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藥怎麼熬?教你煎煮基本知識!

2020-12-23 瀟湘名醫

健康|中藥怎麼熬?教你煎煮基本知識!

中藥怎麼熬?

教你煎煮基本知識

看了中醫

如何煎中藥

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

煲之前要不要洗

加多少水

煲多長時間

湯藥是不是越濃越好

中藥的正確煎煮關係到藥效的發揮

在家煎煮中藥

王醫生提醒

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煮中藥有很多小的學問

首先就是怎樣選鍋

通常是推薦用砂鍋或者陶瓷、不鏽鋼

但是不推薦鐵鍋、銅鍋、鋁鍋

因為銅鍋 鋁鍋 鐵鍋

它容易和中藥發生一些化學反應

所以我們選鍋的時候記住這點

其實中藥經過炮製之後

已經非常的乾淨了

一般來講是不需要再進行清洗的

那麼如果有人想清洗的話

可以用水把它漂一下

然後把它過濾一下就可以

不用去揉搓

也不用過度清洗

熬中藥之前

先浸泡半個小時左右

一般是用涼水來浸泡

浸泡的時候 它的水位很重要

一般說是要沒過手指到手背

平放的手把這個藥材

把它壓住以後

水剛好超過手指到手背的位置

大概就是兩到三公分的距離

就可以了

就是水要適量

煎取中藥的火候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先用大火把它煮開

煮開之後 然後關為小火

關為小火的火候

就是整個藥面它會出現沸騰

而不只是中間有一點點沸騰

要整個底面都要沸騰

還可以用筷子把它攪拌一下

受熱會更加的均勻

大概熬半個小時左右

這個時候

藥面和液面差不多在一個水平的時候

倒出來基本就是一碗水

大概就是200多毫升

然後再加水進行熬第二遍

加的水要比第一次的水稍微少一點

再熬個20分鐘左右

倒出來也是一碗水左右

把兩次混合在一起

大概就是500毫升

分為兩到三次服用

頭煎的藥汁通常會比二煎的藥汁濃一些

為保證藥力持續

最好是兩次煎煮後的藥汁混合

然後分2-3份服用

富餘的藥物冰箱冷可放入冰箱冷藏保存

飲用前應先加熱

處方當中某味中藥後面用括號寫著

先煎、包煎或者兌服等字樣

真讓很多患者摸不著頭腦

其實這個就是一種特殊的煎藥方法

一般來說

礦物類 貝殼類

比如說龍骨 牡蠣之類的這些藥物

那就是要先煎

對於解表的治療感冒的藥

比如像薄荷

就是後下的藥

烊化就是指阿膠之類的膠類

單獨用熱水把它煮開

成為一個小的液體

然後和我們的中藥混在一起

還有就是兌服

像人參 西洋參這些比較貴重的藥物

我們就另外用一個小鍋把它煎煮出來之後

然後把這個藥液兌在我們的中藥裡面

一起來服用

01

【服用時間】

服藥的時間

一般我們推薦就是在飯後會好一點

因為這個時候對腸胃的刺激就不會很強烈

但對於一些滋補類的藥

也可以在晚上服用

對於這個攻下的藥

比如說洩下的藥

就可以在飯前服用

02

【忌 口】

吃藥的時候要注意一些禁忌

就是說要忌口

比如說我們吃人參

不要吃蘿蔔

治療感冒的藥

就不要吃醃滷製品

不要吃肥甘厚膩、味道比較重的

或者雞蛋

以免染寒加重病情

【來源:廣東南方衛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藥怎麼熬、如何服用?專家手把手教你
    中醫之路崎嶇而又漫長,中藥五千年傳承與發展,為我們人類健康留下了一份寶貴財富,今天小編來跟大家說說關於中藥的那些事兒。器皿選擇煎藥器皿首先砂鍋、陶瓷,因其傳熱均勻、緩和、性質穩定,價格低廉,因而自古沿用至今。禁用銅、鐵、鋁等器皿,因加熱過程中易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
  • 養頤堂丨中藥如何正確煎煮 中醫專家來教您
    上期蘭州晨報養頤堂欄目推出的「中藥補益,不是說補就能補」話題,備受眾多老年讀者的關注,本期我們繼續邀請甘肅省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主任中藥師吳志成為老年朋友深入詳解中藥如何補益、如何煎制服用等常識,教大家如何利用這些中醫藥常識更好地輔助調理好自己的身體。
  • 中藥煎煮學問大,這幾種特殊煎法要掌握
