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邀朋友掰手腕結果自己骨折,讓朋友賠償11餘萬元是否合理?

2021-01-14 律視微言

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朋友之間玩樂也會不慎受傷,這不,同學之間因掰手腕導致一方粉碎性骨折,這事您怎麼看?

馬某和劉某都是北京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的培訓學員。2016年4月27日,課間休息時,馬某邀請劉某與其掰手腕,劉某在馬某多次邀請後才同意掰手腕。雙方在掰手腕的過程中不幸發生意外,馬某的右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馬某受傷後,某教育公司的員工及劉某立即將其送往醫院進行治療,醫院建議馬某住院,馬某一共住院19天。馬某出院時,醫院對馬某的診療經過及檢查結果中均載有「骨質疏鬆」等內容。

事發後,某教育公司應馬某要求將學費全額退還給馬某。劉某也支付了事發當天馬某在醫院進行門診治療費1000元及給付馬某慰問金400元,某教育公司給付馬某慰問金1000元。

馬某認為,自己骨折系與劉某掰手腕所致,且某教育公司未能盡到相關教育義務。要求劉某、某教育公司賠償其各項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誤工費、交通費、住宿費、醫療費、護理費、營養費、鑑定費等共11.23334萬元。 那麼,對於馬某的骨折,劉某及某教育公司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呢?

《侵權責任法》規定的歸責原則,主要是過錯責任原則、過錯推定原則以及無過錯責任原則,當然最後還有一種公平責任原則。

過錯責任原則一般被認為是侵權責任法的一般歸責原則,他需要證明行為人存在過錯行為,才承擔侵權責任。當然,如果行為人能夠證明自己盡到應有的合理、謹慎的注意義務,即使發生了損害結果,也不需要承擔責任。

過錯推定原則以及無過錯責任原則為特殊侵權歸責原則,只有法律明確規定的情形,才予以適用。典型的情況包括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產品不合格致人損害的行為等,不需要證明行為人存在過錯,只要有損害發生,就需要承擔侵權責任。兩者的區別在於,過錯推定原則中,如果行為人能夠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可以不承擔侵權責任。

公平責任原則,是在雙方均無過錯的情況下,如果受害一方的損失得不到補償又顯失公平,由法院判決當事人分擔損害結果。

那麼,本案劉某在掰手腕過程中是否存在過錯呢?

掰手腕是一種比臂力和腕力的競技運動,主要靠的是爆發力,雙方猛然發力,肱骨周圍的肌肉突然收縮,當力量超過骨頭承受能力時,就會導致骨折。可見,在掰手腕過程中發生骨折的情況並不在少數,雙方在競技過程中,都應當有注意義務,適當控制力度,不能為了贏,侵害對方利益。

劉某作為成年人,應當知道在遊戲中,安全最重要。在掰手腕過程中,力度較大的一方是有控制局面的能力的,通過慢慢增加力度,扳倒對方。但在他與馬某掰手腕時,未能控制好力度,導致馬某骨折。且劉某未能證明自己盡到了合理、謹慎和注意義務,存在一定的過錯。

當然,劉某並不知道馬某本身有「骨質疏鬆」症狀。但馬某自己應當知道,在明知自己有骨質疏鬆的情況下,仍主動邀請劉某與其掰手腕,本人存在過於自信的過失。在掰手腕過程中,未能控制好力度,發生了骨折的損害結果,馬某本身也存在過錯。

法院審理認為,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本案劉某在接受馬某邀請掰手腕時,沒有較好的控制力度,造成馬某的右肱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對事故的發生具有一定過錯,應對馬某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酌定承擔馬某實際損失30%的賠償責任,共計25755.17元。

馬某在明知自身存在骨質疏鬆的情況下,仍執意邀請劉某與其掰手腕,且在掰手腕的過程中,沒有控制好力度,最終導致自身的骨折,馬某自身的行為對事故的發生具有較大過錯,應對事故所造成的損失自行承擔大部分責任,其他費用自行承擔,法院不予支持。

