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歷史變為我們自己的,我們遂從歷史進入永恆。
在長達14年的抗戰中,日本鬼子踏遍了中國多半個省份,唯有西北、西南,如陝西、甘肅、新疆、寧夏、四川等省份沒有落入日寇之手。但在抗戰之初,日軍高層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夢想,卻在中國這個省份破碎,不是湖北,也不是廣西,而是湖南。
中日之戰進入相持階段之後,湖南作為中部省份站到了歷史的風口浪尖上,成為全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抗戰相持階段,湖南是抗戰的前哨陣地,是戰鬥最多、最慘烈的主戰場之一。在此期間,侵華日軍總兵力的35%夾擊湖南,中國正面戰場總兵力的四分之一集中在湖南抵抗。中日雙方在湖南先後展開了四次長沙會戰、常德會戰、衡陽會戰、湘西會戰等大規模的絞殺戰。中日投入20萬人以上的大規模會戰超過20次,中國鮮有勝績,但是湖南境內就有6次大會戰,中國四勝一平一負。經歷戰事之多,戰績之盛,為全國各省區所罕見。
曾經有一個電視節目討論這個問題說,湖南一定不會淪亡,因為湖南人絕不會投降!湖南人抗日是日本人的夢魘!囂張氣焰的日寇在湖南的萬千血性軍民面前,撞得頭破血流,敲響了日寇走向失敗的喪鐘!多次在湖南境內參與會戰人稱「中國通」的日軍大將岡村寧次都說:「湖南人有著極強的自尊,富於尚武風尚,我們後悔進入湖南」。
抗戰期間,3000萬湖南人中210萬人參軍,人均參軍數居全國第一!湖南境內殲滅日寇21萬人,佔全國殲敵總數的1/2!湖南人不怕死,抗戰期間38名將軍為國捐軀!湖南人振臂高呼: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湖南人抗日成為日本人的夢魘!日本人真的很怕湖南人!
湖南是楚文化的發源地,有著強烈的地域特徵,其民風彪悍,崇文尚武。其中最早的代表人物是屈原,屈原本是湖北秭歸人,被流放到湖南後,在汨羅江投河自殺。
唐宋以後,不斷有文人騷客流放至湖南,宋朝範仲淹《嶽陽樓記》中「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賦予了湖湘文化中「天下」情懷,湖湘文化逐漸興盛。明清以來,至近百年來,湖南人才爆發,湖湘文化和湖南人逐漸成為了中國歷史舞臺上的重要角色。相對於其它地域和區域,湖南對中國近現代歷史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代表人物大家耳熟能詳,如曾國藩、左宗棠、譚嗣同、黃興、毛澤東、劉少奇、彭德懷、賀龍、粟裕等等。
特別是毛澤東面對強敵一聲斷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帝國主義及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這就是湖湘文化的特有基因,這種胸懷天下、捨我其誰、勇於犧牲、不信邪不怕惡的氣概讓人血脈噴張!
湖南人堅韌的「犟」勁在這樣的歷史時期又一次展露無疑,死死克制住了日軍的兇頑。在湖南戰場上中國軍民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浴血奮戰更是激起了中華民族戰勝日寇的信心和勇氣。日本第一個投降書正是在湘西會戰的芷江機場籤訂的。70 多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首那段歷史的時候,我們的視線一定要在湖南停留一下,正如湖南人在戰場上高呼:若道中華國果亡,除非湖南人盡死!這就是為什麼抗日戰爭相持在湖南、反攻在湖南、勝利在湖南。
小編認為日本鬼子並不是最怕湖南人,而是最怕那些有骨氣的所有中國人! 打擊侵略者,中國人從來沒猶豫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