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汽車將因晶片短缺調整產量 波及中國北美等市場

2020-12-23 網易財經

(原標題:大眾汽車發「實錘」:將因晶片短缺調整產量,波及中國、北美、歐洲市場)

被晶片短缺卡了脖子,就算是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之一的德國大眾汽車也不能倖免,甚至不得不調整明年第一季度的生產計劃。公司給出的理由竟然是汽車行業在疫情後復甦相對快速?

大眾汽車在12月18日向媒體發布的郵件聲明中確認,將因半導體瓶頸問題而調整在中國、北美、甚至歐洲的產量,調製於2021年一季度執行,但沒有給出具體數據。

公司警告稱,晶片短缺將威脅全球汽車生產並帶來重大製造幹擾,供應鏈問題可能令大眾汽車無法在明年順利啟動復甦計劃。在新冠疫情之下,晶片製造商更專注於滿足消費電子產品和其他領域的供應,並因汽車生產相對較快的反彈而措手不及。

一周前的12月8日,大眾汽車集團(中國)便表示,由於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一些電子元件的晶片供應受到影響,導致汽車生產可能面臨中斷風險。隨著中國汽車市場需求復甦,情況變得更加嚴峻,公司正在關注形勢發展,與總部和供應商進行協調採取行動,目前客戶交付未受影響。

此前,面對屢次傳出的「缺芯」傳聞,大眾中國的回應都是「雖然晶片供應受到影響,但情況並沒有傳聞中嚴重」。因此,本次明確調整全球核心市場下一季度產量的官方論調,可謂給出了一記「實錘」,並證實在疫情影響下,全球晶片供應商迎來短缺潮,汽車行業也受到波及

大眾汽車上個月也警告稱,2021年將是一個「過渡年」,可能要等到2022年才會恢復疫情前的公司財務規劃。歐洲第二大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也是大眾汽車頂級供應商之一的德國大陸集團曾稱,儘管晶片生產商已通過擴大產能來應對近期激增的需求,但擴充的產能需要6到9個月才能實現,因此汽車業晶片短缺可能將持續到2021年。

據華夏時報援引部分行業自媒體的信源稱,受到晶片供應不足的影響,南北大眾開始停產。其中,一汽-大眾自12月初起已經進入停產狀態,而上汽大眾於12月4日開始停產。

中國基金報援引知情人士透露,本次短缺的汽車晶片將導致ESP(電子穩定程序系統)和ECU(電子控制單元)即車載電腦兩大模塊無法生產:「應該說高端一點的產品,只要配置了ESP和ECO的產品都會遇到產能問題,但因為大眾汽車基本都有配備,所以影響最大。」

大眾美股粉單在周五盤初跌1.6%,從周三所創的2018年4月以來高位回落。大眾德股跌1.4%,創本周二以來最低。

汽車晶片廠商龍頭NXP(恩智浦)股價止跌轉漲,重新接近史高,11月的消息稱,恩智浦因產品嚴重緊缺和原料成本增加的雙重影響,決定全線調漲產品價格。

中銀證券預計,晶片短期緊缺會延續至明年一季度,車企或將採用其他供應商代替、配置切換等方式應對,排產或受到一定影響,但總體影響目前相對可控:

從產業鏈來看,國內汽車產銷量佔全球近1/3,但汽車半導體等零部件主要依賴海外供應商,中國汽車半導體產值佔全球份額不到5%,部分關鍵零部件進口佔比超過80%-90%。長期看汽車零部件的自主可控是重點發展方向,汽車晶片等核心供應鏈的國產替代是必然趨勢。

新華社也援引北京日報的評論稱,有業內統計數據顯示,汽車晶片在全球晶片產業中的需求佔比僅為10%左右,但受疫情因素影響,大量晶片產能向電子消費類轉移。此外,今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汽車市場快速增長,也進一步加劇了晶片企業對汽車行業的供應壓力。

目前我國汽車製造商所用晶片基本都由國外壟斷,自主品牌車企尤其是高端車型對進口晶片的依賴程度較高。提升國內汽車晶片自主能力,建立安全可控的晶片供應鏈,將成為本土車企下一步的頭等大事。

