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缺「芯」!中國汽車能否迎來「芯」機遇?

2021-01-15 新浪財經

來源:國是直通車

中國「芯」突圍

進入2021年,全球汽車產業冰火兩重天。一邊是造車新勢力強勢入局,國產特斯拉Model Y降價10餘萬爭奪市場、蔚來發布電動轎車ET7、蘋果牽手現代造車、百度則聯手吉利想分一杯羹……

另一邊,全球車企因為缺「芯」相繼宣布減產甚至停產:在中國,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等車企已經宣布降低生產班次,部分車型短期內暫停生產;在國外,福特、豐田、日產、戴姆勒等汽車巨頭也紛紛宣布削減產量。

汽車成為又一個被晶片卡脖子的產業。

為「芯」所困

近期,德國車企大眾集團以及汽車零部件供應巨頭大陸集團、博世集團相繼發出預警,全球範圍汽車晶片短缺會影響汽車生產,晶片供應緊張,已經威脅到全球汽車產業供應鏈安全。

傳統汽車對晶片的需求主要在於發動機控制、車身、電池管理、車載娛樂控制等局部功能。但隨著汽車智能化程度提高,產業對晶片的需求也越來越大。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汽車半導體市場規模為611.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6%,2019年,這一數字擴大超700億元。在新能源汽車快速推廣及智能汽車不斷發展的利好下,業內預計2021年將超1000億元。

突如其來、且持續一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是「缺芯」的導火索。

受疫情影響,車企上下遊產業鏈對車市的預測都偏悲觀,作為以訂單情況來規劃產能的半導體製造商,在沒有接到足夠訂單的情況下,大部分晶片供應商會選擇降低產能或甚至關停工廠。

但與當初預期不同,2020年汽車市場復甦較好。尤其是在有著龐大汽車市場的中國,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下半年甚至迎來反常的火熱,汽車銷量未受到太大影響。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汽車銷量同比下降1.9%,遠好於預期。

車企產能恢復顯著,但晶片產能卻未及時跟上步伐。汽車和晶片出現了「錯配」現象。晶片的供貨周期是8到12個月,現在出現晶片短缺的現象,往上恰好能追溯至疫情期間。

汽車產業「缺芯」也與消費電子產品「爭搶」晶片有關。疫情期間,居家辦公令手機、筆記本、平板等電子產品需求增長,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汽車晶片的產能。

上述因素疊加在一起造成全球晶片供需失衡。供不應求的結果就是漲價。據了解,目前部分晶片廠商漲價幅度已經達到50%—100%。

中國「芯」機遇

危機往往是「危」中藏「機」。業內人士認為,在產業對汽車晶片的重視程度陡然提升、汽車晶片需求量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國產汽車晶片廠商的機會已經出現。

當前,中國汽車晶片卡脖子現象依然嚴重。如果將汽車晶片分為前裝晶片和後裝晶片,國內車企前裝晶片進口率超過95%,後裝晶片進口也超過了80%,基本靠國外供給,整體國產自主汽車晶片規模佔比不足10%,不能實現安全自主可控。

隨著汽車智能化不斷提升,對晶片的需求也將大幅提升。解決中國晶片卡脖子問題已經刻不容緩。

此次汽車缺芯事件,從另一方面講,也是在倒逼中國晶片產業做大做強。在國外晶片需求無法滿足的情況下,更多的車企或零件供應商只能向國內晶片廠商尋求支持。這對國內晶片廠商來說是不可多得的機遇。

除了國內獨角獸晶片生產商地平線,近年還有不少汽車晶片廠商崛起,如2018年成立的芯馳科技,兩年內已經完成三輪融資。這些企業近期也表態,要發力汽車晶片製造。

對於解決汽車晶片短缺的問題,一些有實力的車企業也在積極發力。國內車企在晶片領域布局較早的當屬比亞迪。

早在2004年,比亞迪就成立了半導體公司,在晶片的研發生產上擁有十幾年的積累。在此次大部分車企均面臨晶片短缺的困局時,比亞迪表示自產晶片不僅可以自足,還「有餘量外供」。

比亞迪去年9月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以IGBT為主的車規級功率器件累計裝車超過100萬輛。自2007年開始,比亞迪也在同步進行車規級MCU的研發。

一位業內人士透露,比亞迪主要是與華為合作。他看來,國產汽車晶片最大的希望是華為。據其了解,國內至少3至5個汽車品牌已經在用華為的中控系統,相當於是晶片加軟體。「華為可能是能夠突破汽車晶片的主力軍,但這還需要時間。」

除了比亞迪+華為的組合,國內還有上汽集團同英飛凌成立半導體公司;北汽同Imagination集團和翠微股份聯手進行自動駕駛晶片和語言交互晶片的研發;吉利也與Arm中國共同出資成立了芯擎科技,未來將圍繞自動駕駛、微控制器、智能座艙等晶片領域制定長遠的研發及量產計劃。

