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揭露:臺灣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實施詐騙

2021-02-24 公安部刑偵局

在公安部統一部署指揮下,日前天津、河北、廣西、廣東、重慶、安徽、吉林等7省區市公安機關成功打掉6個在菲律賓以假冒大陸「公檢法」、假冒各類客服等手段實施詐騙的團夥,從境外抓獲151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大陸73人,臺灣78人,涉案金額上億元。 

4日,隨著一架中國民航包機降落在天津國際機場,78名臺灣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被我公安機關從菲律賓押解回國。至此,加上此前被押解回國的73名大陸籍犯罪嫌疑人,151名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押解回國,也全面揭開了這場跨國騙局的始末。 


精心設計「劇本」引誘公眾落入圈套 

2017年11月1日,一個自稱是電信公司客服的電話,讓家住天津的楊女士陷入了一場跨國騙局。 

「那邊一上來就問我是不是楊女士,並說我名下的一張電話卡因發送大量不法信息,被群眾舉報。」楊女士說,她根本就沒做過這些事,這也不是她辦理的卡。 

對方隨即表示,你的個人信息可能被洩露,讓楊女士向上海市某公安分局報案,給了她一個電話號碼,並告訴楊女士可以查詢這個號碼的真偽。 

楊女士說,她查詢了這個電話號碼,確實是那個分局的電話。這個真實的號碼讓楊女士放下了警惕,掉入了對方的圈套。 

「我幫你轉接到公安局,向他們報案吧。」自稱是電信公司工作人員說,只要給你開一個證明,我就可以幫你把這個電話號碼銷掉。 

電話轉接後,一個自稱是何天凱的警官說,經過查證確實有人舉報楊女士發送大量不法信息,並且說她還涉及另外一起刑事案件,就把電話交給另外一位自稱刑警大隊徐大隊長的人來接聽。 

「那個人說有一個涉嫌拐賣兒童詐騙案,拐賣了200多個兒童,還說我名下的一張銀行卡有洗錢行為,主犯閆青山已經咬定我就是他的同夥,而且還死了一名兒童,事情可大了。」楊女士說,一聽到這些她就嚇壞了,跟那個徐隊長說不認識閆青山,更不知道洗錢的事。 

信以為真的楊女士隨後按照對方要求,把名下銀行卡帳戶清空並將錢轉入公安局指定帳戶,從而證明自己跟洗錢沒有關係。楊女士多次經過網絡轉入對方指定帳戶共計790餘萬元。 

在半個多月的詐騙過程中,對方還要求楊女士不能跟家裡人透露這個事情,並讓楊女士新辦一張電話卡接受監督,每天按時報告情況。 

11月17日,再也打不通對方電話的楊女士意識到可能遭遇騙局,於是向天津市警方報警。 


組織架構細化 「三線聯動」實施詐騙 

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多個省區市連續發生冒充公檢法機關工作人員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案件,涉案金額巨大,社會影響惡劣。經縝密工作,初步確定該批案件的犯罪窩點位於菲律賓境內。 

經過警方初步偵查確認,楊女士所接到的詐騙電話來自菲律賓,對方轉接的電話實為犯罪嫌疑人冒充的公安機關人員。 

警方介紹,其主要作案方式是臺灣犯罪嫌疑人利用網上、網下招聘兼職等方式,組織大陸犯罪嫌疑人在菲律賓組建詐騙話務窩點,利用非法獲取的大量大陸公民個人信息,假冒「公檢法」工作人員來電,並以偽造「通緝令」「逮捕令」「凍結令」等法律文書進行心理恐嚇,從而實施詐騙。 

犯罪嫌疑人莊某說,團夥的組織架構層次很分明,從客服、公安民警、檢察官、法官均有人員冒充,還有成員專門負責編寫「劇本」。 

其中,一線話務假冒「客服」,稱受害人身份信息被人盜用涉案,並告知受害人「涉案地區」的公安機關某單位的報警電話。詐騙團夥告知受害人的電話號碼一定是公安機關的報警電話,讓受害人「查詢真偽」後更容易信以為真。 

隨後,通過轉接到二線話務假冒「公安機關」「檢法機關」等向受害人發送精準信息的法律文書,使受害人深信不疑,並在心理上產生恐懼感。 

三線話務人員則專門負責與受害人保持長時間通話,引導受害人進行銀行轉帳,提示受害人通過銀行或是利用網銀轉帳操作至「國家帳戶」「安全帳戶」等,直至完成詐騙。 


群眾莫被「帶節奏」 遇有三個「只要」需警惕 

「一旦受害人跟著對方的節奏走,認為自己的個人信息被他人非法獲取從事違法犯罪活動,極力想證明自己的清白,那就掉入了騙子的陷阱裡。」天津市公安局刑警總隊4支隊大隊長劉愛國介紹。 

辦案民警介紹,一些受害人為了證明自己清白,積極配合這些騙子的「審查」,比如,讓你登錄某某網站,輸入你的身份證號,一張假的「通緝令」就會呈現在你眼前,讓你越來越深信不疑。 

