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日本鬼子最後悔進入中國這個省份,不是湖北,也不是廣西

2020-12-23 騰訊網

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在長達14年的抗戰中,日本鬼子踏遍了中國多半個省份,唯有西北、西南,如陝西、甘肅、新疆、寧夏、四川等省份沒有落入日寇之手。但在抗戰之初,日軍高層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夢想,卻在中國這個省份破碎,不是湖北,也不是廣西,而是湖南。

中日之戰進入相持階段之後,湖南作為中部省份站到了歷史的風口浪尖上,成為全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抗戰的前哨陣地,是戰鬥最多、最慘烈的主戰場之一。在此期間,侵華日軍總兵力的35%夾擊湖南,中國正面戰場總兵力的四分之一集中在湖南抵抗。中日雙方在湖南先後展開了四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衡陽會戰、湘西會戰等大規模的絞殺戰。中日投入20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會戰超過20次,中國鮮有勝績,但是湖南境內就有6次大會戰,中國四勝一平一負。經歷戰事之多,戰績之盛,為全國各省區所罕見。

曾經有一個電視節目討論這個問題說,湖南一定不會淪亡,因為湖南人絕不會投降!湖南人抗日是日本人的夢魘!囂張氣焰的日寇在湖南的萬千血性軍民面前,撞得頭破血流,敲響了日寇走向失敗的喪鐘!多次在湖南境內參與會戰人稱「中國通」的日軍大將岡村寧次都說:「湖南人有著極強的自尊,富於尚武風尚,我們後悔進入湖南」。

抗戰期間,3000萬湖南人中210萬人參軍,人均參軍數居全國第一!湖南境內殲滅日寇21萬人,佔全國殲敵總數的1/2!湖南人不怕死,抗戰期間38名將軍為國捐軀!湖南人振臂高呼: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湖南人抗日成為日本人的夢魘!日本人真的很怕湖南人!

湖南是楚文化的發源地,有著強烈的地域特徵,其民風彪悍,崇文尚武。其中最早的代表人物是屈原,屈原本是湖北秭歸人,被流放到湖南後,在汨羅江投河自殺。

唐宋以後,不斷有文人騷客流放至湖南,宋朝範仲淹《嶽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賦予了湖湘文化中「天下」情懷,湖湘文化逐漸興盛。明清以來,至近百年來,湖南人才爆發,湖湘文化和湖南人逐漸成為了中國歷史舞臺上的重要角色。相對於其它地域和區域,湖南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代表人物大家耳熟能詳,如曾國藩、左宗棠、譚嗣同、黃興、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粟裕等等。

特別是毛澤東面對強敵一聲斷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帝國主義及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這就是湖湘文化的特有基因,這種胸懷天下、捨我其誰、勇於犧牲、不信邪不怕惡的氣概讓人血脈噴張!

湖南人堅韌的「犟」勁在這樣的歷史時期又一次展露無疑,死死克制住了日軍的兇頑。在湖南戰場上中國軍民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浴血奮戰更是激起了中華民族戰勝日寇的信心和勇氣。日本第一個投降書正是在湘西會戰的芷江機場籤訂的。70 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首那段歷史的時候,我們的視線一定要在湖南停留一下,正如湖南人在戰場上高呼: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這就是為什麼抗日戰爭相持在湖南、反攻在湖南、勝利在湖南。

小編認為日本鬼子並不是最怕湖南人,而是最怕那些有骨氣的所有中國人! 打擊侵略者,中國人從來沒猶豫過!

