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7個未曾遭受日軍侵佔的省份,大家都知道是哪幾個嗎?

2020-12-18 紀布說文化

文/紀布

話說,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著實給咱們中華民族帶來了極其慘重的損失。眾所周知,自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開始,直到1945年日本裕仁天皇通過廣播正式對外宣布無條件投降,這長達14年之久的抗日戰爭才宣告結束。

長達14年的全民抗戰,給每一位中華同胞帶來了無盡的辛酸與傷痛,同時,這場戰爭也讓咱們中國人深深地知道了落後必然就要挨打的真理。

在整個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人侵略咱們中國所制定的戰略線路是非常簡單,先拿下朝鮮半島,接著再出兵進入中國東北地區,然後再揮兵南下,直搗中國中原之腹地,日軍還打算從東南沿海等地區尋找進攻的突破口,並逐漸繼續深入。

小鬼子

在日軍侵華的初期,他們制定了一定非常」理想的方案「:奢想在三個月的時間內吃掉整個中國,但有句老話說得好,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令小日本沒有料到的是,他們忽略了我中華兒女保衛家園誓死抗爭的決心,寧可戰死沙場,也要用血肉捍衛每一寸國土,最終小日本在各個方面的高壓,不得不狼狽投降。

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咱們中國的綜合國力是非常薄弱的,士兵所使用的武器也是「萬國造」,可以說,能拿出手而且可以適合作戰的武器少之甚少,不僅如此,就連訓練有素的士兵都屈指可數,軍隊的戰鬥力不言而喻。

民族脊梁!

在面對窮兇極惡的小鬼子與他們的戰爭鐵騎,中華兒女憑藉的是真正的骨氣,是真正的是用鮮血與生命來相搏,這樣,才使得咱們中華民族最終贏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咱們中國大地幅員遼闊,有著廣袤的領土與各類自然資源,雖然小鬼子窮兇極惡,手段極其殘忍佔據了我國大半個江山,但也有七個省未曾遭受到小鬼子的侵襲,這些省份主要分布於我國內陸西北地區等,分別是川、寧、陝、甘、藏、青以及新疆。

按照前文所說的日軍的戰略侵襲路線來看,這就比較容易理解了,小日本的入侵路線是自東向西,而這七個省份全都位於中國的西北部,依託著地理的優勢,很幸運地避開了小鬼子的戰爭鐵騎。

日軍精銳

自古以來,四川就素「天府之國」的美譽,川蜀地區更是一個風水寶地,最為著名的就是三國時期的蜀漢政權。

川蜀之地在我國的內陸,易守難攻,在抗日戰爭時期四川很幸運地躲過了小鬼子的大規模侵襲,只是部分城市遭遇到了他們的空中打擊。在那個時候,重慶也是屬於四川省的,也是中華民國的陪都,雖然說遭受過多次的轟炸,但一直並未被小鬼子侵佔。

寧夏則有著「塞上江南」之美譽,更是一個擁有者悠久歷史的地方。寧夏也是咱們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抗日戰爭

他位於黃河流域,深受黃河文化的影響,可以說,」西夏文明「更是咱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寧夏地處中國的西北部,經濟並不乏大,民風也非常彪悍,抗戰時期沒有遭受到小鬼子的侵佔。

陝西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地方,更是十三朝的古都,大秦王朝的發源地,陝西這個寶地更是遺留了非常多的著名文化古遺蹟。

鬼子進村

西安是陝西省的省會,同時西安更是一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文化著名的古都,留下了很多的古代帝王陵墓,最為著名的就是秦始皇陵。

抗日戰爭時期,陝西的多個縣城都曾遭受到小鬼子的掃蕩,但幸運的是這些地方並沒有被他們佔領。

此外,在甘肅,青海、疆藏這四個省,也是因為各種因素,都未遭到小日本的侵襲,最多就只是一些縣城遭到了他們的轟炸,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全民族抗戰!

本文參考資料:《二戰全史》,《中國抗日戰爭全紀錄1931-1945》,《知網相關文獻——抗日戰爭中未曾遭受日軍侵略的有哪些省份等相關文獻》,《百度百科相關詞條——第二次世界大戰,抗日戰爭,日軍等》