    「不小心把中藥煎煮糊了,還能不能吃?」很多患者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首先必須肯定的是,中藥煎煮糊了是不能吃的,應立即倒掉,洗淨煎藥器皿,重新換藥煎煮。有的患者怕浪費,就把煎糊的藥用水洗一遍,再重新煎煮,這種做法也不可取。
  • 中藥煎煮學問大,這幾種特殊煎法要掌握!
    「不小心把中藥煎煮糊了,還能不能吃?」很多患者都會有這樣的疑問,首先必須肯定的是,中藥煎煮糊了是不能吃的,應立即倒掉,洗淨煎藥器皿,重新換藥煎煮。有的患者怕浪費,就把煎糊的藥用水洗一遍,再重新煎煮,這種做法也不可取。
  • 【健康科普】為什麼熬中藥最好用砂鍋?
    自古中藥的煎藥器具以砂鍋為佳,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
  • 一副中藥一般能熬幾次?
    一副中藥熬幾次?這個不是統一的,有人熬2次,也有人熬3次,我認為還是要按醫囑來進行熬製才好。一、我的切身體驗我在年前和今年4月份去平涼市看過一個老中醫,已90多歲的高齡,看病的方式也與眾不同。在老中醫那裡,我也抓了些中藥回來,按照醫囑,一副中藥熬製3次,熬製方法如下:首次熬製:把中藥放入砂鍋中,加入4碗水,沒過藥材,浸泡30分鐘以上後,開火,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熬製40分鐘左右,倒出2碗藥汁,放入一個較大的容器中備用。
  • 中藥煎煮與服法圖解(值得收藏)
    鐵鍋在煎煮山楂、五倍子等中藥時,會生成不溶於水的鞣酸鐵。中藥湯劑的質量與選用的煎藥器具有密切的關係。現在仍是以砂鍋為好,因為砂鍋的材質穩定不會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反應,其傳熱均勻緩和,這也是自古沿用至今的原因之一。此外,也可選用搪瓷鍋,不鏽鋼鍋和玻璃煎器。但是不能使用鐵鍋,銅鍋,主要是因為鐵鍋或銅鍋的化學性質不穩定,易氧化。
  • 為什麼熬中藥要用砂鍋而不是鐵鍋?
    我們都知道中藥熬製最好使用砂鍋、陶瓷、搪瓷、耐熱玻璃等材質的藥罐,不宜使用鐵鍋、鋁鍋等,那麼你有想過這是為什麼嗎?首先,砂鍋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鹽,受熱均勻,煎藥時鍋內的水分不容易被蒸發,能很好地使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溶解。
  • 吃中藥的禁忌 喝中藥這幾大禁忌不能犯
    進行中醫調理喝中藥是不可避免的,那麼吃中藥的禁忌有哪些呢?如何熬中藥?中藥渣的用途有哪些呢?大家一起學習一下吧。吃中藥的禁忌1、忌生冷在吃中藥的時候,飲食上注意生冷食物最好不要吃。生冷食物本來就會對胃腸造成較大的損傷,如果在服用中藥的時候還食用生冷食物的話,不僅會影響藥效的吸收,嚴重的還會引起一些胃腸疾病。尤其是本來就胃腸不好的人,更要注意飲食忌生冷。
  • 中藥用法有講究,自己煎藥該注意什麼
    關注國人健康,每天與你分享健康資訊、保健常識、心理健康、中醫養生、健康飲食、養生食療、健康知識、生活常識、兩性健康,遠離亞健康,健康是一種心態!懂點健康養生,自己的身體自己做主!讓養生成為一種習慣!下面是今天分享的內容。
  • 熬製中藥、籌集物資甘當擺渡人 中藥師蔡澤浩不同尋常的戰疫軌跡
    連軸轉 日熬製袋裝湯劑千餘份市六醫院是最早一批採用中醫結合治療新冠肺炎的醫院。浸泡、煎煮、合併、包裝、分裝,在市六醫院煎藥房,蔡澤浩和他的同事們正依承古法為全院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職工熬製湯劑,人均一天2袋藥量,日熬製袋裝湯劑千餘份,熬藥工作從早8點持續到晚8點甚至更晚。除需注意火候、時間、放水量等經驗技術外,除藥渣也是一項很艱巨的任務。
  • 熬中藥用什麼鍋?紫砂鍋怎麼樣?
    熬中藥相信大多數人都知道,一部分是補品,一部分是因為某些疾病,通過不斷煎熬,達到每個人用中藥想要的效果,實現目的。中藥相對於西藥,需要熬製,不像西藥吃起來那麼簡單,中藥每熬一鍋,都需要漫長等待,而且中藥都有一個周期療程,這就要對用中藥有一個長期準備,必須有一個好的熬中藥容器。
  • 速溶咖啡VS中藥顆粒 個性化養生誰更給力!