相關焦點

  • 抗戰時期,漢奸為啥見了日本鬼子就喊「太君」?原來是這麼回事!
    抗戰時期,漢奸為啥見了日本鬼子就喊「太君」?原來是這麼回事! 抗戰時期,漢奸為啥見了日本鬼子就喊「太君」?原來是這麼回事! 現如今抗日神劇層出不窮讓大家都沒有了吐槽的興趣了,看過抗日劇中必不可少的當然就是漢奸走狗了。
  • 抗戰時期,7個未曾遭受日軍侵佔的省份,大家都知道是哪幾個嗎?
    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侵略咱們中國所制定的戰略線路是非常簡單,先拿下朝鮮半島,接著再出兵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然後再揮兵南下,直搗中國中原之腹地,日軍還打算從東南沿海等地區尋找進攻的突破口,並逐漸繼續深入。
  • 抗戰中日軍最怕我國哪個省的兵?不是川軍,而是這支虎狼之師
    抗日戰爭是中華民族歷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團結一致對外的抗戰,從日本侵略中國寶島臺灣算起,中國人前前後後經歷了大約五十多年的抗爭,才終於把日本侵略者徹底趕出了中華大地。
  • 抗戰時期國軍真實戰力,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日本侵華老兵這樣說
    我們的武器裝備,也相對差了一些,所以我們一直都在敵後打遊擊戰,在抗戰初期的時候,國軍組織了幾次大戰,牽制了鬼子大部分的兵力,雖然自身損耗了不少,但始終還是消耗了不少鬼子的部隊。
  • 日本鬼子腦袋後面兩片布是什麼東東?日軍獨有的屁簾
    薩沙寫了幾本抗戰的書,很多朋友把我當專家。其實抗戰的知識淵博如海,我懂得真就是九牛一毛而已。不過,這個所謂的屁簾,薩沙還真知道是什麼東西。聽我來吹一吹。早在三四百年日本戰國時期,就有類似的屁簾設計。當時的日本足輕(足輕是日本古代最低等的步兵,他們平常從事勞役,戰時成為步卒),一般裝備很爛。
  • 中國叫侵略者「鬼子」?日本網友搞的「日本鬼子」會顛覆你三觀!
    不過對於中國人來說,他們還有一個更加「土味」的稱呼——日本鬼子。這個蔑稱在民間的使用次數遠遠高於正式名稱,有時候我們連日本兩個字都去掉了,直接用「小鬼子」、「鬼子」等更加簡短名字來稱呼日本兵。生長在新社會的我們雖然沒有親歷抗戰,但大家從小就反覆觀看過《地道戰》、《地雷戰》等經典的抗戰電影,再加上老一輩的口口相傳,對日本鬼子這個詞有著近乎天然的熟悉程度。
  • 常年扮演鬼子,回國被國民暴打,卻是中國人最尊敬的日本人
    在扮演日本鬼子這件事上,橫店的很多群眾演員無疑是很有經驗的,但是一些抗戰影視劇,為了力求更加真實,會邀請一些真正的日本人來扮演鬼子的角色,其實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很多日本人會顧忌自己國家同胞的感受,怕自己不不歡迎,被擠兌,所以能夠頂住壓力參演中國抗日劇的日本人都是很了不起的。
  • 民國時期軍閥林立,為何只有廣西桂系撐起國民革命半邊天?
    導讀:前段時間,廣西兩男子為上快手傳日本鬼子服裝作秀而被當地居民群毆。
  • 打死個翻譯官:抗日戰爭時期的鬼子翻譯官都是從哪來的?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鬼子的身邊往往有個翻譯官,絕大部分翻譯官還都是中國人。日本鬼子的翻譯官成為很多抗戰題材影視劇中的常見人物,比如《小兵張嘎》裡的「胖翻譯」和《地下交通站》裡的白翻譯。不過讓很多人感到奇怪的是,在基礎教育水平極低的舊中國,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中國人都是文盲,專門學習日語的人恐怕更是鳳毛麟角了。那麼日本鬼子在抗日戰爭時期使用的大量翻譯官都是從哪來的呢?為了準備全面侵略中國,日本有些人很早就開始學習中文,甚至專門在中國建立學校來培養熟悉中文的日本人。
  • 八年抗戰,中國軍隊為啥在陣地戰中根本不是日軍的對手?
    抗日戰爭時期,國軍確實潰兵多,這倒不是導演們故意黑國軍。其實,這些從戰爭上潰逃下來的兵們,大部分還是歸了原建制,依然是抗日戰爭的有生力量。 如果抗日戰場上,國軍打了敗仗,連潰兵都沒有,或者被全殲,或者全部成了日軍的俘虜,那中國才真的要完了。
  • 最受中國人歡迎的「鬼子」,回日本遭暴打,果斷讓女兒加入中國籍