相關焦點

  • 抗戰期間日軍究竟侵佔了我國哪些省市?
    那麼,作為日本侵略戰爭的最重要環節,14年抗戰中日本侵略者到底佔領了我國哪些省市,又有哪些省市得以倖免於難呢?我們常說,抗日戰爭時期,大半個中國都陷於日本之手,不過從現實情況來看,日軍侵佔的我國國土面積,遠未達到大半個中國之多。
  •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有8個省沒被日軍佔領,9個省全部淪陷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有8個省沒被日軍佔領,其中一個省現在已經撤銷 1937年,日本製造了盧溝橋事件,隨後全面侵華。由於當時中日兩國軍隊的巨大差距,雖然中國軍隊進行了殊死抵抗,但是中國還是有很多省份相繼淪陷,落入日本人之手。
  • 日本「侵略」中國14年,有8個省沒有被佔領,到底是哪8個省?
    回顧近代史,在日本侵略中國的14年中,中國大部分土地淪陷,但有8個省沒有被佔領,那麼這是哪八個省呢?一、日本對華的侵略野心如果說明朝的倭寇只是日本對中國的覬覦和試探,那麼到了清朝時期,由於閉關鎖國和清廷腐敗,中國則成為了他們肆意侵略的對象。
  • 抗戰時期,日本侵佔大半個中國,這幾個地方沒淪陷,看有你家鄉沒
    說到戰爭,你肯定會想到我們國家的各種戰爭,20世紀二三十年代,日本發動了一場策劃已久的侵華戰爭,當時,由於日本並沒有正式向我國宣戰,這也讓我們措手不及,據說現在的歷史教科書已經改成《抗日戰爭十年》了,我們要知道,那時中國的軍隊裝備都不好,我們所擁有的只有為國獻身的軍人精神,而且,當時的戰爭形勢非常糟糕
  • 抗戰時期,日本侵略了大半個中國,只有幾個省沒淪陷,有你的嗎?
    抗戰爆發後,日本侵略了大半個中國,只有幾個省沒淪陷,有你的嗎?在中國古代,我們國家還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周邊藩屬國一直都數不勝數,只不過到了清朝後期,因為「閉關鎖國、囚籠政策」的影響,而導致我們國家開始走向了衰敗,並遭到其他國家無情的踐踏。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以強大的軍事火力壓制了中國,並迅速佔領了中國一大半領土,就連當時最強大的東三省,也被迫淪陷。
  • 你知道中國消失的七個省是哪七個嗎?
    今天的行省格局在明朝時期開始發展,清朝時期基本定型,我們常說的漢地18省就是在清朝成為內地的基本格局。在這些曾經出現過的省份中,有的得以流傳沿用至今,有的卻如曇花一現般,只存在了數10年就消失了。那有哪些曾經存在卻又神秘消失的省份呢?
  • 中國曾被撤銷的四大省份,其中有你的家鄉嗎?
    中國曾被撤銷的四大省份,其中有你的家鄉嗎?眾所周知的是中國是世界上面積第三大的國家。中國國土很是遼闊,有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裡,雄雞一聲天下白,一層意思說的就是中國的形狀,中國的形狀就是一個雄雞的樣子。也是自秦始皇統一國家開始千百年來王朝更迭,歷史變更而形成現在的樣子。
  • 日軍侵略大半個中國,但有8個省沒有被淪陷,分別是哪八省?
    日本在華推進的進度很快,東北很快全面淪陷,接著華北大部也淪陷,然後是華東、華南。等到一大半的國土被敵人佔領之後,中國的所有軍閥、所有人都明白了:原來它想要的不是哪一塊地,而是對我們進行亡國滅種啊!從此,川軍出川,滇軍出滇,全民聯合,統一抗戰,開始了對日本人最強硬的反攻。不過,在絕大多數中國人都醒悟過來的時候,其實中國的大多數省份已經淪陷或者部分淪陷了。
  • 抗戰時期日本鬼子最後悔進入中國這個省份,不是湖北,也不是廣西
    在長達14年的抗戰中,日本鬼子踏遍了中國多半個省份,唯有西北、西南,如陝西、甘肅、新疆、寧夏、四川等省份沒有落入日寇之手。但在抗戰之初,日軍高層叫囂「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夢想,卻在中國這個省份破碎,不是湖北,也不是廣西,而是湖南。
  • 抗戰時期,日軍唯一沒有攻打的地區陝西,是因為日軍慫嗎?
    例如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抗日紅軍大學」,這所學校一直被稱為是黃浦,這所學校曾經養育了無數的骨幹,在今後,為我國的軍事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其實在陝西,國民黨也建立了軍校,叫做黃埔軍校分校。所以我們不難看出,日軍也是有腦子的,只要佔據了陝西這個地方,就可以算是銷毀了軍校基地。我國就沒辦法培養軍事人才了。
  • 抗戰時期,國軍陣亡的2位集團軍司令,7位軍長,都是誰?
    1931年,日軍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了我國的東北。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戰爭爆發之後,我國各階層放下爭執,全面投入到了抗戰中。8年的抗戰中,我國人民付出了慘重代價,僅國軍就有2位集團軍司令,7位軍長犧牲,他們都是誰?
