猝死事件多發,為什麼?能預防嗎?該怎麼救?
    入冬以後,多起猝死事件引起人們關注。看上去健康的人為什麼會意外猝死,猝死能預防嗎?澎湃新聞12月19日報導,近日上海一家網際網路公司47歲員工在健身房外猝死。據該公司回應,這名員工走出健身房後被發現暈倒在沙發上,公司其他人員雖立刻安排急救措施,但急救人員到場查看時該男子已不幸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