本文來源:華爾街見聞 責任編輯:張梅_NF2100

相關焦點

  • 晶片短缺拖累全球汽車業復甦,大眾集團將調整全球汽車生產
    過去的一個周末,德國大眾汽車、大陸集團以及博世集團等汽車及零部件巨頭不約而同地發聲,預警用於汽車製造的晶片短缺可能會影響包括中國市場在內的汽車生產,而且這種影響將會一直持續至明年。大眾汽車公司(Volkswagen AG)表示,由於晶片短缺,該公司將於明年第一季度減少在中國、歐洲和北美的汽車產量。這是繼今年早些時候新冠疫情相關因素導致減產後,晶片供不應求的最新證據。
  • 零部件短缺危機席捲全球汽車業 大眾、本田進一步減產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原標題:零部件短缺危機席捲全球汽車業,大眾、本田進一步減產今年因半導體元件短缺已對全球汽車業造成衝擊,將進一步削減大眾位於德國北部沃爾夫斯堡工廠的汽車產量。1月13日,大眾在一份對外聲明中表示,目前高爾夫小型掀背車的生產已經受到影響,建議在沃爾夫斯堡工廠生產途觀、途安和西雅特Tarraco車型的員工減少工作時間。上個月,大眾集團就曾發布聲明,稱由於電子元件短缺,集團需要調整其在中國、北美和歐洲等不同地點的汽車產量,以適應2021年第一季度的供應形勢,並且由於半導體短缺,該公司將不得不減少10萬輛汽車的產量。
  • 大眾汽車將停產?晶片短缺成「命門」,事實不止於此
    近日,不斷爆出消息稱汽車行業晶片短缺,很可能將波及大部分企業,甚至導致一些企業停產。其中最早爆出晶片短缺的就是大眾了。早在12月5日,央視新聞就報導稱,「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上汽大眾從12月4日開始停產,一汽大眾也從本月初進入停產狀態。
  • 需求復甦引爆「短芯」問題 全球各大車企均受波及、程度不等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2021年伊始,全球汽車行業「缺芯」的問題仍在繼續。福特汽車(Ford Motor)和日產汽車(Nissan Motor)周五(8日)證實,由於半導體短缺,他們正在削減美國和日本工廠的汽車產量。
  • 【大眾中國回應「因晶片短缺面臨停產」:沒有傳聞中嚴重,車輛交付...
    2020-12-06 07:46:04來源:FX168 【大眾中國回應「因晶片短缺面臨停產」:沒有傳聞中嚴重,車輛交付未受影響】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徐穎稱,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影響到了一些特定汽車電子元件的晶片供應。
  • 原材料「漲聲一片」,剛復甦的汽車行業又將面臨新考驗?
    受疫情影響,全球半導體晶片供應出現短缺潮,汽車產業波及頗深。繼1月8日福特、豐田、日產和FCA四家車企同時表示,因晶片短缺本月將減少汽車產量之後,本周又不斷有人加入了減產大軍。圖源:央視財經1月13日,大眾表示將進一步削減其德國北部主要工廠的汽車產量。
  • 汽車遭遇晶片荒 多公司宣布減產
    大眾、福特、豐田等全球知名車企均因晶片短缺而宣布減產。如今大多數汽車都至少應用40多種晶片,而高端車型更是多達150種,只要零部件有缺,就會影響生產。業內人士預計,汽車晶片緊缺會延續至一季度。 多車企患上「芯病」 早在去年年末,大眾發表聲明正式承認了電子元件短缺的問題。
  • 汽車晶片缺貨,多家車企尋找替代料或停產應對
    車企應對三連:減產,轉產,找替代日前,廣汽集團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稱:「因新型冠狀病毒擴散導致全球經濟情勢受到波及,我們個別企業也收到了供應商關於部分車型零部件供應將受到影響的預警信息,相關情況還在滾動確認中。」
  • 汽車圈陷入「晶片荒」:PC會漲價嗎
    從「影響不大」到宣布「削減汽車產量」,誰能料到汽車圈竟然會出現「晶片荒」問題,進入2021年後,8英寸晶圓產能緊張的問題絲毫沒有緩解,反而有愈演愈烈的態勢。01全球汽車晶片大短缺疫情下,晶片短缺越演越烈,繼中國大眾車廠遭受晶片短缺以來,國外汽車品牌也深受其害,日本豐田,德國奔馳和美國福特,也加入了缺貨的行列,嚴重影響了生產。
  • 多個汽車巨頭減產計劃曝光
    隨著智慧型手機和通信基站等其他產品中晶片的使用日益增多,汽車行業正面臨半導體的嚴重短缺,已波及全球!因此最近多個汽車巨頭都公布了相應的減產計劃。豐田由於半導體短缺,豐田汽車決定減少在美國德克薩斯州工廠生產的Tundra皮卡的產量。
