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肆虐、車市銷售滑坡,但都沒能阻擋住汽車晶片行業的逆市上揚。
前有北汽產投牽手國際晶片巨頭成立核芯達,比亞迪全資子公司重組成立半導體公司;後有德國英飛凌收購美國賽普拉斯,華為聯合意法半導體共同設計汽車晶片;各大巨頭公司都在向汽車晶片領域陸續聚焦。
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有6000萬輛聯網汽車,在接下來的四年內則將達到2.2億輛。隨之而來的,智能駕駛時代,產業革新中最重要的驅動環節--汽車晶片,也將迎來其歷史性的高光時刻。
換言之,這既是中國汽車晶片行業的挑戰,也將是彎道超車最好的時機。
車規級晶片已成未來汽車的「命門」
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未來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競爭在於智能科技。在他看來,當下新能源車痛點正逐步解決,未來的智能汽車,終將是硬體與軟體結合的競爭。
事實上,一大批傳統汽車廠商、晶片廠商,甚至於一大批科技企業都紛紛入局汽車晶片行業,憑藉各自優勢佔據有利位置。
截至目前,高通、英偉達、英特爾、華為、特斯拉等已經紛紛發布產品,並搭建了自己的自動駕駛域控制器晶片平臺;百度、四維圖新等科技公司也正加緊布局車載晶片。
近日,華為也在官網發布消息稱,其將聯合一汽集團、長安汽車、東風集團、上汽集團等首批18家合作車企成立「5G汽車生態圈」。按照華為的說法,其成立5G汽車生態圈,旨在加速5G技術在汽車產業的商用進程,共同打造消費者感知的5G汽車。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顧問杜芳慈接受相關採訪時表示:「在汽車產業變革和新『四化』背景下,汽車半導體有空前的發展機遇,也是零部件技術前沿競爭的焦點之一。相關企業要想贏得競爭,就必須及早行動。」
2020年2月,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11個部委聯合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大力鼓勵車聯網、汽車半導體產業的發展;3月「新基建」推出,行業利好政策持續加碼;此外前期科創板的設立,也給半導體企業提供了良好的資本通道。
芯馳科技董事長張強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汽車智能化的趨勢本身存在,國家以11個部委聯合發文的方式來支持和引導產業,讓汽車生態上的各家企業看到了行業發展的主心骨,我一直認為,大環境和企業競爭力的結合,才能推動產業快速成長。」
當然,這一切也帶來了巨大的市場機遇。據KPMG數據顯示,2013-2019年,全球汽車半導體市場從250億美元增長至400億美元,預計到2040年將達到1500-2000億美元。
那麼,如何通過差異化建立自身競爭優勢,在巨頭林立的市場中實現突圍,就成了本土汽車晶片企業的強烈訴求,也是必須面對的艱巨使命。
畢竟,行業內公認為,車規級晶片除了滿足普通消費電子晶片所必需的性能、功耗和價格等條件,車規級晶片更是有著極其嚴苛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長效性三大標準,其設計和複雜的程度要遠高於消費電子晶片。
「芯馳路線」的獨到解答
2020年1月,芯馳科技的自研晶片成功bring up ,並完成系統調試,這距離公司創立僅僅只有十六個月時間。
CEO仇雨菁對bring up成功當天的描述尤為動容:「車規級晶片是非常複雜的,以前都是國際大廠才能做成的事,我們能在這麼短的時間把晶片研發出來,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那天我們只花了20分鐘就把晶片跑起來了,中間零飛線、零改版,就像自己的孩子十月懷胎生出來一樣,感情很不一樣。」
據了解,此款晶片採用面向大規模量產的設計,嚴格控制車規測試流程,保障了產品可靠性。在此背後是芯馳科技清晰的戰略規劃:芯馳科技首先把重心放在了智能座艙、應用型中央網關和智能駕駛領域,分別推出了車規級的X9、G9和V9三個系列晶片產品。
據芯馳科技副總裁徐超介紹,目前芯馳科技正在全力打造Vehicle-On-Chip戰略,除了向汽車行業客戶不斷交付高可靠、高性能的處理器,也對一些汽車智能化、網聯化趨勢下的未來技術也做了重點戰略布局,例如硬體虛擬化加速的迭代、大規模的片內通信技術等。
也正是因為如此,芯馳科技是中國第一個取得ISO-26262:2018版車規認證的半導體公司。
這一切和芯馳團隊背後的努力是分不開的。其創始團隊中,董事長張強先後就職於德爾福、飛利浦半導體、英飛凌、飛思卡爾等世界頂級汽車電子、晶片公司;CEO仇雨菁則曾在矽谷親歷了美國晶片行業的黃金十年和中國晶片行業高速發展的十年,期間分別在多家頂級晶片企業從事研發及管理的工作。
「2017年中旬開始,車廠客戶就已經很難找到符合自身設計和技術路線圖的晶片了,那時我和Maggie(CEO仇雨菁英文名)就覺得,我們需要做一些好的產品,讓市場和客戶有更多的選擇。」張強表示,「無論從國家、社會和個人哪個角度來說,如果能夠創辦一家中國標杆性的汽車半導體企業,都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所以我們共同創立了芯馳。」
縱觀國內的新老玩家,傳統汽車半導體出身的團隊在軟體能力上相對匱乏,電子消費晶片出身的團隊則對汽車、車規了解不透徹,芯馳科技則具備晶片、硬體、軟體的融合背景。
「我們趕上了一個特別好的時機,在正確的時間點做了正確的事情,也吸引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才。可以說是擁有了天時、地利、人和。」CEO仇雨菁感嘆。
2018年9月,成立2個月的芯馳科技獲得了由華登國際領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聯想創投、合創資本等多家機構跟投的1億元天使輪融資,次年4月,芯馳科技再獲由經緯中國領投,聯想創投、祥峰投資等機構跟投的數億元Pre-A輪融資。
經緯中國合伙人王華東稱讚道,「汽車產業在網聯化和智能化的驅動下,對晶片性能等需求越來越高,芯馳團隊在車規級控制晶片領域已紮根了二十餘年,對產品技術有深厚積澱和獨特創新,也一直深耕中國市場,洞悉客戶需求,將有機會比肩國際巨頭,在行業內扮演重要角色。」
聯想創投在天使輪和Pre-A兩輪融資中均有加持,對於為何看好芯馳科技,聯想創投合伙人宋春雨給出了這樣的評價:「車規級處理器會是未來智能汽車的心臟,而芯馳的團隊是世界級的車規處理器的專家。」
在仇雨菁看來,或許正是因為中國有著巨大的市場,芯馳科技又給客戶帶來了獨特價值,跟客戶建立起了朋友一樣的關係,跟生態圈企業合作共贏,才具備了一家本土晶片公司所獨有的優勢。
可以預期的是,接下來,對於芯馳科技和其他中國的本土汽車晶片企業來說,才是真正站在了「國之重器」的關鍵路口,大家一起迎來黃金時代,未來可期。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