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也不說,BBC最新紀錄片《行星》,五星走起!

2021-01-19 舊故麻袋

自17世紀始,在眾多的天體中,行星一直是被研究得最頻繁的一類。一代又一代的人們孜孜不倦地用不斷改進過的工具和不斷完善的科學理論來重新探索這些宇宙中最靠近我們的鄰居。到了17世紀末,憑著強大的望遠鏡,人類揭示了土星環的結構,標出了火星上的暗區和亮區,並描繪了木星雲帶的變化。

——《行星》

文丨舊故麻袋

我曾翻閱過美國學者吉姆·霍爾特的《世界為何存在》,這是一個古老而常存的命題,為了尋找答案,吉姆·霍爾特走遍世界,尋訪各大領域專家,進行探討,試圖從不同角度解開「宇宙存在」的終極謎團。

人類被好奇心驅使,在「人類從何而來、又為何存在」的問題上陷入沉思,深入淺出的想要利用已知的宇宙學、數學、物理學、神學、哲學和形上學等不同方向去尋找答案,最終我們還是一無所獲,「世界為何存在」它仍將作為一個疑問句存在,但本書的意義並不在於回答這個終極問題,更像是在啟發讀者,去思考這個看似虛無卻又充滿現實意義的問題。

大概是有了這個基礎,所以當朋友推薦我BBC最新紀錄片《行星》時,內心不由得一陣狂喜,如果可以解釋地球的由來,那是否就可以去追溯「世界為何存在」,於是我懷抱著一種渴望的心情去看了第一集,心潮澎湃,五星走起。

《行星》

從某種意義上講,行星的誕生之初,也與生命的誕生類似,從細小的塵埃開始,慢慢的聚合,在引力的作用下,這些物質逐漸凝聚、匯集、碰撞,成為了最初4個「類地行星」。

為什麼叫「類地行星」,因為這些星球在誕生之初,所含物質極其相似,他們也都曾有過酷似地球的氣候條件,但最終為何只有地球上誕生了生命?其他星球曾經是否也存在過生命?

除了現在擁有生命的地球,其他三顆「類地行星」分別為水星、金星、火星,它們都錯失了與生命體的華麗相遇。

《行星》的第一集就向我們解釋了這三顆「類地行星」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從一開始與地球同質,到最後會卻成了不毛之地。

首先是離太陽最近的水星,紀錄片中,從主講人布萊恩·考克斯口中得知:水星,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在白天地表溫度高達430度,夜晚驟降到170度,因為受到「軌旋共振」的影響,水星公轉兩周的同時完成自轉三周,這相當於一水星天等於兩個水星年。

之後,人類不滿足於猜想,開啟了探索水星的計劃,想要對水星一探究竟,發射「信使」探測器,利用行星加減速,到達水星,拍下了水星珍貴的照片。

科學家對水星的珍貴照片進一步進行數據分析,發現了許多與猜想衝突的事實,這讓人類第一次了解到:水星是在更高的軌道形成的,形成時它應該在火星的位置,那時候的水星真的是一片汪洋大海,之後經過一次巧妙的碰撞才到了今天的位置。

與太陽相近,卻又存有含量較高的揮發性元素,以至於「水星的形成」到現在還是一個學界未解迷。

金星要比水星來的簡單,沒有水星遭遇那麼悲慘,這個被濃密大氣層籠罩下的星球,人們曾一度認為金星上有河流、叢林和大面積的海洋,以至於第一次發射探測器是做好了水上著陸的準備。

讓人們無法想像的是,當金星探測器抵達金星表面時,拍攝的畫面卻是完全另一番景象,這不是人類猜想的天堂,而是煉獄,457度的大氣溫度比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還要炙熱。

但在在35億年前,金星曾有過宜人的氣候,那時候地球剛剛出現生命萌芽,太陽更為暗淡,那時的金星由於大氣層的原因,確保了溫度的適宜,四季如春,海洋覆蓋在它的表面上,所以我們可以確大膽猜測,那時候,金星上是有什麼那時金星上存在著生命。

最後是火星,火星是我們已知行星中被提及最多的行星,特立獨行的我們總是以「火星人」自居,但想成為「火星人」,未來真的有可能哦。

土衛六,又稱為泰坦星,是環繞土星運行的一顆衛星,離火星相近,是太陽系第二大的衛星。

由於土衛六是太陽系唯一一個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因此被高度懷疑有生命體的存在,科學家也推測大氣中的甲烷可能是生命體的基礎。如果土衛六被視為一個時光機器,那麼地球最初的狀況就如同它現在這樣,它也將揭開地球生物如何誕生之謎。

太陽不會永遠閃耀,終有一天它內核的氫燃料會用盡,繼而進入紅巨星階段,到那時,地球將會在太陽的邊緣掙扎求生,人類很可能無法在這場劫難中逃脫,所以要上演「流浪地球」嗎?或許還不夠現實,更好的方法是:人類移居到更適合生存的星球,也就是上面提及的泰坦星。

