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青年,二十歲的時候,因為沒有飯吃而餓死了。他到了地府閻王爺面前,閻王從生死簿上查出,這個青年應該有六十歲的壽,他一生會有一千兩黃金的福報,不應該這麼年輕就餓死。
閻王爺心想:「會不會是財神把這筆錢抹掉了呢?」於是閻王爺把財神叫過來質問。
財神說:「我看這個人命格裡的文才不錯,如果寫文章一定會發達,所以把一千兩黃金交給文曲星了,讓文曲星以後交給他。」
閻王又把文曲星叫來問。文曲星說:「這個人雖然有文才,但是生性好動,恐怕不能在文章上發達,我看他武略也不錯,如果走武行會較有前途,就把一千兩黃金交給武曲星。」
閻王再把武曲星找來問。武曲星說:「這個人雖然文才武略都不錯,但是非常懶惰,我怕不論從文從武都不容易送給他一千兩黃金,只好把黃金交給了土地公公。」
閻王把土地公叫來。土地公公說:「這個人實在太懶了!我怕他拿不到黃金,所以把所有的黃金埋在他父親從前耕種的田地裡,從家門口出來,他只要肯挖一鋤頭就能挖到黃金了。
可惜,他的父親死後,他從來沒有挖過一鋤頭,就那樣活活的餓死了。」
最後,閻王爺判了「活該」,然後把一千兩黃金繳到地庫。
這是一個民間流傳很廣的故事,裡面有非常深刻的含義,就是說,一個人擁有再大的福報和文才武略,如果不肯腳踏實勤勤懇懇的去生活去工作,將會一事無成。
另一個含義是,一個人只要肯去努力,肯去實踐,他每一步、每一鋤頭都是價值一千兩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