另外,法院經審理認為,某教育公司作為培訓學校,已在入學時對學員進行安全教育。事發時段為課間休息,掰手腕並非教學科目,馬某受傷與教學行為無關。且馬某受傷後,某教育公司及時安排人員察看並送往醫院接受治療,某教育公司已盡到了合理的教育和救助義務。對於馬某要求某教育公司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不予支持。

2012年曾發生過另外一起在競技中受傷的案例。羽毛球業餘愛好者在打球過程中,作為羽毛球雙打對陣的兩人,在同時移位上前接球時,其中一人的球拍擊中了同側隊友的左眼,造成左眼七級傷殘,受傷者主張賠償。

在本案中,法院認為沒有證據證明行為人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不應當承擔侵權賠償責任。體育競技本身存在一定的人身危險性,雙方作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經常參加體育競技活動,對體育運動潛在的危險和可能的損害應當是有預見和認知的。最終根據公平原則,由雙方對損害結果進行分擔,酌定行為人承擔25%的責任。

上述兩個案件,都是關於在競技活動中受傷的損害賠償案例。一個適用了過錯責任原則,一個適用了公平責任原則,行為人的賠償比例在25%-30%之間。為什麼同樣是競技活動,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呢?

這裡應根據具體案情進行具體分析,掰手腕與羽毛球是兩種形式的運動,掰手腕是近距離面對面的比賽,身體直接接觸,更容易控制力度。羽毛球活動不是身體直接接觸,人與人之間有一定的距離。雖然打球的人可以控制球拍,但在使用球拍的過程中,隨著兩個人身體部位不同的變化,球拍與人的接觸機會也是在變化的。而在羽毛球活動過程中,迅速移動,迅速調整位置,是活動所必須的行為,無法控制。

所以,同是競技活動,但因活動的規則不一樣,在發生損害的時候,有可能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