    試想一下,若是真為了「養生、健康」著想,將高糖高熱量的速溶咖啡換成被譽為「中式咖啡」的中藥顆粒未嘗不是種好的選擇,早晚一杯中藥顆粒,用喝水的工夫就把健康養生的任務完成了。味道口感從味道口感來看,經過重重加工的中藥顆粒基本沒有苦澀感,因為是嚴格按照比例配製而成,苦味甜味適中,而速溶咖啡往往過於甜膩,含糖量高,熱量也過高,長期飲用會使人發胖。
  • 中藥煎糊了可以加水繼續煮嗎?你日常用的方法可能是錯的……
    繼而想起頭疼的煲中藥中藥師們在窗口發藥的時候經常就會被問「這個藥怎麼煮」「那個藥要加多少水」等問題而中藥的煎煮是否得當也與其療效息息相關以下就一些常見的中藥煎煮疑問給大家做個解答中藥的煎煮器皿的選擇?注意:煎煮時間從藥液煮沸後開始計算。處方裡另包的中藥如何煎煮?同一處方中,部分藥物因其性質、性能及臨床用途不同,所需的煎煮時間不同,處方中會寫腳註標明以便配方時另包及煎煮時遵循,主要有以下幾種:這個中藥可以翻煎嗎?
  • 手把手教你如何煮中藥(有視頻有文字)
    湯劑的質量與煎煮藥物的用具、水量、火候、時間和方法有著密切的關係。因此,只有正確掌握中藥煎煮方法,才能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有效。下面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煲藥吧。1、煎藥用具以砂鍋、瓦罐、不鏽鋼鍋為好,忌用鋁、鐵鍋。
  • 煲中藥,你家的煲藥器具選對了嗎?
    和醫院代煎相比,把中藥拿回家煲的確麻煩,但是可以煲得更加細緻些。在煲中藥的過程中,除了要掌握先下、後下等煎煮方法外,選對煲藥的器具也很重要。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招志輝主管中藥師教你如何選。忌:鐵鍋、銅鍋、鋁鍋、錫鍋等1、 鐵鍋:鐵的化學性質不穩定,煎煮過程中易與中藥所含鞣質、油脂、生物鹼、香豆素等多種成分發生化學變化,影響藥效,甚者藥液呈綠、黑色、嗅澀、腥味。
  • 胃噯氣是怎麼回事?中藥助你調理腸胃
    很多人都有過胃噯氣的症狀,即使是健康的人偶爾也會「打嗝」,比如喝碳酸飲料、大笑、咳嗽等情況下,都有可能刺激膈肌,引起反射性呃逆。值得注意的是,胃噯氣打嗝也可能是一些消化道疾病的徵兆,一般常見於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潰瘍等等,對於疾病引起的胃噯氣我們應該給予足夠的重視。那麼胃噯氣是怎麼回事?我們又該如何有效治療呢?你知道胃噯氣是怎麼回事嗎?
  • 身邊的中藥|蒲黃、蘆根
    蘆根飲片圖博興縣中醫醫院中藥房的蘆根飲片圖三、中藥煎藥小知識——包煎剛才在介紹蒲黃時《中國藥典》【用法與用量】指出煎煮時應包煎。什麼是包煎呢?為什麼包煎?怎麼操作呢?我在此一一向大家解答一下,包煎就是將藥物包於紗布布袋中與其它藥物進行煎煮。具體有:花粉、細小種子及細粉類藥物應包煎,因其易漂浮在水面,不利煎煮,如蒲黃、葶藶子等;含有澱粉、黏液質較多的藥物應包煎,因其易粘鍋糊化、焦化,如車前子、菟絲子等;絨毛類藥物應包煎,因其難於濾淨,混入藥液則刺激咽喉,如旋覆花、枇杷葉等。現在明白了嗎?蒲黃易浮在水面上不利煎煮,包煎有利於煎出有效成分!
  • 原來核桃中間的木質隔膜叫分心木,也是一味中藥,你知道嗎?
    1,核桃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經常吃的一個堅果,還是一味藥食同源的中藥。但是我們可能不知道,原來核桃中間的木質隔膜也是一味中藥,叫分心木,而且還具有許多的功效。2,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東西,不起眼的東西,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被我們遺棄了,而分心木就是被我們遺忘的一個非常好的養生中藥。
  • 中藥如何治療新冠肺炎?看孝感中醫戰疫記!
    疫情期間,中藥成了香餑餑 煎煮的中草藥散發著陣陣香氣,前來取湯劑的車輛絡繹不絕。這是1月24日,大年三十,孝感市中醫醫院煎藥室外的場景。 中藥湯劑 一袋袋剛剛煎煮並包裝好的預防方「七味湯」還帶著餘溫,被送到防控一線去。服用它們的,有醫務人員、執勤幹警、抗疫一線工作人員、志願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