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世界名畫都被拍成了電影!你知道嗎?

2021-01-14 騰訊網

在荷蘭阿姆斯特國立博物館,一群身著統一服裝的志願者正護著兩位臨終患者「躺在」倫勃朗的名畫《夜巡》前,安靜地實現了他們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個心願——再看一眼《夜巡》。

這看似很特別,但其實在荷蘭當地,有很大部分人,在他們行將就木之際選擇走近名畫作最後的告別比兒女繞膝的願望更普遍。

這不僅僅體現了人們對藝術的熱愛,也印證了藝術在人類文明中感化人心、撫慰靈魂的魅力和力量。

而那些經歷時間檢驗、贏得世人尊重的傳世名畫,貫穿其中的儘是畫裡畫外道不盡的故事。這些名畫除了在展覽廳,甚至還被拍電影,其中有些把畫作的經典故事展開演繹,有的把名畫作為貫穿電影的主線,還有在一些我們非常的電影中悄悄上鏡,不提起不會被注意。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幾幅被搬到電影螢屏的名畫

 NO.1  維米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揚·維米爾 44.5X39cm 油畫 1665年

被拍成電影的名畫中,傳播度最高的當數這幅。因為到現在,它仍被明星網友爭相模仿著,從未間斷。

但是,這幅作品在它所處的年代,卻鮮為人知。

揚·維米爾是荷蘭偉大的畫家之一,生前的名氣只局限在出生地代爾夫特。1675年,43歲的維米爾不幸離世,一生鬱郁不得志並負債纍纍,目前確定的存世作品不足40幅。留下資料極少,其生平的歷程一直為後人所猜測。

十七到十八世紀,維米爾的作品在藝術史研究中從未受到關注,大眾更是聞所未聞。

1842年,一位法國記者、作家、藝術評論家德奧菲爾·託雷在荷蘭海牙美術館看到他的作品後,深深地著迷。隨著託雷的研究,逐漸引起法國乃至歐洲越來越多公眾的關注,藝術史界才真正開始重新研究維米爾。這時,距離他辭世將近兩百年。

而把這幅作品推向更廣闊公眾視野的是小說家特蕾西·雪佛蘭。1981年秋天,她第一次看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海報,一下便愛上了這可愛的女孩,立刻決定要看遍維米爾的所有作品,並制定了旅行計劃。

1996年,在一次展覽中她命運般地看到《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之後20個月都一直盯著畫作海報,強烈的好奇使她迫切想知道,「維米爾到底對她做了什麼,能讓她那樣看著他?」

於是,她便基於自己對這幅作品掌握的已知細節,創作了小說,於1999年發表。

第一次進軍電影界的導演彼得·韋伯把小說拍成同名電影,把畫作背後的創作故事娓娓道來。甫一問世,即收穫如潮好評。整部電影情節緊湊,畫面如同巴洛克藝術的長軸畫卷,對藝術美感進行終極呈現,也使這幅名畫廣為人知。

 NO.2  倫勃朗《夜巡》

《夜巡》 倫勃朗·凡·萊茵 363x437cm 1942年

這幅畫的名字《夜巡》,本來就是個誤會。當年由於被長期放在一個燒炭取暖的大廳,畫面蒙上一層帶暗淡炭灰的清漆,使得18世紀的人誤認為這是夜晚巡察的場景,所以取名《夜巡》。現在,絕大部分人都不記得那個被糾正的名字,繼續使用《夜巡》。

倫勃朗是荷蘭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1606年出生在荷蘭,是維米爾的同齡人,非常高產,存世作品大約有兩千餘件,其中自畫像就有90餘幅。

他的一生以《夜巡》為分水嶺,前半生榮華富貴,後半生窮困潦倒。

年紀輕輕,倫勃朗便已經掌握光影明暗的處理,且畫面的人物表現得十分高貴奢華,所以幾乎所有阿姆斯特丹的權貴和商人都想擁有他的作品。很快,他便擁有了相當可觀的財富。

如果按原來畫法繼續下去,他也許一生榮華享不盡,可他卻執著於自己的藝術探索,不惜把受集體委託的《夜巡》作為藝術試驗田。

1642年,倫勃朗接到市民警衛隊的集體訂單,每個人都付了錢,希望畫一張人人都顯得勇敢和驕傲群像。可倫勃朗希望打破群像的呆板構圖,變成一件充滿戲劇衝突的傑作。結果把重心落在隊長弗蘭斯身上,其他人,有的被手擋著臉,有的被遮住大部分身體,甚至還有的只露出頭部。倫勃朗為此損失了聲譽,訂單數量一落千丈,逐漸走向衰落的後半生。但是他的藝術風格創新和實踐卻為後世留下了寶貴經驗,贏得歷史客觀的評價。