與朋友之間玩樂受傷的情況,實踐中常有發生。我們在此提醒大家,不管是進行什麼活動,一定要注意分寸。輸贏沒那麼重要,贏了比賽,卻賠了錢,不值得。

律視微言,聽律師講生活中的法律故事。

相關焦點

  • 掰手腕被掰骨折 骨折的處理方法
    朋友之間掰手腕本是為了娛樂,誰料出現意外,一方胳膊被掰骨折,另一方成了被告。西安市長安區法院日前調解了這樣一起因掰手腕引起的糾紛,傷者獲3000元賠償。圖片來源:搜狐  王某、楊某、張某本為朋友關係,2016年12月19日,王某同楊某在張某經營的理髮店裡掰手腕角力,發生意外致王某右上臂骨折。
  • 男子掰手腕致朋友粉碎性骨折,對方有骨質疏鬆症,法院怎麼判?
    兩人還是好朋友。去年4月27日,課間休息時,小馬邀請小劉說,咱們玩掰手腕吧,小劉說,掰就掰,誰怕誰!於是兩人擺開架勢要一爭高下。兩個人比賽掰手腕,幾個同學還在一旁助威加油,兩個人更加起勁,都憋得臉紅脖子粗,就在這時聽到「咔吧」一聲響,意外發生了,小馬右手撅折了,當時疼得眼淚都下來了。
  • 寧海兩小夥子婚禮上較勁掰手腕 一人手臂骨折
    腕屈肌肱二頭肌肱骨受力薄弱部位製圖周思聰  浙江在線01月10日訊童年掰手腕的遊戲,簡單又好玩。成年了,很多人還喜歡重溫這樣的童趣。  寧海兩個小夥子在朋友的婚宴上,興奮之餘較起了「勁」,結果樂極生悲,突然「咔嚓」一聲,其中一人的手臂粉碎性骨折。  昨天,兩名當事人因此對簿公堂。
  • 21歲大學生與朋友掰手腕,不料被掰斷骨頭:吧嗒一聲,手就斷了!
    掰手腕比力氣是許多年輕人熱衷的事情,但是您聽說過掰手腕把手掰骨折的嗎?目前,常州市武進人民醫院就收治了一名因為掰手腕而骨折的傷者。據了解,傷者是一名21歲的大學生,左手肱骨粉碎性骨折。傷者自己講述,是自己和朋友掰手腕比力氣時受傷的。
  • 酒後掰手腕 「咔嚓」一聲掰斷手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梁智華)在一般人眼裡,掰手腕就是一個力氣活,能夠看出兩個人的力氣大小,在學校或者朋友聚會中經常能看到。掰手腕確實可以看成是兩個人的力量切磋,但是在掰手腕過程中難免會出現意外,這裡邊最為嚴重的情況就是將手掰斷了。
  • 硬漢教練掰手腕掰斷肱骨
    但就是這樣一位專業的健身教練,卻在今年6月28日凌晨,因與朋友一起玩鬧掰手腕,結果姿勢不對,腳一滑,手臂肱骨被生生掰斷了。對此,東莞市厚街醫院骨科醫生羅軍提醒:市民在做力量型運動前,一定要做熱身運動,讓全身肌肉鬆弛一下,還要認真檢查器材的安全性,以防類似意外發生。
  • 男子好心載朋友一程卻翻車致其骨折,賠償4萬元後兩人重歸於好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慶 通訊員張靈自己騎摩託車好心帶朋友一腳,沒想到路上發生交通事故導致朋友受傷。轉過頭來,朋友要求自己賠償損失,男子方某覺得很冤枉,十分不解為何自己做好事結果還要賠錢。近日,經過調解員的反覆協調溝通,方某與好友董某握手言和。好心載好友一程,結果路上翻車了董某與方某是好朋友,去年春節前的一天晚上,兩人聚餐後回家。
  • 跟同學掰手腕,「啪」的一聲骨折了
    掰手腕不是大家最習以為常的遊戲嗎?時不時都比拼下臂力和腕力,以此證明誰的力氣更大。可是,就是這種遊戲如果用力不對,也有可能對手臂造成傷害。前些天,東華醫院就收治了這樣一個病人。12歲的小方(化名),有一天下課後和同學們一起如往常一樣玩起了「掰手腕」。由於兩方力量相當,頗僵持了一陣。小方準備來一個猛力結束這場比拼時,意外發生了。「啪」的一聲脆響突然出現,小方扳手腕的右手也突然劇痛難忍,無法動彈。
  • 掰手腕很危險?一男子因一時興起住進了醫院
    掰手腕這項活動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平時我們也都嘗試過,但是掰手腕也要講究許多技巧,瞎掰的話有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這不是危言聳聽,現實中這類事情還真不少。最近在廣州就有這麼一位年輕的小夥子,因為瞎掰手腕最後把自己扳進了醫院。
  • 食客酒後與店員掰手腕 掰斷手肘獲酒店賠4410元