但業內普遍認為,中國汽車晶片「突圍」之路任重道遠且艱難。

相關焦點

  • 全球缺「芯」,中國汽車或迎「芯」機遇
    (經濟觀察)全球缺「芯」,中國汽車或迎「芯」機遇中新社北京1月14日電 題:全球缺「芯」,中國汽車或迎「芯」機遇中新社記者 王慶凱進入2021年,全球汽車產業可謂「冰火兩重天」。一邊是造車新勢力強勢入局:國產特斯拉Model Y降價10餘萬爭奪市場、蔚來發布電動轎車ET7、蘋果牽手現代造車、百度則聯手吉利想分一杯羹……另一邊是全球車企因為缺「芯」相繼宣布減產甚至停產:在中國,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等車企已經宣布降低生產班次;在國外,福特、豐田、日產等汽車巨頭也紛紛宣布減產。
  • 汽車缺「芯」待破局:企業需終結「單打獨鬥」
    隨著「南北大眾」陷入停產傳聞,「晶片短缺影響中國汽車生產」「我國汽車晶片自給率不足10%」等話題被推至輿論焦點。汽車缺「芯」大考來臨,現狀如何?停產會成為常態嗎?「卡脖子」階段何時休?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總經理、中國汽車晶片產業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原誠寅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要改善中國自主汽車晶片「卡脖子」的局面,急需打造自主汽車晶片創新生態,推動國產晶片自立自強。缺「芯」現狀如何?近日,消息稱受晶片供應不足影響,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都在12月進入停產狀態。
  • 汽車行業缺「芯」情況到底怎樣?
    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徐穎對記者說,雖然晶片供應情況嚴峻,但目前相關車輛的客戶交付沒有受到影響。  「大眾中國方面統一在協調供應商的資源,目前沒有影響到正常交付。」一汽-大眾相關負責人所言,與大眾中國方面口徑一致。該負責人進一步說,晶片供應數量有點問題,但沒有傳言說的那麼嚴重。  「由於全球晶片產業供應短缺,上汽大眾個別車型的生產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
  • 外部封鎖,國內陽春,中國「芯」機遇已至?
    國內,晶片企業卻迎來了小爆發。5月底,中國移動80億採購大單中,晶片板塊雖然英特爾佔了八成,但國產晶片這次也不再是陪跑,華為鯤鵬、天津海光拿下了兩成份額。6月1日,中國最大、全球第三的晶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科創板上市獲受理;6月2日,寒武紀通過了科創板首發申請,創下了今年最快過會新記錄;同天,敏芯微也順利過會,敲開了科創板的大門。外冷內熱之下,中國「芯」機遇是否已至?晶片產業能否逆勢上行,突破美國封鎖線?
  • 芯馳科技 :汽車晶片騰飛前夜,什麼樣的公司才能跟上步伐
    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有6000萬輛聯網汽車,在接下來的四年內則將達到2.2億輛。隨之而來的,智能駕駛時代,產業革新中最重要的驅動環節--汽車晶片,也將迎來其歷史性的高光時刻。換言之,這既是中國汽車晶片行業的挑戰,也將是彎道超車最好的時機。
  • 汽車氣門芯,氣門芯知識介紹
    「氣門芯」又叫「氣密芯」。主要用於輪胎的進氣和防止輪胎漏氣。「氣門芯」的主體是一小段上端中空,下端實心的柱體,在下端的側面開一個小孔與中空部分相聯通。氣門芯主要分為:英式氣門針,美式氣門芯,法式氣門芯,另外還有德式氣門針和意式氣門芯。
  • 缺「芯」少「屏」,智能汽車產業鏈「痛並快樂著」
    在這輪缺芯潮中,中國市場影響最大,由於全球其他市場車市仍處於恢復期,而中國市場新車銷量已經出現同比去年增長的行情,再加上目前整車核心晶片大部分依賴進口,情況更為特殊。 按照大眾汽車的聲明,「這可能會導致汽車生產中斷,隨著中國市場的全速復甦導致需求上升,情況變得更加危急,」而聲明更多強調中國(南北大眾),而不是大眾總部。 大眾中國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正在密切關注此事,並已開始與總部和供應商協調,採取適當的對策來緩解當前的緊張供需局面。
  • 為中國車裝上高端「中國芯」 湖北省落戶首家汽車晶片企業總部
    原標題:為中國車裝上高端「中國芯」 我省落戶首家汽車晶片企業總部 我國自主研發的高端車載晶片有望迎來突破。10月20日,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與湖北長江經開汽車產業投資基金在漢達成戰略合作,位於武漢經開區的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武漢總部同步開業。該公司系湖北省首家車載晶片研發設計企業,明年起由湖北芯擎自主研發的、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7納米車載晶片將問世,結束我國高端車載晶片依賴進口的歷史。
  • 走近高新技術企業 芯派科技:打造自主創新的「中國芯」
    中國的功率半導體器件雖然起步較晚,但市場規模增長迅速,現已成為全球功率半導體器件最大的市場之一。MOSFET作為目前最常用的功率半導體器件之一,在2003年前完全靠國外進口,這樣的市場空白給了西安芯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芯派科技)董事長羅義發揮的空間。
  • 做世界領先的汽車電子整體方案提供商——訪湖北芯擎科技有限公司...