「當你被告知捲入了某起案件的時候,說幫你轉接到公安機關、檢察院、法院的時候,一定要切記,所有的公司企業都無法把電話轉接到這些部門。」天津市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中心教導員蘇連儒說,只要記住這一點,騙子的「劇本」也就到此結束了。 

公安機關提醒,在電話中只要提到轉接公安局、檢察院、法院都是騙子;只要提到安全帳戶、國家帳戶都是騙子;只要提到轉帳都是騙子。同時,群眾對於陌生來電要保持警惕,發現可疑情況,應及時報警。 

公安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安機關將始終保持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壓嚴打態勢,持續加強國際執法合作,堅決把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切實維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合法權益。

新華社記者劉奕湛

編核丨陳  莉

相關焦點

  • 河北從嚴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 抓獲涉疫情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嫌疑人...
    河北省公安廳供圖 中新網石家莊8月18日電 (黃歆堯)18日,河北省公安廳召開新聞發布會透露,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河北各級公安機關迅速成立戰時打擊涉疫情犯罪領導小組和破案專班,針對高發的網絡虛假售賣口罩等防疫物資詐騙犯罪開展集中打擊行動。截至目前,河北全省共偵破涉疫情電信網絡詐騙案件440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87名,查繳詐騙資金1513萬餘元。
  • 莆田市公安局組織召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新聞發布會
    殺豬盤、兼職刷單、網絡貸款、冒充客服……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頻發,層出不窮的詐騙手段更是讓人防不勝防。10月23日上午,市局組織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我市今年以來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詐騙犯罪工作有關情況。
  • 關於近期赤峰市松山區多發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進行電信詐騙的...
    關於近期赤峰市松山區多發冒充公檢法工作人員進行電信詐騙的預警近日,赤峰市公安局松山區分局情指中心接到多起冒充警察進行電信詐騙的警情。松山警方提醒廣大群眾接到自稱公檢法工作人員的電話時,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能輕信,更不要向其轉帳匯款。詐騙方式詐騙分子通過網絡改號軟體,將來電顯示號碼修改為公檢法單位的辦公電話,並能準確報出(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受害人個人信息,如身份證號碼、職業、住址等隱私信息,以獲取受害人初步信任。
  • 境外電信詐騙2300餘萬!最高檢解讀如何將臺灣籍犯罪嫌疑人押解回...
    在實施電信網絡詐騙過程中,各被告人分工合作,其中部分被告人負責利用電信網絡技術手段對大陸居民的手機和電話進行語音群呼,群呼的主要內容為「有快遞未籤收,經查詢還有護照籤證即將過期,將被限制出境管制,身份信息可能遭洩露」。當被害人按照語音內容操作後,電話會自動接通冒充快遞公司客服人員的一線話務員。
  • 公安部:上半年全國共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10.1萬起 7506人涉疫情...
    公安部7月28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今年以來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有關情況。,冒充客服類案件連續兩個月發案環比下降;嚴厲打擊為電信網絡詐騙提供服務的黑灰產犯罪,共搗毀黑灰產犯罪窩點7200餘個,查處黑灰產犯罪嫌疑人3.2萬名,斬斷犯罪鏈條,堵塞監管漏洞;對詐騙窩點集中、黑灰產泛濫、行業問題突出的重點地域實施紅黃牌警告和掛牌整治制度,壓實地方主體責任,剷除犯罪土壤,重點地域面貌大為改觀;強化技術反制和資金攔截,累計攔截詐騙電話1.2億個、封堵詐騙域名網址21萬個,為群眾直接避免經濟損失
  • 打響「斷卡」行動 謹防電信詐騙!
    日前,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召開,部署開展以打擊、治理、懲戒開辦及販賣「兩卡」違法犯罪團夥為主要內容的「斷卡」行動。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持續高發,這與電話卡、銀行卡的「實名不實人」有著密切的關係。
  • 檢察小哥哥帶你一起Get電信網絡詐騙防範知識
    檢方揭露作案手法:此類案件中,嫌疑人一般通過微信、OQ、微博等各類社交軟體或在網絡媒體發布辦理小額貸款網站,等受害人上鉤時,接著嫌疑人冒充銀行工作人員或者貸款公司工作人員通過電話聯繫受害人,先讓有意向者提供一個可以正常使用的銀行帳號,騙取受害人的銀行帳戶和密碼等信息後,嫌疑人以帳面流水不通過以幫做帳面流水的方式騙取錢財。
  • 廣西警方打掉一跨國電信網絡詐騙窩點