電影《夜巡》則把倫勃朗這幅作品的創作過程和命運由盛轉衰的經典故事精心呈現,敘說著名畫背後的辛酸。

 NO.3 大衛·霍克尼 《大水花》 

《大水花》大衛‧霍克尼 242.5×243.9cm 1967年

大衛·霍克尼創下了在世藝術家最貴作品的紀錄。他1937年出生在英國,橫溢的才華和鮮明的個性使他從20歲開始嶄露頭角,作品涵蓋從繪畫到照片拼貼、錄像裝置、歌劇舞臺設計,創作激情保持到耄耋之年。

泳池,在上世紀60年代的英國被視為奢侈品。1964年,霍克尼從洛杉磯飛過時,卻看到許多藍色遊泳池,非常常見。之後,泳池便成為他60到70年代許多重要畫作的背景。因為對霍克尼而言,在泳池他最興奮的是可以觀看男性的裸體或半裸體。對同性戀者的身份,他也毫不忌諱地對外公布。

大衛•霍克尼(右)與彼得•施萊辛格(Peter Schlesinger)

霍克尼29歲在加州大學任教時,認識了18歲的藝術家兼模特彼得·施萊辛格。其後五年,施萊辛格成為霍克尼的男友及最愛的模特,出現在許多著名的畫作中。代表作《水花四濺》也是這段時間創作的。

1967年的《大水花》是他泳池系列最重要的作品,以藍色平面映襯出白色噴漆,描繪了定格的、美術感極強的水花綻放,轉瞬即逝的水花在霍克尼手中變成了一座紀念碑。而如何描繪水變成了有趣的形式問題,因為他覺得水可以使任何東西、任何顏色,沒有固定的視覺描述。

《水花四濺》(A bigger Splash)電影海報

可是,年輕的彼得並不如霍克尼那樣喜歡活躍於各種社交,兩人的矛盾關係逐漸變得緊張,1971年終於鬧翻了。與彼得的分手使霍克尼十分悲傷,1974年拍攝的紀錄片《水花四濺》便是以這段關係為主題進行演繹。這部電影給霍克尼帶來強烈的創傷,據說他第一次觀影時竟得了緊張抑鬱症。

同名紀錄片除了描述這段關係外,還囊括了霍克尼一生中最重要的三個創作關鍵詞——泳池、雙人肖像和攝影化觀看方式。

 NO.4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 

《富春山居圖》 黃公望 現存卷合璧 33x1036.9cm 1350年

國寶級文物《富春山居圖》是元代畫家黃公望(1269-1354)的創作,描繪了富春江兩岸初秋的秀麗景色。畫面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極富於變化,被後人譽為「畫中蘭亭」。

黃公望幼年父母雙亡,後被一為九十歲仍無子的黃姓者收為子嗣,說:「公望子久矣」,因此改名公望。長至成年,黃公望當上了浙西廉訪司一名書吏,因上司貪汙受牽連,被誣入獄。

出獄後改號為「大痴」,從此信奉道教,雲遊四方,以詩畫自娛。他經歷了元代的滅亡,筆下的《富春山居圖》傳達的是一種哲學思考,表達他的生命態度,把積壓數年的亡國之痛還原於山水之間,終不論朝代興衰,隱居於山林而忘於江湖。

《富春山居圖》對後世,特別是浙派畫家的影響十分深遠,黃賓虹、陸儼少等浙派大師的作品骨子裡仍然是《富春山居圖》山水畫的一種變體。

近700年來,該卷歷經沈周、文徵明、董其昌、吳之矩等名家手澤。後歷經火難,被吳靜庵所救,可惜畫卷一分為二,前半卷為《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後半卷為《無用師卷》,曾被乾隆定為贗本,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6月,前後兩段在臺北故宮首度合璧展出。

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便是講述該畫合璧前,被中國特工同日本黑幫以及英國大盜三方之間的保護和爭搶而發生的故事,畫作僅作為爭奪的對象出現。