    來源:經濟雜誌2019年汽車市場持續低迷,全球汽車行業面臨巨大創新機遇,也面臨著非傳統汽車行業公司的挑戰,一個企業越來越難通過單打獨鬥贏得這場戰爭。這是一個汽車產業面臨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商業重塑的新時代,必須刷新思維方式,通過協同與分享來佔領技術制高點。
  • 百名校友共聚廈門集微峰會,「芯時期,芯機遇,芯夢想」 西電微電子...
    2020集微峰會主題為「探尋·迭變時代新邏輯」,由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和手機中國聯盟主辦,集微網和廈門半導體投資集團承辦。2020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開始成為政經各界的共識,在世界風雲突變的市場環境下,中國半導體產業參與者們如何勇立潮頭,探尋新的市場機會?集微峰會將與業內人士共同探討。
  • 移芯通信:5G+NB-IoT「中國芯」將迎風口
    評選將由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129家會員單位及400多位半導體行業CEO共同擔任評選評委。獎項的結果將在2021年1月份中國半導體投資聯盟年會暨中國IC 風雲榜頒獎典禮上揭曉。 本期候選企業:上海移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移芯通信」) 12月9日,蜂窩物聯網基帶晶片設計公司上海移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下稱「移芯通信」)宣布正式完成數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
  • 美國打壓下的「中國芯」如何絕處逢生
    此外,「中國芯」能否站上國際舞臺,始終遭外界質疑,而在中美科技戰的大脈絡下,更使得「中國芯」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被視為是難關重重。例如「中國芯」產業中的兩大龍頭公司,包括晶片設計公司華為海思,以及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近期都受到嚴重的考驗,均可預示「中國芯」面臨死地後生的處境。
  • 中芯國際聯手豪擲530億 尾盤概念股全線走高
    中芯國際作為全球第五大、中國大陸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具優勢的晶圓代工企業,為客戶提供0.35um至14nm多種技術節點、不同工藝平臺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及配套服務。目前,中芯國際共有7座晶圓廠(含兩座控股)。
  • 汽車輪胎氣門芯簡介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介紹汽車輪胎氣門芯。一、氣門芯類型、結構型式及尺寸1.型號表示方法2.標記示例用於1號芯腔的內彈簧式氣門芯:TC1 GB 1795 用於1號芯腔的外彈簧式氣門芯: TC2 GB 1795 3.氣門芯結構型式及尺寸 TC1型氣門芯結構型式及尺寸見圖1。TC2型氣門芯結構型式及尺寸見圖2。圖1及圖2中尺寸單位是毫米(mm)。
  • 大陸缺「芯」 行業難題待解
    普華永道的一份報告顯示,其在全球OEM汽車零部件銷售額一度躋身前三。作為一家規模龐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大陸集團涉及的業務領域包括耳熟能詳的輪胎、制動系統、車身穩定控制系統、發動機噴射系統等等,被劃分為底盤安全系統、動力總成、電子系統、輕型卡車輪胎、商用車輪胎、康迪泰克等多個部門,其中動力總成部門於2019年起開始獨立運營,名為Vitesco Technologies(緯湃科技)。
  • 助力新基建、開創芯動能!第四屆「芯動北京」中關村IC產業論壇成功...
    ,以及「新基建」帶來的新應用與集成電路新機遇,邀請行業資深專家、高校教授、著名企業家深入探討當前形勢下我國集成電路產業如何應對挑戰,把握機遇,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齊心協力,砥礪奮進,共繪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新藍圖。
  • 【龍灣區】數字科創 「三芯」生活
    「芯」這一字,現代漢語當中一共有兩種讀音,一種是陰聲,多與燈連用表示去皮後的燈心草。另一種,是去聲,多指物體的中心部位或重要部位。在我們的生活中,「芯」繼往開來,承擔著社會文化的進步,刻下了不同時代的烙印。
  • 中芯國際5nm、3nm晶片:蔣尚義與ASML談判尋求EUV光刻機,商務部喊話...
    中芯獨缺EUV光刻機,官方喊話荷蘭,國產晶片能否迎來新臺階?如今,晶片行業已經來到5nm節點,DUV光刻機已經難以勝任,需要用到目前最頂尖的EUV光刻機。光刻機有「精密機械上的皇冠」的美稱,是晶片製造必不可少的設備。要製造7nm以下製程工藝的高端晶片,EUV光刻機更是重中之重。
  • 中國MEMS晶片第一股敏芯股份正式上市,打造MEMS全產業鏈國產化平臺
    憑藉自身優異的技術實力,敏芯股份自主研發的MEMS傳感器產品獲得了華為、傳音、小米、百度、阿里巴巴、聯想、索尼、LG、樂心醫療、九安醫療等客戶認可,廣泛應用於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等消費電子產品,並逐漸在汽車和醫療等領域擴大應用。在MEMS麥克風領域,敏芯股份的市場佔有率已位居世界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