BBC出品,必屬精品,《行星》場面恢弘、音樂磅礴、效果絢麗,運用CG將各個行星模擬得恰到好處,沒有過分的使用特效,並且特效美到讓人窒息。

人類從未停止探索宇宙,因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相關焦點

  • 《行星》豆瓣評分9.5,BBC把紀錄片拍出了科幻片的感覺
    《行星》豆瓣評分9.5,BBC把紀錄片拍出了科幻片的感覺。從紀錄海洋生命的《藍色星球》,到展現自然環境的《地球脈動》和《冰凍星球》,沒有一個不好看的,對不對?BBC的製作團隊們用這些神片刷新了人類對我們所居住的星球的認識,也把紀錄片的視聽表現力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 這部BBC巨製史詩級科幻紀錄片,帶孩子了解八大行星的故事
    而地球的誕生,是無數次驚險和意外的結果,是與太陽系其他7顆行星「愛恨情仇」的結果。最近播出的BBC紀錄片《行星》,就為我們上演了太陽系八大行星的歷史大劇。BBC《行星》 總共有5集,在豆瓣上有9.5的高分。
  • BBC最新紀錄片!豆瓣9.5,拍出一段40多億年歷史,畫面堪比科幻片
    眾所周知,BBC出品的紀錄片是頂級的。對它出品的頂級紀錄片,我們都可以如數家珍,從《地球脈動1.2》到《藍色星球1.2》,從《荒野間諜》到《人類星球》,它們在豆瓣上幾乎都取得了接近滿分的高分。不可否認,BBC擅長以自然中個體命運展現宏大的世界觀。不僅如此,BBC從自然走向了宇宙,以往我們會感嘆原來我們生活的地球這麼大,這麼奇妙。
  • 紀錄片《行星》|陽光燦爛的日子
    《行星》The Planets ,是BBC於2019年上映的一部講述太陽系行星的紀錄片。紀錄片的英國版本,由Brian Cox教授講解演示,而其美國版本,由Zachary Quinto教授展示。其初次放映,是2019年5月28日在BBC 2臺播出。
  • bbc出品紀錄片大貓,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
    bbc出品的紀錄片,往往都是花費數年時間打造的稀世精品,每一部都口碑炸裂,讓人大開眼界。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大貓。同樣是史詩級的作品。從世界最小的可以放在手掌上的鏽斑豹貓、膽敢單挑鱷魚的美洲虎,殘忍屠殺企鵝的美洲獅,以及喜馬拉雅山頂神出鬼沒的雪豹。四十種貓科動物中的三十一種都被記錄進來,絕對是一部鑑貓寶典,貓奴們的頂級盛宴。
  • 豆瓣評分為9.6的紀錄片BBC令人嘆為觀止
    周知,BBC的紀錄片一直是頂級的。從《地球脈動》系列到《藍色星球》系列,從《荒野間諜》到《人類星球》,所有部門幾乎滿分神作。在地面上看了這個故事之後,BBC把鏡頭從地球移到了宇宙--《行星》豆瓣9.6紀錄片《行星》是一個短的迷你劇。在五個簡短的節目中,觀眾將被介紹到「前世今生」和「愛恨情仇」太陽系的主要行星中八。
  • 9.9分,創造世界奇蹟的BBC紀錄片《地球脈動》
    它的豆瓣評分高達9.7,眾人以為它已經是紀錄片的巔峰之作。《地球脈動》Planet Earth Season10年後,《地球脈動2》強勢歸來,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紀錄片,它在豆瓣上高達9.9分,排名第一。
  • BBC拍了部杜甫的紀錄片,「甘道夫」念的英文詩,翻譯的是杜甫的哪一...
    這還不算完,BBC新推出的一部關於杜甫的紀錄片,也在他們那紅了。so,who is Dufu? 紀錄片目前豆瓣評分7.6,作為中國觀眾,大家都對杜甫的生平有一定了解,不過紀錄片提供了另一種解讀視角,是陌生又新奇的。
  • 國產的紀錄片啥時候能「仰望星空」
    《星球大戰》提起科幻電影,人們耳熟能詳的基本來自國外,在紀錄片等領域,這種困惑與瓶頸的長期存在。提起科學類紀錄片,或者想要給孩子科普天問時候才發現,始終沒有國產記錄的身影。長期以來,科學類紀錄片也一直是歐美國家佔主導地位,不論是專業知識還是製作水準,其他國家鮮有與之相抗者。從BBC到discovery,他們無論在內容成色,還是在傳播的影響力上,都是國產紀錄片在「追星」路上的學習樣本。
  • 太陽系的八大行星有可能排成一條直線嗎?多少年一次?
    這就是傳說中的「九星連珠」,當然現在冥王星已經降級為矮行星,那麼就是「八星連珠」!其實已經比較接近連珠的情況挺多次了,啥事情都沒有發生!那麼咱來了解下,到底多少年才有可能發生真正的「九星(八星)連珠」呢?以往發生類似狀況的時又各是啥時候?