近年來,我們在電影中不斷看到名畫的出現,2020年諾蘭電影《信條 Tenet》劇情也是圍繞一幅戈雅的真假畫作帶出不同人物的出場。

當然除了以上,還有更多藝術創作出現在電影屏幕,在畫作和電影不同的藝術樣式之間,雖存在著風格各異的演繹,但不可否定的是,電影對名作的立體演繹會在大眾心中留下更為深刻的印象。

- END -

(本文來源於雅昌藝術網 藝術頭條板塊,地址為https://m-news.artron.net/news/20200925/n1440996.html 如有侵權,聯繫立即刪除)

相關焦點

  • 世界名畫、電影海報復刻大賞,你最pick哪一款
    小編相信你一定看過動漫的cosplay和綜藝節目裡的經典模仿秀吧!是不是也想過成為名畫或者海報裡的主角呢?那我們就來一場賀院版的模仿秀吧!什麼?你說沒有道具、服裝、背景……這當然難不倒我們的模仿者,浴巾、枕頭、鞋刷、垃圾袋……齊上陣,他們以非凡的創造力模仿出了世界名畫和電影海報。
  • 聽說灌籃高手將拍成電影不知道出來會是什麼樣你們期待嗎?
    漫畫家井上雄彥1月7日於中午更新了自己的社交媒體主頁,宣布自己的代表作《灌籃高手》將被拍成電影,還貼上了#slamdunkmovie#的標籤。 剛剛確認即將拍攝動畫劇場版電影,由東映製作,井上的評論區裡有來自世界各國漫畫迷的喜悅之聲,中國網友文的最多的還是"能看到全國大賽嗎?
  • 《看畫:如何欣賞世界名畫》:世界名畫背後的秘密,都藏在細節裡
    可更多人的關注點在於,真的看懂了這幅世界名畫嗎?《吶喊》由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創作,主體內容是一個絕望的人在橋上痛苦地吶喊,揭示了人類「世紀末」的憂慮和恐懼,被公認為「藝術史上的經典」。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欣賞世界名畫呢?
  • 《灌籃高手》將拍成電影!
    01 作者井上雄彥發文確認 漫畫家井上雄彥(53歲)1月7日於中午更新了自己的社交媒體主頁,宣布自己的代表作《灌籃高手》將被拍成電影,還貼上了#slamdunkmovie#的標籤。
  • 《灌籃高手》將拍成電影
    漫畫家井上雄彥(53歲)1月7日於中午更新了自己的社交媒體主頁,宣布自己的代表作《灌籃高手》將被拍成電影,還貼上了#slamdunkmovie#的標籤。 有網友曬出了《灌籃高手》的備案申請,《灌籃高手》的電影製作交給了東映動畫。
  • 把廣告拍成電影 《貪玩藍月》你刷新我對電影的認知
    說起頁遊《貪玩藍月》肯定相信很多網友都知道,畢竟這個遊戲的廣告打的是滿天飛,就算想要不知道也很難,但是《貪玩藍月》的大電影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沒看過,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部《貪玩藍月》大電影吧.
  • LOL要是拍成電影,寡姐演卡特,小丑女神似金克絲,琴女誰合適?
    ,一起看看如今越來越多的小說、動漫以及遊戲資源呢逐漸被導演搬上螢屏,以影視的形式讓觀眾體驗到這些IP資源的魅力,與此同時,這樣的做法也讓越來越多影視公司去發現有潛力的IP資源,對於遊戲領域,相信玩家最熟悉的就是魔獸世界,當時魔獸世界電影上映時,為了部落和為了聯盟一時成為了熱詞。
  • 井上雄彥透露灌籃高手將拍成電影,漫迷:全國大賽一定要安排
    櫻木花道01井上雄彥透露灌籃高手將拍成電影提起動漫就一定要說到日本,日本作為世界動漫強國,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可以說產出了大量風靡日本享譽世界的佳作。,如灌籃高手人氣角色櫻木花道、流川楓的扮演者誰最合適,電影中籃球比賽片段音樂一定要用好想大聲說愛你,甚至連電影劇情有的網友都給提前規劃好了。
  • 你能讀懂這些特殊符號嗎?名畫的正確打開方式在這裡!
    相信對於喜歡看展、逛畫廊的U粉兒來說,每每看到精美的畫作,除了欣賞它們外在的美,更希望透過這些畫作了解其背後的內涵。不知道大家在欣賞世界名畫的時候有沒有思考過這樣的問題:《最後的晚餐》中為什麼餐桌上擺放著魚?
  • 光遇拍成電影了嗎?《心靈奇旅》豆瓣9.0評分,玩家高分熱評