  • 抗戰時期,殲滅日軍最多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在湖南打的
    【抗戰時期,殲滅日軍最多的戰役,基本上都是在湖南打的】為什麼說「無湘不成軍」?這個說法起源於太平天國時期,天下大亂時,出來收拾殘局的,往往都是湘人。八年抗戰,中日雙方打了數千次戰役,其中最大的十次戰役是: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太原會戰、徐州會戰、武漢保衛戰、桂南會戰、長沙會戰、常德戰役、衡陽會戰、湘西會戰。其中四次都是在湖南境內打的,而長沙會戰更是前後發動了三次戰役,規模越來越大。
  • 淞滬抗戰期間,國軍80萬人為何打不贏30萬日軍?雙方的差距在哪?
    與古代戰爭不同,可熱武器戰爭在數量上雖然佔了淞滬抗戰中國軍隊的優勢,但在軍事上卻遠遠落後於日本,從而成為我軍戰敗的主要原因。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的組成還比較單一,仍然是以陸軍為主,而且缺乏機械化部隊。就空軍海軍而言,抗戰時期已經是落後日本一大截了,所以在戰場上經常遭受日本飛機轟炸的損失。中國的空軍和海軍力量直到近代才開始發展。
  • 八年抗戰時期,國軍與八路軍,各自擊斃多少日軍高級將領
    在八年抗戰時期,中華大地上分為兩個陣營,一個是蔣介石領導的國軍,還有一個是毛爺爺領導的八路軍,也就是紅軍。雖說雙方是友軍關係,但是,只是表面上的合作關係,屬於面和心不和。包括在抗戰時期,雙方都是各自為戰,而且蔣介石還時不時地還會找八路軍的麻煩。
  • 中國抗戰犧牲最多的省份是哪個?日本老兵:戰場上不敢直視對方
    抗日戰爭是我國最偉大也是最悲壯的戰爭,日本不顧中國反對,妄圖侵佔我們中國領土,並在我國犯下了多條滔天罪行。中國人民用無數的鮮血與生命才擊退了日本侵略者。14年的血與淚,14年的悲與傷,歷史是不容抹殺篡改的,鮮血是不會隨著時光淡化的!據不完全統計數據統計,在這場14年的抗日戰爭中,我國總共付出了3500萬人的重大代價,而這些還僅僅是中國正規軍的傷亡總人數。
  • 天津首次發現抗戰時期「良民證」 日軍侵華添鐵證
    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市檔案館徵集民間文物  「良民證」首現身日軍侵華添鐵證(圖)  鄭東紅 通訊員 顧永林 文字編輯 王月焜 攝影 鄭東紅 通訊員 顧永林它是抗戰期間,日偽政權對中國老百姓的身份管理制度中推行的身份證明,也是日本侵略中國最有力的罪證。真實的「良民證」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在天津市檔案館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民間文物徵集中,本市首次發現了那個時代的身份證明。  趙維均老人捐贈的這張證明,是近年來天津首次發現的「良民證」。1945年後,有幸保存下來的「良民證」極為稀少。
  • 抗戰時期,侵華日軍的歷任總指揮官分別是誰,他們的最終結局如何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本發動了全面侵華戰爭,先是在華北地區派遣了四個師團,以及兩個獨立混成旅團併入中國駐屯軍,企圖侵佔整個華北地區。淞滬會戰打響後,日軍參謀本部為統一指揮入侵上海及其周圍地區的作戰,又編組了「華中方面軍」,將上海派遣軍劃歸其管轄。
  • 抗戰時我們真的「器不如人」嗎?日軍不服:國軍有世界級先進武器
    引 「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召集國民黨高層在南京召開會議,會上蔣介石在國民黨內拋出了著名的「三日亡國論」,國民黨內分成兩派,一派主張妥協甚至投降,一派主張抗日到底,吵得不可開交,據參加會議的馮玉祥回憶著作《我所認識的蔣介石》第六章《為"九一八"在南京會議的蔣介石》中記載: (九一八事變後)又到南京開幾中全會,大家所討論的事情都是為了抗戰
  • 日軍侵華時期,中國大半地區淪陷,為何獨獨這幾個省沒有被佔領?
    抗戰期間我國湧現出很多英雄,有記錄在冊的也有不知道姓名的,這些無名英雄永遠將被我們銘記在心中,這場戰爭使中國人民付出的慘重的代價,發展至少被延後了半個世紀。首先國民黨當時的對抗日本侵略戰爭的主要方略位「以空間換時間」,放棄了北方重鎮東北三省、以及沿海多少省份,甚至是「不抵抗」放棄了東四省;「花園口決堤」放棄了河南,連首都都一換再換,最後跑到重慶!重慶西面,西南面,西北面,作為大後方,已經是沒有幾個人口大省了,然而這些地區是最後的根據地,所以只能拼死守護。
  • 該省位於抗戰「大後方」,傾一省之力,成功將日軍拖垮在中國大地
    這個能被稱為「大後方」的地方屈指可數,因為要滿足幾個條件。首先是位置上不能在抗戰前線,也就是日本幾乎沒有染指過的地方,另外還要能夠提供生產,對前線進行經濟支持,從這些上邊來看,只有西南的幾個省份最合適,像四川、雲南和貴州都算抗戰的大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