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62歲保潔員何女士躺在鄭州惠濟區人民醫院病床上,左胳膊打著石膏,由於剛做完手術後不久,身體顯得有些虛弱。
其兒子稱,母親在鄭州四中迎賓路校區餐廳做保潔員,不慎摔倒,導致胳膊和腰椎骨折。「物業公司除了此前墊付的1000多元押金外,目前在醫院看病都花了近3萬元,這個費用誰來承擔?」
家屬:母親餐廳不慎摔倒致骨折
何女士今年62歲,在鄭州四中迎賓路校區餐廳做保潔員,工資大概2000多元。
據她兒子介紹,12月7日中午,可能由於地面溼滑,母親在餐廳不慎摔倒,導致胳膊和腰椎骨折,後被人送到附近醫院救治。
等他妻子接到電話趕到醫院時,他母親已拍過片子,醫生告知骨折,需要住院治療。
「到現在為止,我媽醫藥費和手術費都花了近3萬元,也沒有人管。」何女士兒子說,他母親除了物業公司此前墊付的1000多元押金外,現在沒人出面承擔責任。不管怎樣,母親是在學校出的事故,學校和餐廳都應該負責任。
隨後,找到雙方都稱和他們無關,讓找母親所在的物業公司。而物業公司則表示,保險公司會和他們家屬對接。到目前為止,根本沒人與他們聯繫。
記者調查了解到,何女士所在物業公司,是鄭州四中承包給一家餐飲公司,餐飲公司又委託的另一家物業公司。
餐廳:籤訂有保潔協議與他們無關
12月10日,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跟隨家屬一起來到了惠濟區迎賓路附近的鄭州四中迎賓路校區。大門緊閉,禁止外來人員進入。
記者找到了門口值班的保安,說明採訪意圖後,隨後餐廳負責人來到門口。
他在受訪時說,他具體承包的學校餐廳,受傷的保潔員確實是在學校餐廳上班,屬於外包物業公司,且他們和物業公司籤訂的有合同,已經全部託管了,和他們無關。
上述餐廳負責人給記者提供的2020年11月1日保潔協議顯示,甲方是鄭州老兵餐飲有限公司。乙方河南龍之泉物業服務有限公司。保潔承包時間從2020年11月1日起至2021年6月30日止。
其中有一條提到,乙方派遣人員由乙方負責管理,乙方必須給派遣人員辦理人身意外險,派遣人員的工資、糾紛、保險、人身安全等各項事務均有乙方承擔,和甲方沒有任何關係。
物業公司:已委託律師和家屬溝通
當天上午,記者電話聯繫到了河南龍之泉物業服務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譚女士,譚女士說,已委託律師和家屬聯繫了,何女士以前是餐廳保潔員,物業公司從10月1日承接後跟著他們工作,也是臨時在那裡幹活的。譚女士表示,會委託律師和記者談。
那麼,出事故的保潔和物業公司有無籤訂勞動合同?後續該怎麼處理?譚女士回應,「沒有(籤合同),正在開會不方便說。」便迅速掛斷電話。隨後,記者多次撥打其手機均無人接聽。
當天,一名自稱物業公司代理律師聯繫到了記者,稱物業公司和家屬之間無法進行有效的溝通,又反問記者,傷者是否在餐廳大概工作區域內呢?
記者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官網查詢發現,河南龍之泉物業服務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某軍,成立日期是2014年8月14日。
其中在今年5月14日,因責令當事人改正違法行為,並對當事人作出如下處罰,被新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沒收違法所得(未退還價款)18722.60元;罰款50000元。
2015年7月17日,未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的期限公示年度報告的,被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2016年6月29日被移出。
學校:會督促雙方進行協商解決
當天上午,記者跟隨家屬一起來到了惠濟區人民醫院,在5層骨科一間病房,何女士胳膊打著石膏,躺在病床上,醫生正在為她查看病情。
何女士回憶,當時學生吃完飯,在餐廳刷完碗摔倒後,當時就腫了,疼的都站不起來。「現在想想都後怕。」她說。
現場看病的醫生告訴記者,打石膏起到保護作用,需要一個半月左右,主要是手腕和腰傷,目前手術後復位效果還可以。
記者獲得的一份鄭州市惠濟區人民醫院DR檢查報告單診斷意見顯示,L2椎體壓縮性骨折,腰椎退行性改變,左尺橈骨選端骨折。
關於此事,學校態度如何?
「並非沒人管,而是在積極協商。」鄭州四中迎賓路校區相關負責人說,雖然此事發生在學校,但和學校沒有關係,餐廳都張貼有小心地滑等提示語。據他了解,保潔員摔傷後,餐廳的經理曾拿著東西去醫院看望。此外,他們通過招標委託餐飲公司管理,餐廳又委託物業公司進行洗消。
上述負責人表示,希望家屬提供書面訴求,下一步會和餐飲公司溝通並督促物業公司,儘量進行調解,如果家屬認為有不合理的可以走司法程序。
律師:物業公司應承擔相應責任
那麼,作為傷者,該如何維權?
對此,河南英泰律師事務所趙鈺濤律師接受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採訪時稱,勞動者在工作時間、工作場所因工作原因受傷,符合認定工傷的標準。
雖然本案勞動者已年滿60周歲,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相關規定,用人單位與其招用的已經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金的人員發生用工爭議,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應當按勞務關係處理。
如果沒有享受,建議先到勞動仲裁機構確認傷者和用工單位之間的勞動關係,確認勞動關係之後,再到公司住所所在地統籌地區的社會保險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
趙律師表示,所以應根據上述規定,區分具體情況,物業公司應當承擔相應的僱主責任或者工傷賠償責任,學校和餐飲公司無須承擔責任。
關於此事進展,大河報·大河客戶端將持續關注。
來源:大河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