    光遇拍成電影了嗎?《心靈奇旅》豆瓣9.0評分,玩家高分熱評 前言: 大家好,我是喜歡玩遊戲、聊遊戲的孟婆小叔。朋友梨兒安利光遇時,小叔第一時間查看了官網,便看到了陳星漢的介紹——遊戲可以和電影、書籍一樣,解決情感訴求。
  • 19年後劉若英把《後來》拍成電影,原來每個人都有一個後來
    後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是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後來終於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19年前,一首《後來》讓人記住了「奶茶」劉若英,19年後,她將這首歌拍成電影。她說:「我想拍一個給所有人看的電影,片中的主角就是他們自己,希望大家可以在他們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今天要推薦的電影是《後來的我們》。
  • 這些電影改變了法律,你知道嗎?
    這些電影改變了法律,你知道嗎?電影蘇媛他講述了小女孩被壞人折磨的故事,而這個變態的人被判監禁。這部電影改編自真實事件太殘忍了,我不忍心描述他,在一部電影發布後,公眾上街遊行示威,政府道歉並延長了這些囚犯的刑期,並提出了化學閹割法案。
  • 布蘭登·桑德森的Cosmere設定的幻想世界將拍成電影
    當前位置: 首頁  >  興趣圈  >  科幻世界
  • 漳州的第一次,原來是這樣的 這些你都知道嗎?
    原來"漳州"是這麼來的,還有很多她的第一次,你都知道嗎?
  • 西遊記最精彩的三個橋段,每個都可拍成電影,實在是經典中的經典
    以孫悟空為主角,那就是嫉惡如仇的,他這性格致使他走了許多彎路,碰了許多壁,鼻子都碰歪了,但堅持不懈,終是獲得自己的成功。那就以孫悟空為主角,來講述一下西遊記。西遊記中,我覺得有三個非常精彩的橋段,是吳承恩非常完美之設計,這三個橋段,若是被導演編劇發現了,加以利用,是完全可以獨立拍成電影的,因為它們實在是經典中的經典。
  • 《灌籃高手》的全國大賽部分拍成電影上映,你認為票房會大賣嗎?
    《灌籃高手》漫畫全球總銷量大約為1億4000萬冊左右(包括2018年的再編版),但是注意銷量都是按冊來計算的,並不是整套的銷量。能擁有一整套《灌籃高手》漫畫的SD迷基本可以被稱為忠實粉絲了。按31卷算,那麼大約可以算出全球的忠實粉絲有450萬左右。
  • 那些電影中的藝術彩蛋,你都看懂了嗎?
    除了以鏡頭去展現故事體現藝術美感之外,很多導演還喜歡在自己的電影中以名畫作喻推動故事情節,藉此契機,小編今天就帶你盤點那些年曾在電影中出現或借鑑的藝術名作。畫作態度裡的愛情端倪詹姆斯卡梅隆《鐵達尼號》提到鐵達尼號,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Rose趴在甲板上,抓著奄奄一息的Jack的手,天人兩隔的愛情悲劇令人唏噓……然而這部電影在細節之處的設計,更是讓人回味無窮。
  • 想成為世界名畫的主角嗎?AI輕鬆幫你實現,P圖大神:壓力很大
    不過眼下P圖大神們遇到有力的競爭者了,這個競爭者不是人,而是一個AI,它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把你的自拍照放到名畫裡去,讓你成為名畫的主角,而且風格一致,毫無違和感,這讓那些P圖大神們感覺壓力很大。其實這個AI是外國一些研究人員在發表論文的時候提到的,這些研究人員還很大方的把這個AI的代碼給發布到了網上,讓大家都可以去試試,體驗一把自己成為名畫主角的感覺。
  • 辛普森亂入名畫,學名畫背後的故事,嗯……這些名畫都可愛極了!
    這是一個以經典動畫劇集《辛普森一家》*和知名美術作品為主題的「惡搞名畫」系列。*《辛普森一家》:美國動畫情景喜劇,該劇主要講述了霍默、瑪姬、巴特、麗莎和麥琪一家五口的生活的故事,諷刺性地勾勒出了居住在美國心臟地帶人們的生活方式。
  • 節後上班的痛苦,都藏在這些名畫裡
    節後上班的痛苦,都藏在這些名畫裡 2020-10-10 07: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