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紀布
話說,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著實給咱們中華民族帶來了極其慘重的損失。眾所周知,自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直到1945年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正式對外宣布無條件投降,這長達14年之久的抗日戰爭才宣告結束。
長達14年的全民抗戰,給每一位中華同胞帶來了無盡的辛酸與傷痛,同時,這場戰爭也讓咱們中國人深深地知道了落後必然就要挨打的真理。
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侵略咱們中國所制定的戰略線路是非常簡單,先拿下朝鮮半島,接著再出兵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然後再揮兵南下,直搗中國中原之腹地,日軍還打算從東南沿海等地區尋找進攻的突破口,並逐漸繼續深入。
在日軍侵華的初期,他們制定了一定非常」理想的方案「:奢想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吃掉整個中國,但有句老話說得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令小日本沒有料到的是,他們忽略了我中華兒女保衛家園誓死抗爭的決心,寧可戰死沙場,也要用血肉捍衛每一寸國土,最終小日本在各個方面的高壓,不得不狼狽投降。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咱們中國的綜合國力是非常薄弱的,士兵所使用的武器也是「萬國造」,可以說,能拿出手而且可以適合作戰的武器少之甚少,不僅如此,就連訓練有素的士兵都屈指可數,軍隊的戰鬥力不言而喻。
在面對窮兇極惡的小鬼子與他們的戰爭鐵騎,中華兒女憑藉的是真正的骨氣,是真正的是用鮮血與生命來相搏,這樣,才使得咱們中華民族最終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咱們中國大地幅員遼闊,有著廣袤的領土與各類自然資源,雖然小鬼子窮兇極惡,手段極其殘忍佔據了我國大半個江山,但也有七個省未曾遭受到小鬼子的侵襲,這些省份主要分布於我國內陸西北地區等,分別是川、寧、陝、甘、藏、青以及新疆。
按照前文所說的日軍的戰略侵襲路線來看,這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小日本的入侵路線是自東向西,而這七個省份全都位於中國的西北部,依託著地理的優勢,很幸運地避開了小鬼子的戰爭鐵騎。
自古以來,四川就素「天府之國」的美譽,川蜀地區更是一個風水寶地,最為著名的就是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
川蜀之地在我國的內陸,易守難攻,在抗日戰爭時期四川很幸運地躲過了小鬼子的大規模侵襲,只是部分城市遭遇到了他們的空中打擊。在那個時候,重慶也是屬於四川省的,也是中華民國的陪都,雖然說遭受過多次的轟炸,但一直並未被小鬼子侵佔。
寧夏則有著「塞上江南」之美譽,更是一個擁有者悠久歷史的地方。寧夏也是咱們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他位於黃河流域,深受黃河文化的影響,可以說,」西夏文明「更是咱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寧夏地處中國的西北部,經濟並不乏大,民風也非常彪悍,抗戰時期沒有遭受到小鬼子的侵佔。
陝西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更是十三朝的古都,大秦王朝的發源地,陝西這個寶地更是遺留了非常多的著名文化古遺蹟。
西安是陝西省的省會,同時西安更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文化著名的古都,留下了很多的古代帝王陵墓,最為著名的就是秦始皇陵。
抗日戰爭時期,陝西的多個縣城都曾遭受到小鬼子的掃蕩,但幸運的是這些地方並沒有被他們佔領。
此外,在甘肅,青海、疆藏這四個省,也是因為各種因素,都未遭到小日本的侵襲,最多就只是一些縣城遭到了他們的轟炸,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本文參考資料:《二戰全史》,《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1931-1945》,《知網相關文獻——抗日戰爭中未曾遭受日軍侵略的有哪些省份等相關文獻》,《百度百科相關詞條——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日戰爭,日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