    本報訊 食客吃年飯時,與店員玩掰手腕,結果食客右肘骨折,這醫藥費該誰來出?  湖北路弛道路工程有限公司日前在東西湖新天馬酒店請職工吃年飯,24歲的劉斌吃完年飯,等公司接職工的車回單位前,與同事掰手腕,酒店的小陳等店員,就站在一旁看熱鬧,劉斌連贏3人後,聽說小陳每天練習打沙袋,便邀小陳來比一下。
  • 掰手腕——小心骨折保持對腕力的敬畏之心
    掰手腕自古就存在,不管是古羅馬、古希臘,還是我國古代戰國時期,都有相關的文字記錄,向上追溯,我想掰手腕的歷史與人類歷史相差無幾
  • 中學男生比力氣掰手腕,骨折了!
    男生之間比力氣掰手腕,竟導致肱骨骨折!10月22日,蘇州市立醫院東區急診科就收治了這樣一名中學生。 蔣進為他進行了上肢固定制動,請骨科會診。
  • 對不起,手腕骨折了
        那一天的上午很平常,那一天的下午很驚心,那一天打亂了我的生活——2015年11月5日,雙手手腕骨折。    感謝在那段最艱難的日子裡,與我不離不棄的朋友和親人。
  • 男子酒後拳打玻璃手腕骨折 為索賠償謊稱被毆打
    男子張某酒後拳打玻璃致手骨折,為索要賠償謊稱在公司被人毆打,面對監控拍下的事實,才低頭道歉。21日晚,南安英都百安消防有限公司報警求助稱:其員工張某在辦公室大鬧,無理索要賠償。英都派出所民警趕到現場時,張某手腕塗著石膏,將手吊在脖子上,身上卻散發出濃濃的酒味,正在辦公室裡吵鬧。張某稱,19日晚,五六個陌生人衝到公司二樓的宿舍毆打他,不得已之下,他只好打破窗戶從二樓跳下去,導致手腕骨折。而19日晚值班的保安卻堅稱,當夜並無其他人進入該樓,百安消防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張某平時有酗酒的習慣,是他自己用手將公司二樓窗戶玻璃打碎才導致手腕受傷的。
  • 掰手指和掰手腕人人可做?注意這四點,做好熱身運動不可少
    或者和朋友同事之間掰手腕比力氣大小。但是,這些活動關節的方法真的沒有問題嗎?所有人都適合嗎?下面就亮健好藥君一下了解下吧。一、為什麼掰手指有「咔咔」的響聲呢?人體的關節其實並不是完全粘合在一起的。但是如果用力太大,或長時間反覆掰動手指關節,不注意可能會引起關節的急性損傷。長期沒有處理好便會引起關節疼痛,從而導致繼發性關節發炎。偶爾掰手指不會引起關節炎,注意不要用力過猛,以免弄傷手指。三、掰手指會令手指變粗?正常而言,掰手指是不會使關節變粗的。
  • 厚街 健身教練掰手腕掰斷手臂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劉滿元 通訊員厚醫宣攝影報導)陽光帥氣的小夥盧某在厚街鎮某健身房當教練,前幾天,他與朋友一起玩鬧掰手腕時姿勢不對,腳下一滑,手臂肱骨竟被生生掰斷了。經當地醫院確診,盧某的左手臂肱骨開放性骨折,後轉院去廣州進行手術治療。
  • 掰手腕導致骨折 醫生:千萬不可這樣比力氣
    男生之間比力氣掰手腕,竟導致肱骨骨折。22日,蘇州市立醫院東區急診科就收治了這樣一名中學生。據了解,當晚,16歲的卞同學吊著胳膊來到市立醫院東區急診科,大聲喊痛。該院外科醫生蔣進馬上進行肢體檢查,發現其右上臂明顯腫脹畸形,活動受限。結合X線影像資料,卞同學被診斷為肱骨骨折。
  • 健身教練掰手腕掰斷手臂,東莞醫生:半年後才可恢復至原運動水平
    掰手腕就聽得多,可掰手腕掰斷手臂你又聽過沒?厚街醫院近日就接診了一位因掰手腕而斷了手臂的健身教練。接診的骨科副主任醫師羅軍表示,骨折的位置附近有很多神經,假設不及時處理,會磨損周圍的神經,影響手部的運動功能。
  • 男子好心搭載朋友回家,出車禍致朋友重傷,責任誰來付?
    導語:生活中,我們經常能遇到搭載朋友出行的情況,這是出於好心。但假如載人途中遇到車禍,造成朋友受傷,誰來承擔責任呢?案例分析:據媒體報導,2019年夏天,劉某與朋友馬某飲酒後,劉某搭乘馬某駕駛的無牌摩託車回家,與另一張某的摩託車造成了碰撞,車禍後三人均受傷。經公安機關按照交通事故處理流程認定:駕駛人馬某負主要責任,張某負次要責任,乘車人劉某無責任。
  • 掰手腕竟粉碎性骨折,原來是這塊骨頭太脆弱
    提及掰手腕,許多人腦海中立即呈現這樣的畫面:兩個人不分你我、用盡全身的力氣拼個輸贏。目的是什麼?比比誰有力量,還是誰更強壯?近日,21歲的大學生許某,與同學掰手腕而被送進醫院。拍片結果顯示,許某的肱骨竟然是粉碎性骨折!醫院醫生表示,如此嚴重的骨折一般多出現在外傷事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