  • 「汽車晶片的卡脖子問題,要比手機更加嚴峻」
    一個多月以來,國內外車企紛紛遭遇車載晶片短缺問題,大眾、豐田、本田、福特、日產等國外廠商先後傳出因晶片供應不足部分產線停產或減產,國內合資車企的部分車型也因晶片問題受到影響。  雖然多家國內車企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紛紛表示,晶片供應短缺並沒有外界想像的那麼嚴重,但卻足以讓汽車行業和半導體行業再次重視起「缺芯」問題。
  • 汽車行業也受到波及?全球晶片供應商迎來短缺潮
    疫情影響下,全球晶片供應商迎來短缺潮,汽車行業也受到波及,12月6日周日,央視財經的報導提到,大眾中國已經因為關鍵零部件晶片短缺而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長城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孫志東在接受央視採訪時稱,目前主要是博世和大陸的ESP晶片比較緊缺,但主要採用日本電裝晶片的豐田和本田,目前還沒有聽說類似的情況。
  • 汽車晶片「慌」:囤貨、搶單、駐廠與國產衝動
    汽車晶片短缺的問題似乎爆發了。因為缺少晶片,上汽大眾有工廠停產兩周,而一汽大眾也受到波及。儘管從實際來看,兩周的停產並不會帶來劇烈的衝擊,但因為缺少晶片而停產,這在汽車行業也還是第一次。「NXP產量受影響,對我們全球的供貨都有影響,大眾是我們最大的客戶,產量很早前就談好了,我們給狼堡那邊承諾一個總量,狼堡自己分給大眾全球的工廠。分給國內大眾多少量,我們這邊就供多少量。」大陸集團內部一位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記者透露說。對中國國內的自主車企來說,情況好像也沒有那麼嚇人。「本土主機廠,像長安缺七八千,都在統一協調。」該人士說。
  • 全球晶片供應商迎來短缺潮 汽車行業也受到波及
    疫情影響下,全球晶片供應商迎來短缺潮,汽車行業也受到波及。近日,有消息稱歐洲最大的汽車公司,也是世界汽車行業中最具實力的跨國公司之一大眾集團部分車型,由於關鍵零部件晶片短缺,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  為此,《證券日報》記者第一時間向大眾中國,一汽-大眾以及上汽大眾相關負責人核實。
  • 蝴蝶效應顯現 疫情波及全球汽車產業鏈
    新冠肺炎疫情重創國內汽車市場  亞洲市場:零部件供應短缺波及韓日由於地理位置、成本考量等因素,來自韓國及日本的汽車製造廠在本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受影響程度最大,作為中國大陸境外第一家停產的汽車企業,現代汽車2月4日宣布,因來自中國的車用線束等零部件供應短缺,位於蔚山的5家現代汽車工廠於2月7日正式停產
  • 中國汽車能否迎來「芯」機遇?
    一邊是造車新勢力強勢入局,國產特斯拉Model Y降價10餘萬爭奪市場、蔚來發布電動轎車ET7、蘋果牽手現代造車、百度則聯手吉利想分一杯羹……另一邊,全球車企因為缺「芯」相繼宣布減產甚至停產:在中國,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等車企已經宣布降低生產班次,部分車型短期內暫停生產;在國外,福特、豐田、日產、戴姆勒等汽車巨頭也紛紛宣布削減產量。汽車成為又一個被晶片卡脖子的產業。
  • 晶片短缺,全球多家車企或減產,一汽豐田兩款車或「停產十天」
    12月初,開始有媒體曝出,因受上遊企業減產影響,車規級晶片產量減少,國內部分車企可能出現減產甚至停產停工的風險。首先被很多媒體報導的是南北大眾,因為體量大,所有受衝擊應該也是最大的,這也是南北大眾第一個被擺上檯面也在情理之中。
  • 南北大眾停產?汽車行業缺「芯」情況到底怎樣?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徐穎對記者說,雖然晶片供應情況嚴峻,但目前相關車輛的客戶交付沒有受到影響。  「大眾中國方面統一在協調供應商的資源,目前沒有影響到正常交付。」一汽-大眾相關負責人所言,與大眾中國方面口徑一致。該負責人進一步說,晶片供應數量有點問題,但沒有傳言說的那麼嚴重。  「由於全球晶片產業供應短缺,上汽大眾個別車型的生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