  • ...紀錄片,帶娃看完4集,真心好!附5部經典天文紀錄片、兒童觀星APP
    之前,推薦過不少BBC的經典紀錄片《藍色星球》、《地球脈動》、《荒野間諜》、《大貓》......也算見過了世面,但還是被它2019年的紀錄片《行星》鎮住了,絕對一部比肩超級科幻大片的力作。比肩科幻大片的《行星》先來幾張震撼動圖,先睹為快~是不是很驚人?!
  • 「地獄行星」與「天堂行星」,宇宙中最奇特的兩顆行星!
    地獄行星Wasp-76bNASA應該發現過不少地獄行星,但沒有任何一顆行星的條件有最近發現那顆編號為Wasp-76b那麼惡劣,它朝向恆星的那一面溫度高達2400℃,足以讓大部分常見金屬汽化,而背向行星的一面也有1000℃,所以你可以想像一下這樣的地獄環境,一邊將鐵曬成蒸汽,然後鐵蒸汽雲通過環流到背面冷卻,變成鐵雨落到行星表面
  • BBC又出神級紀錄片,霍金帶你生動有趣地了解奇妙黑洞
    Sir今天選了一部紀錄片,它的乾貨,正好能滿足日常裝X需求。《夜晚觀星:霍金與黑洞》The Sky at Night:Stephen Hawking on Black Holes選這部片,因為它足夠新。言談之間不經意說出來,絕不會被「哦我N年前也看過」之類的招數暗傷。(當然更建議低調行事,畢竟Sir的粉絲不少。)
  • BBC最新英文紀錄片:杜甫,中國的莎士比亞
    4月7日,BBC推出了最新紀錄片D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該片由BBC最受歡迎的主持人之一、歷史學家麥可·伍德(Michael Wood)執導,在片中,他走訪探尋了唐代詩人杜甫一生的足跡,向人們介紹杜甫波瀾壯闊的一生。
  • 《少年犯》:又土又low無釐頭,BBC走起沙雕路線來也不認輸
    沙雕日劇《我是大哥大》豆瓣評分9.1,沙雕韓劇《心裡的聲音》豆瓣評分9.1,一向以「高大上「著稱的BBC走起沙雕路線來也絕不認輸,中二青春劇《少年犯》第一季同樣得到了9.1的高分評價。時隔一年,愛爾蘭社會搖又回來了,不變的沙雕畫風,爆笑的劇情一度讓評分直接飆到了9.3分!
  • 影視|《行星》,一場科學與視覺的知識盛宴
    《行星》是BBC2019年出品的宇宙探索類紀錄片,製片人兼導演是吉迪恩·布拉德肖,曾製作《人體奧秘》《美味科學》《太陽系的奇蹟》等高分紀錄片。 探索宇宙的紀錄片有很多,但《行星》一定是最特殊的那一個。同時它也是第一次,將八大行星變成了主人公。
  • 啥也不說了,熱乎兒的豬肉白菜燉粉條,安排一下
    昨天還沒啥感覺,今天,可真冷啊!啥也不說了,熱乎兒的豬肉白菜燉粉條,安排一下~暖fufu的,吃了舒服~ 吸溜吸溜~整上一鍋,米飯都不需要了~冬天就該來這麼一鍋熱騰騰的燉菜,豬肉白菜燉粉條,走起!
  • 新疆出土一文物,其上的「五星出東方利中國」8個字到底啥意思?
    不用做過多辨認,考古人員一眼便看到了刺在織錦上的8個大字: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眾所周知,中國的國旗就是五星紅旗,而尼雅遺址出土的織錦上,居然早已做出了預言,難道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不但如此,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這支考古隊的隊長,名字叫做「齊東方」。東方、五星、中國,一系列的巧合連在一起,必定有著特殊含義。
  • ...bbc|life|王朝|紀錄片|地球|地球的力量|荒野間諜|地球脈動2...
    《家園》出品時間:2009-06-05豆瓣評分:9.2分這部紀錄片的中文版本,是周迅配音的。周迅說:「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紀錄片,我在配音的過程裡哭了好幾次。第一次看完這個紀錄片,我就覺得一定要為這個電影做些什麼……」經過四十億年的漫長演變,地球變成一個物種繁多、資源豐富、奇特美麗的藍色星球。
  • fate grand order五星英靈介紹 最新五星排行榜
    fate grand order五星英靈哪個好是玩家們最為關心的問題,這裡小編為大家匯總了最新的五星英靈排行榜,大家可以作為參考喲~ ☆TO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