    導語:很多年以來,抗戰題材影視劇一直都比較誇張,什麼手撕鬼子、子彈打彎、石頭打飛機等等情節,實在是一言難盡。但也有不少優秀的抗戰劇,如《小兵張嘎》就是其中一部。這部劇講的是抗日戰爭時期河北白洋澱,調皮的少年張嘎與「鬼子」鬥智鬥勇,最終成為一名勇敢的八路軍。這部電視連續劇的經典之作,除了尊重歷史外,還體現了演員的表演。謝孟偉扮演的張嘎,王莎莎扮演的英子,都很有感染力。當然,還有矢野浩二飾演的反派太君,也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 他在中國演了15年「鬼子」,回日本後被打,果斷讓女兒入中國國籍
    經過中華民族各個階層的共同努力下,殘暴不仁的日本侵略者終於被趕出中國。 如今,抗日戰爭勝利多年,有關於抗戰的影視作品也逐漸多了起來。雖然有的抗戰類型影視作品被稱之為抗日神劇,但其畢竟從某些方面向世人反應了抗戰的真實情況。
  • 最常聽到日本鬼子嘴中說「花姑娘」,不是誇讚,是侮辱!
    其實不是的,這個詞語有著很大的侮辱性。是不是都以為這個詞語只是形容姑娘的漂亮而已?錯了,這個詞語包含了我們中國在歷史上受到的莫大的屈辱,根本就不能亂用。這個詞語其實是一個帶著很大的侮辱性的詞語。不用這個詞語開玩笑,是我們對過去最沉痛的緬懷,也是對很久以前受害者群體的一個尊重。
  • 老照片:抗戰時期中國童子軍,請記住那些有名無名的抗日小英雄吧
    《小兵張嘎》雖然以誇張的手法描敘了抗日戰爭時期一個農村地區的兒童團長,抓漢奸打鬼子的故事,但在真實抗戰中,像這樣的事件也是真實存在的,日本鬼子全面侵華戰爭打響後,中國的抗日熱潮高漲,全民皆兵,老少齊上陣已經成了當時的大趨勢,少年兵童子軍全國無處不在,這股新生的力量也使日本鬼子膽戰心驚,惶恐至極。
  • 唐山玉田燕山疊翠發現民國三十年抗戰時期地圖
    據地圖首位發現者村民石鳳山介紹,7月3日下午2點半,他同其他村民在打通前往山腰老母洞的山間小路之後,鑽入老母洞山洞進行探查,在老母洞的洞頂石縫深處,意外發現一張保存完好的民國時期抗戰地圖。  玉田縣文書專家石永剛結合當地史料分析,該地圖應為當時冀東抗日所使用。石永剛認為,在日本全面侵華77周年之際,地圖的發現為日本侵華的歷史增添了新的有力證據。
  • 抗戰時期,自行車這個看似普通的工具,卻成了偽軍禍害人民的工具
    在抗戰中,數以萬計的抗日戰士,革命英烈,為了解放中華兒女,國家強大起來。在同日軍作戰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不顧民族生死存亡的廢物,賣國求榮的蛀蟲,為了苟活以及獲得某些特權對自己的同胞胡作非為,這一部分人被稱為漢奸,也叫二鬼子,此外還有皇協軍,維持會等等,這些都是不同地方的叫法。
  • 東北抗日遊擊隊出擊 《抗戰》智鬥摩天嶺鬼子
    為了保家衛國,東北人民自發組建抗日遊擊隊,與日本鬼子展開長達14年的遊擊戰爭。《抗戰》英雄智勇雙全,在摩天嶺與鬼子戰鬥,殲敵無數!日本浪人擊殺日本浪人玩家從車夫處進入摩天嶺獨林村之後,往前走一兩百米,可看到一條鐵路,這條鐵路北往哈爾濱,南通山海關,鋪設在皚皚白雪上。
  • 中國抗戰犧牲最多的省份是哪個?日本老兵:戰場上不敢直視對方
    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裡,無論是和平還是苦難,作為一個中國人,永遠不應該忘記日本侵華期間犯下的滔天罪行!抗日戰爭是我國最偉大也是最悲壯的戰爭,日本不顧中國反對,妄圖侵佔我們中國領土,並在我國犯下了多條滔天罪行。中國人民用無數的鮮血與生命才擊退了日本侵略者。
  • 實際情況不是這樣,聽抗戰老兵怎麼說
    在抗戰片中,日軍基本上都端著三八大蓋,上著明晃晃的刺刀,我們對此一定記憶尤深。而與此形成對比的是,我軍也非常喜歡白刃戰,一般都是打完幾輪子彈以後,全軍上刺刀,與日軍進行搏鬥。在抗戰片中,我軍英勇無畏,手持大刀四處砍殺,如入無人之境,大刀所到之處,日本鬼子無法抵抗。
  • 他是日本人,在中國當15年鬼子專業戶,回國後被痛毆,從未後悔
    各種鬼子可謂五花八門,妙不可言。看多了,慢慢發現有一個日本鬼子很特別,到處都有他的蹤跡,幾乎覆蓋了半部抗日劇。直到後來才發現他是土生土長的日本人矢野浩二,在中國被視為「鬼子專業戶」。中日建交剛幾年,矢野浩二就在這個時候誕生了。對學習興趣不大的他,高中畢業後去酒吧學調酒,開始了自己的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