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候一個佛學造詣很深的人,去拜訪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禪師。老禪師的徒弟接待他時,他態度傲慢。後來老禪師恭敬地接待了他,並為他沏茶。可在倒水時,明明杯子已經滿了,老禪師還不停地倒。他不解地問:「大師,為什麼杯子已經滿了,還要往裡倒?」大師說:「是啊,既然已滿了,幹嗎還倒呢?」訪客恍然大悟。這就是「歸零心態」的起源,象徵意義是,做事的前提是先要有好心態,如果想要獲取更多的知識、技能,獲得更大的成就,必須定期給自己的內心清零。
歸零心態要求我們不能沉迷過去的業績,要調整自己去適應新的變化。歸零心態的本質就是挑戰自我,永不滿足。
歸零的心態。歸零的心態就是空杯、謙虛的心態,就是重新開始。第一次成功相對比較容易,第二次卻不容易了,原因是不能歸零。
劉慈欣科幻小說作品《三體》中的一個外星智慧文明種群。關於這種外星人的具體資料,書中給出的很少,但因能抵抗多日同時出現時的高溫和強光,故推測其表皮可能類似鏡面。這種生物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在漫長的演變過程中,三體人進化出了脫水至類似休眠狀態的能力,待到相對溫和的時期再浸泡復甦。三體人之間的交流方式為腦電波交流,類似於心靈感應,因此有了不善計謀的致命缺陷。三體人的文明經歷了兩百多次的毀滅與新生,經過漫長歲月的選擇進化,三體人捨棄了懦弱情緒,變得冷靜理智,社會形態也是高度集權的專制社會。需要說明的是,書中出現的三體人只是指最新一代的三體文明,與之前兩百多次的三體文明完全不同,也就是說,兩百多次的三體文明並非是同一個物種創造的。從古至今,三體人都在試圖解決三體問題,而後來這被證明無解。三體人為了文明的延續,決定向外太空移民。在得知人類的存在後,三體人把移民目標設定為太陽系。由於地球文明的面壁計劃,三體人不得不與人類建立起終極威懾。人類越來越滿足時,三體人解除了終極威懾,卻被星空中的人類飛船(萬有引力號)廣播了三體星系,此後三體人的目標變成了逃亡。三體文明最終被宇宙高等文明發射的光粒摧毀,只有不到千分之一的人口倖存,在太空流浪中延續了三體文明。
三體人的記憶和意識能部分傳遞給下一代,這樣才能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下進化出高級的科技文明。由於三體人使用腦電波交流,個體之間沒有隱私和秘密,這導致了三體人的社會是一種烏託邦式的集體主義專制社會,並且其文化裡沒有謊言、欺騙、隱瞞一類的概念,也即「思想透明」。人類因此提出了「階梯計劃」,發射雲天明的大腦前去偵察三體第一艦隊。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三體人捨棄了懦弱情緒,變得冷靜而理智,在有些人類看來,這就像冷酷和無情。
三體人的繁殖方式是:與異性結合,構成他們的有機物質會融為一體,其中三分之二的物質為生化反應提供能源,另外三分之一的細胞徹底完成更新,生成一個新的軀體,新的軀體會分裂成三至五個幼小的個體,這就是他們的後代。受資料所限,三體人的外觀和詳細的身體構造仍是未知,但能推測其表面類似鏡面。
按地球上已知的生物學體系來參照,三體人可以主動脫水、休眠的特性,十分像緩步動物門裡某些陸生種類的隱生效應。因此有人推測,三體人雖然擁有先進的科技,但並不一定是高等生物,也許更
類似於遊戲和科幻電影裡的「蟲族」。
書中,三體人擁有較人類先進許多的科技,如反物質發動機、水滴、智子。不過在其漫長的文明史中,科技始終是勻速甚至減速發展。三體人預測,如果沒有智子鎖死地球的基礎科學,人類將在四個世紀後對其擁有壓倒性的優勢。終極威懾建立五十年後,人類文明與當時的三體文明仍有兩到三個科技時代的差距。在終極威懾時,三體文明發生技術爆炸,其標誌是曲率驅動的光速飛船。
三體星系文明消亡後,逃往星空的三體第二艦隊在金牛座與不明外星文明發生了戰爭,勝負不明。三體第一艦隊發展的星艦文明繼續發展壯大了三體文明,甚至擁有了包括製造小宇宙在內的超級技術。在宇宙毀滅前「歸零者」發出的一百五十多萬種文明的語言的廣播中就有三體文明的語言,證明這是一個在宇宙中留下了痕跡的偉大文明。
放在現實社會思考「歸零者」,其實我們身邊有許多歸零者,他(她)們高處不勝寒,字句箴言,神出鬼沒。不喜言表,道德境界之高。社交圈裡沒有隻字片語,看似淺露,實則深不可測,他(她)們通常會有標籤。「木訥」「謹言」「簡單」「溫暖」「城府」「手段」「老好好」「傻大白」「冷血生物」有著神級文明所具備的標籤。見此物種,高攀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