    6月10日,崇左警方經過前期經營和兩個多月的艱苦努力,在崇左市寧明縣愛店鎮、廣東省廣州市、海南省屯昌縣、越南諒山省統一開展收網行動,成功打掉一個由臺灣籍人員操控,作案人員涉及中越緬三國、受害者遍布國內32省(區)的跨國電信網絡詐騙窩點,抓獲GOIP詐騙窩點人員、設備維護人員
  • 【緊急預警】年底了,冒充公檢法詐騙又出現...
    年底,是冒充公檢法詐騙高發的時期今天,帶大家重溫這一類經典詐騙希望大家接到類似電話及時醒悟,切勿上當受騙詐騙手法一、騙取信任騙子為了獲得受害人信任,通常以當地公、檢、法等機關工作人員身份自詡,與受害人通話過程中準確說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甚至是家庭住址來獲取受害人的信任
  • 2020全省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57起
    省公安廳刑警總隊總隊長李連明就2020年以來我省公安機關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情況作通報。據悉,2020全省公安機關破獲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57起,同比上升170%,赴外省抓獲詐騙犯罪嫌疑人159人,同比上升261%。特別是針對去年的涉及疫情詐騙案件,公安機關主動出擊,抓獲虛構事實買賣涉疫物資犯罪嫌疑人10人,破獲案件26起。
  • 警惕「GOIP」詐騙!寧化警方抓獲7名犯罪嫌疑人
    11月16日,寧化縣公安局成功偵破一起利用「GOIP」設備實施電信詐騙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7人。11月6日,寧化縣公安局刑偵大隊在工作中獲取一條詐騙犯罪線索:寧化縣安遠鎮付某三利用「GOIP」實施詐騙活動。
  • 每年上百億人民幣詐騙贓款流入臺灣 臺灣當局在幹什麼?
    央視網消息:前幾天,中國警方從西班牙押解了94名電信詐騙犯罪嫌疑人回國。至此,近3年的時間,中國、西班牙警方聯合打擊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長城行動」取得重大戰果,這個行動也是我國首次從歐洲大規模押回電信詐騙嫌疑人。
  • 淨網2020 冒充公檢法詐騙!請互轉!
    又到年底,冒充公檢法詐騙案件高發今天,重溫這一類詐騙手段希望大家接到類似電話及時醒悟,切勿上當受騙詐騙手法0 1騙取信任騙子為了獲得受害人信任,通常以當地公、檢、法等機關工作人員身份自詡,與受害人通話過程中準確說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甚至是家庭住址來獲取受害人的信任。
  • 公安機關抓獲519名涉電信網絡詐騙APP技術開發嫌疑人
    中新網北京12月31日電(記者 張子揚)12月31日10時,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北京、遼寧、湖南、廣東等28個省區市公安機關同步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從事涉電信網絡詐騙APP技術開發的違法犯罪團夥。截至當日15時,共搗毀違法犯罪窩點158個,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19名。
  • 【聚焦】首起境外押解臺灣犯罪嫌疑人回大陸審判特大電信詐騙案 檢察官講述辦案經過
    警察趕到救助時發現,別墅內住著很多中國人,並且房間內有大量的電話、語音網關、電腦等物品,懷疑這是一個電信詐騙「窩點」。後來,警方將該「窩點」內犯罪嫌疑人全部抓獲,其中23名臺灣犯罪嫌疑人(其中1人另案處理)、13名大陸犯罪嫌疑人。肯亞警方認為,這些犯罪嫌疑人涉嫌觸犯該國「非法架設電信設備罪」。因這棟別墅門牌號是「46號」,故辦案人員稱其為「46號窩點」。
  • 【預防電信詐騙】提高防範意識,遠離電信網絡詐騙!
    【預防電信詐騙】提高防範意識,遠離電信網絡詐騙!電信網絡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電話、網絡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帳的犯罪行為。
  • 海口近期冒充公檢法詐騙頻發
    冒充公檢法詐騙的「套路」想必大家已經熟悉,但是仍然有人被騙。近期,我省多地發生冒充公檢法人員的詐騙案件,小編吐血整理近期幾起案例希望大家多多轉發,您動一動手指,可能就阻止了一起詐騙案件,少一個受害者!02 「涉嫌非法買賣口罩」被騙84810元8月24日,海南某股份公司的小黃接到一個陌生來電,對方自稱是海口市防疫中心的工作人員,現收到「北京大興區公安局」的通知,稱小黃涉嫌違法買賣口罩。
  • 電信詐騙套路有多深
    _電信詐騙電信詐騙是指通過電話、網絡和簡訊方式,編造虛假信息,設置騙局,對受害人實施遠程、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打款或轉帳的犯罪行為。
  • 519名從事涉電信網絡詐騙APP技術開發的犯罪嫌疑人被抓
    嚴打從事涉電詐App技術開發的違法犯罪團夥28個省區市公安機關同步集中收網,搗毀違法犯罪窩點158個,抓獲嫌疑人519名2020年12月31日10時,在公安部統一指揮下,北京、遼寧、湖南、廣東等28個省區市公安機關同步開展集中收網行動,依法嚴厲打擊從事涉電信網絡詐騙
  • 新羅人注意了,警方提醒:防範電信詐騙「六個一律」
    ,請您一律刪除微信陌生人發來的連結,請您一律不要點擊只要親友提到「借錢周轉」一律要慎重核實身份新羅警方揭露六類常見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犯罪分子假冒公安、檢察院或者法官等以涉嫌各種違法犯罪為理由,要求提供帳戶核查資金或將資金轉入「安全帳戶」。