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藥怎麼熬?教你煎煮基本知識!
中藥怎麼熬?
教你煎煮基本知識
看了中醫
如何煎中藥
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煲之前要不要洗
加多少水
煲多長時間
湯藥是不是越濃越好
中藥的正確煎煮關係到藥效的發揮
在家煎煮中藥
王醫生提醒
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煮中藥有很多小的學問
首先就是怎樣選鍋
通常是推薦用砂鍋或者陶瓷、不鏽鋼
但是不推薦鐵鍋、銅鍋、鋁鍋
因為銅鍋 鋁鍋 鐵鍋
它容易和中藥發生一些化學反應
所以我們選鍋的時候記住這點
其實中藥經過炮製之後
已經非常的乾淨了
一般來講是不需要再進行清洗的
那麼如果有人想清洗的話
可以用水把它漂一下
然後把它過濾一下就可以
不用去揉搓
也不用過度清洗
熬中藥之前
先浸泡半個小時左右
一般是用涼水來浸泡
浸泡的時候 它的水位很重要
一般說是要沒過手指到手背
平放的手把這個藥材
把它壓住以後
水剛好超過手指到手背的位置
大概就是兩到三公分的距離
就可以了
就是水要適量
煎取中藥的火候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先用大火把它煮開
煮開之後 然後關為小火
關為小火的火候
就是整個藥面它會出現沸騰
而不只是中間有一點點沸騰
要整個底面都要沸騰
還可以用筷子把它攪拌一下
受熱會更加的均勻
大概熬半個小時左右
這個時候
藥面和液面差不多在一個水平的時候
倒出來基本就是一碗水
大概就是200多毫升
然後再加水進行熬第二遍
加的水要比第一次的水稍微少一點
再熬個20分鐘左右
倒出來也是一碗水左右
把兩次混合在一起
大概就是500毫升
分為兩到三次服用
頭煎的藥汁通常會比二煎的藥汁濃一些
為保證藥力持續
最好是兩次煎煮後的藥汁混合
然後分2-3份服用
富餘的藥物冰箱冷可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飲用前應先加熱
處方當中某味中藥後面用括號寫著
先煎、包煎或者兌服等字樣
真讓很多患者摸不著頭腦
其實這個就是一種特殊的煎藥方法
一般來說
礦物類 貝殼類
比如說龍骨 牡蠣之類的這些藥物
那就是要先煎
對於解表的治療感冒的藥
比如像薄荷
就是後下的藥
烊化就是指阿膠之類的膠類
單獨用熱水把它煮開
成為一個小的液體
然後和我們的中藥混在一起
還有就是兌服
像人參 西洋參這些比較貴重的藥物
我們就另外用一個小鍋把它煎煮出來之後
然後把這個藥液兌在我們的中藥裡面
一起來服用
01
【服用時間】
服藥的時間
一般我們推薦就是在飯後會好一點
因為這個時候對腸胃的刺激就不會很強烈
但對於一些滋補類的藥
也可以在晚上服用
對於這個攻下的藥
比如說洩下的藥
就可以在飯前服用
02
【忌 口】
吃藥的時候要注意一些禁忌
就是說要忌口
比如說我們吃人參
不要吃蘿蔔
治療感冒的藥
就不要吃醃滷製品
不要吃肥甘厚膩、味道比較重的
或者雞蛋
以免染寒加重病情
【來源:廣東南方衛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